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人物
38055100000034

第34章 生产人类精神食粮的文学家、艺术家(3)

《红楼梦》虽然仅仅只是一部小说,但却是一部十分特殊的小说。除了这部小说本身蕴含极为丰富复杂的内容,和艺术表现上的空前成就外,与此有关的许许多多问题,吸引了历代无数学者和文人墨客以毕生精力去探究它,从而形成了一门专学,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红学”。

在中国文化史上,对一部文学作品的研究,形成为一门世人公认的专学,只有研究《昭明文选》的“选学”和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今天,“选学”早已衰落,而“红学”则依然势头不衰,甚至许多国外学者,也对“红学”有浓厚的兴趣,把它作为了解华夏文化的一个窗口。这是其他小说和诗文专集所不能相比的。

曹雪芹的杰作《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一座高峰,它备受世人的喜爱。

曹雪芹在文学上的贡献将永垂青史。

9.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生平简介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一个趋于败落的地主家庭里。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父亲周伯宜,是一个读书人,曾经考中过秀才。母亲鲁瑞,娘家在农村,她通过自修获得了看书的能力。“鲁迅”这个笔名的“鲁”字,就是从母亲的姓上取来的。祖父周介孚,曾经是一个翰林院编修,在北京做过官。当时鲁迅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因此,鲁迅的幼年是在一个颇为富足、热闹的家庭中度过的。这期间给鲁迅影响较大的人,一个是保姆长妈妈,一个是他的祖母。长妈妈是一位淳朴的农村寡妇,她除了在生活上照料、管束鲁迅外,还能对孩子讲述“长毛”(关于太平天国)的故事。特别是她设法找到一部鲁迅日夜所渴望的绘图《山海经》送给鲁迅,这赢得了鲁迅极大的敬意。

7岁时,鲁迅开始入家塾读书,同时在家里也经常学习,大约12岁时,鲁迅又到三味书屋读书。这些年里,鲁迅熟渎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

这些书虽不能引起少年鲁迅的兴趣,但也奠定了他的国学基础。除了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白话小说外,鲁迅课余的主要嗜好是搜集画谱和抄书。他把过年得的压岁钱,用来买了《尔雅音图》、《毛诗品物图考》、《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等画谱,反复观赏、临摩。此外,鲁迅很喜欢有关草木虫鱼之类的动物,并将其中的不少内容抄录下来。这些喜好对于开阔鲁迅的视野,扩大他的知识面和提高艺术修养,都起了良好的作用。

鲁迅的外婆住在绍兴乡下。鲁迅童年时,还经常跟着母亲来到外婆家,整天和农民、渔民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钓虾、放牛,观看民间的社戏和赛会,这使他增加了许多农村生活的知识,也了解到农民勤劳质朴的品德和悲苦不幸的命运。1898年.,鲁迅18岁那年,考入洋务派开办的江南水师学堂。因不满这里的乌烟瘴气,同年10月,他改考入南京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这时,随着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著作被大量译介过来。鲁迅在这所学校里学习了教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新知识。1902年3月,鲁迅被派往日本留学。先入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年秋,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其间,一个偶然事件使鲁迅弃医从文,决心用文艺唤醒国人的觉醒。并由此踏上文!学创作之路。

历史业绩

1909年8月,鲁迅由日本回国,次年9月,回故乡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和生物学教员。1912年2月,鲁迅应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聘请,赴南京任教育部部员。5月随迁北京,8月被任命为佥事,社会教育司科长,主管文化艺术工作。

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传人,推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涨。鲁迅从十月革命的曙光里,从文化革命的新潮中,看到了民族振兴的新希望,苦闷为之一扫。他遵奉“革命的先驱者的命令”,积极投入了五四新文化运动。1918年5月,他以“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旧礼制的弊害。这篇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震动了思想文化界,此后他的创作激情一发而不可收,继续写了《药》、《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伤逝》等短篇小说,后结集为《呐喊》和《彷徨》。这些小说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面貌,体现了新文学的成就和特色,揭开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新篇章。从1919年9月起,为了抨击封建复古派的倒行逆施,揭露封建军阀和“正人君子”的凶残卑劣,剖析社会病态,批判新文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鲁迅撰写了许多杂文,在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杂文大部分收在《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而已集》中。杂文这一种文体,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被广泛地采用,特别是用它作为对敌斗争的武器,首先是由鲁迅开始的;并且也是因为有了像鲁迅这样的作家,杂文才在很短的期间,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

