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与大我的碰撞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孔子很喜欢把君子与小人放在一起比较,也许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让我们做一个君子的同时也能识别小人的嘴脸。所以我们说知道“不善”方能“行善”,我们只有知道小人是什么样子才能做好君子。“君子周而不比”是什么意思呢?南怀瑾先生解释说君子做人处世凭借一颗正直的良心,他不会厚此薄彼。“周”就是包罗万象,“比”就是比较。一个君子的胸怀应当是这样的:某个人道德高尚我们要敬重他;某个人道德还没有修炼到家,我们也不必要去苛责,而应当去设法感化他,这符合孔子一向做人的原则。
就像是天地万物,对于上苍来讲它们都一样,没有谁比谁高贵,谁比谁低贱。有时候我们说蚊子和苍蝇很讨厌,青蛙很好,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都是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去看,这样的思考难免就有些自私,这是“小我”。如何做到“大我”呢?就是要舍弃心中的偏见,万物本来是平等的,如佛家所讲的“众生平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对人对事就会有另外一番大的眼界。我们就不会拘泥于自己的小天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自己有恩惠的就是好人,对自己没有恩惠的就不是好人,这样的看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很不客观,在孔子那里一定是通不过的。但是我们同时也应注意到这个是人类的通病,而且这个毛病不好改,在所有人身上它的“病毒”都存在,只不过有没有发作的区别和是否蔓延的区别。因而,我们还是要时刻警醒自己舍弃小我成就大我。有人大概会问成就大我有什么好处没有?如果你把功利主义色彩放在心里,那么你就不可能做到“大我”的境界。所谓“君子周而不比”,其实孔子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君子对待德行好的人钦佩,对待德行不好的人也不会去打击。
接下来转到小人这里的风景就截然不同了。“小人比而不周”,小人做事情对人都喜欢“比”,怎么个比法?就是以他自己为中心,凡是对他有利的就是好的,凡是不利的就是坏的。这句话我们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人甚至会说人都是自私的,谁做事情不考虑自己呢?那么无私的人哪里还有啊?不要小瞧这样一句话,在平时这样的小人还看不出来会有怎样的破坏,到了“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的时候我们就能感觉到了。比如一个民族到了危亡的时刻,小人就会凭借这一点依据去选择眼前的小利而不会顾及民族大义,所以他们就跑去做汉奸了。
因此说做人当然不能做一个无情无义的小人,像这样的人我们也最好对他敬而远之。所谓“敬而远之”,就是对小人不能不理睬,这样你就没有办法自保了,“敬”就是要你对他表现得很恭敬,态度上不能让他觉得你瞧不起他。“远”就是要你疏远并远离他,这样的人不能深交。这才是孔子要表达的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为的是找到与他们怎么相处才能相安无事的方法,而在内心又要向着君子的气节靠近。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0,小车无y。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松下幸之助说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确实如此,然而现实中有许多人谎话连篇,这样的人常常自以为聪慧过人,因为他干的是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就算说的是假话又何妨呢?可是他们也忘记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教训,人们在上当一次后,你失去的将是一个朋友。人们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人们从内心里喜欢说真话的人,因为他们讲信用,说到做到。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那么无论他走到哪里大概都不会找到相信他的人。这样的结果很可怕,因为他将会失去朋友,甚至亲人,继而失去赖以生存的一切关系基础。尤其我们现代人生存更是各种人际关系维系的结果,谁都无法想像自己如果有一天说话无人相信,做事没人支持,甚至当自己正陷入困难中都没有援手来帮助自己,这将是一场噩梦。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的诚信相当于他的脊梁骨,如果没有这脊梁骨人们将无法立起来,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还有什么比没人信任更恐怖的呢?众叛亲离,失去诚信也就等于把自己推向一个无底深渊,孤军奋斗。
英国政治家福克斯以其言而有信著称。他的父亲是一名正统的英国人,曾给小福克斯上了生动的一课,在这少年的心中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18世纪,富有的英国绅士的住宅都坐落在漂亮的花园内,福克斯家的花园里有一座旧亭子,他的父亲想将其拆除,并在较为开阔处另建一座。小福克斯从住宿学校回家度假,正巧赶上工人在拆迁亭子。孩子当然很想亲眼看一看亭子是怎样拆除的,所以他打算迟些天返校。父亲却要他准时到校上课,为此父子间颇有嫌隙。母亲如同大多数母亲那样,在旁替小福克斯说情。
末了,父亲答应将亭子的拆迁推迟到来年假期。于是小福克斯就离家返校了。
父亲想,学校里儿子忙于学习,慢慢就会把此事忘掉。于是,儿子一走,他就让人把亭子拆了,在另一处盖了一座新的。谁想到儿子却一直把亭子这件事记在心头,假期又到了,小福克斯一回家,就朝旧亭子走去。早餐时,他闷闷不乐地对父亲说:“你说话不算数!”
年迈的英国绅士听后大为震惊,严肃地说:“孩子,你说得对,我错了。我就改。言而有信比财富更重要。纵有万贯家产也不能抵消食言给心灵带来的污点。”父亲随即让人在原地盖起了一座亭子,再当着孩子的面将其拆除……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失去了活着的意义。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做一个守信用的人远比做一个有名气的人重要。
古人有季布一诺值千金的美谈,孔子的弟子中子路就有这样的美德。孔子曾夸赞过他,无论是怎样的困难,只要是子路答应别人的事情他就一定能做到。诚信不仅是做人的原则,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如果被他人信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伟大的人物把信誉当做生命去捍卫,事关我们的尊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又如何能允许自己食言呢?
