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
37461700000020

第20章 佛与处世(1)

一、正视生活

近代散文大师林语堂先生曾经把人生比喻成一首诗,它有其自己的韵律和拍子,也有其生长和腐烂的内在周期。它的开始就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时期,接着便是粗拙的青春时期,粗拙地企图去适应成熟的社会,具有青年的热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后来达到一个活动很剧烈的成年时期,由经验获得利益,又由社会及人类天性上得到更多的经验;到中年的时候,紧张才稍微减轻,性格圆熟了,对于人生渐渐抱了一种较宽容,较玩世,同时也较慈和的态度;以后便到了衰老的时候,内分泌腺减少它们的活动,生活变得和平、稳定、闲逸和满足。最后,生命的火光闪灭了,一个人永远长眠不再醒了。人都有一生,但并非人人都能够体验出这种人生的韵律之美,这就取决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一般来说,有四种不同的生活态度。第一种人,只接受生活的现实,却不想也不会去了解生活。他们虽有抱怨,但又无可奈何,并不想改变生活,而只是按照目前的生活方式生活下去就心满意足了。这种人的生活只是在维持人的最基本的生存而已,就如同其它许多动物一样。第二种人虽不满意生活的现状,但他们也不了解生活。他们虽然希望改变生活,但是由于不了解生活,只有盲目地乱闯。这种人的生活,只是在不断地挣扎中求取生存,很难求得人生的意义。第三种人虽然努力想获取对生活的了解,事实上也可能获得某些了解,但他们对生活了解之后,反而不接受生活,对生活中的一切永远不满足,永远烦躁不安,怨天尤人。这种人除了改变生活以外,没有旁的目标,结果掉进了人生的漩涡里,生活再丰盈也无从排遗内心的空虚。最后一种人是了解生活并接受生活的人。佛教的人生哲学就是提倡人们树立这样的生活态度。

释迦牟尼的许多说教和佛经里记载的大量故事无非是要告诉人们:生死、得失、吉凶、祸福、贫富、毁誉、穷达都是过去世中所造的善恶诸生的结果,毕竟这些事都已经做了,也已经过去了,已经无法挽回了,只好以从容的态度来承担这些果报。佛教提倡的生活态度,并不像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纯粹是悲观主义的。相反,它认为人们应该以豁达、淡泊、乐天安命、顺应自然的心境来面对人生种种吉凶祸福的无常变化。这样就可以减少许多痛苦忧伤的情绪,而保持心中的平静与安详。一个对生活抱乐观态度的人,必然性格坚定,不让任何事物扰乱心头一片宁静。碰到朋友,总是谈健康、快乐的话题,使朋友们感到他心胸中确有才干和抱负。每一件事都往光明的一面看,并努力使这种乐观的看法得以实现。对旁人的成功更像对自己的成功一样热忱。忘记过去的错误,寄望于未来更大的成就。始终挂着欢愉的表情,以微笑迎接每个碰到的人。心胸宽大以忘忧,高瞻远瞩以却怒,意志坚强以祛畏惧,性情欢悦以消烦愁。这样的人真正的生活过,有真正的生命。在人生的航程中,从来不会忽略周围的美景,朝阳和夕阳,月华和星光,广阔的海洋,变幻无穷的海浪,都带给他无穷乐趣,不过这种乐趣和他的人生目标是交织在一起的。在人生航程中,主要任务和物外之趣可以并行不悖。他们在人生的目标中忘了自己,因而生活得很丰富明朗。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来自生活的勇气。即使罪恶弥漫四周,也仍能不屈不挠,能禁得起考验,吃得起苦,面临危险而不惧,不论是喜乐或是痛苦都不改本色,即使碰到恐吓或讥笑,仍然能坚守自己的信念做去,在黑暗和暴风雨中也仍然沉着应付。只有这样,人生才能愈来愈完善,愈来愈充实。佛教认为,这种生活勇气是了解生活之后的产物,一个完全了解生活的人是始终勇敢的。无论如何,智慧如果不能导致勇气,便无价值。智慧制止了我们愚蠢的贪欲,把我们从无知中解脱出来,使我们得到了生活的勇气。

