书城文化陕北古事钩沉
36462700000020

第20章 博物杂识(3)

1998年5月,延长县黑家堡镇瓦村望庄台出土了一套隋大业九年(613)的郝伏愿墓志铭并盖,现藏于延长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志为砂石质,略呈正方形,长51厘米,宽51厘米。志盖呈覆斗形,盖顶边长39·5厘米,底边长54厘米,斜刹宽7厘米。边刹四周缠绕忍冬纹。盖顶凸刻分格线。右上角一格为兽面纹,下角一格为菊瓣纹,左上角、下角各为莲纹,以上纹饰均为浅雕。其余方格内阳刻篆书,“隋故朝请大夫郝伏愿铭记”。墓志面先用阴线刻成若干小方格,志文魏楷阴刻,共14行,满行17字,共计221字,字体刚劲,书写工整。志文虽短,但提供的历史文化信息比较丰富。为了弄清这方墓志的历史文化内涵,兹对志文分段、标点,并予注疏考证。

君讳宜,字伏愿,望出西衢国人也。四世祖郝子渔有得,西将胡人。一余向东,往至太原治。经十五年衰弱,为魏所统,遂授遍城郡守,领民酋长,因官食封。父宜,至天和元年五月於国有勋,効(效)去。建德元年三月,授开府仪同三司。

这一节,追溯志主郡望,族属和家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望出西衢国人也”是说郝伏愿的郡望为大夏国。史载南匈奴后裔赫连勃勃于公元407年,自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大夏。公元413年,建都统万城。因大夏地处北魏西方,故曰“西衢国”。

郝伏愿的族属为匈奴别部,即“西将胡人”。据《后汉书·匈奴传》的记载,从东汉以来,南匈奴各部落陆续大量内徙内蒙河套南北、陕、甘、宁、晋边缘地带。郝氏源出乌桓,后融入匈奴(详前文《陕北文物中的多民族文化印痕》)。大约这个时期,郝氏部落也随这股内迁大潮,徙居陕北、晋北一带。到西晋元康六年(296),“匈奴郝散弟元度帅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反,攻北地。”(《晋书·惠帝纪》)2。后来,这些郝姓匈奴成为大夏赫连勃勃的一支重要力量。郝伏愿的四世祖郝子渔,字有得,曾为大夏国的将军,其族属为匈奴别部无疑。

郝伏愿家族,经夏、北魏、西魏、北周、隋五代,历高祖郝子渔、曾祖(佚名)、祖(佚名)、父郝宜四世,他本人为郝子渔五世孙,在陕北大地先后生活二三百年之久,有着比较显赫的家世。志文称“一余向东,往至太原治。经-(五年衰弱,为魏所统。”按:北魏攻占统万城是在公元426年。先在公元425年。赫连勃勃死,其子赫连昌即位,内部争位不息,北魏乘机伐夏,于次年攻克统延长出土的郝伏愿基志盖拓片万城,赫连昌奔上郯(今甘肃天水),后被俘。其弟赫连定于平凉(今甘肃平凉县北)即位。公元430年,又被吐谷浑俘获献于北魏,大夏遂亡。大夏建国至统万城失陷(扣7·426),不足20年。郝子渔(拟或其子)率部东移,迁驻太原郡境内,约在建国之初(412)前后。过了十五年(426),统万城被破,他们举族同赫连昌一起归降北魏,“遂授遍城郡守领民酋长”。遍城郡,为北魏太和元年(477)所设,距郝子渔降魏巳逾51年,所以封授遍城郡守者为郝子渔之子的可能性较大。他同时为“领民酋长”,魏制为五品官,这与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以部落为基础,军民一体,军政长官也是部落酋长的社会组织结构特点相一致,也可为郝氏一族为匈奴族属的一个注脚。郝伏愿之父郝宜为北周时人,死于天和元年(566)五月。其生前官职履历志文不载,仅说“於国有勋,效去,效即效力,效去,隐指去世,不效力1。死后6年,即建德元年(52·)三月,“追授开府仪同三司”。授于北周的第六等勒位,是个荣誉称号。这里有个疑惑,郝伏愿与其父同名,皆为宜,拟或是父子连名?笔误?不得而解。

