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陕北古事钩沉
36462700000019

第19章 博物杂识(2)

碑文载,他曾随蒙元大军参加过对南宋的战争。后来幡然顿悟,遁入佛门,曾主持修复因战乱破坏的大普禅寺(今钟山石窟),故立碑以铭其功德。此时距西夏灭亡不过数十年,虽然那些降附蒙古大军的党项余部巳为元朝征战沙场,但尚未完全融入蒙古以至龙泉禅师进入佛门多年,碑文的撰写着仍未忘记他“乃党(项)人也,俗姓李氏”。这个“李氏”,即党项拓跋氏先世镇压唐末黄巢起义有功而被唐王朝所赐的皇姓。他与党项李继迁、李元昊同族无疑。

3。碑碣中的高丽人史料

内迁高丽族人,史载阙如。但黄陵县的两处碑碣中,却出现高丽人姓氏,诚属难得的珍贵史料。

黄陵县双龙镇香坊石窟,被认为是北魏(?)作品,为一单室小窟,仅1·2米见方,雕一佛二菩萨,窟室外面不远处崖壁浅雕一尊立佛。这个石窟本不足道哉。但窟外的两处题记(发愿文),颇引起研究者兴趣:左侧壁浅雕供养人造像10身,高0·15米,胡服,圆领,系腰,袖手直立,中间镌刻题记:

盖阿默一心父盖里一心息林迳一心息道奴一心息石生一心息何迎一心外侧右壁浅雕供养人造像12身,高0·15米,胡服,双髻,扎巾右垂。幼女双髻无巾。上着短衫系带,下着长裙,足穿翘尖靴。中间镌刻题记:

媳盖机女媳盖阿香母似先土口母王阿青母王明姬……妻李女口妻孟三姬……息女口息女袴水孙女舍女题记中出现明显为高丽姓二,即似先、盖姓;疑为鲜卑姓一,即息。其余李、王、孟族属不可确指。

题记中的人物关系:左侧皆为男性,有亲属关系的称谓。右恻均为女性,亦有亲属称谓。如果一一对应,则可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

盖阿默之妻为“媳盖机女”“媳盖阿香”。因公婆之名在则,故不称妻而称总。

父盖里之妻、盖阿默之母为“母似先土”

息林迳之母为“母王阿清”

息道奴之母为息石生之妻为息何逦之妻为息氏有女二,“母王明姬”

“妻李女”“妻孟三姬”

即“息女”

:息女袴水”,孙女一,即“孙女舍造像题名者为盖、息两家,祖孙三代,似为两个姻亲家族。

1978年和1983年,又分别在距香坊石窟10公里的西峪村和索罗湾村发现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和北朝晚期(北周?)造像碑二通,造像题名中也以似先、息、盖三姓为主,似亦为姻亲家属。

西魏大统十四年造像碑巳残,字迹漫漶较多。碑阳、碑阴造像龛下面及碑右侧刻有发愿文及造像人姓名,可辨认者有邑子似先难及等姓似先者9人,邑正盖楼等盖姓7人。其余为梁姓1、韩姓1、王姓1、牛姓2、畅姓1、侯姓1、赵姓1、杨姓1、孙姓1、潘姓1、阎姓1、吴姓1,为合邑异姓乡亲造像碑。

北朝晚期(北周?)符茂造像碑,题名文字漶残太甚,可辨者凡二姓,即符、卫两家,亦为姻亲家族造像碑。

北朝晚期(北周?)任要好造像碑,风格接近耀县药王山摩崖造像第二龛的隋代菩萨造像,较之香坊石窟和似先难及造像碑时代要晚一些。造像主为任要好及妹口、好、炼好,兄任仲略、任树等任姓可辨认者6人。息仲匚1、息及息男小儿、息男士茂、息女丰男,息女和姬、息女严妃,女雷征妃,大女夫张景珍、女夫张曲珍、女夫口仁、女夫孔子榆。息妻张阿女、息父口。息母卫花银。祖王口万等,凡息姓可辨认者10人,任姓6人,似为两个姻亲家族。

以上三通造像碑,现已下落不明,幸有靳之林先生拍照录文,发表于《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5期,可资稽考。

纵观香坊石窟和这三通造像碑题名,似先、盖、息三姓多次出现,且人数最多,可能为当时双龙地区的几大家族,并且结为婚姻集团。那么,这几个稀有鲜见的姓氏为何民族?