1927年10月,鲁迅从广州到上海,主要精力放在组织文学社团和编译作品上,在这段时间里,他因革命文学问题与创造社、太阳社展开论争。论争涉及到文艺理论上的许多问题,促使鲁迅比较系统地读了马克思主义书籍,翻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时又介绍了苏联小说。从1930年起,他一共写了《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8本杂感集和一本像杂感一样同是“为现在抗争”的根据故事和传说写成的《故事新编》。这些作品有对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和不抵抗主义的抨击;有对法西斯文学派别和其他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批判;有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揭露;有对文艺理论和创作问题的探讨;有对革命的新生力量的支持和指导。既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又反映了他作为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战士的思想特点,鲁迅确信“无产阶级社会一定要出现”,以蔑视的态度对待一切反动派,他的作品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鲁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民族的振兴事业和新文化的发展,无私地奉献了全部身心。他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精神,他那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勇敢、坚决、忠诚、热忱的民族气节,将永远激励后辈为伟大祖国的强盛而奋斗。

10.曹禺:中国的现代话剧大师

生平简介

曹禺于1910年生于湖北潜江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父亲曾任镇守使、都统和黎元洪总统秘书。继母酷爱戏剧。常携曹禺观看戏曲和文明戏。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天津度过的。1922年秋进南开中学。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并成为重要骨干。1928年曹禺升人南开大学政治学系。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曹禺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非常用功。他常常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可谓博览群书。并表现出卓越的才能。他的同学把钱钟书与他比作“龙和虎”。结果他与钱钟书都在文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历史业绩

1933年,曹禺完成了第一部多幕话剧《雷雨》。演出后引起轰动。《雷雨》不仅奠定了作者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1935年,完成《日出》。随后写成了《原野》,用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手法,表现了一个传奇故事,集中刻画了仇虎复仇前后的心理活动,把历史与现实、幻觉与真实结合在一起,写情、写戏,把人的生活伸延到鬼的世界,以揭示天上、地下、阳世、阴曹都没有“公道”和“天理”。《原野》中的人物造型、民俗风情、服饰色彩,都深受民间传说和戏曲的影响,鲜明,浓烈。1938年春抵重庆。与宋之的改编了宋之的等人集体创作的《总动员》与《全民总动员》(《黑字二十八》),动员全民抗战,反对败类、汉奸。1939年春,完成了构思已久的《蜕变》。此后,又先后完成了剧本《正在想》的编写、《北京人》的创作和《家》的改编。1942年,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巴金原著长篇小说《家》的改编。剧本以觉新、瑞珏、梅表姐、鸣风为主角,着重写旧礼教对青春和爱情的摧残。全剧是以觉新与瑞珏结婚开始,而以瑞珏夭折,觉慧出走结束。《家》的改编得到了原作者巴金的“欣然肯定”。《蜕变》、《北京人》、《家》是曹禺抗战时期的3部力作,也是曹禺创作的第二个高峰。1947年2月,到上海实验戏剧学校任教,同时开始构思创作电影剧本《艳阳天》。它通过一一个律师申张正义的故事,反映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区的种种黑暗,呼唤艳阳天。1950年、1952年先后被任命为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随后完成了《明朗的天》的创作。作者虽满怀热情努力表现新的生活和他对生活的新认识,但在艺术上没有突破和超越以往的创作。20世纪60年代初期,和梅阡、于是之一起,借古老的“吴越之争”的故事,写了历史剧《胆剑篇》。

