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孩为谁哭泣
80年代后女孩说:“****迷离,而谁又能为我解析‘****’到底是什么?在哪里?”
曾经有人断言,现在已经是后爱情时代。当爱情中****与物欲愈来愈占据爱情的本来位置时,爱情就成了异化的产物,人们对爱情的追逐越迫切而距离爱情反而越遥远。那些对爱情有着天然玫瑰色梦想的女孩们,正是走在这样的爱情之途上。多少的烟雨迷离、多少的酸甜苦辣,将女孩们的心搅成了混合型的快餐滋味。爱情故事错进错出、欲罢不能、欲说还羞、游戏散场、好梦成空、是是非非,都在笑谈之中。
对于女孩的恋爱来说,它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绝不是毫无由来的无风起浪。针对女孩的爱情神话,有些人士认为,爱情是女孩成长过程中的最重要阶段之一,它是女孩们幻想和营造出的玫瑰神话。因此,有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解构爱情”的口号。奚仲炜在《解构爱情神话》一文中不无激动地指出:小说里、戏剧中处处可见理想化了的爱情样板,诱发无知女孩对它的憧憬和追求。然而,当我们说爱一个人的时候,与其说是爱其人,不如说更爱的是爱情本身。这是一种荒诞,然而又是真实的偏离。爱情是一种神话。现实的生活中充满了失望、沮丧和无奈,现实往往是猥琐和冷酷的。于是人们企图去寻找慰藉,就共同亲手制造出神话,在神话中自我陶醉、自我感动甚至体验自虐的快感,最终得到了一些安慰,却忘记了这始终只是一个神话。这个神话就是爱情。它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形成的自欺欺人,却被种种虚伪的光环所笼罩和粉饰。
新新女孩的恋爱成功率是很低的,她们往往只强调“曾经拥有”,而不重视“天长地久”。于是,失恋就成了社会恋曲中最为平常和重复回旋的不和谐的颤音。就像一句流行歌词那样,“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失恋,有的人长痛,有的人短痛,不论长还是短,尖锐还是微弱,痛还是要痛的。新时代女孩的恋爱仿佛是一场“风花雪月”,无非是“缘散缘尽缘如水”。
缘散缘尽缘如水有些女孩常常把爱着的那个男孩当作生活的重心,作为自己搭置的舞台上唯一的主角演员。她把舞台上全部的灯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使他身后的一切设置都成为暗淡的背景。她将生活的价值体系完全建立或者依附在这位男主角的身上,别的东西对于她来说都了无生趣。而有些女孩是依赖性极强的、耐不住寂寞的梧桐。多少看来很有主见的女孩,各方面条件都不差,表现得也很高傲。可是一经男孩几次邀请便急不可耐地投向了男孩的怀抱。一旦恋爱,她们便忘了一个少女应有的羞涩和戒备。恋爱的双方本来是互相独立的,但过分投入,使正常的事业、社交、业余爱好都受到排斥,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唯一。这样的恋爱观可以称之为一种爱的异端邪说。它有时可能会轰轰烈烈,但也蕴藏着巨大的危险。因为双方一旦分手,其中的一位就可能成为崩溃的堤岸,精神中心的沉沦会使他(她)淹没在一片无边的痛苦之中。
失恋是人生最严重的挫折之一,失恋的痛苦几乎就是人生中最强烈的痛苦。造成女孩失恋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传统型的双方性格和感情不合之外,有时候一方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另一方却在极端投入的状态中自我陶醉,待到一方要从游戏中退场,另一方才恍然大悟,精神受到强烈的刺激。有时候一方是在数个对象中周旋,在情场上像撒欢儿的马驹,另一方却除去巫山不是云,咬定青山不放松。有朝一日,一方提出分手,而另一方面的挫折和打击就迎面而来。
能够承受住失恋打击的女孩是生活中的强者能承受住失恋打击的女孩,要么是生活中的强者,要么是情场上一切无所谓的老油条。她们也受伤,但心中的伤口有自动愈合的功能。面对失恋,她们常常可以用“天涯何处无芳草”来自我解脱。而许多女孩面对失恋的打击无法抗拒,她们像草原上受伤的狼,舔着伤口哀鸣悲嗥,由于心灵的脆弱和理智不同程度的失控,经常出现难以预料的悲剧性举动。
