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青少年成长必读:探索史前的奥秘
38173400000009

第9章 古生物群新探索(4)

鱼群中不少是这年夏季出生的小狼鳍鱼,成年的狼鳍鱼长约9~12厘米,而幼体仅有几厘米长。它们并不害怕炎炎烈日,成群结队在水底追逐着三尾类蜉蝣的幼虫。水底的沙石或水草上缠着不少尚未孵化的三尾类蜉蝣的卵,每粒卵上都盘绕着向外伸展的纤毛,纤毛随着水流漂移,甚是好看。这些卵可是鱼群的美味佳肴,小狼鳍鱼一旦发现就会围上去大快朵颐,看来这些三尾类蜉蝣多半是等不到羽化就“朝生暮死”了。

就在鱼群嬉戏的水域,一根浮木正顺着水流漂过来,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漂浮着的浮木上有很多奇陉的木疙瘩,但小狼鳍鱼们并不警戒,反而好奇地凑了上去。这根浮木是伊克昭龙扮的,它一动不动,把腿隐藏在身体两侧,静静地漂着。很快,就有一条小狼鳍鱼游到它的长吻边……天空中一片云彩滑到湖面上空,树阴下的湖水变得阴冷,就在这一瞬间,伊克昭龙把头急激而痉挛地横掠过去,迅速把小狼鳍鱼摄入两颌之间,水里带起一阵薄血迷漫的血雾,整个鱼群如梦方醒,赶紧聚集起来。伊克昭龙也不恋战,一边吞噬着战利品,一边缓慢地左右摆动狭长的身体和尾巴,轻轻游走了。

这起猎杀事件的主角伊克昭龙属于长吻的离龙类,其生活方式与鳄类相近。伊克昭龙长时间把身体浸泡在水中,它具有复杂的鼻腔构造,鼻甲发育,还有残留的松果体,这个系统有助于通过吸入空气的温度来调节体温,使体温稳定在适宜的状态,这有助于维持伊克昭龙高水平的活动能力。除此之外,伊克昭龙的上颌有-个称为“犁鼻器”的用于感受化学信号的神经末梢区域,可以用来协助舌头分辨食物性质并探知气味,伊克昭龙刚刚就是用此来感知小狼鳍鱼的。时至今日,犁鼻器还是蛇和蜥蜴用于侦测的杀手锏,它们利用吐芯动作,靠舌头尖端侦测的外面环境,待舌头收回口腔时,会扫过犁鼻器,透过犁鼻器的感觉细胞将信息传至大脑判读。

杀戮的血腥味在水中慢慢蔓延,一点一点地扩散开来,引来了浅水处一窝潜龙。这也是~种离龙类动物,它身长116厘米,其尾巴就占了全长的一半,而且还有一个几乎和身体等长的脖子--约20厘米,接近全长的1/5。这条细长的脖子连接着一个小脑袋,尖尖的吻部中暴露出几十颗钢针似的锋利牙齿……诸如此类,这些构造都非常适应湖泊环境,使潜龙可以在深水中灵活地调节身体重力和浮力,自如潜浮,轻松捕食各种动物。这窝潜龙共6只,此时它们一家子正在狼鳍鱼群中穿梭,挑选着猎物。

但在千钧一发之际,一群洄游归来的原白鲟搅乱了战场。这群原白鲟浩浩荡荡,1米多的身长,长长的吻部,一列纵向分布的吻骨片与身上齿状鳞片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数十条排成长蛇阵,气势慑人。原白鲟鱼群肆无忌惮地突入战场,潜龙们不得不让出通道,狼鳍鱼群则趁乱重新聚集起来,迅速逃离了……杀戮之后的湖底散落着狼鳍鱼的残骸,磨难过后的狼鳍鱼群更加警觉,在不断的战斗中,它们变得更为敏捷和迅速,其中的佼佼者在长期逃脱被捕食的命运后演化为新的物种。狼鳍鱼和潜龙的化石在中国,尤其是在辽宁以及河北等地相当集中,其中的数量是很难计算的。尤其是狼鳍鱼,当你有机会到出产狼鳍鱼的地方看一看,一定会很吃晾,在相应的化石层位中,几条乃至几百几千条的狼鳍鱼封印在瓦当一般的页岩上,精美非常,但它们大多双眼圆瞪,嘴巴张开,惊恐而亡。