据邓铭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云:“似先,高丽扶余种也。可知似先氏是从东北迁来的高丽族人。高丽即高句丽简称,为发源于我国辽东的一个古老民族,曾建立扶(夫)余国。王姓扶(夫)余,故以国名为氏。据《晋书·夫(扶)余国传》记载,西晋初,扶余国被鲜卑慕容廪所灭,其族人有卖入中国者:“晋太康六年,夫(扶)为慕容廪所袭破,其王依虑自杀,子弟走保沃沮。明年,夫(扶)余王依罗复国。尔后,每为廪掠其种人,卖于中国。帝悯之,又发诏以官物赎还。下司、冀二州,禁市(扶)夫余人口。”这些流入中国的扶余人以扶余为姓,其后裔有在前燕、后燕为官者。唐代还有将军扶余文宣、卫尉卿扶余隆等。扶余后来改姓余氏。这些扶余国中入居中国的高丽人,大概随鲜卑迁入陕北。

息姓,姓氏书不载。《魏书·官氏志》:“达奚氏,后改为奚氏。·奚、息音同,或误奚为息。

盖姓,源出高丽。《魏书·卷一三·孝文昭皇后高氏传》云:“司徒公肇之妹也。父飏,母盖氏,凡四男三女皆生于东夷。”是说北魏孝文帝皇后高氏,是司徒高肇之妹。她的父亲是高飏、母亲为盖氏,共三男四女七个孩子,都生于东夷。《魏书·卷八三·高肇传》也说:“文昭皇太后之兄也。自云本渤海蓚(tiao)人,晋永嘉中避乱入高丽。父飏,高祖初入国。肇出自夷土,时望轻之”。因为他为高丽人,刚入中国时,还被人看不起。

盖姓也有被误认为卢水胡者。卢水胡原居河西。后东迁,一部分聚居于杏城(今黄陵县南)。《资治通鉴·卷一二四·宋纪》载,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445),卢水胡郝温、盖吴在杏城起事,反抗北魏残酷统治,后失败被杀。造像题名中的盖氏,当为盖吴的余部族人。也有可能盖吴一族本为高丽人,因为同卢水胡人杂居一处,且同郝温一同起事,被统称为卢水胡人。

4·鲜卑及别部诸族史料东胡鲜卑人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曾融合了匈部余部、西羌、柔然等不少民族,建立北魏、东西魏、北周王朝,留下十分深刻的文化印记。那些显见的东西自然无需多说。还有一些隐藏在表象背后的隐见资料,不费考究,便不足以发现期历史真面目。特别是隋唐以后,鲜卑及别部各族逐渐融入汉族和其它民族(如党项)之中,原属于鲜卑及其别部一些料,更显得扑朔迷离。

上世纪以来,靖边统万城附近及毗邻的内蒙乌审旗境内,发现一大批隋唐以来的碑石墓志,多已录入康兰英主编的《榆林碑石》(三秦出版社,2003年10月)。其中靖边县红敦界乡出土的有40余方,尤以圪坨河一带更为集中。这些墓志的主人,一部分为显见的少数民族姓氏,还有很大一部分志主姓氏与当今的汉姓无甚区别。但依据志文中的片言只语,稽之其它典籍文献,仍可追溯他们为鲜卑化了的其它诸族,即鲜卑别部。

《娥冲虚墓志》及娥姓原为拓跋皇族宗室《娥冲虚墓志》刊刻于唐太和三年(829)上世纪后期,出土于横山县雷龙湾乡沙梁村庙梁北。志文中云:娥冲虚“贯夏州朔方县彰善乡道泰里。”“门传朔漠,艺映孙吴。遂抗志从军,推诚奉国。或北征猃狁,或西伐昆夷。挺一剑于黄沙,振高名于青史。”其曾祖以来,累任唐朝边将,配偶都为中原望族。然其族源则是鲜卑,为北魏皇族拓跋氏宗室。

据姚薇元先生考证,“代郡娥氏,本姓拓跋,因事被黜,以名为氏,鲜卑族也。”《魏书·娥清传》载,“娥清,代人也。代即代郡,为北魏建国的发祥地,辖今山西大同、左云等地。娥清曾任管理皇族宗室事务的宗正卿。此职非宗室不得任。太武帝拓跋焘时,娥清因征冯文通的战事失利,被“黜为门卒,遂卒于家。”《宋书》也说娥清为拓跋嗣(魏明元帝,太武帝之父)之弟,亦即拓跋焘的叔父,确为拓跋皇族宗室。他因为战事失利而获罪,被废为平民门卒,也不得袭用皇姓,便取名字的第一字为姓。

