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西戎州当在今西宁市附近乐都一带,隶属设在松州(今松潘)的大都督府。乃拓跋部旧地,距拓跋宁丛内徙也四十余年。据情推断,拓跋宁丛与拓跋赤辞同为部落大首领,又兼领都督、刺使等职,且皆得世袭,似为定制。赤辞与宁丛虽然关系不明,但从其政治地位,年龄和徙居地望上来看,列拓跋赤辞于拓跋宁丛之后,似亦可通。已有不少治西夏史的学者在追溯党项拓跋氏早期历史和世系时,也把这两人联系在一起。即使拓跋赤辞不是拓跋宁丛的直系,也应是旁系。
拓跋赤辞之子,史志无载。上引新旧《唐书·党项传》中有拓跋思头者,为其从子,权当第三代。以每代相差二、三十年计,思头至拓跋立伽之间年应有一代。但目前暂无任何资料可资考证,姑且存疑。
从拓跋立伽至拓跋澄澜六代世系,《拓跋守寂墓志》言之凿凿,无可置疑。他们世袭部落大酋长,世袭静边州要职,亦可佐证其先祖拓跋宁丛,拓跋赤辞的世袭地位成为定制。
拓跋澄澜之子史志不载,但据《元和姓纂》卷一记载,唐开元以后,任静边州都督的为拓跋守之孙、澄澜之子乾晖。贞元(785·804)初,乾晖曾为夏州刺史,后又任银州刺史。乾晖死后,其堂兄弟澄岘(守寂侄)接任银州刺史。银、夏二州其地在今靖边、横山一带,为拓跋氏发迹之处,非直系者,不可能继袭这里的要职。
拓跋乾晖之子无载。清代学者吴广成撰《西夏书事》卷一认为“思恭,乾晖裔孙也。”那么思恭之父是谁?据近年出土于内蒙古乌审旗南纳林河排子湾的《李彝谨墓志》(后周广顺二年即952年立石)记:彝谨“曾祖讳重建,皇任大都督府安平下蕃落使。祖妣破丑氏,累赠梁国太夫人。祖讳思,皇任京城四面都统教练使,累赠太师。祖母梁氏,封魏国太夫人。烈考讳仁福,皇任定难军节度使,累赠韩王……·公即韩王第二子也。”彝谨祖父思口,从官爵及字辈分析,应即拓跋思恭无疑。《新唐书》卷九《僖宗纪》载:中和二年(882)正月,僖宗曾任命刚升为定难军节度使的拓拔思恭为京城南面都统,围剿黄巢义军。榆林出土的《白敬立墓志》也证实拓跋思恭曾为夏州节度使帐下的“教炼使。如此,则上溯拓跋澄澜,下迄拓跋(李)彝谨的几代世系便清晰了。(以上详见周伟州《早期党项史研究》第五章)。至于彝谨之下至李继迁的世系,新旧《五代史》和《宋史》中史料甚多,稍梳理,即可明晰。
拓跋思恭有嗣子二,即长子成庆(仁庆),曾任定难军节度使,早卒。次子仁福,唐末任定难军节度使。五代时,又任后梁、后唐夏州节度使。后唐长庆四年(933)卒。有子五:彝殷、彝谨、彝氲、彝超、彝温(见内蒙出土李仁福妻《渎氏墓志》,邓辉、白庆元《内蒙乌审旗发现的五代至北宋拓跋李氏家族墓志考释》,载(《唐研究》第8卷)。
彝殷:仁福长子,曾任后唐、后晋(936·947)后汉(947·950)的夏州节度使,后周(951·960)晋封为“陇西郡王”“平西王”。归宋后避太宗祖父弘殷讳,改名彝兴,晋封太尉。乾德五年(967)九月卒,追赠太师,封夏王。子李光睿袭父职。光睿避太宗光义讳,更名克睿,后为定难军节度使。因击北汉有功,太宗加封其为“检校太尉”。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卒,其子继筠袭任定难军留后。四年七月,继筠卒,其弟继捧继任兄职。后入居京师,献所辖四州八县于北宋王朝。
彝谨:仁福次子,生平不详,有子五:光绣、光琏、光义、光璘、光琮。
彝超:仁福第四子。仁福卒后,彝超自署夏州留后。后唐欲剪除夏州拓跋氏势力,以彝超改知延州。拓跋(李)氏家族抗命不从。后唐明宗无奈,只得在长兴四年(933)八月任命彝超为夏州节度使。末帝清泰二年(935),彝超卒,以其兄彝殷为夏州节度使。
以上为思恭一支世系,事见《旧五代史》、《资治通鉴》。
思恭有兄弟六人:即思恭、思孝、思谏、思忠、思敬、思瑶。其中,思忠的六世孙即西夏开国之主元昊。
