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西药常识
37496300000005

第5章 给幼儿灌药的好方法(1)

孩子多不肯好好服药,家长为此急得按胳膊、揪脑袋、捏鼻子,硬将药往孩子口里灌;孩子则拼命挣扎,大哭大闹,常常是药没有喂好,大人小孩弄得一身汗。有的家长则把药溶解在牛奶中,装入奶瓶,让孩子吃,这样也不好。因为小儿的服药量很少,有一部分沾在奶瓶上,药量就不足了。下面介绍一下喂药的方法。

(1)喂药前不要喂奶,也不要让孩子喝太多的水,以免喂药时引起呕吐。

(2)灌药时,勺子不要顺着舌头直往里插,这样容易呛着,应把勺子从孩子的嘴角处插入,倒在舌边稍停一下,等到咽下时再将勺拿出,动作要轻巧。

(3)喂药后可给少量的酸味果汁,以避免呕吐。

(4)如果孩子不合作,或是药味过苦,可在勺里放点果酱,哄其吃下。

(5)在喂胶囊药粉时,有时需要1粒的一半,而1粒胶囊丸分开后,两个半粒都无堵头,吃药时难免撒在嘴里,小孩常因此呕吐。最好的办法是用饭粒或面食堵住被分开的开口处,这样既节约,又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哪些西药不可同中药一起服

(1)在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应避免同时服用含蟾酥的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牙痛一粒丸等中成药,因为蟾酥具有类似洋地黄的药理作用,洋地黄具有一定毒性,两种药同时服用可增加洋地黄的毒性。

(2)服用降压片、降压灵等药物时,不宜同服麻黄及含麻黄的药,如再造丸、定喘丸、防风通丸、麻杏石甘糖浆、祛风舒筋丸等。因为这些药物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淋黄碱,在解痰平喘的同时还有升高血压的作用。

(3)服用氨茶碱时,不宜与麻黄及其制品同服,否则会出现心跳过速、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药物也可成瘾

有些患者在常服某些药物后,一旦停用,便会产生流泪、流涕、发抖、虚脱、精神萎靡,全身不适等现象,强烈要求继续用药,长期下去,不但健康受损,而且可导致道德沦丧。

容易成瘾的药物主要是用于镇痛、止咳的麻醉药,如鸦片、吗啡、可卡因、杜冷丁、镇痛新、安侬痛、复方桔梗等。

还有一些催眠药如安眠药、安眠酮、鲁米那、阿米妥等,长期服用,也易成瘾。

皮肤用药须知

常见的湿疹、皮炎等皮肤病,在急性期可选用含收敛及减少渗出物作用的水溶液或洗剂,如用3%硼酸溶液、炉甘石洗剂等均有效。但不宜选用软膏或含有刺激性药物的乳剂,因为在急性期选用软膏或含有刺激性药物的乳剂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湿疹和皮炎的慢性期则可选用保护皮肤、止痛止痒、起促进皮肤损伤愈合作用的软膏、硬膏,但不应选用具有收敛干燥作用的水剂或洗剂,因为这不会产生治疗效果。应该注意的是,抗菌类药物对霉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无治疗价值。除用药种类外,在用药方法方面也有学问。例如,用糊剂时下次用药可用花生油等先清洗患处,再用糊剂药物,可提高疗效。药物的浓度也要注意,以免刺激性大,甚至导致过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以及患位不同在用药时都要有一定区别。女性及孩子的面部皮肤柔嫩,为避免有红肿、水疱等不良反应,宜选用刺激性小和浓度较低的药物。黏膜处药物容易吸收,要注意用量不宜过大。有毛发的部位,一般不宜用粉剂、洗剂和糊剂。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宜用药过杂。

滥用药物引肝祸

肝脏是人体内重要代谢器官,许多药物(包括滋补药)的代谢均在肝脏进行,因此肝脏最容易受药物的损害,滥用药物或无原则地服用保肝药都会使肝脏增加过分的浓集、转化、解毒、代谢过程,从而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功能。随着大批新药的问世,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亦见增加,但到目前为止,药物性肝病的危害性尚未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足够重视。

药物性肝病顾名思义是由药物引起的肝病,然而药物种类繁多,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也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大体归纳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药物对肝脏的直接损害,这一类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二是患者本身的特异性(过敏反应等),这一类往往不容易预测。