愿至开皇元年,刺史斐陵公用愿州主簿。至开皇元年七月,尚书省司勋,授弥难将军。当年五月,授延安郡河清府大督。至大业元年二月,剑代州勋,昭授仪同三司,授朝请大夫。五年正月十八日,授定城府鹰扬郎将。

大业七年从驾正(征)。遁。八年回还,至涿郡界薨。

郝伏愿的履历,几乎与隋王朝相始终。他在开皇元年(581),受到延州刺史斐陵的赏识,聘为幕僚主薄。当年五月,又授于延安郡河清府大督。河清府为当时所设的军府,具体位置不可考。北魏时称延河为清水。河清府当在延河中上游某地。极有可能在郝氏旧地,即今延河发源地白于山南麓靖边一带。到了七月,尚书省司勋经过考核,正式授他为弥难将军。这一年,郝伏愿可谓官运亨通,半年之内,连升三级。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不断得到重用。到了隋炀帝大业元年(605)二月,因在代州(今山西代县)任上建立的功勋,被授为比“开府仪同三司”低二级的“仪同三司”之勋位并加授从五品的“朝请大夫”这一散官名号。五年(609)正月十八日,又升为定城府鹰扬郎将。定城府在今河北定县一带,为北魏天兴三年(400)所设。鹰扬郎将即定·城军府的别将,唐时称果毅都尉。《隋书·炀帝纪下》载:大业七年(611),隋炀帝准备发动对高丽的征伐战争,以东莱(今山东掖县)和涿郡(今河北涿县一带)为水陆两个进攻基地,命陆军都到涿郡集中。郝伏愿当时正在定城府任上,也奉调集结涿郡。即志文所言“大业七年从驾正(征)。”大业八年(612)正月,隋陆军130万人分24军从涿郡出发,进攻高丽。因高丽各地军民据险坚守,隋军士气低落,七”句后,只用了一个“遁”字。遁者,逃也,交待了这次战争的结局。战败后,郝伏愿所部“回还涿郡界,薨。”第二年即死于涿郡,结束了他的戎马生涯。

还达于家馆。九年三月五日,葬在延安郡东百里。住在去斤川肖斗村北一里道。

-郝伏愿死后第二年三月,尸体才辗转运回家乡,安葬在延河岸边肖斗村北一里的台地上。去斤川,即为延河,北魏时称为清水。鲜卑语谓清水为去斤,故曰去斤川。墓志出土的地点与地望相合,可知今延长县黑家堡镇的瓦村,即为隋时的肖斗村。郝伏愿之祖曾任遍城郡守兼部落酋长,其部落聚居地当在任所附近。郝伏愿从千里之外归葬此处,当是“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而归葬祖坟。以此推断,北魏时候的遍城郡治所,也应在附近。

目前,关于遍城郡治所,一说在今延安东川姚店,一说在今姚店东20公里之甘谷驿。以志文“葬在延安郡东百里”句看,姚店距延安城仅20公里,而甘谷驿距延安城40公里,与百里之数大体吻合。再考虑郝氏家族坟地的地望等因素,遍城郡治所当以甘谷驿一带为是。

郝伏愿墓志为我们研究魏晋至隋唐时陕北的古代民族,郝姓的族属和匈奴的迁徙、融合及延安古代职官、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情况提供了新鲜、可信的资料。隋朝短命,仅37年,文物遗存本来很少,象这样记载古代民族情况和隋对高丽战争的实物更为鲜见。郝伏愿墓志弥足珍责。

唐·西州岸头府果毅都尉杨敏墓志考

1987年6月,洛川县黄章乡太平村王春记在村北破土修窑时,发现唐果毅都尉杨敏之墓,可惜墓室巳被破坏,唯存出土的两方墓志及青铜盘、铜镜等6件残损文物,现均收藏于洛川县博物馆。

一方为《大唐西州岸头府果毅都尉上柱国广饶县开国男杨公墓志铭》,无志盖,共两块,略呈正方形,各边长约36厘米,一块厚6厘米,另一块厚3·5厘米。志文楷书,字迹漫漶,共33行,约600字。出土时两块志石合在一起,靠放在墓室西北角。

一方为《大唐故游骑将军上柱国广饶县开国公杨君墓志》,长54厘米,宽53厘米,厚11厘米。志文楷书,字迹清晰,书法严谨刚劲,有魏体风骨。

仅13行,共约150字。志盖呈覆斗形,斜杀坡度较小。斜杀饰两组对称的卷草和如意云朵纹。盖顶线刻九个方连,内各饰变形牡丹纹。像这样志盖不书墓志名号,仅以花纹装饰的墓志还属少见。

