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教
佛,即是佛陀,源于梵语的音译。其意义是指觉者或智者。觉知各种事物的原理,而能了了分明,就像睡梦之中觉醒一般,称做觉悟。自己觉悟之后,又能使他人觉悟的,智慧圆满,功德无量,这才称做“佛”。
悉达多太子断绝一切烦恼,悟道成佛之后,即自号为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只是众多过去、现在、将来三世诸佛中的一位。在大乘佛教的理论里,只要人能断除烦恼、悟彻心性本源,都能成为佛。因此,佛不是特指释迦牟尼。
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
佛教认为自己本不是宗教,认为“传统的佛教”就是“佛陀韵教育”,认为释迦牟尼佛原本是一位杰出的智者。伟大的导师;通悟了人生韵道理;从而教化弟子,普渡众生。但今日中国的寺院大多只是供佛念经;修行福报;而误解了佛教本义,极少悟道,善男信女们则多是烧香拜佛、求财求子、希冀菩萨保佑,如此一来,佛教确实就是一种宗教了。
佛教诞生的背景
印度位于南亚大陆,气候型从热带到温带,变化多样。这里的气候干湿季分明,在湿季也即雨季来临之前,还有一个热季,也很突出。一年只分这三个季节,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人们认为,这样的气候和地理位置,使人们喜欢思考而较少行动,容易激发神奇的幻想。
依据宋代高僧普济的《五灯会元》所列的释迦牟尼佛传的记载,佛陀生活的年代为公元前566年—前486年,他与中国的孔夫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同时代的人。
那个时候,古代印度正处于一个空前的经济发展时期。不过当时的印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多国林立、互相征伐。据说远古印度文明也曾经有过统一的大帝国,但后来遭到外族的入侵,便没落了。和中国不同,印度人对于历史记载不感兴趣。连外族入侵这样重大的事件也查无实据。现在的人们推测,大概是从高加索和中亚一带,有一支游牧民族,叫做雅利安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侵入印度,带来了以吠陀为代表的雅利安文化。后来,雅利安文化跟西北印度的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婆罗门教,其最高的信仰是梵天(相当于最高的神或上帝)。这主要是因为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雅利安人建立了一个巨大的王朝——保法拉帝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宗教文化。
保法拉帝国把古代印度从原始社会带入奴隶社会,进入了一个英雄时代。根据教义,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即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是世袭僧侣,属于最高等级,刹帝利是王侯武士,执掌世袭的军政大权,属于第二等级,吠舍是从事农工商的普通劳动者,属于第三等级。这三个等级都由自由的雅利安人组成。此外就是第四个等级——首陀罗,专门为前三个等级服务。他们基本上是被雅利安入所征服的印度土着居民,后来就慢慢沦为奴隶了。根据教义规定,四大种姓乃是神造,不可改变。吠陀经典里的《原人歌》(原人就是梵天)唱道:
太初之世。
原人之口,生婆罗门;
彼之双臂,生刹帝利;
彼之双腿,产生吠舍;
彼之双足,生首陀罗。
在这种严格的种姓制度下,出身高贵的人连低贱种姓的人烹制的饭菜,触摸过的水都不得享用,更有甚者,出身高贵的人,莫说身体和衣裳被触摸,连屋门、院子门都不让种姓低贱的人进去。据传,在印度婆罗门的教法十分严格的时期,低贱种姓的人甚至没有居住城市的权利。低贱种姓的人若诋毁了高贵种姓的人,便会惨遭往口中灌铁水;沸油活活弄死的酷刑。这些在古代名为《摩奴》的法典中也有明确记载。
保法拉帝国在大约公元前9世纪时期达到了繁荣的顶点,之后便趋于衰落,走向分裂。婆罗门教也日益趋向保守,缺乏初期那种生气勃发的创造力了。而婆罗门教外也兴起了强大的异端思潮,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种沙门集团的思想,包括佛教所说的六师外道。终于在公元前6世纪形成了两大思潮对峙的局面:一方是正统的婆罗门教,一方是各种“异端”的沙门思想。此时,佛教便在人世间诞生了。
佛教的创立
佛教的教主是释迦牟尼,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位先哲圣人。
关于佛陀的生平,历史上有着参差不齐的记载,都疑莫能明。最集中的反映有两点:
一、释迦牟尼是十九岁出家,还是二十九岁出家?甚至还有二十五岁出家的说法;
二、释迦牟尼是何时悟道成佛的?一说三十岁,一说三十五岁。
至于其他各国的佛教,在各种传记中都有不同的说法。
其实,出家是在十九岁也好,二十九岁也好,即使不甚准确也没有多大关系。因为佛陀的教理,教义俱在,并无损于佛陀传教的精神。不一定要考究出家,成道的年月。因为释迦牟尼第一次传播佛法,佛教称为“初转法轮”。“轮”是印度古代作战时用的一种形状像轮子的武器。印度古代有一种传说,征服四方、统率天下的大王叫做转轮圣王。转轮圣王出世时,空中就出现金轮,预示他前途光明,所向无敌。这是多灾多难的印度人民向往天下太平的一种理想。这里用金轮来比喻佛所说的法,一切不正确的见解都会被法轮破碎,所以把佛说法叫做转法轮。
臂陈如等五人闻法之后,恍然大悟,随即皈依释迦牟尼,成为最早的佛门弟子,这就是后来最有名的五比丘。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从那时起,佛教就建立起来了。按照佛教的说法,就是开始具备了“佛法僧三宝”。佛陀是真理的发现者,佛法是宇宙的真理,佛僧是奉行真理的人。这三者能令大众止恶行善,离苦得乐,是世间最难得、最受尊重的。鹿野苑初转法轮,佛教具备了教团领袖、理论纲领和参加信奉的人员,所以说从此佛教建立起来了。此后,释迦牟尼率领弟子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年的传教活动。
释迦牟尼传教的地区,主要在恒河漉域的中印度。他的直传弟子分散到四方游化,活动地区和影响就更远了。释迦牟尼居住时间最长、与他教化关系最深的地方是摩竭陀国的王舍城。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和灵鹫山是他重要的说法布道的场所。还有拘萨罗国舍卫城的祗园精舍,也是他说法布道的重要场所。
释迦牟尼晚年居住在摩褐陀国的王舍城。在他八十岁的时候,离开王舍城向北方游行,做最后一次游行教化。来到南末罗国的婆瓦村时,病情转重。最后,释迦牟尼来到拘尸那伽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河边,洗浴了身体,在河边的娑罗树林中,头枕右手,面向西方,侧身西卧(后来所有佛的涅盘都用这种姿势),进入涅盘。
