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心理学和动物学专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对比实验:在两间墙壁镶嵌着许多镜子的房间里,分别放进两只性格不同的猩猩。
一只猩猩性情温顺,它刚进到房间里,别的猩猩一开始对这个新伙伴不大欢迎,但是它一直抱着友善的态度,就是别的猩猩对它有不礼貌的行为,心里尽管不高兴,但它还是表现的很平静。时间不长,它高兴地看到镜子里面有许多“同伴”对自己的到来都报以友善的态度,于是它就很快地和这个新的“群体”打成一片,奔跑嬉戏,彼此和睦相处,关系十分融洽。直到三天后,当它被实验人员牵出房间时还恋恋不舍。
另一只猩猩则不同,它从进入房间的那一刻起,就被镜子里面的“同类”那凶恶的态度激怒了,于是它也立即变的暴戾,与这个新的“群体”进行无休止的追逐和厮斗。三天后,它是被实验人员拖出房间的,因为这只猩猩早巳因气急败坏、心力交瘁而死亡。
自古以来,凡是成功者,很少有经常随外界事物的变化而亦喜亦忧的。因为聪明能干,而又锋芒不露,喜怒不形于色,所以四平八稳,八面玲珑,在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中,亦往往游刃有余。
中国传统文化很推重“喜怒不形于色”,也出了很多号召与方法。孔子的论语中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斯可以从政矣。“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这些,正是对喜怒不形于色于我们的教导。
道德经中老子宣扬的无为思想与喜怒不行于色也是相通的,如“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虚其心,实其腹”,“绝圣弃智”。虽然此说飘飘有出尘之姿,但这些藏迹隐形的东西一旦用于世,可就是天大的阴谋家了。
当然,人有时会高兴,有时不免忧愁,但千万不能被情绪所左右。有高兴的事,表现在脸上无妨,但悲哀的事,就不要表现出来。因为将一切都表现在表面上,便会促使情绪强烈化。如果把怒怨表现在脸上,这种情绪也会加倍。因此,成功立业之人,对这些都尽量不形于色。
春秋时,公孙仪任鲁国的宰相,他很喜欢吃鱼,国内的人都争着买鱼献给他,公孙仪一概不接受。他弟弟问他:“你既喜欢吃鱼,为什么又不要呢?”
公孙仪回答:“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接受别人送的鱼。如果接受了别人的鱼,必然要按别人的意愿办事,那就可能触犯法律;触犯法律,就会被免去宰相;免去宰相,虽然喜欢吃鱼可还会有谁送给你吗?不接受鱼而不被免去宰相,这样,虽然没有要人家的鱼,但却能长久地自己买鱼吃。”
公孙仪的头脑在他身居宰相高位时也十分清醒。他能辩证地认为只有不吃别人的鱼,才能真正长远地吃自己的鱼。世上不知有多少人没有公孙仪这份智谋。在小利面前,贪心过剩,结果被别人牵住了鼻子。特别是一些已取得一定地位和成就的人,由于他们有好的影响力,人们对他们一般都是有所求的。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心当然会对其曲意逢迎,投其所好。如果因为贪图小利,成了别人的工具,那么违法乱纪之事就在所难免,最后的结果必将丧失以前所有的一切。
公孙仪实乃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不可能毫无表情与喜好,但是他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让自己被潜在的对手利用,所以切切实实的做到了喜怒不形于色。
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并适应这个社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喜怒不形于色。此种人并非是卑躬屈膝,装出笑脸,更不是为了奉承上司,强露笑齿,而是始终保持自然的神态,喜怒不形于色。这样的人方能够成大事。
无论何人,只要在社会上混过一段时间,便多多少少练就察颜观色的本事,他们会根据你的喜怒哀乐来调整和你相处的方式,并进而顺着你的喜怒哀乐来为自己谋取利益。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意志使自己的别人掌握。如果你的喜怒哀乐表达失当,有时甚至会招来无端之祸。
可以这样说,一些高明的人一般都不随便表现这些情绪,以免被人窥破弱点,予人以可乘之机。这些所处地位高的人,一旦露出了真情,就容易为人所看穿,受到影响,而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
越是精于权术的人,城府便越深。其实,没有喜怒哀乐的人并不存在,他们只是不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罢了,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把喜怒哀乐藏在口袋里,别轻易拿出来给别人看。
“喜怒不形于色”,亦即尽量压抑个人的感情,而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来应付事情,这种性格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是一个人阅历和性格的体现,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不是自己一时可以控制的,年轻人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经历的事情不多,对人生的领悟也不够深。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在生活中慢慢积累和培养,并从以下几步开始做起:
(1)用理性代替感性。
学习用理智控制思想,并进一步指导行为。应该逐渐培养自己遇事面不改色的意识,不把喜怒挂在脸上,不急于表态,遇人遇事先忍三分,别冲动,让自己冷静下来,用理智的思维去思考和看待周围的一切。没有人天生下来就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所以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尝试。思想主导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搞乱了自己的思想。
(2)学会逻辑性思维。
每次交流,自己希望得到什么结果,脑海中应该有客观的判断,看通任何层面的结果和利弊。面红耳热,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要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分辨话题的重要性,主导性。
(3)手握主动权。
将主动权转移到自己的手中,自己就处于主导地位,对局面具有完全掌控的机会。比如,与人沟通时,发现对方(或自己)情绪不稳,学会转移话题,用轻松的话题化解紧张的情绪,而不是让话题陷入对方的掌控中,改变自己的思路。
(4)交往有礼有节。
待人接物,保持有礼有节的风度,懂得深藏不露锋芒者,给人一种神秘感,让人不知不觉间产生敬畏之意,从此办事行走自然顺风顺水。
“做个有心计的人”
遇到事情,不管是沉默还是有必要的争论,都必须就事论事,讲究分寸,把握适度,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为人处事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