思忠为拓跋重建第四子,曾随其兄思恭镇压黄巢起义而阵亡。《宋史·夏国传(上)》说:思忠“尝从兄思恭讨黄巢,拒贼于谓桥,镖有铁鹤,射之没羽,贼骇之。遂先士卒,战殁。僖宗赠宥州刺使,祠于渭阳。”裔子仁颜,曾任后唐银州防御使。仁颜子彝景,曾仕于后晋。彝景子光俨,仕于后周。光俨有子二:继迁、继冲(一作继忠)。继迁于宋建隆四年(963)生于银州无定河畔,今米脂县李继迁寨。开宝七年(974)任定难军管内都知蕃落使。(《宋史·夏国传》)太平兴国七年(982),他反对其族兄李继捧(思恭曾孙光睿之子)入朝献地,不肯应诏赴京,于是诈言乳母亡,出葬效外,逃至银州北三百里的地斤泽,收集部曲散亡,号召党项族人反抗宋朝,收复故地,开始与宋朝割据。后势力日增,时降时叛。至道三年(997),宋朝被迫恢复李继迁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名号,并将夏、银、绥、宥、静五州之地奉还。咸平五年(1002)三月,李继迁攻破北宋灵州(今宁夏灵武),改灵州为西平府,次年迁都西平府,奠定了西夏立国的基础。
李继迁子德明,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景德元年(1004)正月,李继迁卒,时年德明23岁,遂自署定难军留后。在他当政的28年间,一面与北宋议和,一面又暗投辽国,接受契丹封号,同时“西击吐蕃、回鹘,拓疆数千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九)o宋天圣九年(1031)德明病卒,享年五十一岁。其子元昊继立。次年,即建夏国称帝,与北宋开始了长达五十余年的对峙争战。
与思恭同辈的拓跋(李)氏家族,还有另外一支旁系。榆林市榆阳区出土的《李仁宝墓志》云:李仁宝之“曾祖副叶,皇任宁州、丹州等刺史、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拓跋副叶。祖重遂,皇任银州防御度支营田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李重遂。考思沿,皇任定难军左都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廉御史大夫李思沿。”李仁宝本人则为大晋绥州故刺史、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显然,仁宝曾祖拓跋副叶,也系拓跋思恭的祖父或叔祖父;仁宝祖父李重遂与思恭父李重建为从兄弟。仁宝祖父思沿与思恭同辈,为叔伯兄弟,仁宝则与思恭子仁福同辈。同时出土的李仁宝妻《破丑氏夫人墓志》记载,仁宝有七子:彝晋、彝震、彝嗣、彝雍、彝玉、彝敏、彝璘。则与思恭之侄彝景(思忠子)同辈。《西夏书事》卷一载彝敏曾任后唐绥州剌史。其文云:后唐天成元年(926)二月,“绥、银为夏州巡属,两州兵以细故相仇杀,主者究诘之,遂哄而起,纵掠二州城市。银州防御使李仁颜与绥州刺使李彝敏讨定之。仁颜,仁福族弟;彝敏,仁福族子也。”除此而外,仁宝其它儿子史志失载。
以上所溯拓跋李氏世系源流,见诸墓志者,言之凿凿,无可置疑;史有明载者,亦属可信。唯有拓跋宁丛至拓跋立伽之间谱系不明,为据情推断,有待于新的资料和考古发现予以证实或更正。夏、银、绥、宥以及内蒙、河套为拓跋氏族数百年故地,他们生于斯,葬于斯,但其家族墓地仍发现不多,期望有更多、更重要的新鲜资料出土。
三、党项拓跋氏族属辨析
党项拓跋氏的族属,自古及今便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概括起来,又以鲜卑说与西羌说最具代表性。稽之史籍,西羌说又影响深远,《北史》、《隋书》、《唐书》、《宋史》几乎众口一词,把他归入《党项传》中。虽有学者也认为党项拓跋氏就是鲜卑拓跋部的分支和余脉,但却长期遭受非议,甚至被纳入错讹之列,多不被釆信。所以党项拓跋氏的族属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通过榆林出土几方党项拓跋氏墓志疏正研读,又稽之于其它历史文献,笔者认为党项拓跋氏不是单纯的西羌种落或鲜卑人,而是党项化了的鲜卑拓跋氏分支或余脉,试分析如下:
(一)鲜卑拓跋部分裂、河西鲜卑的衰落及其党项化。
激烈反对党项拓跋氏鲜卑说的学者,也许忽视了或不肯正视这么一个事实:鲜卑拓跋部早期,因为部落首领的继位权之争,发生分裂。其中一部愤而率部西迁,逐渐入居塞北之地,称秃发氏。有学者认为秃发即拓跋之异译音讹。也有可能人们为了区别这两部鲜卑,认可并沿袭了秃发这一名称。但鲜卑秃发部出自拓跋部,同宗同祖,却是不争的事实。古人也有这个看法。唐人林宝在其《元和姓纂》巷十“拓跋”条中,就巳将北魏鲜卑拓跋部的谱系与党项拓跋部联系在了一起,且明称党项拓跋氏为“东北蕃”。可惜这条史料未被研究者所釆信。
那么,西迁的这支鲜卑拓跋氏(秃发氏)又怎么会被纳入西羌党项种族,其间又经历了怎样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呢?据《十六国春秋·南凉录》所载,公元三世纪,在鲜卑拓跋部的不断进逼之下,鲜卑秃发部沿河西走廊继续西迁。公元397年,从塞北迁入河西的秃发乌孤建立了南凉政权(397·414),建都西平(今青海省西宁市)。公元414年,南凉政权为鲜卑乞弗氏建立的西秦所灭,秃发氏部众归辖西秦。后来西秦又为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所亡,夏又为吐谷浑氏所亡,西秦和夏之故土又归北魏版图。期间秃发氏一部分归属北魏,又有一部分投奔北凉。北凉复为北魏所亡,其部属民众又归北魏。但其中还有一部分秃发氏贵族和部众,于五世纪初在秃发樊尼带领下,西渡黄河,越过积石山,逃亡到党项人的领地,即今青海甘肃南部和四川松蕃一带地区。到了唐仪凤间(676·679)再次内附。其在党项之地居住二百五、六十年之久。经过长期的共处与融和,同化于西羌,成为党项中的拓跋氏。秃发氏也可能在此期间恢复了其拓跋姓氏。秃发樊尼及其后裔当继续以其王族身份世袭部落酋长。以此推论,拓跋宁丛也有可能是其后裔。当然也不排除其它支系融入党项的可能性。关于秃发氏融入党项的过程,目前尚未发现充足的资料可资证实,只能结合史料据理推断。
退一步说,即使党项拓跋氏源出鲜卑秃发氏的说法证据不足,有失牵强,诚如有些学者始终坚持的“西羌说”。但也有学者指出,包括西羌在内的西戎、北狄诸族,最初也出自包括鲜卑在内的“东胡”诸族。美籍华裔学者朱学渊在其《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通过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大量语言学材料,考证了西夏拓跋(李)氏的族源。他指出:“学术界至今对它的起源争论不休,说它是藏系民族的依据,无非是因为‘羌’字出现在它的族名中;说它是鲜卑系的依据,也只因其核心氏族是‘拓跋氏’。很少有人设想他们是‘西戎’之裔。其实,党项就是‘东胡’,‘弭药’就是‘株揭’。《隋书·党项传》说它自称‘弥猴种’,‘弥猴’就是‘弭药’或‘秣鞴’之异音。看来,西夏民族即认同鲜卑系东胡,亦认同通古斯秣揭系的祖先,他们是来自北方的通古斯一鲜卑系部落。”他同时还指出,党项主体部落的八大氏族名称,也与东胡通古斯语有关。党项“居夏州者号为平夏部落”中的‘平夏’,也即‘仆骨’之异声。(《详见《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第1版,P2”76·280)如此说来,党项诸部和西羌诸部也是同源于东胡鲜卑系。后来,因为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发展为各自不同的民族实体,如西羌、鲜卑、乌桓、北狄,等等。再后来,一部分鲜卑族落融入西羌之中,也是同源而异流。结论还是:党项拓跋氏是西羌与鲜卑融合的一个同源而异流的民族共同体。各执一词的无休止争论,也不符合各民族发展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趋势。