关于释迦牟尼的涅盘日,北传佛教一般认为是我国农历二月十五日,南传佛教则认为是公历的五月四日。
佛教流传简史
佛教创立后,在印度几经演变。佛陀及其直传弟子所宣扬的佛教,被称为根本佛教。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着他在世时的施设和惯例。由于佛陀生前于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说法,弟子们对此便产生不同的理解,由此有了教派的分裂。约在佛灭度后一百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称根本二部。此后一百余年间续有分裂,先后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称技人部派。关于部派分裂的次第、年代、名称和地区均有不同的说法。
公历纪元前后,在佛教徒中流行着对佛塔的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他们中间一部分人根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进行修持和传教,形成了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系统,而将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
佛陀逝世后约五百年,大乘中观派兴起。此派创始人龙树,阐发“空”、“中道”、“二谛”的思想,其弟子提婆继续弘扬龙树的学说,使大乘佛教得以进一步发展。以后还有清辩和佛护、月称等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中观的思想,形成自续派和应成派。同时,小乘佛教中是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等,仍继续发展。
佛陀逝世后约九百年,瑜伽行派兴起。此派的奠基人是无着和世亲。无着原是说一切有部僧人,因对说一切有部的教理感到不足,而阐发大乘教义。其弟世亲,原是说一切有部学者,后从无着改宗大乘,称“干部论师”。无着、世亲弘扬“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唯识论,此后传承主要有难陀、安慧、陈那、护法,之后还有戒贤、亲光等。
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上,佛教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7世纪以后,印度密教开始流行:到8世纪以后,与印度教相接近。波罗王朝在那烂陀寺以外另建超戒寺,作为研习和宣传密教的中心:9世纪后,密教更盛,相继形成金刚乘、俱生乘和法轮乘。11世纪起,伊斯兰教的势力逐渐进入东印度各地,到13世纪初,超戒寺等许多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佛教终于在南亚次大陆消失。
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向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佛教向斯里兰卡传播,约在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曾派他的儿子去斯里兰卡传授上座部佛教。12世纪以后,由于外族和殖民主义者的侵入,斯里兰卡佛教曾两度受到破坏,后来再由缅甸和泰国重新传入。
上座部佛教由斯里兰卡传人缅甸约在4—5世纪。11世纪中叶,薄甘王朝的阿奴律陀王,建立缅甸最早的统一封建王朝,曾奉大寺派佛教为国教。以后历代王朝都保护佛教,建立了大量雄伟华丽的佛塔,如18世纪所建仰光大金塔等。
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泰国约在12世纪。13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宣布奉佛教为国教。18世纪,曼谷王朝诸王都笃信佛教。19世纪中叶以后,拉玛四世对佛教进行改革,形成新旧两派,绵延至今。公元1919—1927年刊行了全部三藏注释及藏外典籍。泰国目前是东南亚佛教兴盛的国家,被称为“僧侣之国”。
公历纪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在汉代被视为神仙方术的一种。至南北朝时传播于全国,出现了很多学派。隋唐时期进入鼎盛阶段,形成了很多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宗派。宋代以后,佛教各派趋向融合,同时,儒、佛、道的矛盾也渐趋消失。7—8世纪,佛教分别由印度和中国汉族地区传入中国西藏,至10世纪中叶后形成藏语系佛教,后又辗转传到四川、青海、甘肃和蒙古。
大约在2世纪末,佛教从中国传入越南。在4—5世纪时获得广泛传播,10—14世纪,越南佛教进入兴盛时期。
4世纪后半叶,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高句丽。7世纪,新罗王朝统一朝鲜半岛后,由中国传入的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禅宗都很盛行,以后禅宗尤为兴盛;14世纪末刊行了《高丽藏》14世纪李氏王朝虽然一度采取排佛崇儒的政策,但朝鲜佛教仍然有所发展,”世纪中叶以后开始衰落,至近代又有所复兴。
6世纪,佛教从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此后一直成为日本的主要宗教。7世纪初,圣德太子在《十七条宪法》中要求全体臣民“皈依三宝’。从中国隋唐时期开始,日本向中国派出了大批留学僧,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相继传入日本。12世纪以后,日本佛教形成很多民族化的宗派。
在印度阿育王时传至叙利亚、埃及等国的佛教,以后又传到非洲一些地区,但影响不大。
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佛教先后传入欧洲和北美。公元1906年,英国成立“英国佛教协会”,欧洲佛教徒开始有了自己的组织。以后,英、法、德、瑞士、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都有佛教僧团和研究机构。佛教传入美国后,又北传加拿大,南传巴西、秘鲁、阿根廷等国。
目前,佛教已传播到世界各大洲,但主要仍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一带,这个地区的佛教信徒人数远远超过其他宗教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