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名家的教育智慧
36552600000010

第10章 触类旁通 相得益彰

——美术作品课中的创新与发散思维教学

肖红,男,1960年9月出生。满族。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副主任,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肖红主要从事工艺美术的教学与设计工作,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受到了专家、同行和社会的肯定。

1990年,肖红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设计中获得优秀金牌奖(最高奖)。1996年又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设计中获得区旗设计一等奖(唯一的一等奖)、区徽设计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成为海内外唯一在港澳区旗区微设计中皆获最高奖的设计者。

自1999年4月列清华大学工作后,肖红参与了庆祝国庆50周年游行教育部花车的表演策划、设计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为迎接澳门回归而精心设计的“99澳门回归祖国纪念卡”获国际尤里卡设计奖,并被澳门特区特首办指定为澳门回归庆典赠送中外国家级贵宾的札品。1999年5月,应“世纪之声”组委会邀请设计并全程督造了由十几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发起铸造的中华世纪钟。2001年2月,肖红应邀为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以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为纽带,凝聚华夏儿女爱国情”的《中华故土地图》推广活动设计了徽标。2002年为“北京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设计了节徽。2003年为“第18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设计了合徽。2004年在中国侨联向海内外征集会做设计方案的评选中获奖。肖红在200 5年、2006年先后被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邀请为标志装更新设计的评委合主任和艺术顾问。2006年参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新一代军服的服饰设计。

肖红目前已出版著作6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先后获得教育部劳动模范及“人民教师”奖章、“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河南省“文艺学术成果特殊贡献奖”等多项荣誉。肖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罔”即迷惑而无所得。哲学家歌德也曾风趣地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背面的话。“纸背面的话”就是指思维,指要思要想,多思多想。这些至理名言深刻地揭示了思维与学习的辩证关系。

全球艺术教育的革新思潮与现代科技信息的不断更新推动着人们对艺术素质教育的追求和探索。日益形成的艺术社会化、素质化,成为艺术素质教学的一大课题,其小创造件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是课题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我所讲授的美术作品赏析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艺术素质教育选修课。教学目的就是通过中外美术作品的赏所,使学生们对美术的种类、特点、技法、视觉语言特征有所了解,对艺术流派及代表性画家省所认识,对中外美术发展比较有所分析。特别是从作品赏析中感受美、认识美、领悟美,从而使学生得到心灵的净化和陶冶,使其祟尚美、追求美,增强辨识和欣赏美、理解和创造美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而,在该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强调思维的重要性,运用“创新、发散思维教学”贯穿全课,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既达到了教学目标.也以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及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它从一点出发沿着多方向达到思维目标。若以图表示,它就是从一点出发向知识网络空间发出的一束射线,使之与两个或多个知识点之间形成联系。它包含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及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具有多向性、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的特点,即思考问题时注重多思路、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式。它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横向拓展,逆向深入,采用探索、转变、变换、迁移、组合、分解等手法,开启学生心扉,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素质,这对造就创造性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学生来讲,如果能熟知吴道子、米开朗基罗、哥特式、罗马式、抽象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团然值得庆幸,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其处在审美客体的面前,能被形式美唤起心灵的共鸣,激发其创新思维,发展审美的创新能力。艺术的源泉在于牛活,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美术欣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需要,大胆实践和探索创新教学,把美术欣赏课教学从名人、名作、流派的狭窄圈子里扩展开来,同时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艺术实践,从而去牵引艺术的欣赏。

美术欣赏就是审美吝与审美对象不断对话的过程,它是“种对审美力独特的磨炼方式,这种方式在观察、分析、体验、创新中展开,可以是思维与下意识、潜意识的心态交替作用。因此,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批判、选择与存疑的过程。课堂教学府该是充满想象、充满探索与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向来完成的。

