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西方科技十二讲
37980800000025

第25章 技术创新:西方经济发展的引擎(4)

所谓技术经济模式,是指通过多组原始自主创新及其创新扩散,在国内形成几个相互关联的新兴的产业部门,它包括几个新技术体系,并对整个国家经济部门具有渗透效应,即它不仅导致产品、服务、系统和产业的新范围,它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的几乎每个其他领域。例如,1750耀1830年的英国,通过三组原始自主创新及其创新扩散,在国内形成纺织产业、蒸汽机产业和钢铁产业三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蒸汽机可作为纺织业的动力机,蒸汽机和纺织机都需要用钢铁作为材料来制造。这三个新兴的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还带动了采矿、机械加工等产业的发展。新熊彼特主义称之为“早期机械化技术经济模式”,它形成了英国GDP和国际贸易出口值的新的增长点,在世界上具有强劲的经济竞争力。1830耀1890年的德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985年以来的美国的“新经济”,都有类似的现象。

那么,原始自主创新及其创新扩散是如何促使一个国家技术经济模式转换的呢?

新熊彼特主义指出,其过程大体如下:第一步,一个国家“新的”技术经济模式从其原有的“旧的”技术经济模式脱胎而来。每一个技术经济模式中都有一个“关键生产要素”,它具有低成本和相对成本迅速下降、在很长时期内能大量供应、能在众多的产业部门的许多产品和工艺中得到采用等三个特征。例如1750~1830年的英国早期机械化技术经济模式中,“棉花和生铁”起着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1985年以来的美国信息技术经济模式中,“集成电路芯片”起着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

第二步,当“旧的”关键生产要素出现效益递减、潜力已达极限,从而使“旧的”技术经济模式走向尽头时,与此同时“新的”关键生产要素已通过个别工程技术人员的研究开发而存在于世。如上一节所述,当这种新技术的经济潜力被企业家认识时,企业就会通过试用这种新技术,将其产品化、商品化,实现一种原始自主的根本性技术创新。其后再通过创新扩散在国内产生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

第三步,与此同时按上一节所述的过程,该国家同时在几个相互关联的领域内进行原始自主创新及其创新扩散,分别产生几个新兴的产业部门。于是,在该国便形成一组相互关联的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技术创新的集群,其中某些创新与关键生产要素自身的生产有关,而另一些则与关键生产要素的利用有关。起初这些创新也许表现为克服旧技术特定薄弱环节的一个手段,然而当新关键生产要素在越来越显示出其三个特征,显示出在相对成本结构上效益越来越明显的时候,新关键生产要素就开始处于全国技术创新、社会创新和管理创新迅速增长体系的核心,成为投资的优先选择。于是新关键生产要素获得自己的原动力。

第四步,新关键生产要素通过在相关新兴产业部门中充分相互作用,各导致新兴产业部门进一步持续的技术创新,从而导致这几个相关的新兴产业部门各自的发展。

第五步,当这几个相关的新兴产业部门的发展,显示出迅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力并创造了空前的新投资机会的时候,这一组相互关联的原创性自主技术创新的集群及其扩散的影响,就大大超出关键生产要素形成的本身,也超出技术进步本身。它导致整个生产体系的重新构造,即它进一步导致:一种新的“最切实可行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形成;一种既对劳动质量也对劳动数量产生影响,并且与收入分配格局相对应的新的劳动力技能状况的出现;一种充分利用低成本关键生产要素的产品新的结构的出现,一种投资的新格局的形成;一种与新兴产业部门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的一个特殊浪潮的出现;一种商品消费与服务新格局,以及分配与消费行为的新类型的出现,等等。

由此,新的技术经济模式就取代了旧的技术经济模式,从而实现了产业革命。

二次创新与产业内部竞争

现在国际经济竞争的实际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总是在少数最发达的国家通过原始自主创新及其创新扩散而产生,之后其他大批国家通过技术引进的模仿努力,将其本土化、规模化,在本国也形成这一新兴的产业部门。由于技术转让国一般不会将最新的产业技术立即转让给技术引进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技术引进的时滞性,这样在一个产业内原创的发达国家与一般技术引进国之间在产业技术平台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导致原创性国家比技术引进国家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前者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后者处于落后地位。

问题是,在一个产业部门内原创性国家是否永远处于领先地位?是否存在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可能?