明明白白服药保肝脏

药既能治病,也能伤人,因此明白药物的副作用,尤为重要。那么,哪些药物能引起肝损害呢?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中的四环素、红霉素可致肝损害。有报道,每日静脉滴注四环素1g,就可能引起急性脂肪肝;应用磺胺药物约有0.6%可发生急性肝炎;抗结核药中的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乙硫异烟胺、利福平等均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甚至可能诱发暴发性肝炎;镇静安眠药如氯丙嗪、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戌酸钠、利眠灵、安定等可引起胆汁郁滞性肝炎。抗血吸虫病药物酒石酸锑钾可以引起肝肿大和转氨酶升高,重者会出现肝昏迷而危及生命。治疗甲亢的药物如甲亢平、他巴唑以及口服避孕药如甲地孕酮、炔诺酮或炔雌醇、同化激素甲基睾丸酮等可以损害肝功能引起黄疸,抗癌药6-巯基嘌呤、瘤可宁、丝裂霉素、放线霉素D、环磷酰胺,还有解热止痛药如水杨酸类、扑热息痛、非那西汀、消炎痛、保泰松,中药的苍耳子、黄药子、乌头、附子等都可引起肝脏损害。

药厂、医师、患者三方结合安全吃药

要想避免药物性肝病的发生,应做到药厂、医师、患者三方结合。药厂对一个新药的临床应用要严格依照有关程序运作,必须有足够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既要有短期观察,又要有长期观察,尽量将药物的毒性反应降低到最低限度。而作为祛病治疗者,临床医师应熟悉所用药物的性质及毒性,尽量少用或不用对肝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对于有过敏史及肝肾疾病、营养不良的患者,尽量不用药或选用对肝损害少的药物,用药时间也不应过长,在用药前后及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毒性反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作为患者,应严格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切忌滥用药物或注意改变药物剂量。药物性肝病多属于医源性疾病,因此,预防重点应放在临床医师上。

分清真假药品

中西药物中哪些品种有健脑作用呢?就健脑而言应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其一,是指能够治疗脑部疾病的药物,从而使脑恢复健康;其二,是指在脑部无明确疾病,偶尔出现失眠或自觉记忆有所下降的时候,打算通过“补脑”来达到使脑更加强壮。

第一,治疗脑病的药物多指西药,由于脑病不同,所用药物当然也就不同。因此,在了解上面“道听途说之弊”后,就知道应该按照医生的嘱咐,去服用治疗脑病的药物。

第二,如果你喜欢服用中药,请你记住两点:其一,中医看病的原则是辨证论治,不同的证用药也就不同,证的辨别是中医大夫根据你的种种症状表现得到明确的,因此,脑部的病症用药还是请中医先生给你安排;其二,学习一些中医补脑常识,中医认为髓聚为脑,髓由精转化而来,并认为肾藏精、肝藏血,精与血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凡是具有补血、补精、补肝、补肾的中药和成药,都有不同的补脑作用。常用的中药有酸枣仁、柏子仁、当归、熟地黄、何首乌、阿胶、龙眼肉、麦冬、天冬、黄精、山萸肉、枸杞子、桑椹、黑芝麻等。常用的成药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复方阿胶浆、生脉饮、安神补脑液等,可以参考选用。

女性治疗性药物和避孕药不可同时服

用女性由于感冒、发烧或患其他感染性疾病时,常使用抗生素治疗。据研究表明,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新霉素等,都会使避孕药的有效作用降低20%~30%。女性因生理或生活环境等原因,情绪易于波动,使用镇静安眠药物无可非议,但当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眠尔通、安定和利眠宁等与避孕药同时服用时,也会使避孕效果下降,还会导致阴道出血。

患结核病的女性不宜再服避孕药,因常用的抗结核药利福平与避孕药同用时,可使月经紊乱和阴道出血。口服避孕药还会使降压药物效果降低,使降糖灵失效,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宜采用其他方法避孕。由于氢化可的松类激素药物和保泰松等抗风湿药,均可加速口服避孕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故常导致避孕失败。