教学织围是指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情绪状态,它是教学能否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教学民主化,是现代教学原则——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它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知识探讨、认知评价等方面,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赞可夫的教学实验也十分强调良好的课堂气氛在学生创造力发展中的作用。勒温等心理学家曾对此进行过研究,他们认为:“只有在开放的、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水涨肥高,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显著加强。”形成开放的、民主的、愉悦的教学气氛有助于学生进行批判性的探究,发展求知心和创新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马卡连柯说过:“成功是每个人所企望的,它是推动人奋斗的原动力。”在欣赏教学中,教师不妨多给学生一点鼓励,客观上等于给了学生一点成功的自信。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学生主观接受欣赏信息的数量不同、方式不同,对作品评价的方式、角度、范围各不相同,因此,常常会出现学生对同一作品产生不同的评价。对此、教师不仅要允许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而且还要表扬那些敢于发表白已与众个同观点的学生。即使对美术作品作了错误的分析、评价,教师也要先肯定他敢于发言的精神和可取的因素,再让学生互相讨论分析出错的原因,从而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当学生在美术欣赏中有足够的自信心时,学生就能自主地、深入地去感知作品的审美因素,去体验再创造的乐趣。

对于一些知识点较多、内容繁杂、技法丰富、内涵深刻的作品,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无代顾问中的《韩熙载夜宜图》等古代中国以及外国的绘画作品,如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则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欣赏,通道同学问的讨论、补充,使学生对作品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并实现欣赏主体间的差异互补,拓宽学生的欣赏思路。这样,给每个学生以自主探究、充分自由表达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真正构建民主、愉悦的美术欣赏教学氛围。

艺术教育沦认为: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欣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因此艺术欣赏活动主要还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也正因为这样,艺术欣赏才具有较强的审美育人功能,特别是它能有效地培养欣赏者的创造性、自主性、想象力等多种良好的个性品质,而不管欣赏有是伟大的艺术家,还是艺术素质并不很高的学生。由于学生缺少欣赏的方法和经验,当面对一件作品时,学生所持的是世俗的“像不像”、“画的是什么”等审美态度。对于写实风格的作品,学生产生认同感后,或迷恋于写实的技巧、逼真的形象,或希望了解画中的内容、情节而不是进入真正的欣赏。若面对表现性、写意性风格的作品,与学生的审美经验就有一定的距离,从而既有新奇感,又与原审美心理有抵触的矛盾状态。这些变形怪异的造型、强而冲突的色彩、大刀阔斧的笔触等都不能引起学生真正的审美反应,而面对抽象风格的作品时学生会因看不到任何与原有经验相联系的形象而产生茫然排斥之感。对于抽象美术作品而著,构成作品的形式,诸如画面中的点、线、形、色等视觉元素及其组织形式与表现的力度,以及各种材料的运用和构成,本身就是美术家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方式,其艺术形象超越了客观物象的再现,具有象征性、膘肋性、隐含性、情绪性等待点,依然是探索作品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的必然途径。

在讲到印象派的作品时,我就着重让学生把它与文艺复兴时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辨别它们在艺术理念的追求、物象色彩的表现等方面的不同。数届选修该课的学生往往都总结山这样的深刻感受,那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让人感到心灵的震撼,印象派的美术让人感到情绪的激动。

抽象艺术的欣赏是教学的难点,抽象艺术抽离了物质的表象,不像具象艺术那么容易看倍。我指导学生从网上查询外国现代抽象表现主义特征及发展趋势,在课堂上学生们把从网上查得的资料互相交流,很快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这与教师在课堂上干巴巴地讲,学生听一半忘一半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同时我根据学生善于思维、积极实践的特点,进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电脑来制作抽象绘画,使学生通过发挥创造性思维和电脑制作抽象绘画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随后再根据当今学生的特点、时代的特点,让学生运用审美的眼光创造美的事物,把自己创作的抽象作品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使他们运用“美”的特殊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学生的思维显现出异常的活跃,他们设计了教材的封面、设计了讲座海报、设计了文艺演出节目单……