从历史上来看,在一个产业部门内存在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事例。例如在钢铁这个产业部门,在19世纪90年代德国追赶并超过英国处于领先地位,20世纪初美国又赶超德国处于领先地位。又如在微电子这个产业部门,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美国处于领先地位,但在80年代日本追赶并超过美国处于领先地位,90年代后美国又反超日本处于领先地位。

在一个产业部门内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事例并不多见。因此,能成功地实现这种赶超的条件是什么,其途径和过程又如何?

新熊彼特主义者C.佩雷斯等人认为,这种赶超的途径和过程就是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的自主二次创新,条件就是在技术系统发展的早期阶段参与进去。

首先,他们认为,仅引进和使用领先国家的技术而不进行二次创新,后进国家在产业部门内不可能赶超先进国家。这是因为:

第一,通过引进、使用进口技术,后进国家虽然会获得比较工业化优势,但这只是发生在成熟的产品和产业中。选择成熟产品作为突破点也许是适合引发后进国家发展过程的一种重要方式,可是这种选择显然只是一种靠低工资获得低增长的发展模式。

第二,仅仅引进、使用进口技术而不进行二次创新,后进国家就会陷于两种“恶性循环”,一是在产业技术系统内,领先者越来越领先,落后者越来越落后,差距在保持并扩大的循环;二是后进国家为了避免落后,不得不进行再引进,陷于引进、使用、再引进、再使用……的循环。

其次,他们认为,真正的追赶和超越过程只能通过获得参与技术生成和技术改进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使用”它们就能实现。因为:

第一,根据前述的自主技术创新的产业竞争力模型,后进国家只有在引进和使用领先国家的技术的基础上再加上二次创新,才能有效地缩小与领先国家的技术差距。例如,在微电子这个产业部门,20世纪80年代日本之所以能追赶上美国,其主要原因在于它在70年代中后期联合了五个企业再加上一个国立的研究所在美国“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平台上进行自主的二次创新,历时4年开发出更先进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共获得600项专利;90年代后美国之所以能反超日本,其主要原因在于它在80年代联合了十个企业进行自主的二次创新,历时近10年开发出更先进的“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共获得47项专利。

第二,弗里曼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新技术扩散期中形成的再创新,即后进国家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创新,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提供总经济增长中进步的成分,它们可能使经济运行倾斜到更高速的经济实效上去。这可以从日本20世纪70年代在钢铁出口贸易上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出口大国地位的例子来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钢铁业通过控制它巨大的国内钢铁市场而基本上变成了最主要的钢铁生产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已成为一个钢铁净出口国,它联合德国把英国挤出了第三国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了欧洲、苏联和日本的钢铁生产,到50年代,美国成为占支配地位的钢铁生产国,甚至成了最大的净钢铁出口国。1956年,日本钢铁生产企业从每单位投入中得到的钢铁产量少于美国一流钢铁企业。日本的条件是劳动力便宜,但铁矿石和煤昂贵,所以日本企业的生产率比美国低19%。就是在这个时期,日本及时引进了奥地利纯氧顶吹转炉炼钢技术,60年代又引进连续铸造钢材技术,70年代又实现了炼钢生产自动化技术改造。由于这些先进技术的使用,日本冶炼一定数量钢铁所使用的劳动和其他投入比以前减少了。相反,美国在引进这些技术方面表现迟钝,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到1976年,美日钢铁生产率比较发生了倒转。日本钢铁业生产率比美国高13%耀17%。

