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人物
38055100000033

第33章 生产人类精神食粮的文学家、艺术家(2)

绝大多数采用七言古诗的体裁,自由挥洒,一泻千里,情感跌宕起伏、豪放恣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10年间,李白还写下了许多歌咏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和《哭晁卿衡》、《赠汪伦》等表现深挚友情的诗歌。公元759年,李白西行到巫山,接到了赦免放还的命令,他怀着喜悦的心情创作了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F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笔调明朗轻快、语句凝炼形象,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在绝望之中遇赦获释的欢快心情。获释后,李白往来于金陵、宣城之间,政治热情仍不减退,并创作了《豫章行》、《荆门浮舟望蜀江》、《鹦鹉洲》等诗篇。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白走完了艰辛而又充满神奇色彩的一生,终年62岁。

李白是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具有夺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为后人树立了一座高大的诗歌艺术的丰碑。杜甫曾赞扬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5.杜甫:忧国忧民的大诗人

生平简介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时期有名的大将,平定东吴有功,又精通《左传》。他的文治武功,对杜甫的思想抱负和政治热情,起了一种楷模和鼓舞作用。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在武则天时做过膳部员外郎,与李峤、苏味道、崔融并称“文章四友”,是当时著名的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兖州司马,母亲是当时大族清河崔家的女儿。因此,杜甫自称其家世“奉儒守官”,又有诗歌创作的家学渊源,这一特定的家世出身,对杜甫的政治态度和诗歌创作都有一定影响。,杜甫自幼好学,渎书相当刻苦认真。他早年即自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后来更说“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他向古人学习,继承《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六朝诗歌的丰富遗产;也向同时代人学习,他说:“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汝诗”。并终其一生保持了这种刻苦好学的精神,虚心学习,使杜甫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做到像元稹所说的“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杜甫活到老,学到老,写了大量作品。公元770年冬天,死于岳州,终年59岁。

历史业绩

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能够正视现实,看到当时统治集团的昏庸腐败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深重灾难,从而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在《丽人行》里,诗人对于唐玄宗和杨玉环姊妹的骄奢淫逸作了深刻地揭露;而乐府《兵车行》,则有力地抨击了统治集团急于征兵征税,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的巨大灾难。在艺术上,《兵车行》与以后的《悲陈陶》、“三吏”、“三别”相同,都是借古乐府体自创新题,“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完成了诗歌创作对于传统的重大改革。同时这首诗大胆运用了幻想和夸张手法,感情真挚,描摹生动,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杜甫从长安到奉先探亲,路过骊山,得知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宴饮作乐,并有许多大臣侍从。杜甫十分愤慨,回家后便写出了一首长诗记此事,这就是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集中概括了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残酷现实,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在长安过了8个月的沦陷生活。这时的杜甫,既为国家的命运忧心如焚,又担心思念远在州的家人,心情非常郁闷。其间,他创作了《春望》、《月夜》、《哀江头》等一批作品。

他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羌村》、《北征》《洗兵马》等一系列具有高度民众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这时,他的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后期的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与李白并称“李杜”。他同情民生疾苦。他的诗歌及其现实批判精神对以后中国历代文学界乃至社会各界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6.司马光:学识渊博的文学家

生平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山西闻喜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在父亲的影响下,司马光很早就开始读书识字,六七岁时,就“凛然如成人”,已经懂得许多道理。

司马光读书非常刻苦,非常喜爱读历史书籍,用他自己的话说,说是“自幼至老,嗜之不厌”。

20岁时,他考中了进士甲科,在皇帝赐给的“闻喜宴”上,他连花都不愿戴。因为是皇帝钦赐,不能违命,他才勉强戴上一枝。司马光一生崇尚节俭,后来虽官居要职,仍一如既往。

司马光中进士后,就踏上了仕途。做官后,他时刻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正当司马光进人官场,准备施展才能的时候,父母不幸接连去世。他只好回家,守孝5年。这对于他的仕途进取虽然有一定影响,但却使他能够安下心来,在山清水秀的故乡钻研学问,了解民情。这对于他日后的史学创作是大有益处的。

司马光在官场上步步高升,最后做至宰相,成为当时政治舞台上非常活跃的人物。后来,因为他与王安石在政治观点上有分歧,所以当王安石为相主持变法时,他便辞官不做,退居洛阳。司马光在洛阳居住了15年,专心编写《资治通鉴》。

历史业绩

经过长期的酝酿,大约在宋仁宗嘉祐年问(公元1056~1063年),司马光已经着手准备修史的具体工作。他首先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周世宗显德六年的大事编成年表,称《历年图》,共分5卷,于1064年进呈于宋英宗。后来又写出8卷的编年史,从战国至秦二世,名为《通志》。宋英宗非常支持他的工作,让他自选助手,在崇文院设置书局,继续编修。宋英宗还特许他借阅图阁、天章阁、三馆和秘阁丰富的书籍,并赐给他笔墨和缯帛,对司马光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宋英宗死后,宋神宗即位,他对司马光的创作更为重视,亲自为书命名为《资治通鉴》,并写了序言。此后,司马光就在范祖禹、刘恕、刘玫等著名史学家的协助下,继续《资治通鉴》的撰写工作。

《资治通鉴》整整花了11年的时间才完成。在此期间,司马光曾经大病过几场。每当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又投入到创作之中。朋友劝他爱惜身体,可他不听,表示为了事业,就是累死也值得。

