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准确认识下属的能力
忽略下属的性格,勉强他们做不适合的差事,结果受挫折的将是上司。有些人以为定下的原则,如钢铁般不容下属破坏,更不容许他们以任何理由拒绝所委派的差事。这实属愚昧的做法,因为原则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只有原则去迁就人,方能收到高效率的成绩。
对于管理者而言,准确认识下属的能力,不至于形成用人的盲目性。别以为身为管理阶层,下属们便要看你的脸色行事,因为你不能期待所有人都知情识趣。遇到不是那么“醒目”的下属,但他的工作能力还可以,而又颇为努力,你怎可以用“不识趣”来遣走他呢?
事实上,许多人拥有优厚的潜质,只是性格上有些缺点,如果身为上司的你能适当地安排,使他的缺点变成优点,就可以充分发挥他的潜质。做上司的可以在许多方面偷懒,但了解下属的性格,并做出适当的调配,这方面绝不能马虎。
许多老管理者不易被下属接受,什么“老古董”、“老而不死”等不尊敬的诨号,被加诸身上;多是那些上司喜被下属奉承,却不去了解下属,以致出现一面倒的情况。
管理者必须要牢记一句话,那就是: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试想你最怕看见谁,就知道你其实非常厌恶他。所以,不要使下属怕你,这是身为上司的第一规则。
你的下属每天留意你的表情,你的笑容、严肃、皱眉,都显示你当天的情绪。不要成为动物园中的动物,必须进行双轨沟通法,意即你被下属了解的同时,也要对下属们做出长时间的观察和了解。
学学“相面”吧,看看你的下属都是些什么人。
有些人的自尊心特强,一部分是源于潜意识的自卑感。这种复杂的情绪构成反叛性格,面对上司时,依然摆出一副“不易屈服”的态度。如果上司与下属各持本身性格,不愿稍作迁就,结果造成双方关系僵持;对于身处高位的管理阶层绝非好事,这只是显示出你的管理方法失败。
事实上,无论对方是否为下属,命令式的口气均应禁绝。除了尊重对方之外,也使对方在执行时减少压力。例如A上司喜对秘书说:“给我—杯咖啡。”而B上司则说:“请你给我一杯咖啡,可以吗?”前者是典型的中国旧式长辈对晚辈的指示口气,后者则是外国式的询问口气翻译过来的。在接收讯息的一方,当然认为上司用询问式的口气指示自己,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同样地,在指示下属去做一件事情时,虽然不必用询问式,但命令式仍应尽量避免。取而代之的可考虑采用拜托式的方法:
表面上是拜托,实则令对方非做不可,例如:“这件事靠你了”、“这件事依你的主意行事吧”、“有你份儿做,应该没有问题了”、“我想不到比你更适合的人选”、“这件事由你亲自处理,我会较为放心”等。对方有被重视及不能有负所托的责任感,尤其是在其他同事面前,无形间给他“不能失败”的压力。在压力的推动下,潜质是会较容易发挥的。
社会上,循规蹈矩的人仍占大多数,在你的部下中,为求明哲保身、保住饭碗,凡事按本分办事的下属亦为数不少。
这类型的下属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情做事。对于一个上了轨道的公司来说,影响不算大;但对于力求进步的上司来说,这类型的下属在上司眼中与冗员无异。
循规蹈矩的下属也有其优点。例如,完全按照上司的意思做事,管理者易于控制及计划不容易脱轨道。而缺点则是犹如一部机器,完全依照别人输入的方程式做事,缺乏主见和判断力,更不易发现工作或计划中的毛病,因而未能及时加以纠正,造成纰漏。
由于过分被动,这类型的下属本身对公司有很大的依赖,管理者一旦没有上班,他们就变成一盘散沙,失去平日的效率和自律。
那么,如何保留他们的优点,纠正缺点?
对他们的依照计划行事表示赞赏,但鼓励他们留意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要他们在一些问题上作出判断。无论他们所作的意见是否有用,也谨慎地考虑,不能立刻否决,因为如果这样会伤害下属的自尊心,更不敢再次主动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