从已有的资料看,娥清的后裔辗转流徙到了夏州,遂“门传朔漠”,以夏州为籍。一百多年后,娥氏的踪迹还在夏州出现。前些年,出土于靖边县红敦界乡圪坨河村的后晋天福七年(942)“毛汶墓志铭并盖”中,撰文者为牛渥,书丹者杨从溥,镌字者则为娥景稠(见《榆林碑石》)。这个娥景稠,或许便是娥冲虚的后裔。如今,姓娥者在陕北仍偶有所见,但有几个人知道其姓氏的源本,却是一千四五百年前北魏皇族宗室拓跋氏呢?

叱奴延辉墓志及其族源

叱奴延辉墓志刻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出土于靖边县红敦界乡圪坨河大队华家洼林场耳德井村。志文中称:“君讳字延辉,西夏州人也。故都督、郡功曹、州从事,历任十代。”“妻贺遂氏”逝于北周天和年间(566~571),其事迹志文与史籍不载,无从考证,单是叱奴与贺遂两个姓氏,却值得研究。

叱奴氏为归附北魏的西羌部落。《魏书·官氏志》把他归入“四方诸姓”,并说:“北方叱奴氏后改为狼氏。”《魏书·卷二·太祖纪》云:“登国五年(390)九月,讨叱奴部于ft曲河,大破之。冬十月,迁居云中。”

据此可知,叱奴部落原为河西走廊河曲一带的西羌人。在北魏初年道武帝拓跋珪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归降,被迁居于距夏州不远的云中,即今内蒙托克托县境内。其祖辈从北魏起历代为夏州的都督、郡功曹、州从事一类的中下级官员,至叱奴延辉时已是第十任了,可谓历居斯土,世代将门。

叱奴延辉之妻贺遂氏,本为夏州稽胡。宋·邓铭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说:(贺遂氏)“晋州稽胡,晋初赐姓呼延,居西延州。后魏呼延勤为定州刺史,居于定阳缜,赐姓贺遂氏。”

据《周书·异域传》说,稽胡即步落稽,为入塞已久的匈奴融合其它民族而成。其一部在晋初被赐姓呼延,世居夏州。北魏时,有呼延勤镇守定阳(今宜川云岩川)有功,又被赐姓贺遂氏。贺遂一姓,至唐代文献仍可见到。唐“御史台精舍碑”题名中有贺遂涉、贺遂回。唐永徽元年(650)的“益州学馆庙堂记”为贺遂亮撰文,《唐国史补》中载有贺遂亮赠韩思彦的诗文。今贺遂氏巳不见,想是改姓贺了。

何氏墓志两方及叱吕氏《榆林碑石》载何氏墓志两方。一为刻于后晋天福八年(943)的“何德珠墓志铭并盖”,1994年出土于靖边县红敦界乡华家洼林场;一为立石于北宋天宝二年(969)的“何公墓志铭并盖”,也出土于距何德璘墓不远的伍梁沙村。两方墓志的志文中言及其先世均为夏州军医,颇为少见。前志从其曾祖何敏叙起,三代均为夏州冲推、将士郎一类的文职幕僚。德璘之父为儒林郎、守夏州医博士、试太常寺奉礼郎。“公继之家伐,习从方书,药有口全,功传百中。”后志何公之曾祖何子岩也为夏州医博士。何公亦“幼习家风,颇积医论。”以医术之功供职夏州军中文员。虽两人世系关系不明,但同出医博士世家,同历五代至宋,且同葬一片墓地。以此看来,当为同宗同族。唯何公之母为叱吕氏,其妻也为叱吕氏,想是姑表之婚。此且不论,单是叱吕这一姓氏,需费一番考究。

《魏书·卷七·高祖纪》:“太和十三年,蠕蠕别帅叱吕勤率众内附。”