为撰写《资治通鉴》,司马光参阅了大量史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遍阅旧史,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除了《史记》、《汉书》等正史外,还参考各种杂史322种。《资治通鉴》记事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分为294卷,300万字。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全书体例严谨,内容翔实,文字简洁,具有极其宝贵的史学价值。这部史学名著的创作几乎耗尽了他全部的心血。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苏轼称他:“博学无所不通,音乐、律历、天文、书数皆极其妙。”他严谨治学的作风值得后人学习。

7.陆游:伟大的爱国诗人

生平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冬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父陆佃是王安石的学生,宋徽宗时官至尚书右丞。父亲陆宰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士大夫,曾做过淮南计度转运副使。他交往的也多是爱国志士。陆游生不逢时,他出世当年,北方女真族建立金朝,发动大军南侵,迫使宋钦宗赔款割地求和。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陆游3岁时,金兵再次南侵。次年,攻陷汴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徽宗、钦宗父子,北宋王朝宣告覆灭。陆游生于乱世,从小随父母逃回故乡山阴,过着艰苦而流徙的乡村生活。艰难的经历和环境的熏陶,培养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思想,也使他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雄心壮志。

陆游自幼好学,他说:“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

为了实现自己以身许国的宏愿,陆游特别注重学习兵书,同时还学习剑术。

其《醉歌》曾说:“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所以他曾经相当自负地说:“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据史书记载,陆游7岁即能赋诗,12岁即能作文,十七八岁时便有了诗名。大约25岁,他又从曾几学诗。在曾几的指导和积极影响下,确立了他诗歌的爱国主义基调,并进一步冲破江南诗派的樊笼。因此,即使他早期的作品,也都表现了轩昂豪壮的气魄。

公元1210年,85岁的陆游临终前还写下了《示儿》这首千古绝唱。

历史业绩

陆游是我国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一位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卓越作家。

他的作品有诗、词、散文。其中诗的成就尤其显著。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现存9300多首。陆游有一种狂放不羁的性格,有一股慷慨激昂的热情,加以才情勃发,兴会淋漓,因此,他的诗风,有的雄放,有的清空。但又都紧紧统一在爱国主义这个基本思想之上。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热爱祖国,忧时伤民,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他一生创作的主旋律。中国文学史上爱国诗篇可以说多不胜举,但与陆游那种强烈的民族感情和“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积极奋发相比,都不免有些逊色。从这个角度上说,陆游不仅以其诗歌创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而且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塑造和发扬都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陆游在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使他的创作获得了永不枯竭的源泉,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他认识到作家的品德修养和生活实践的重要性。他说:“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这也就是说,生活空虚,思想贫乏就不可能写出好诗。

所以,他特别强调作家要走出书斋,接触现实生活,强调作家要“养气”,并教导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正因为陆游能广泛接触现实生活,甚至亲临作战前线,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因此,他的诗内容充实,热情洋溢,感情至深。

其次,陆游善于向前代诗人学习,对诗歌遗产,他能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他曾写道:“万卷虽多应具眼。”

陆游在沈园的粉墙上为唐婉题的一首《钗头风》词是我国800年来最脍炙人口的一首情歌。

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读放翁集》诗中称许陆游道:“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陆游的伟大爱国情怀及其不朽的诗篇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8.曹雪芹:孤独的大文学家

生平简介

曹雪芹生于1715年,卒于1762年。祖籍辽阳,出生在南京。曹雪芹,名谮,字梦阮,号雪芹,此外,他的号还有芹圃、芹溪居士。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当时有名的诗人,著有《楝亭集》。此外,还主持过《全唐诗》、《佩文韵府》等书的出版刻印,是中国文化史上有较大贡献的人物。

曹家自曹雪芹的曾祖曹皇,祖父曹寅和父辈曹颗、曹烦,祖孙三代,任江宁织造达六十余年。尤其是曹寅,与康熙皇帝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不仅担负为宫延年供丝织品和日常用品本职,还充当皇帝在江南的耳目,曹家曾盛极一时。曹雪芹虽然出生在曹寅逝世之后,没有赶上曹家的全盛时代,但冢庭的浓厚文化气氛和豪华生活,对他的童年教养还是影响很大的。影响更大的,是在他14岁时,即雍正六年初,他的家被抄而彻底败落,全家移居北京。曹雪芹自小受到很好的教育,并在文学上表现出极高的天赋。成年后开始文学创作。

历史业绩

《红楼梦》是曹雪芹以毕:生心血凝铸而成的力作。据小说楔子和脂砚斋的批语说,此书从最初构思动笔到初步定稿,花了大约10年时间。然而,初定后开始在亲友中传抄阅读,到曹雪芹逝世,始终未停止过修改和润饰。《红楼梦》问世后,引起了读者的极大注意和喜爱。当时的读书人,都以不知道《红楼梦》为耻。竹枝词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亦枉然”的语句,可见这部小说的风靡状况。之后《红楼梦》一直传诵不衰。在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文学作品能与之相比。前后一百几十种刻本,即透露出此中信息。

《红楼梦》之所以赢得这;阵崇高的声誉,首先是在于它的思想力量。书中所写的一批青年男女,尽管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因而,他们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自然也各不一样。但是,他们最后都没有能逃脱悲剧的命运。对此,曹雪芹不仅为之深深地叹息,而且更是引导读者与他一起思考探索,探索人的价值,探索人生的意义。这在以往的小说中,是没有或未能充分做到的。

其次,《红楼梦》的艺术表现,也标志着中国小说艺术发展的高峰。曹雪芹对现实生活,对各种各样的人,有十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这种理解和认识,通过艺术形象传达给读者,并以之感染读者。他把注意力都放在人物身上,细致地写人物的生活思想感情。这与以前小说着眼于故事情节,粗线条地勾勒,是一很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