张是一个刚步入社会的女孩,虽然家境贫寒,但能吃苦耐劳。她的纯朴和勤奋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她和肖谈了一年半的恋爱,但肖在一次校外活动中结识了一位有成熟魅力的女孩,就坚决与张分手。张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挽回肖那颗变了的心,她为自己的贫寒深深叹息,也对肖极为痛恨。有一天,她为逝去的爱情失去了平时的理智,憎恨之情在心头越烧越旺,最终放出了心中那恶魔般的报复欲望。她以最后一次谈一谈的名义,将肖叫到了一个僻静之处。想起与肖在一起的甜蜜时光和肖的无情,她像发疯的野兽般将刀插入了肖的身体。在肖痛苦的呼救声中,她获得了报复的快感,也踏上了犯罪之途,断送了自己的美好青春。
毫无疑问,对女孩来说,失恋是一次重要情感的丧失,是对爱情幻想的破碎。能否顺利地走过失恋,也是对心理承受能力的一次重要考验。也有不少的女孩能理智地看待失恋。有些女孩如是说:
“我对失恋的态度是,如果打翻了牛奶,哭是没有用的。在恋爱过程中,感情应该专一,不应三心二意,毕竟在众多人中选择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人并不容易。爱人的关心、体贴,好似人生的加油站,家庭好比幸福的港湾,人生远航也需要认真慎重地选择一个港口,在港湾里停靠、休息和补充给养。如果港湾多了,就会眼花缭乱,不知道该在哪儿停靠了。但当对方提出分手,也不应太悲伤,这说明你们并不合适,他对你并不是唯一的。失恋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有时打击也会促使你走向成熟。”
“爱情靠的是缘分。缘是天意,分在人为。缘深缘浅,全在双方的行为。没有了缘分,就无需再捆绑在一起。如果对方要变,迟早都会变。对失恋者来说,应该要有这样的自信:他没有选择我,是他的错误。这样想对当时的解脱是有好处的。但事后也要仔细考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情到深处人孤独“应该考虑两人分手的原因,自己是否有哪些不妥之处。还有一种观点:天涯何处无芳草,顺其自然,错过了一次还有下一次,这或许是一种比较好的解脱方式。总有一天会碰上自己合适的伴侣。”
“常言道:情到深处人孤独。因此不能太执著,否则结果可能是一方越陷越深,而另一方却感觉越来越淡。分手时应该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好聚好散。不做恋人,仍可以做知心的朋友,而不要将以前的一切情感否定得一干二净。”
面对失恋这种心理的重大打击,为了避免过激的行为,不致于酿成可怕的后果,要学会采取正确的解脱方法。一是要合理地宣泄,选择适当的场合与对象,尽情地倾诉自己的委屈与不平,将心中的积郁完全释放,切不可将自己的痛苦情绪深深压抑。因为过度的压抑有可能会引发无法预料的爆炸。二是要积极地补偿。失恋并不等于自己失去感情,感情满足的方式也不仅只有恋爱。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学习、工作中去,能以此充实失落的心灵,一旦取得成功,带来的喜悦更能弥补失恋的痛苦。三是要适当转移,这种转移有两种:一类是环境转移,离开使你痛苦的空间,到生机蓬勃的大自然中去冲洗掉一切烦恼和痛苦,以新的热情投入新的生活。另一类是感情转移,以崭新的姿态去大胆地寻求新的爱情。当然这一感情转移必须建立在对过去的恋爱进行充分反思的基础上,以免重蹈覆辙。
苦恋是丘比特之箭将她射伤之后进入狂热的一种状态女孩的苦恋就是指丘比特之箭将她射伤之后,进入狂热的一种状态。正如歌德所说的那样:“单纯靠感情冲动所造成的爱,则仅仅是像建筑在泥沙上面的塔一样,总是要倒塌下来的。”从热恋到失恋,就是从高山跌入深谷的过程,没有悬崖上的树枝可以挽救,所有关于爱情的梦想都可能化作一团轻烟在山谷间飘荡。失去理智控制的男女,在恶毒的报复心理驱使下,走上了情殇的不归之路。情债情偿,泪债泪还。对恋爱对象的仇恨,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刺伤对方的同时,也深深地伤害了自己。
八哥评论:
当昔日的恋情成了彻头彻尾的疯狂,像张这样的女孩令人不寒而栗。这样的悲剧在神州大地一再重演,为什么现代女孩面对失恋竟变得如此疯狂,难道不值得她们深刻地反思吗?