在赏析油画作品时,色彩冷暖的知识是必须讲的,可这个问题是较为抽象的,怎样让学生实在、真切地感受到物体在光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冷暖呢,我就告诉学生在阳光关爱绿树的时候、寒冬里阳光抚爱那院落里的白雪的时候,你就去细细地观察一下它们的“冷暖”:受光面在暖光照耀下呈偏黄的暖色,而背光面则是被冷光源的天光影响里偏蓝的冷色。对此,学生们常常会饶有兴趣地向我反馈他们的观察结论:的确是像老师说的那样,抽象的“色彩的冷暖”原来就是这样的。在讲到色彩的象征意义时,我就启发学生色彩的象征性是有两面性的,要一分为二地理解看待。保白色,既象征单纯、洁净,也象征首无知和空洞。然后让学生们议论其他颜色的两面性:红色,既象征革命、热情、赤诚、温暖,也象征残暴、血腥。黑色,既象征高贵、凝重、深厚,也象征落后、反动、丧气……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将层次不同、效果各异的美术作品并列陈置,让学生判断作品各自的特色,或者是判断作品的差异、优劣等,并说明其理由的比较欣赏,是不可忽视的。比较欣赏法又可分为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相似比较、反差比较。横向比较欣赏:如将中国建筑故宫和伊斯兰建筑泰姬胶放在一起作比较分析,学生就易于理解各自的建筑特点;纵向比较欣赏:如将巴黎圣母院与悉尼歌剧院放在一起欣赏,使学生理解不同的时代特征;相似比较欣赏:如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雷诺阿的作品,在流派、风格上相似,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就能看出不同作者在艺术特点上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艺术家创作一什美术作品时,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往往还有其更深层的内涵、更隐藏的意蕴,是一种文化,是柜神层面的要求与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是时代、社会、民族招神的写照。如青铜器、秦桶、唐楷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古希腊艺术所体现的崇尚理想与科学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中国山水回中的意境和神宗意识等,学生至此才会对作品产生深刻的理解和审美情感的升华。比如《最后的晚餐》这一圣经故事在达·芬奇之前很多画家都画过,但为什么都不如达·芬奇画得有价值,并为世人瞩目,旨先,达·芬奇没有像先前的画家那样为耶缉和十二门徒画上神圣的光圈,而是把这宗教传说当作一个极富戏剧性的场面来处理,是以世俗的感情和写实的手法把他们当作普通的人来描绘,并深刻地提示了人物的性格、心理冲突,更重要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反映。从耶酥与犹大的冲突中反映耶酥的向尚和伟大,即人的尊严和价值,反映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人文主义反对宗教神学,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强调了人的伟大、人格的尊严,这些才使这幅画成为文艺复兴时代精神的代表作。

在美术赏析教学市,我始终注意把中外美术的比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譬如欣赏意大利画家博带切利的《筏督诞生》和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时,我就让学生把它们与我国马王堆汉不简出土的画进行对比。学生就会发现虽然国度、民族不同,时代、信仰不同,艺术表现的形式相同,都是描绘了地狱、人间、大学,宣扬了惩恶场善的思想主题。

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固时,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其中,最主要的和难度最大的是让学生去领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不问时期的山水画的面貌利意境都各不相同,面貌的不同之处比较容易感受,而意境的不同,相对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文具是对于这些自我意识利现代意识较强的学生来说,它们之间更是有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为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从体会占诗的意境入手,去体会中同古代山水画的意境。因为,他们在巾学时的语文课巾已学过大量的古诗,所以对古诗的意境的理解就比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容易得多了。而且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均古诗之间的确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待”。例如,陶渊明的诗句“暖暖远人材,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巾,鸡呜桑树颠”以及“采菊东篱厂,悠然见雨山,山气日夕佳,乌相还”的意境,就有很多相同之处,主要是作者都以客观地描可自然景色儿主。诗人利厕家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没有直接表露出来,而是隐藏也所描与的景色之小,所以称为“尤我之境”。通过以诗与画之间的对比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并且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本身往往隐藏着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出于“欣赏无定法”。所以为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的创造提供了元限空间。相传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大娘织剑、拉大争,怀素观夏云多奇峰、夜闻江涛,启发书法艺术的灵感,这些艺无定法,触类旁通的事例告诉我们,既然美术欣常.我们就应该应用创新、发散恩维教学,触类而旁通,即通道引进句美术作品什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来引号学生别美术作品的理解,以达到欣赏的目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和教学效果.而且也便于他们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纵横扩股地加强学科之N的联系并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利于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