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
37461700000019

第19章 佛看人性(3)

菩萨行要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但只有舍己利人,拨苦与乐才能证得涅槃,成就佛果。所以其核心还是利他。在利益众生的工作中,要求具有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的自我牺牲精神。所谓难行能行,就是说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菩萨能做到;为度众生,纵使经历千难万险,荆棘重重,也能吃苦耐劳,不退初心。比如,一般人都对地狱充满恐惧,但地藏菩萨却自愿置身于地狱等险难处,救恶道众生而赎其罪。他为此立下了“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愿。所谓难舍能舍,就是说一般人舍不得的东西,菩萨就能舍得。比如,佛经上记载,须大拏太子不仅奉献了自己的国家、田园、妻子、奴仆甚至连自身的四肢五脏也分割给了别人。又说有一名佛教徒为了慈悲救生,竟舍身喂虎。所谓难忍能忍,就是说一般人忍受不了的事情,菩萨都能忍受。《金刚经》所说的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节节支解,“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为利众生故,毫无嗔心。如果说,佛还有些虚无飘渺,高不可攀的话,那么,菩萨无疑是大乘佛教为人类树立的一个更为切近的道德理想人格。

三、自利利他

佛教的道德实践要求每个人要有自利利他两个方面。自利即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的思想;利他即社会道德规范,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这两个方面如鸟之二翼,车之二轮,缺一不可。专注自利,不愿利他,违背了佛教的思想精神。但是有他无自,自未利而奢谈利他,又岂能取信于人?正如《阿会经》所说:“自己泻溺,复欲渡人者,终无此理……自不没溺,便能渡人,可有此理。”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不杀生,不但指不杀人,也指不杀鸟兽虫蚁,指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不仅是禽兽,对草木也是如此,草木同我们一样是有生命的。“山川草木,悉皆成佛”的思想,也是佛教慈悲精神的反映。故不乱折草木也是佛教不杀生戒的内容。按照《梵冈经》的说法,所谓杀,不光是指自己动手杀,叫人杀、谋杀、咒杀、对杀而赞叹高兴,都同杀是一回事。这里对一切有生命者不得故杀,是指没有应杀理由的故杀。而对于社会有害的东西,虽然觉可怜,但非杀不可,如害虫害鼠,如恶贯满盈的罪犯留在世上会给更多的人带来苦难,杀了反而是有慈悲之人。战争是大批杀人,因此参加反对战争的和平运动是佛教徒的职责。但世界上的战争也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反抗压迫、制止侵略、维护国家和民族生存权利的正义战争,就不能一概反对。捕杀鸟兽鱼贝即违反了不杀生戒,肉食与杀生是一样的罪业。因此佛教禁止肉食,坚持素食传统。不杀生戒,不仅指杀这一行为,而且还适用于戒持杀生器具,禁止使用枪枝、刀杖、弓箭等武器和用来捕获禽兽鸟鱼类的罗网。同时,也不能为战争需要制造和储藏武器。

不偷盗,对公共财物或私人财物,小至一针一草,不得不与而取。或窃取、或诈取、或夺取,乃至偷税漏税、无票乘车、冒名顶替、贪污受贿等都是违反这条戒律的,都不应为。戒盗不但指不自盗也是指不教唆他人盗窃,不包庇他人的盗窃行为,不对盗窃行为表示赞赏等。不邪淫,对在家居士只是禁止发生不正当的性关系;对出家僧尼则禁止结婚,禁止任何性生活。甚至禁止僧人碰妇女的身体、在妇女面前袒胸露腿或对着妇女发笑。不妄语,妄语有四类:一是妄言,指口是心非,欺证不实;二是绮语,指花言巧语,油嘴滑舌;三是恶口,指辱骂诽谤,恶语伤人;四是两舌,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还有一种大妄语,如凡夫自称圣人,说我以证得罗汉等,其罪极重,更不应犯。另有一种方便妄语,即为了救人急难,护他生命,方便权巧,说了假话。如佛经上有一则故事说:在某个镇上有一户人家,住着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有一天,当父亲外出回家时,看见家中正冒着浓浓黑烟,他吃惊之余,立刻大声呼叫孩子们。可是孩子们贪玩浑然不觉灾祸来临,仍然留在屋内。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这位忧心如焚的父亲,再度大叫“孩子们!我这里有很新奇的玩具,快出来拿。”孩子们一听到玩具便立刻奔出熊熊燃烧的屋子,因而免除了一场不幸的灾难。这种善意的谎言,则不算犯戒。如果只是为了方便自己,说假话,打妄语,应立刻忏悔,不可再犯。不饮酒是佛教特殊的规定。佛教立足于启迪每个人的自性觉悟,饮酒则会使人昏沉,迷了心窍,失了智慧,难以认识佛陀阐明的道理。而且染上酗酒的恶习,戕害身体,丧失理智,易出事故,犯法丧生。因此,佛教规定不饮酒以随时保持心神的宁静状态。总之,受持五戒,可以使人们的生活合理化,养成个人仁慈诚实的道德品质,增进社会安定因素。

