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作业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尽管每天都嚷着要减轻孩子的负担,可是效果并不明显,至少现在还没做到。在学习压力增大的同时,孩子们的学习质量是否提高了呢?并没有,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就是没有很好的清醒的头脑,怎么可能提高学习效率呢?为此,我们提出让家长们教会自己的孩子学会休息,学会如何有效的休息。
娱乐学习两不误
教育学家很早就教育我们“要玩就玩个痛快,要学就学个踏实”,可见娱乐并不是我们应该嗤之以鼻的。而学习时想娱乐,娱乐时担心学习的状态却是最不可取的,这样的孩子永远在一种焦虑不安中过日子。休息娱乐是人的天性,也是一种自然的生理需求,没有什么不正常,所以凡有娱乐玩耍的机会,大多数孩子都不会放过。可有些孩子在娱乐之际,还念念不忘没有完成的作业、没有看完的书,这样还有什么心情玩乐呢?当他们回到书桌前想要学习时,又开始憧憬玩乐时的场景,浮想联翩,不能自持……这种娱乐学习都耽误的状态,最不利于一个人的健康发展。
娱乐时要尽兴,当然只应局限在休息时间,让他们全身心投入,把这段时间毫无保留地交给娱乐,让孩子尽情享受娱乐所带来的乐趣,无形之中还可以培养他们对待一项事情的执着。大凡学习不认真的孩子,娱乐时也不会特别认真,无论做哪件事,他们都是那么漫不经心,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什么都无所谓的生活状态。为了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不妨从娱乐活动开始,利用娱乐的趣味性趁势培养执着精神,让孩子学会全神贯注;利用竞技娱乐的竞争性,让孩子学会争强好胜,然后凶势利导,将这种状态转移到学习中来,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对父母很有意思,他们和那些整天把孩子关在屋里做功课的父母不一样,他们对孩子有一个规定:星期天一天都不许做功课,只许玩!也许一些父母会觉得奇怪:这样不耽误孩子的学习吗?
他们的孩子也的确争气,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奥妙在哪呢?
这对“有意思”的父母对大家说:“首先,玩是孩子的权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不让孩子玩,实在太残酷,也剥夺了孩子正当的权利。而且,父母也很难做到完全控制孩子的玩。稍稍管松一点,他就会偷偷去玩,如果管严了,他就上课玩,做作业的时候玩,甚至躺在被窝里玩。第三,星期天让孩子玩一天,孩子就会自己主动在星期天之前把作业全部写完,这样第二天他才能痛痛快快地玩;他星期天玩够了,星期一上课的时候也不再想别的了,就踏踏实实学习了。”
这对父母之所以“有意思”就在于知道玩是儿童的权利,同时又能够“老谋深算”地给予孩子玩的机会。
有人会担心,让孩子尽情玩乐,他们会不会就此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呢?我们身边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先例,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恶果,父母仍然要对孩子的娱乐行为进行严格的把关。有位家长就透漏了他的经验,他每天回家先要摸一摸电视机,而电视机上的余热足以证明孩子又看过电视了。即使父母们用尽心机,…旦孩子们离开了父母的视线,仍旧玩得热火朝天,除非实施监控,否则收效甚微。然而就算父母有效地杜绝了孩子们的玩乐机会,结果又会怎样呢?由于无法娱乐,或是娱乐的时候不尽兴,一定会对学习造成负面的影响。如此看来,家长不如鼓励孩子去尽兴玩乐,但要约法三章:在规定的时间、有益的内容中去尽情娱乐。
解决大脑疲劳的方法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虽然主观上非常想学习,可是大脑感觉非常疲倦,看书什么也记不住,这是为什么呢?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人脑虽然只占体重的1/50.但却要消耗整个人体所需氧气的l/4.在人脑中的血液流量占心脏血液流量的l/5.如果持续用脑的时间过长,静坐太久,吸氧量及心脏血液送出量均会有所减少,供给脑子的氧气和血液不足,就会产生疲劳,表现为反应力下降,思考力减弱,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再重一些,就会头痛或昏昏欲睡。
疲劳是正常现象,是人们休息、防止脑细胞过度耗损的信号,是一种保护性反应。经过休息,疲劳可以消除,对脑的健康没有影响。但有的人对于这个信号不予理睬,在疲劳时继续用脑,这样就可能发展到大脑过度疲劳。过度疲劳破坏了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造成脑功能失调,表现为神经功能紊乱,大脑反应迟钝,注意力很难集中,同时全身不舒服,头晕脑胀、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甚至导致某些疾病发生。如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等。一旦发展到过度疲劳,恢复正常就不太容易了,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休息,这从时间上来看是非常得不偿失的事情。
那么,如何有效地防止大脑过度疲劳呢?其实任何事情看多了、干多了都会令人感到疲倦,如果不断地更换所看、所干东西的形式,给自己带来新鲜感,疲劳就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这里,我们介绍几种方法来帮助家长防止孩子大脑过度疲劳。
1.学习姿势的调整