1.迎接生命

清水寺馆长良庆大师(1879年12月出生)今年已一百零六高龄。从一九一四年到此寺已经历七十年了。七十年来,大师的生活一点也没改变。

每天早上做六方礼拜,也拜双亲、祖先,一直等到念完般若心经、观音经后再吃早餐。虽然潜心礼禅,但也能和客人畅谈社会和国际局势。

曾是净土宗门主的现有法师也活了一百零三岁。另外还有很多被尊称为高僧者,不但享有高寿,而且精神很好。能活到很老的人为数不少,但能过规律生活,并劝人向善的却不多。

清晨,当阳光、鸟声伴你起床时,你是用怎样的心情来迎接这一刻?是否愉快地对自己说:“今天还活着真好!一定要好好地把握这一天。”假如能有此种心情,即表示你还年轻。反之,若以为:“又要辛苦工作一天,真讨厌!”这种人一定未老先衰,感受不到生命的美好。

2.重视自己

释迦牟尼曾说:无论置身何处,都应看重自己,且要时常保持怡然自得的态度。

真正能自重的人,不为自己的私欲和外人的想法所蒙蔽,一切操之在己。此种生活,绝非离群索居,孤芳自赏,更不是抛弃自我逢迎谄媚以博得赏识。

充分地实现自我,并投入团体中,为他人服务,亦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义所在。

释迦牟尼生于伦比尼园。他曾经向前走了七步,右手朝前,左手指地的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的确,人生在世,惟短短数十年耳,一定要重视独特的自我。

3.真善美的人生

道镜慧端(1642-1722)大师生于武士世家,后来在至道无难的禅寺里出家求道,最后在信州饭山的小庵裹过隐居的生活。

生命有如花朵,如果不及时把握最美的一刻,开放灿烂的花朵,等到凋谢时节,就会悔不当初,因为岁月不饶人,美丽是短暂的。诚如金缕衣的诗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当一个人临终时,他的朋友会来探望他,死后,也有人会哀悼他,褒扬他对社会的贡献——或许此即一般人所求的人生。等闲虚度的人生前不积善德死后必无遗泽传世,此时死亡对他而言,就是“归零”而已。但这样的人生是何其贫乏。

有这么一首诗写着:

人生是一条

单行道——只有一个

终点,正或远或近

迎接每一个惟一的

你,无痕或烙印地来

沉默地叙述个

“价值”的东西——这“道”

珍惜今日我们在一天中,总要说上许多次“谢谢你”,但有多少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呢?

能平安地度过这一天,是很难得的事;而“平安”的可贵,却往往要到生病或残废时才能体会。我们常以为,人生的终局仍然极遥远,所以悠闲舒缓地日复一日。由于生活松散单调,人的感觉就变得迟钝了,关怀心也因而逐渐麻木。若一旦被宣告即将死亡,渴望生命能再延长却不可得的人,精神生活反而会变得紧凑而充实。

仔细想想,我们的生命终有结束的一天。既然每个人都了解“谁也无法保证明天的生命”,所以就该格外地珍惜今日,并感激造物主的赐予。

4.善握良机

静候良机,即犹如等侯果实成熟一样,要有耐性且知时机。

在伊朗,当新年那天的零时,以小孩打喷嚏的次数,来决定礼物的多寡。所以聪明的孩子总是去闻大人的烟味,或胡椒粉,藉以赢得更多的礼物。此外,在除夕夜,小孩子把树枝弄弯,零时到井中取水,能捞上来多少水便能得多少钱。

类似这些习俗,无非是想教育小孩要知道把握机会。

到了夏天,海滩上流行冲浪。冲浪者就是把握满潮时机,踏上浪板,达到享受冲浪的乐趣。

莎士比亚说:

“世事像海潮,如能善用满潮,便能成功,若错失良机,就只有被冲到浅滩的份了。”

所以,上智者创造机会,中智者把握机会,下愚者错过机会。

5.活在瞬间

曹洞宗的宗祖道元在他所作的《正法眼藏》书中,曾提道:“惟有今天的人生”,用以警惕世人,生命无常,不可捉摸,惟有把握今天才是最真实的。

有人认为人生七十才开始,一切都不能太急,可是“人有旦夕祸福”,生命总潜藏着未知之数,所以惟有现在的我,才是可知的,能够把握的,所以就该过得充实、积极。

在一次聚众讲道时,佛祖问弟子们:

“人生有多长?”有个弟子回答说:“50年。”佛祖说:“不对。”弟子又说:“40年”“30”“20”……答案不断的缩短,最后有人回答“一个小时”,但释迦依然摇头。弟子又问:“难道只有一个呼吸间?”这时佛祖才点头。此则故事出于《四十二章经》。

说得一点也不错,人生只在一瞬间,因此绝不能含含糊糊的混过“瞬间”的人生,劝君要惜取“少年时”啊!