(二)党项拓跋氏的郡望、西平情结与其族属之联系。
《拓跋守寂墓志》有言“世雄西平,遂为郡人也”。是对其祖藉的追溯。西平郡为东汉建安间分金城郡所置,治所在今青海省西宁市。南凉秃发氏建都的西平,即此地。唐贞观间,拓跋赤辞率部居西戎州,为西戎州都督,州治则在今西宁附近的乐都一带,仍为西平故地。所以党项拓跋氏以西平为其郡望,自然是对家族这段历史的回忆。以此故,他们的西平情结自唐迄宋始终割不断。唐代拓跋思恭及其后裔世袭西平郡公。宋初,太祖赵光胤仍封拓跋(李)彝殷(兴)为西平郡王。咸平五年(1002)三月,李继迁部攻陷州灵州(今宁夏灵武境内),又改其为西平府,遂都于此。从南凉秃发氏都西平(397)到李继迁改灵州为西平而建都,其间六百余年,党项拓跋氏的骨子里始终以王族后裔自居,西平始终为他们引以为自豪的发祥地和挥之不去的遥远记忆。这也许也是党项拓跋氏为党项化了的鲜卑人的一个注脚。
另外前几方墓志所反映的党项拓跋氏内迁路线,也能从另一个侧面佐证笔者关于党项拓跋氏族属为党项化了的鲜卑人这一推论。
如前所述,《拓跋守寂墓志》追朔其先祖拓拔丛宁在开皇五年内属附隋。《隋书·党项传》除记载了这一个史实外,还说开皇十六年(596),拓跋宁丛部复叛,又进攻会州,为隋陇西兵所败,被迫又归附隋朝。他们进攻的会州,即今四川省茂县、松藩、汶川一带。说明他们仍想回到党项故地。隋未中原政局动荡,他们还真的故土难离,又返回松蕃一带,致“圣道不宣,方贡殆绝”。唐贞观初,李靖击吐谷浑时,拓跋赤辞甚至助吐蕃“屯狼道峡抗师。”在唐军打击招抚下才归顺唐朝,朝廷则“以其地为懿、嵯、可等三十二州,以松州为都督府,擢赤辞西戎州都督,赐李弋,贡职遂不绝。·(见《新唐书·党羌传》)松州都督府所辖的三十二个羁州正是党项长期居住之地。这些史料反复证明鲜卑秃发(拓跋)氏逃亡党项,同化于党项后又发展壮大这一事实。他们念念不忘其发祥地西平,有着深厚的西5情结,魂牵梦绕其逃亡后的中兴之地党项故土,有着剪不断的怀土情结。《拓跋守寂墓志》铭文中“三苗之胤,惟姜(羌)有光。五代返本,复昌于唐。”之语,反映了唐人对党项拓跋氏来自西羌的粗浅认识。他们没有,也不会进一步追溯其源出鲜卑秃发(拓拔)后同化于西羌党项的原委。
党项拓跋氏内附后,经过始迁旭州(今甘肃临潭)返回松蕃故土又迁于秀发(拓跋)都城西平,再迁庆州、静边州羁糜州的曲折反复的过程。定居于夏(今陕西靖边)、银(今陕西横山)以后,得到长足发展,势力遂步壮大,羽翼丰满,直到建立西夏王朝,且历世百年之久,达到了最后的辉煌。
总之,党项拓跋氏的族源,最初源出东胡鲜卑系,后来发展成西羌、鲜卑等不同的民族实体。再后来,一部分鲜卑又融入西羌,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党项。与史有据,又有民族学、音韵学及榆林出土的几方墓志资料佐证。这个推论,也符合我国各民族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趋势。从这点上说,榆林出土的几方党项拓跋氏墓志的科研价值,确实不可小视。
花木兰的史实与传说考
巾帼英雄花木兰,传说是延安城南花源头村人,大约生活在北魏时期,可能为鲜卑人或归附了北魏的敕勒(亦称铁勒、高车)人。
目前,有关花木兰的文献记载很少,主要有乐府民歌《木兰辞》。通过剖析《木兰辞》提供的历史文化信息,参考有关历史文献,我们仍可梳理出她的籍贯、族属、主要经历的大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