人们一般都是坐着读书、学习的。其实,有意识地更换读书、学习的姿态也是一种有效的调节。在教室坐着背书有一会儿了,不妨站在座位上或站在走廊里,也可以面对着广阔的天空背一会儿书;在家学习的时候,做数学题的时间太久了,有一些倦意,可以让孩子帮你去买香油或者做一些家务活,也可以去洗澡,一边洗澡一边进行思考;天气好的时候,也可以走出家门,到公园里去看会儿书。
2.脑中内容的更换
大脑皮层具有兴奋与抑制两种状态,在集中注意力从事某种学习活动时,并非大脑的所有部分都参与,而是大脑与此有关的区域处于优势兴奋状态,其他区域则处于相对劣势兴奋状态,或抑制状态。兴奋的区域在工作,逐渐产生疲劳,抑制的区域在休息,“以逸待劳”。如果适时改换用脑内容,转换大脑兴奋中心,使大脑的各个区域交替工作和休息,就可避免某一区域过度疲劳,延缓整个大脑的疲劳。另外,当看文科的东西感到疲倦的时候,可以适时转换为理科的内容,这样对大脑来说,又是一片新天地,又给了大脑一个新的兴奋点。
3.短时休息的运用
生理学告诉我们,高度紧张的学习或工作必须伴之以完全放松的休息,一张一弛才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所以每次学习的时候,时间不宜太长,一般过20多分钟,就应该舒展一下身体(如舒舒臂、伸伸腿、直直腰、仰仰头,眼睛向远处望一望,或把眼睛闭上一两分钟等等);每隔四五十分钟就应该离开座位休息十几分钟;课间休息时间一般不要待在教室里,出去做做简易健身操、散散步,或同学之间搞点小型娱乐活动等。切忌坐在座位上不动,继续埋头看书或思考问题。
中断学习的短时间休息,目的主要在于预防疲劳。日本有一位学者通过研究人的“注意”特性,认为不同年龄的人每次的极限学习的时间(超过则将产生疲劳)是:3~5岁:35——30分钟;5~8岁:30~40分钟;9~12岁:40~50分钟;13~15岁:50~60分钟。他的这个结果只是从人的心理特性研究得出的,具体到每个人可能有所不同,应因人而异。
4.闲暇休息的方式
闲暇时间,指除掉正常的听课、自习等学习活动与维持人体生存所必需的睡眠、吃饭等时间以外的时间。休息的方式要依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年龄、性别特征、环境条件等合理选择,一般可以选择如下几种:
(1)娱乐活动,如打牌、下棋、书画、看小说、听音乐、跳舞、看电视等。
(2)散步,散步可以完全松弛身心,又简便易行。
(3)体育活动,如打拳、打球、气功等。可以做一些开发大脑潜力、集中注意力、提高想像力的活动。
、
(4)体力劳动,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互轮换、交替进行,可使大脑皮层工作更均匀、更协调,学习效率也就更高。有一位生理学家曾说过:“锻炼肌肉就是锻炼神经。”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休息方式。这种方式可谓一举两得,既是劳动,也是休息,何乐而不为呢?
防止大脑过度疲劳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就是睡眠。以上几种形式的休息方式,可以不时地交替进行,充分利用各种休息方式,使大脑在学习时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此外,要保证孩子每天都有一定的体育活动时间,从事各种锻炼。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脑机能的灵活性,促进脑的发育,使脑得到很好的休息。切忌一天到晚伏案读书,大家耳熟能详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精神可嘉,但大可不必如此,因为这种做法违反大脑活动的规律,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有的家长,就不懂得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法,总觉得休息和锻炼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时间,不愿意休息和锻炼。殊不知,休息和锻炼虽然占去了一点时间,却换来了清醒的头脑、充沛的精力和高度的学习效率,而如果不花时间去休息和锻炼,只会盲目地、一刻不停地使用大脑,到头来只会使大脑更加疲劳,降低学习效率,得不偿失。
有技巧的休息,也是要讲求科学的,休息得不好、不对,只能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副作用。在休息的过程中要遵守以下原则:
休息也需要有认真的态度。“劳”时要认真、集中精力,“逸”时也要痛痛快快、彻彻底底。虽然许多人休息的时间相等,但效果却大不一样,主要原因就是对待休息的态度不同。休息的时候,你要告诉孩子:现在是休息的时间,任何有关学习的事情都与你无关,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你要在时间表上制定好休息和学习的时间,并且一定要严格遵守作息制度和时问表,非万不得已,不要“破例”。这样能更经济、更有效地利用休息时问。这条原则在假期中更要注意,有的孩子认为,假期可以完全地放松,何时起床、何时睡觉完全凭兴趣,这样会给健康与学习都带来不良影响。假期是考验学习生活自觉性的好时期,在假期开始的时候,就要让孩子对自己的假期有个好的规划,既要休息得好,也要学习得好,只有这样,才可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休息时间应是“生物钟”的低潮时期。切忌在大脑最清醒的时候去休息,这样就无法充分利用大脑;在大脑最混沌的时候却用来学习,反而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这样一来。休息和学习都给耽误了。休息的时候应该有节制,不要去挑战极限,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消除疲劳、养精蓄锐、节省时间的目的。过度地锻炼,无止境地娱乐,就完全失去了休息的意义,也达不到休息的目的,这种休息只能让大脑更加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