十善是五戒的展开,从行为、语言、思想三个方面,止十恶而行十善。在行为方面,第一,不杀生而行放生、救生、护生。对人类应常行救死扶伤,敬老怜贫,保育幼儿,帮助残废,救人急难,调解纠纷以及对一切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维护和平等公共事业都要当仁不让,见义勇为。传说释迦牟尼有一次看见一位僧人身患恶疾,污秽不堪,躺在地上,他亲自为病僧洗涤乾净,扶他睡到床上。然后召集僧众说:“僧人们,你们没有父母照料,你们如果不彼此互相照顾,谁来照顾你们呢?凡是肯侍候我的人都应该看护病人。”从此,对贫病孤寡的救护成为佛教传统。在我国自唐代起就开始设置悲田院和养病坊两种救济机构,悲田院收容孤儿寡老,养病坊则收容病患,它们都由僧尼来经营管理。教徒对于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疠痰、癞病患者也能毫无惧色地亲近他们,帮助他们解除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许多佛教徒还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筑路开道,掘井架桥等社会公益事业,这都是利乐众生的道德实践。对众生则要常放生、常护生。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地相处。第二,不偷盗而行施舍,如缺衣施衣,缺食施食,求财送财,求法说法。又如看到盲人搀一把,看到跛子扶一把,人在急难帮一下,人在迷途送一程,老人跌倒扶他起来,见到寻短见的设法挽救,需要帮助的人为他出点力,做点事。乐善好施,见义勇为,出钱出力,舍己利人,在佛教上都是功德无量的好事。第三,不邪淫而行梵行,出家人应全断****,在家居士除正式夫妻外,不乱搞男女关系。依戒修行,看经念佛,自净其意,洁身自好,敬事三宝,孝养父母,亲近良师,远离恶友,这就是所谓的梵行。

在语言方面:第四,不妄言而说老实话。《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也就是应该说老实话,心里话,不说空话、假话,下混淆是非,下颠倒真理。第五,不倚语而说质真话。《法华经》说:“若欲说此经,当舍嫉、恚、慢、谄、诳、邪、伪心,常修质直行。”佛教徒常说,“直心是道场”,也就是要人们存真心,说真话,语言朴实,直言不讳。任何花言巧语,哄人骗人都是不足取的。第六,不两舌而说调解语。《成实论》说:“善心劝化,虽使别离,也不得罪。若以恶心,令他斗乱,即是两舌,得罪最深,堕三恶道。若得为人,世世得敝恶眷属。”因此,我们在人与人之间,遇到矛盾争吵,都应该善意劝解,排难解纷,解怒释结,息事宁人。切不可袖手旁观,幸灾乐祸,甚至挑拨离间,火上加油。第七,不恶口而说柔软语。《法华经》说:“是人口清净,终不受恶味,以深净妙声,闻者皆欢喜。”对一个佛教徒来说,慈悲忍辱是基本的道德修养准则,出言疾声厉色,辱骂诽谤,别人固然受到伤害,自己也难免招惹麻烦。