2.喋血的黄昏:女孩为何自杀
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在对生命进行礼赞。常有人赞美和感叹:活着真好。而在当今社会经济体制巨大变革时期,新旧观念激烈地冲突,现代女孩的生理成熟提前,受教育时间逐步加长,但她们的社会成熟却相对延后。新一代女孩的生命就不时有非常脆弱化的表现。同时,现代女孩的自杀也是一种国际性的抑郁病。
尽管从百分率来说,我国现代女孩的自杀率非常低,但从每年的绝对数字来看,是决不可忽视的,而且自杀事件总是被低调处理,或者有意地严加掩饰。不管怎么说,一个正常的青春女孩是很难自杀的,只有那些精神抑郁的女孩才会进行生命的自我毁灭。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自杀者都心理极端抑郁才走上绝路的。面对着一朵朵在含苞待放时却枯萎了的玫瑰,血淋淋的记忆和沉重的思绪促使我们透过大量的现象去破译死亡的密码,追寻那一颗颗一去不返的心。
社会学家还认为,社会诱因只是现代女孩发生自杀的条件,而个体内在的人格心理是产生自杀行为的根源。自杀往往是那些个性较强,偏于固执的新一代女孩,其中悲观、自卑、抑郁、孤僻是个体自杀的心理背景,脆弱、厌世则是自杀的主要因素。因此,自杀实际上也是一种与人格因素密切相关的偏离行为。
死去的生灵决不会单单因为婚恋事件的些许挫折便一下被全然击倒,因为她的文化素质早已不是以一种简单的思维去结束自己生命的思维。婚恋的失败只能是她结束生命的一条有效的导火索。在临去之前,一系列的挫折给她带来生命意义的思考是多么地强烈。而当她感到生命确实没有意义——其实是她没有找到生命意义的最终答案时,抑郁心将她心灵的防线全部击垮了。
死去的生灵决不因婚恋事件被击倒除了因爱生怨、由爱转恨的情杀之外,新新女孩自杀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各不相同的。
北方某学院的一位女研究生,自己的第三辆自行车又被偷了,她痛感校园世风日下,遂留下一纸遗书,跳楼自杀,企图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警醒那些自私愚昧的心灵,并提出强烈的抗议。
然而,始料不及的是,她的死被校方宣布为精神病发作,她被同学们骂为“傻妞”。她的行为不能不说是失之于过度的天真和理想化,她的死没有了深刻的价值和含义,就像一颗石子掉在深水中连一丝浪花也没有。时光流逝,她微弱的生命和淡薄的鲜血又算得了什么呢?
静,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西安的一所高校,她渴望学到宝贵的知识,也渴望与同学和谐相处,建立起真诚的友谊。可是她在校园里并不感到快乐,因为她太自卑了。她时时感到自己地道的农民气息,总以为同学们在她面前作出一付清高的样子,对她冷眼相看,她在心中将这些东西无限地夸张到病态的程度。她无形之中在自己和同学中间划出了一道沟,终日以沉默寡言来对抗同学们的高谈阔论。她强迫自己独来独去,不与认识的人在同一间教室里自修;免不了的娱乐、谈话也尽量避开本寝室的人;夜里常常待寝室熄灯后才悄悄回去。就这样她小心地维护着自己那极其脆弱的自尊。但终于有一天一件小事使她崩溃了。一天晚饭后,静与同学们一起玩拱猪。静输了,按照玩牌规则,一位同学在静的名字下画了个猪头图案。这时,在旁边看热闹的丽萍不甘寂寞,开玩笑地说:“嗬!光有猪头怎么没有猪尾巴呢!”边说边在图案上加画了一条猪尾巴。同学们乐得哄堂大笑。静的脸涨得像猪肝色一样通红,笑声深深地刺伤了她。这夜,静辗转难眠,总觉得有一条猪尾巴在眼前晃来晃去。她越想越气、越气越恨。就在第二天夜里,她取出新买的牛角尖刀猛向同窗三载的学友丽萍的心脏刺去。然后,她也跳楼自杀。她的老师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感到十分的惊恐。
有些时候人会越想越气,越气越恨某著名企业曾经有一位工作非常优秀的女孩,却在一个春日的下午跳下了图书馆五楼的平台,用年轻的生命与冰凉的水泥地板产生了一次坚硬的碰撞。飞溅的鲜血就像一堆撕碎的纸屑。没有人知道在下落的那一刹那,她是否曾有过对生命的留恋,因留恋而后悔,而幡然悔悟地痛苦?西下的夕阳正映照在远处的高楼上,繁忙路上的人流依旧悠然,附近的饭店散发出来的香味传出好远。但是这活生生的一切都与她毫无关系了,仅仅因为一次工作没做好,她就被死神扼住了自己的咽喉。好的工作成绩平素掩盖了她那极度高傲而又抑郁的内心。这不能不说是一次沉痛的教训。
生命原是要不断地受伤和复原,为什么小小的挫折就能降下生命的彩旗,折断人生的风帆呢?从哲学的高度来说,人越是走到灵魂的最高点,它就越发难于突破。人感到天际的伟大和自己的无限渺小。这种冲突与矛盾一旦熄灭了人寻找这种答案的勇气之光,那么她将会被这慢慢落下的天宇的威力一击即垮,甚至最终走向自我毁灭。但如果她超越了这个艰难的阶段,继续保持着永远探索的勇气,哪怕他只找到些许生命的曙光,那么他也会恍然大悟于人生的可贵,而克服种种自杀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