又同书卷一·三《蠕蠕传》云,蠕蠕王伏图纳豆仑之妻为侯吕陵氏。据姚薇元先生考证,侯吕、俟吕皆叱吕字讹。皆为蠕蠕之别部,且为蠕蠕之外戚贵族。(见《北朝胡姓考》)蠕蠕为柔然之蔑称,源出东胡。北魏时与魏时战时和,争夺蒙陕间土地,曾有发生数十年的战争。也有一部分归降北魏(如叱吕勤)而鲜卑化。所以《魏书·官氏志》把他们列到“内入诸姓,之列,并说:“叱吕氏后改为吕氏”。《魏书·卷三··吕洛拔传》中说,吕洛拔为代郡人。曾祖渴侯,北魏初率户五千归附北魏,祖吕肥,曾任濮阳太守。父吕匹知,为西部酋长、荥阳公。吕洛拔曾任平原镇将。其长子文祖,因“牧产不滋”(即畜牧业不振)获罪,贬徙武川镇。武川镇为北魏六镇之一,故址为今内蒙古武川西南,吕洛拔后裔遂落籍蒙陕。北朝晚期,吕氏又复为原姓叱吕。至宋代,陕北仍有姓叱吕之人。如今陕北的吕姓中,可能也有柔然人的血统。

安旻墓志与西域安氏1995年4月,靖边县红敦界乡圪坨河村出土一方“安旻墓志铭并盖”。志石刻于唐神功元年(697)。志曰:“公讳旻,字敬爱,夏州朔方县人也。曾(祖)讳德,隋任鹰扬郎将。祖(安)达,隋仪同叁司。父(安)筋,唐上护军”。除此之外,皆多赞扬溢美之词,并无多少史料价值。但其中“西凉大族,声振当时。流宦婆娑,遂居塞北”。一句却颇耐人寻味。

按,西凉,泛指今河西走廊一带,地处丝绸之路交通之要冲,西域民族进入中国之门户,也常为少数民族盘踞割据之地。从汉代以来,西域商人和内徙民族进入中土,便先在此落脚,然后逐渐朝内地发展。西凉安氏一族,即被史家认为是安息胡人。古安息国,即今之伊朗的一部分。迁居中国之民以国为姓,故有安氏。梁·慧皎《高僧传·安清传》云:”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也。让国与叔,出家修道。以汉桓之初,始到中夏。”

又《魏书·卷三o·安同传》云:“安同,辽东胡人也。其先祖曰世高,汉时以安息王侍子入洛,历魏至晋,避乱辽东,遂家焉。”

《唐河西节度副使安公碑》云:“世高之违汉季,自河南而适辽东;高阳(即安同,封高阳王)之受魏封,由阴山而宅凉土。”

上引史料,说明西凉武威安氏之祖,本安息国太子,在东汉桓帝时(147·168)入居中国洛阳传播佛教,取汉名安清,字世高。历数十年后避西晋“八王之乱”而逃难到辽东。他的后代安同,被北魏封为高阳王。(北魏高阳治今河北蠡县南)后移居阴山(今内蒙南部河套一带)。再由阴山迁居西凉,遂为“西凉大族”。到了唐代,有宰相李抱玉,本姓安氏,也为安世高的后裔。(详见《北朝胡姓考》外篇第九)隋唐时,西域“昭武九姓“之中的安国商人滞居中国,也以国为姓,成为安氏胡的又一个来源。《唐墓志汇编》收录有永徽四年(653)四月二十八日安延墓志、神龙元年(705)三月五日安思节墓志、洛阳出土的景龙三年(709)安菩墓志等,墓主都是西域安国人或安息人的后裔。安旻既称“西凉大族,声振当时”,可能与安世高、安同关系更密切。如今的安姓到底为安息之后还是安国之后,巳很难考究清楚了。但安旻为西域胡人当无多大疑问。

钳耳永和题名与钳耳氏

洛川县菩提乡董之河唐贞观九年(635)摩崖造像题名中有“佛弟子钳耳永和”富县也有一个钳耳(今讹为钳二)乡。这个钳耳,为西羌姓氏。

据姚薇元先生考证,“冯翊王氏,本姓钳耳,羌族虔人种也”》《魏书·九四·王遇传》中说,王遇字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缜(今大荔李闰镇)之羌人。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前秦《邓太尉祠碑》题名中也有钳耳氏四人。南朝梁、北周文献中也屡见钳耳者。钳耳虽在北魏时改姓王,但西魏后又有复为旧姓者。(详见《北朝胡姓考》外篇第五)可见钳耳永和为羌人,地名钳耳也为羌人钳耳氏聚居地。

以上,我们仅从陕北文物中撷取了一鳞半爪的民族史料,便足以勾勒殷商鬼方以至唐宋时代两千余年间陕北古代民族的大致脉络。像这样的史料还有很多很多,等待我们去挖掘,去研究。随着史料的不断丰富,研究的不断深入,陕北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多元性特征,将会进一步呈现出来。

128隋·郝伏愿墓志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