感冒后不宜滥用抗生素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初期鼻咽部发痒、发干、打喷嚏,随后出现鼻塞、流清涕、咳嗽,周身酸痛或沉固无力、发热、恶寒、头痛,或伴有食欲不振等。一旦患了感冒、发热,很多人都会自己去药店里买一些螺旋霉素、先锋霉素之类的抗生素药物服用。殊不知,这样做是有害无益的。

近些年来,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人体内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从而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因为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而抗生素对感冒病毒是无效的,所以不宜使用抗生素药物。对于一些发热原因不明而病情严重者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针对性选用抗生素类药物。一旦确诊为非细菌感染,应立即停用,以免产生毒副作用,损害人体健康。

肺气肿忌服用安眠药

因为肺气肿主要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肺部疾患发展而来,其主要特点是呼吸功能不全,表现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以及口唇、指甲发绀等常见症状和睡眠时通气功能下降。上述病理状态有不同程度加重时,如再服安眠药就可能发生危险。有人曾观察过中度或重度肺气肿患者睡眠时的呼吸变化,在2~8min内,患者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为5~7次,平均血氧饱和度降低7.59/6,有显著的氧化碳潴留,但是这时机体处于代偿阶段,血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也不至于危及生命。

常用的安眠药如鲁米那、安定等,都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催眠作用的。这些药物在催眠的同时,也抑制呼吸中枢,这对肺气肿患者危害甚大,它可以使呼吸变浅且次数减少,从而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发绀,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甚则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其他一些安眠药,如利眠宁、安眠酮等均有抑制呼吸中枢的作用,对于肺气肿病均不宜服用。

血友病忌用阿司匹林

血友病以出血为主要表现,一般应避免创伤及注射治疗,绝对禁止使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能使血小板凝聚性降低,血管脆性增加,引起凝血障碍,延长出血时间,从而导致更容易出血,加重病情。除阿司匹林外,还应禁用消炎痛、保泰松、潘生丁、前列腺素E、右旋糖酐等,它们与阿司匹林药理作用相似,均易造成出血不止。

另外,中药如红花、丹参、鸡血藤、三棱、莪术等活血化淤,可致出血,血友病患者也应禁用或慎用。其应严禁大剂量吸用。

消化性溃疡忌用阿司匹林

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本病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其中,规律性应用阿司匹林容易发生胃溃疡,但并不引起十二指肠溃疡病发病率的增高。阿司匹林主要通过两个机制损害胃黏膜:

(1)破坏胃黏膜屏障;

(2)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可以保护胃黏膜免受外源性因素的损伤。所以本病禁用此药。

除阿司匹林外,消化性溃疡还应禁用消炎痛、保泰松、布洛芬、萘普生等,它们统称为解热镇痛药,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类似阿司匹林的临床效应。

吗丁啉忌与抗酸剂合用

因为吗丁啉是一种新型胃动力药,它能增强胃肠蠕动,主治多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而抗酸剂治疗溃疡要求在胃中停留时间要长,以便分散在胃黏膜表面,保护溃疡面,所以临床上常常辅以抗胆碱药使胃运动减弱,延长胃排空时间,增长抗酸剂的作用时间。但若与吗丁啉合用,由于吗丁啉增加胃肠蠕动,缩短了抗酸剂在胃中停留时间,使作用减弱。所以,吗丁啉不可与抗酸剂合用。

吗丁啉忌与胃蛋白酶合用

因为胃蛋白酶的作用主要是消化蛋白质。此酶只在酸性条件下作用最强,若与吗丁啉合用,尽管吗丁啉不影响胃酸分泌,但是由于其增强胃蠕动作用,使胃中的胃蛋白酶迅速达到肠腔,失去了适宜的疗效环境,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二者不宜同用。

急性腹膜炎忌用吗丁啉

急性腹膜炎大多是由于腹腔内器官的炎症或穿孔所造成的,其次是其损伤破裂或手术污染而引起,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等,若应用吗丁啉药物以止吐,则可引起肠管蠕动增加,刺激腹膜充血、水肿,使炎性渗出物不断增加,导致炎症扩散,细菌大量繁殖,使病情更加严重,所以,本病忌用吗丁啉。除吗丁啉之外,还不宜使用西沙比利等以及中药大黄、厚朴、枳实之类,它们均可促进胃肠蠕动,而加重病情。

另外,还应禁用阿托品等止痛药,它们会掩盖症状,延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