君子取义,小人得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南怀瑾先生认为君子一词在儒家的理论里几乎是完美人格的象征,“君子喻于义”,就是说君子做事情只会看它是否符合道义,儒家思想非常讲究仁义道德。如果一件事是坏的,是违背道德的,那么就算你告诉君子这件事他会得到多少好处,他也不会去干的。小人就不一样了,“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就是说小人在做一件事时,他只会考虑利害关系,凡是能从中得利的他就去做。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杀头的生意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没人干。”还有一句话说“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也可以从侧面印证小人喻于利的现实。
所以,君子常常取义,而小人往往得利。君子做事情时考虑仁义道德,最低层次也是我们老百姓平时最爱说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小人绝对不会这样,他们唯利是图,哪里还有仁义道德占有的位置?我们常说读史能明志,看古人的为人处世就能明白君子小人古而有之,原本就不足为怪。
晋国大夫文子曾遇到过投奔谁的难题。
文子流亡在外,经过一个县城。随从说:“此县有一个啬夫,是你过去的朋友,何不在他的舍下休息片刻,顺便等待后面的车辆呢?”文子说:“我曾喜欢音乐,此人给我送来鸣琴;我爱好佩玉,此人给我送来玉环。他这样迎合我的爱好,无非是为了得到我对他的好感。我恐怕他也会出卖我以求得别人的好感。”于是他没有停留,匆匆离去。结果,那个人果然扣留了文子后面的两车人马,把他们献给了国君。
北宋时,王安石实行新法,任用了吕惠卿等小人,而排挤司马光等保守派。司马光写信给王安石说:“忠信的人,在您当权时,虽然说话难听,觉得很可恨,但以后您一定会得到他们的帮助;而那些谄媚的人,虽然顺从您,让您觉得很愉快,一旦您失去权势,他们当中一定会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出卖您。”
果然,王安石被罢免了相位后,吕惠卿当上了宰相。他很快便与王安石发生矛盾,甚至企图将王安石置于死地。这正应验了司马光信中的话。王安石养了一条恶狗,现在成了气候,要反过来咬主人了。
人们常说的世态炎凉、人走茶凉,就是针对这样的势利小人而言。当我们得势的时候,所谓有奶便是娘,春风得意的时候没有真正的敌人;可是人的一生总会有不如意,等到无酒也无肉时,他们就会作树倒猢狲散状。但是老天有时候也还是公平的。得意的时候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失意的时候有敌人,也有朋友。因为,借此,我们能得知谁才是我们的真朋友。那些在我们顺境之时也许从未来“表示”的人,也许正是孔子眼中的君子,而当我们失意时没准就是这些我们平时料想不到的人来安慰和鼓励我们。这样的人刚正不阿,是真君子,也是“君子取义”所说的大丈夫。平时有酒肉招待的“朋友”,一旦看你失意生怕你找他借钱的人,就是“喻于利”的小人。
讨好君子容易,讨好小人困难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子路》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一再强调孔子很了不起,因为他的很多道理是要结合我们的人生经验才能体会到的。孔子认为与君子一起做事很开心,也很容易。为什么呢?因为君子多半胸怀坦荡,没有什么偏见与私心,你要和他提个建议,没问题,只要是觉得合理他就会接受。但是接下来孔子又说了,你要是打算讨好君子就比较难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君子的内心很正直,不会因为你给他说两句好话,戴两顶高帽,送点礼就能讨好他的。他们做事情就是秉公办理,而不会和你讲私情。这就是为什么孔子说和君子一起共事容易,但是讨好他就比较难的缘故。小人呢?正好相反。我们看《论语》全文中有多处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做比较。孔子对君子的敬重和钦佩犹如对待美玉的高洁一样。如果你想讨好小人那很容易,只要投其所好就可以了。正如多年前厦门远华大案的主谋赖昌新所说的:“我不怕他喜欢钱,喜欢名贵的古玩。我怕的是一个人没有嗜好。”对于小人,你只要送他所需,送他所急,送他所喜,他就一定很高兴。这就是容易讨好的地方。但是你要和他一起共事就难了,小人永远只会考虑他的私利,而眼中没有大局,更何况是你呢?大难来临的时候小人才不会想到平时你给他送了多少东西,他的眼中只有他自己。所以说“小人难事而易说也”,一句话:和小人相处很难,但是想讨好他、取悦他那很容易。我们看一下唐朝徐文远是怎么对待他的两个学生的,就会明白对待小人与君子是不能相同的。
徐文远是名门之后,他幼年跟随父亲被抓到了长安,那时候生活十分困难,难以自给。他勤奋好学,通读经书,后来官居隋朝的国子博士,越王杨侗还请他担任祭酒一职。隋朝末年,洛阳一带发生了饥荒,徐文远只好外出打柴维持生计,凑巧碰上李密,于是被李密请进了自己的军队。李密曾是徐文远的学生,他请徐文远坐在朝南的上座,自己则率领手下兵士向他参拜行礼,请求他为自己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