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奥斯卡奖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奖项,叫最佳配角奖。组委会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奖项?一是说明配角很重要,而是说明配角也不好演。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取得成功,首先要确定自己是演主角还是配角。
主角是人人都想争当的,但是争主角不是凭一时的冲动,而是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过硬的能力和充足的信心,当然这种自信不能是盲目的。同时,当主角还需面对各种复杂矛盾,不测和意外以及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们会发现,现实生活中,那些一上来就猛打猛冲,凡事都抢着干,争当主角的人,更易招来别人的戒心和防备,成为众矢之的,甚至会被人抢了饭碗。
其实,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演配角的时候较演主角可能更多。聪明人就会主动将主角的位置让给别人,而自己心甘情愿当配角。这种万事先让人,自己甘当配配角的心态和做法 ,表面上体现出的是一种退让的失败,但实质上却是一种策略性的胜出,他让出的只是一个主角的虚名,而赢得的却是真正的实惠。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听人说诸葛亮“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当时的名士司马徽则赞之为:“可比兴周800年之姜子牙,旺汉400年之张子房。”这样,刘备心中有了底。
当时,一顾茅庐,诸葛亮避而不见,张飞耍脾气:“量一村夫何必兄长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当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二顾茅庐时,诸葛亮又避而不见,连一直极为持重老成的关羽也耐不住了。
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最后诸葛亮才欣然出山,“定三分隆中决策”,开创“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伟业。
刘备的“诚心”终于感动了诸葛亮,真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都需要被尊重,诸葛亮也是,虽然说他同时也是在试探刘备的诚心。刘备甘当配角的付出,收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回报,确实是他放低自己,深藏不露的功劳。
其实,学会万事先让人,自己甘当配角,是人际交往发展中的必修课,心甘情愿当好配角是我们成功路上必须做好的事情。杜威曾说:“人们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受到重视。”我们如此,别人亦如此。
我们需明白这样一条道理:如果你希望别人喜欢你,你就要尊重别人,让对方认为自己是个重要人物,以满足他们的成就感。采用换位思考,从为对方着想的角度出发,隐藏自己的锋芒,凸显对方,这样交际活动才能够顺利进行。倘若总是压抑对方,强迫对方服从自己,对方不久就会对你产生敌对情绪,对事情进展反而百害无一利。
因此,自己应先深藏不露,让对方感到受尊重、比别人聪明,感到主角是他,对方就会对你产生好感,并放松警惕,对于退到暗处的我们却是一种纵观全局和成事的大好时机。学会位居第二,甘当一个别人眼中的配角,自己应该从三个方面修习。
(1)增强心理素质。
万事先让人,自己当配角,是一种不宣的制胜之道。心理素质好,就不乏宽广的胸襟,傲人的度量,和不凡的远见卓识来支配行为实践,就能沉得住气,甘当配角,审时度势,蓄势待发。
(2)掌握过硬实力。
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自身的实力是最坚实的筹码,掌握过硬的实力,才能待机而动。如若有了机会和舞台,才发现深藏不露的原来是个银样镴枪头,那怎样耍也不会成事。
(3)怀揣淡泊之志。
名利之争实在是一个不见底的漩涡,卷进去就会麻烦多多。聪明人喜欢淡泊处之,远离名利,避免纷纷扰扰,使得成功的道路上少了障碍,成功也就不远。
“做个有心计的人”
只要身怀绝技,就不在乎一时的虚名和恭维。收起锋芒,甘当配角,避了那众矢之的,才能进退自如,运筹帷幄。只有懂得甘当别人眼中的配角,才可能成为永远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