两方墓志全文如下:

维大唐西州岸头府故果毅都尉上柱国广铙(饶)县开国公杨公墓志铭。

公讳敏,字祧汤,邝州洛川人也。上祖弘农太尉公苗之胤。自汉叶中分,族隆盛,因官派别,流布天下,各檀一时,声流史牒,灵根芳·实,可略于此。曾祖提,周邝州别驾、渭州刺史、邝城郡守。祖荣,随·(隋)卢、泸、邛三州刺史、邛州诸军事、凉益二州总管、左骁卫大将军、魏平县开平国公,封邑三千户。父谊,随(隋)左亲,卫旅帅、右亲卫校尉、朝散大夫、右诩府郎将。唯公识亮清高,风神夙远,幼标令誉,弱冠称奇。可谓松筠始秀,便有贞翠之心;兰桂初生,目含芳芬之气。既而邝州革创,控带华戍。大总管原公识鉴清高,英华骏拔,见公智略英谋股肱是托,授校尉。夙静边豪。又使敷奏丹墀,礼仪合度,遂得驰名日月,流誉紫宸,又摧授飞骑校尉,宿卫廓,光道路。左屯卫大将军以公壮气纵横,风情倜傥,重而顾问,表知将相之门,特奏授京畿望菀府果毅。

至于高昌初破,戌狄土崩,静乱宁民,非贤莫可,授西州岸头府果毅都尉,诏授上柱国广铙(饶)县开国男,封邑三百户。

将欲刷翮邓林,回翥千里,践鳞滨渤,图南九万。但以日驭不停,终惊于夜台,川流不息,徒想于朝霞。以贞观十七年三月十二日寝疾,至其年七月廿九日薨。公体质贞明,机神奕悟,临终不乱,犹或视戎。言念与妻子同归,遂得还于故里。今德帐犹悬,门翠渍之酒彦(宴),坟未宿草,野绝动(恸)之宾,知世路之无常,识苦空之霓灭,彼苍不予,奄弃兹善。公春秋册有九,以贞观廿三年岁次已酉二月景(丙)子朔九日甲申葬于洛川县南地名太平村九里之原。恐谷徒陵变口,爰勒幽石,以传不朽。其词曰:口汛崇基峻,无地称天,府君之封,埴惟祖梃,门抗,直乃考腾,芳敬陵翼。

大唐故游骑将军上柱国广饶县开国公杨君墓志:

公讳敏,字依仁,弘农人也。曾祖提,周中大夫。祖荣,随(隋)左卫大将军、上柱国、魏平郡开国公。父谊,随(隋)右卫郎将。公少挺英规,早从名策,以贞观初任望菀府果毅。以贞观十八年薨于官舍,廿三年葬于大平之原,礼也。有子什力。援柏崩心,瞻鹤增慕,茹荼衔诰,聆凤靡饼。悲岁序而易轸,哀陵谷兮,迁耳。勒遗范于泉扃,托幽埏之永固。

现就两方墓志所涉及的问题作简单考释:

据志文称,两方墓志的主人同为杨敏。但前志称,杨敏字祧汤,广铙(饶)县开国县男,封邑三百户。后志则称,杨敏字依仁,广饶县开国县公。字号不同,无从订正,古人取两个字号也是有的。广饶故城,在今山东省广饶县东北,为杨敏封邑。

前石制作草率,石质很差,杨敏的爵号官品也无加封。《新唐书·百官一》:“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杨敏的实际职位果毅都尉,唐制为五品武官,与其爵号开国县男的爵品相符,它记述墓主的生平较为详细,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所以前志可能为初葬时仓促所为。后志制作精细,杨敏的爵位高于前志所云。《新唐书·百官一》:“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又增加游骑将军的散官名号,大概为其死后所褒奖追封,该志制作当晚于前志。志文说杨敏死于贞观十七年,贞观二十三年才得葬于故里,“悲岁序而易轸,哀陵谷兮,迁耳。”墓志可能是再葬时重制。两志同穴,互为补充,故后志内容也就无须像前志那样详细。这也可以解释后志盖缘何不书墓志名号的原故。

关于杨敏的生平:

前志说,杨敏死于贞观十七年(643年),享年四十九岁。后志则说他死于贞观十八年。贞观二十三年(649)葬于洛川县太平之原,则两志无异。前志为初葬时所为,且把杨敏安葬的年、月、曰、时辰都详加记述,故较为可信。据前志所述推断,杨敏当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志文中所说的“洛川县南”,指旧治,即今旧县镇。其葬·唐负现上柱S广饶县介国公杨敏墓志铭之二拓片地太平村,在今旧县镇南,仍沿用唐时旧名。

杨敏的生平,两志不乏溢美。“唯公识亮清高,风神夙远,幼擦令誉,弱冠称奇”。“公少挺英规,早从名策。”大概二十岁左右,被人推荐担任校尉一类的小武官,后权升飞骑校尉,宿卫京师。又以“壮气纵横,凤情倜傥”,为左屯卫大将军所器重,“重而顾问,表知将相之门,特奏授京畿望菀府果毅。至于高昌135初破,戎狄土崩,静乱宁民,非贤莫可,授西州岸头府果毅都尉,诏授上柱国广饶县开国县男,封邑三百户”。果毅都尉是唐代各地的折冲府(亦称兵府、军府)统帅折冲都尉的属官。西州为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灭高昌后以其地所置,治所在今吐鲁番东南。杨敏当在640年或稍迟一点出任西州岸头府果毅都尉。在任不到三年,即死于遥远的吐鲁番任所。按照他“言念与妻子同归”的遗愿,六年后,即贞观二十三年,尸骨才得以还故里安葬。大概初葬后,朝延才褒奖追封。复葬时,其子什力又制墓志一方,记上新封的爵位,“勒遗范于泉扃,诧幽埏之永固”。

杨敏的籍贯与家世:

前志云,杨敏“邾州洛川人也”。后志云,“弘农人也。其实,这并不矛盾。洛川是他当时的籍贯,弘农是指他的祖籍,前志也有杨敏“上祖弘农太尉(指汉太尉杨震)之苗胤”的话。

杨敏的家世。曾祖杨提:“周邝城别驾、渭州刺史、邝城郡守。”其人《北史》《周书》均无传。邾城为秦汉古县,其地在今洛川县南土基镇邝城村。杨敏的祖父杨荣,是隋代督管今川、甘两省部分地区及泸州、邛崃诸州县军政的封疆大员。按当时官制,秩禄两千石,位居三品,地位可谓显赫,惜《隋书》无传。这两方墓志的出土,亦可补史阙之一二。至于杨敏的父亲杨谊,则为五品官员,地位与其祖辈相比较低。

关于墓志涉及的官制问题:

第一、职事官与散官:

散官相对于职事官而言,仅作为一种表示身份和地位的名号,并无实际职掌。《隋书·百官下》:“居曹有职务者为职事官,无职务者为散官。”职事官都是九品以上的流内官。同时又规定凡九品以上的职事官皆带散官称号,谓之本品。如杨敏任果毅都尉,为从五品职事官,游骑将军则是封的散官称号。若本品低而职官高,谓之行某官;本品高职事官低,则谓之守某官。如杨敏之父本品朝散大夫为正四品,比其职事官右翊府郎将高一品,则谓之守右翊府郎将。

第二、勋官与封爵:

勋官始于北周,本是赏给立功将士的荣誉称号,其后亦渐及朝官。《隋书·百官下》说,隋文帝釆后周之制,置上柱国至都督,凡十一等,以酬勤劳。又有特进至朝散大夫,凡九等,并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唐武德、贞观时又多所改易。由于散官与勋官名称相同,渐至错乱,136,卷ERim·juansi[”‘)、·、”高宗咸享五年(647)加以厘革,定为上柱国(十二转、视从二品)至武骑尉(一转,视从七品)等十二转。《木兰辞》中“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即指此。杨敏诏授上柱国,亦是因他在西州的劳绩而荣获勋官中的最高品位。

封爵,也是一种荣誉与特权的象征。隋时为九等爵制。唐因隋制,稍有改革,从王(食邑万户、正一品)至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凡九等。其中,食邑若干户的规定,大都是徒有其名,称为虚封。只有加上食实封若干户的规定,才能享受相应的封户租税或从国库领取一定的封赐。杨敏封邑三百户,杨荣封邑三千户,也是虚封,并无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