大家知道,在两个地方生产同一类产品的价格差别取决于三个因素:(1)投入价格的差别;(2)生产率的差别;(3)价格加成的差别。由于70年代日本钢铁业的生产率比美国高,于是便有效地降低了日本钢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它比美国钢铁要便宜44%,日本钢材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日本也因此超越美国,成为在钢铁业上比较利益较大的国家,成为70年代世界钢铁净出口最多的国家。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出现逆差时,它要扭转这种局面,可以通过下面三种方法:(1)将本国货币贬值,从而使产品在价格上具有竞争性;(2)采用关税、配额或国产化要求等方法来达到进出口贸易平衡;(3)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从而加强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会选用上述三种方法中的任一种,但一般说来, 第三种方法可以在维持和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改善贸易平衡,是扭转贸易逆差的最好途径。

最后,他们认为,成功的超越最初是建立在该技术沿新的方向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即后进国家应作为新产品新工艺的早期模仿者或创造者参与到产业部门内的技术系统的生成与改进中去,较早地进入新技术系统是超越过程的决定性因素。其理由如下:

第一,原创性国家有时并非是新技术扩散得更快的国家。大量主要的新技术最初将在技术上最先进的国家中出现,可是由于过去用在“老”技术上的投资过大可能会成为减慢创新扩散的原因,新技术的扩散在某些领先国家受到阻碍,于是新技术可能更快地在其他地方,即在一个根据实际生产、投资和技能对老技术承担的义务较少的国家中扩散。与此同时,随着扩散的进行,某些决定性的、从用户反馈信息和其他动态因素中产生的、逐渐增加的创新,可能趋于把技术优势进一步转移到新技术扩散得更快的国家。

第二,产业技术系统的发展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其发展轨道大体上是一条S型的曲线(参见本书第四讲中技术发展轨道图)。这意味着产业技术竞争可视为沿着这条固定路线的赛跑,追赶和超越就仅仅是一个相对速度问题。这条曲线可分成四个阶段。在产业技术系统的早期阶段进入的特点之一,是所需要的经验、管理能力和资本都相对较低,这对于后进国家来说倒是较为理想的。

第三,在产业技术系统的早期阶段进入的特点之二,是所需的知识要求不是特别高,一般相当于大学的公共知识水平。这就意味着,有了可用的大学毕业生合格人才,就为在新技术系统的早期阶段相对自治地进入新产品打开了机会窗口。随着产业技术系统的进化,知识和技能会在“干中学”中进一步内生。

第四,产业技术系统的早期阶段的特点之三,是产业部门内新旧技术范式处于转换期,对于后进国家来说,在规范转换期存在若干适合追赶的便利条件。对领先国家来说,这时为了扔掉错误的经验和外部条件,获取新经验和新外部条件,面临着日益增加的成本问题。对于后进国家来说,则没有这样的问题,最成问题的进入阈值水平也可能较低。因为只要有了合理的生产能力水平,在新技术方面足量的合格人力资源,一个暂时的机会窗口就打开了,就会在产业技术系统发展的轨道上跑得更快。这就是为什么规范转变期在历史上允许某些国家追赶甚至超过先前领头国家的原因。

当然,成功的技术追赶和超越还需要其他的条件,如各种阈值水平的达到、进入成本的合理、地点优势、基础结构优势、自然资源的禀赋,以及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因素等,特别是企业家和产业管理部门领导人对识别新机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的本领,设计适当战略的能力和想象力,以及将它贯彻实施的社会条件和政治意志。

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

经济发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二是产业结构优化。您上面所说的内容印证了熊彼特的名言,即技术创新是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联起来。那么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有无关系呢?

可以说,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动力。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一个国家全部经济活动分为三种产业,即一次、二次和三次产业。一次产业即广义的农业,其产品是直接向自然界索取;二次产业即广义的工业,其产品是对一次产业产品再加工的结果;其余的经济活动属于三次产业,即广义的服务业。三种产业的产值之和就是人们常说的国民生产总值(G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