全剧气魄宏大,场面雄伟,有一种悲壮的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人民文学》11期发表了他的历史剧《王昭君》,借宫廷之地实际上表现的是两个有抱负的孤寂的心灵,“长相知,不相疑”的爱情之歌。作者用喜剧形象,写出了后宫美人的千古悲剧。这是一个诗的形象。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他继承先驱者们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和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同时广泛借鉴和吸收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表现艺术,把中国的话剧艺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他的《雷雨》成为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其后的《日出》、《北京人》、《家》也都是公认的杰出之作。曹禺的作品,不但提高了戏剧文学的水平,对导、表演艺术和舞台美术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使话剧成为真正的综合性艺术,曹禺的作品,为话剧争取了更多的观众,并使职业剧团得以存在,从而发展提高了剧场艺术。他的作品,特别是《雷雨》和《日出》,是20世纪50年来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一直是各剧团的保留剧目和院校的实验演出剧目。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上演。

曹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剧作家。他为我国的话剧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二节 外国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

1.达·芬奇:文艺复兴的先驱

生平简介

达·芬奇于1452年4月15日生于意大利离佛罗伦萨不远的一个小镇,就叫芬奇镇。他的父亲是镇上的公证人皮耶罗·芬奇。

达·芬奇只有8岁时,就会用泥巴塑小鸟,塑得很传神,父亲看了都感到惊异,称赞他有出息。芬奇天分卓越,他特别善于观察,记忆力很好。他总爱思考一些很奇怪的问题。广泛观察,实际上就是一种积累,是生活和知识的积累。

小芬奇在9岁时才进学校,1469年,达·芬奇全家迁往佛罗伦萨。那里是世界一流艺术的荟萃之地,是当时意大利精神文化活动的中心,这里的人艺术造诣高深。

就在1466年,达·芬奇拜当时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医生、哲学家托斯卡涅里为师,学习数学。同年又拜维罗奇学画画。

1472年,达·芬奇在画室学成出师,做维罗奇的助手,在该画室工作到1476年。达·芬奇的处女画作于1473年8月,题为《风景》,画的是佛罗伦萨郊区的风景。此画未公开发表。他于1473年至1475年,完成了板面油画《受胎先知》。画面上一位美丽少妇怀孕了,她羞涩地告诉她最相知的人。此画虽不十分著名,但它已充分显露出年轻画家的才华。

1475年,达·芬奇还完成了板面油画《加罗法诺的圣母》。以后几年,又完成了油画《贝诺亚圣母》。这些作品未引起较大的反响。到1480年,28岁的达·芬奇已开始名扬整个佛罗伦萨艺术界。他的订画单如雪花一样源源不断地飘来。这一时期,他开始在自办的画室中绘制了比较有名的两幅《报喜节》。

达·芬奇留下了7万页的笔记,这是他成功的经验之一。他在自办画室中创作大获丰收。他的成名作是《拈花圣母》。

历史业绩

作为画家,他是优秀的、颇具影响的。他绘制了可谓空前绝后的最完美肖像《蒙娜·丽莎》;创作了也是最负盛名的美丽壁画《最后的晚餐》;制作了当时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骑士像《斯福查像》。

他曾画了一幅绝妙的圣母像,被教皇克利门特七世视为珍宝。

他的代表作收藏于世界各地,主要有:伦敦、米兰、巴黎、都灵、梵蒂冈分别收藏了素描《圣母和圣安娜》、《基督头像》、《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蒙娜·丽莎》、《施洗者圣约翰》、《自画像》和《圣杰罗姆》(未完成),在佛罗伦萨还藏有未完成的《安吉亚里之战》和《麦琪的崇拜》。

达·芬奇被称为近代世界男性中最完美的典型。他的名字载入了世界雕塑史,在他遗留的手稿中,有50页关于从事雕塑的记载。早年,他用几何学方法从事雕塑,用赤土做出几个微笑的妇人头像,至今还有石膏复制品,还有雕塑得维妙维肖的孩子头像。

达·芬奇作为建筑师,在建筑史上抹下过光辉的一笔。他在城市建筑、道路、房屋方面都有过很好的设计和构想,可惜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