6.苦乐参半

清丽动人的莲花,盛产于乡雨的东南亚至印度一带,它是长在沼泽中的,或许正因它在泥沼中,所以显得分外美丽。佛门大师看到这种污秽与洁净相依、美与丑共存之情况,领悟到相同的根会产生两种不同感觉,就像人类也一样,在不幸中也会有幸福,在痛苦中也会有欢乐。

有位作家在短篇小说“美丽家”中写道:

“‘生活是什么?’是痛苦。‘痛苦是什么?’是为了欢乐。‘欢乐是什么?’是生活。‘那么生活呢?’也就是像这样不断循环的生活方式。”

“阿达摩俱舍论”中亦提及,幸运之神与不幸之神是一体的,想独获其中的一方是不可能的。

所以,未经痛苦就想拥有快乐的人生观,已犯了基本的错误。

7.欢乐满人间

在儿童纯真的心灵里,世界是奇妙而伟大的,此即“赤子之心”。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天真地玩耍时,就会唤起我们的童心。

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游戏相比,大人们的游戏是多么枯燥乏味啊!是否真的能从中获得欢乐,实在令人感到怀疑。

诚然生命有限,祸福难测,假如不尽情地享受这短暂的人生,一定会有所遗憾。因此,要尽情欢笑地度过人生中的每一天。然而快乐并非就是随心所欲。哥利基在“陷阱”中曾说:“如果认为工作是快乐,人生就是乐园;如果认为工作是劳碌,人生就是地狱。”

无论工作或游戏,只要是自己真心喜爱的,那就叫做幸福。

8.活与佛

日莲大师于55岁时,在身延山写了一封信给弟子,告诫他们,任何生物都不该轻贱上天所赋予的生命。

从报纸的社会版上,天天都有杀人、被杀、自杀的报导。人类之所以这般轻视生命,不可否认大众传播的媒体如电视、电影(把人当作西瓜般的砍杀)等,具有莫大的影响力,造成这种不良的风气。

佛经上说:“山川草木,悉有佛性。”一切事物都具有佛性,因此,大家都能活着分享别人的生命。生命既是佛赐予的,也受许多人的恩惠才能创造,因此,要能爱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爱惜别人的生命,活着就是要学习人生,焉能轻易舍弃?“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佛经上的生命,乃是重于泰山的!

9.生活调适

凡事都要维持适当的时间和空间。倘若没有合适的间隔,会失去均衡。例如与人交谈时,最好相隔一公尺左右,太近或太远都不适宜。以柠木制成的火炉高度,以七寸八分最好,因为这恰好是人坐下来烤火的高度。不管太高或太低,都不适于烤火。

有一个相声家曾说:“说话最重要的是间隔。”戏剧也有幕与幕间的“幕间”,使观众回想一下幕间前所演的戏。舞蹈、音乐也重视间隔,间隔是否适当,往往决定表演是否成功。

间隔是生活中之重要规律,为人生中不能欠缺的要素,没有间隔的生活会使人喘不过气来;但若间隔太多,又会令人掉以轻心,这都是不正确的生活安排。合宜的间隔生活,是无法从书本中学到的,而必须从生活经验中体会。所以我们应该重视间隔,并在生活中保持适当的间隔。

10.随遇而安

经常,我们可在禅寺山门上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不准荤酒入山门”。所谓的“荤”指的是五味:葱、大蒜、韮菜、辣椒、姜等五种食物。因喝酒易乱性,会妨碍佛门弟子的修行,故亦在禁止之列。

一天,法然的弟子问大师:

“吃了荤酒之物,倘若口中还留有浓味,是否能继续念佛?”

法然就以前面的话回答他。

念佛时心诚最重要,勿须以各种规则限定之。假如因为约束而助长了伪善的行为,倒不如放松心情,忘掉口味,专心来得好。

“法然”慧那“自然法尔”,既是自然,即该放松心情。生活太紧张就是现代人常患的毛病,过度紧张不但使神经衰弱,并且影响工作效率。所以我们心要能放能收,随遇而安的,并客观的实事求是,相信事情都可迎刃而解。

二、烦恼即菩提

若有人战场上失败,商场上失手,情场上失意而颓唐弱志,无精打采,整天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不开,甚至会走上极端——自杀。这时,有人向你劝说,说一些至人的哲理为你开脱,让你放下、想开一点,可谓苦口婆心。而自己一旦陷入生活中烦恼不愉快的事,甚至比别人更想不开,放不下。当局者迷,旁观者也未必清呀!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并没有真正地放下,没有把心放下,也没有把我们这个色身放下,只不过把“放下”当作生活中的口头禅,是讲给别人听的,对人对己没有一点益处。在当今现实生活中,能有几人做到“提得起,放得下”,除非高深境界的贤人达士,或得道的高僧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