在思想方面:第八,不贪而修不净观,对治贪欲。不净观是在禅定中观想自身和他身,从内到外,从生到死都是污秽不净的。如身具九孔,有种种排泄物,又身死后尸体脓烂腐朽等。佛教认为,这种观想有助于消除人们对人生享乐的贪恋,可以坚定人们出家修行的决心。第九,不嗔而修慈悲观。慈悲观是在禅定中观想一切众生的可怜之相,产生爱护和怜悯之心,尽力给众生以欢乐,为众生拨除痛苦,以根治自己的嗔恨恼怒之心。第十,不痴而修因缘观。愚痴者不明佛理,以为人生具有永恒的实体,应当在禅定中观想十二因缘,认识三世因果相续的道理,以对治愚痴。十善能净化人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使之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佛教道德实践,在强调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更注重个人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这就是要广修四摄和六度。“摄”,是导引的意思,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是菩萨引导众生时所应坚持的四种方便。第一,布施;有三种施,一是财施,以金银财宝饮食衣服等物惠施众生,这叫外财施;以体力脑力施舍他人,如帮助孤寡老人担柴,参加公益劳动等,叫内财施。二是法施,顺应人们的请求,将佛法道理讲给人听,或将自己礼诵修持功德面向众生,这都是法施。对我们来说,也就是要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别人,贡献给社会。三是无畏施,对疾病者施与医药;对迷路者指明方向;对冤仇者调解道歉,对受灾者解救危难等等,都叫无畏施,也就是帮助别人战胜面临的困难和危机。第二,爱语;就是对人说话要和颜悦色,善言慰喻,说诚实语、质直语、调解语以及和善语。这是与人交往时向对方发出的第一个信息,是尊重别人人格的表现,所以释迦牟尼见人总是先说“善哉!善哉!”令人自然欢喜受教。第三,利行;时时处处要为别人着想,热心帮助别人,为别人干好事,办实事,使别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会亲密无间。第四,同事;要与大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修行方法。大乘佛教提出:“普度众生”的口号,相应地又把原始佛教以个人修习为中心的戒、定、慧三学扩充为具有广泛社会内容的“菩萨行”——六度,这是大乘佛教道德实践的主要内容。度字是梵文“波罗蜜多”的意译,含有“济渡”、“到彼岸”之义。“六度”也作“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或“六波罗蜜多”。意思是由生死此岸渡人到涅槃彼岸的六种途径和方法。第一,布施度悭贪。菩萨布施强调无论财施、法施、无畏施,都要从慈悲喜舍心、清净菩提心、广大平等心出发,从少到多,从劣到优,持之以恒,不望报酬。不仅如此,还要进一步观三体轮空,忘掉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这就是菩萨布施与小乘布施的不同。小乘也讲布施,但目的只在于解除个人吝啬和贪心,以免除来世的贫困。布施度要求人们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时,应当着眼于社会的整体利益,使个人利益服从并融合在整体利益之中。第二,持戒度毁犯。即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依据这一原则,作恶是犯戒,不做好事,不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同样是犯戒。第三,忍辱度瞋恚。对于横逆违意之境而不起嗔是为忍耐,对于诸法实相之理安住不动,是为安忍。忍又有二忍、三忍、四忍、五忍、六忍等说法。总之,人嗔我不嗔,人恼我不恼。佛教把忍辱视为万福之源。第四,精进度懈怠。精是纯粹不杂、进是勇猛不懈的意思。断恶修善,教化众生,都要勇猛精进。佛教对精进的释义有三种:一是披甲精进,喻如将军披甲上阵,不怕艰险,勇往直前;二是摄善精进,勤修善法,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三是利生精进,说法利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第五,禅定度散乱。扫荡一切妄想杂念,不为哀、毁、誉、称、讥、苦、乐等“八风”所动,令心专注一境。第六,智慧度愚痴。通达事理,简择正邪,决断疑念,时时刻刻保持清醒和冷静的头脑。佛教把智慧分成三种:一是闻所成慧,即从听闻他人所得的智慧;二是思所成慧,依前闻所得慧而进行深思熟虑,融会贯通,是得于自己思索的智慧:三是修成所慧,依闻和思所得的智慧,修习禅定,由定生明,领悟人生和宇宙的真谛,是得于证悟的智慧,至高至上的智慧。

六度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佛教认为,应该六度齐修,不可偏废。如果持戒而不布施,则不能普度众生;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行定慧;忍辱而不精进,则道业难成;精进而不忍辱,则烦恼难消;禅定而无智慧,则固执不通;智慧而无禅定则凡情易动。因此,佛教的道德实践要求人们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在自利利他两个方面完善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