潜龙化石也很多,其中不乏多个个体被埋葬在一起的情景。"潜龙的正型标本上就有4个潜龙类个体被集体埋葬,其中包括两个幼体,似乎是一家子同时遇难。有意思的是,这块标本的同层岩石上还保留着至少6条狼鳍鱼化石,其中l条紧靠潜龙吻部,似乎潜龙一张嘴就能将狼鳍鱼吞进嘴里。恐龙时代生物界弱肉强食的难忘瞬间,被永久地定格在了地层中。陆岛的硝烟--1.2亿年前中国翼龙有若游隼俯冲,以那种快得无可言喻的速度扑向辽宁翼龙!辽宁翼龙想侧身避开,但为时已晚,中国翼龙火红的嘴喙如一团火焰般插在其脊背上,吱啦一声,拉出一道深深的血痕……夕阳西下,阳光打在湖畔的礁石上,给灰黑色的顽石镀上了一层金黄。一只孤独的雄性中国翼龙掠过礁石,整个郁郁葱葱的陆岛遽然收入眼帘,这里曾是它的巢穴。中国翼龙落在礁石上,笨拙地把翅膀垂到它的脚边,开始打扮自己,用那看上去凶神恶煞的利齿优美地梳理着腹部浅灰色的软毛。

交配季节快要到了,中国翼龙宝石蓝的脑袋与火红色的嘴喙都发出夺目的光泽,当务之急是寻找一处可以求偶的巢穴。别的雄龙都已经砌好了巢,可它仍无着落,总得给自己找个家呀。中国翼龙并不大,其翼展约12米,但其头骨非常特殊:嘴里没有牙齿,尖尖的前端长有角质层,长喙上半部及下颌的组成方式像把剪刀。这个构造与现代的剪嘴鸥很相似,推测中国翼龙捕食时用遍布着神经的下颌划过水面,一旦感到有鱼入口,则闭口吞鱼。

此时,远处大湖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大片阴影。黑云片,从不同方向聚拢而来,在湖上聚结。翼龙们归巢了,上百只甚至上千只朝阳翼龙、辽宁翼龙、中国翼龙、努尔哈赤翼龙、飞龙在空中朝陆岛飞来,遮天蔽日。大型翼龙直上云霄,疾翅远遁,小一些的翼龙则被压在下方,掠海飞行。

陆岛,远离谷地的悬崖上,低洼处砌有一个巢穴,20~30厘米的枯枝层层叠叠围成圈,圈内堆了大量似百合、似阴地蕨的叶子,底部垫着结实的泥土,上铺一层似藓,几根不知道从哪里衔来的会鸟飞羽,火红火红的,把巢穴装扮得特别惹眼。6颗洁白如玉的辽宁翼龙蛋紧紧地挤在巢穴中央,靠巢内蕨叶发酵的热量孵化着。灰棕色的雌辽宁翼龙正守候在巢穴旁,一边保护着它的宝贝蛋,一边等待着雄龙归巢换岗。突然,一阵疾风掠过,雄龙展翼飞来,精准地落在巢边,轻轻地用嘴喙整理巢穴的枯枝,雌龙也放心去湖中觅食了。

辽宁翼龙属于古魔翼龙科,长着一-个足足有半米多长的大脑袋,如果加上颈椎的话,其长度差不多是它躯体的两倍,而细长的头骨在喙部有弧形脊冠,这可在掠水捕猎时劈开浪头,起稳定的作用。最令人生畏的是辽宁翼龙那弯曲尖锐的外凸牙,尤其是上颌的第Ⅳ齿,很可能是已知翼龙中最大的牙齿,足足有8.1厘米长。

因为占巢的纷争或其他原因而落水的翼龙蛋在辽西可不是特例,它们掉入水中后,被火山灰和其他细颗粒沉积物掩埋在湖底而变成化石。2004年,英国《自然》杂志介绍了两枚保存在湖中的翼龙蛋化石。这两枚蛋化石非常完整,是胚胎已经发育得很成熟的翼龙蛋,毫无疑问,这是世界上首批翼龙的胚胎化石。胚胎中的小翼龙如同婴儿一样在酣睡,它已经处于胚胎发育过程的最后阶段,嘴里已经长出了儿颗细长的牙齿,翅膀蜷缩,两翼展开可达27厘米。如不发生意外,这两只翼龙和一些早熟的鸟类一样,在出生后不久就可自主觅食,并且翱翔于蓝天。

至此,我们已经从这几块精妙化石:身上窥视到亿年前古热河生物王国的亮丽瞬间,这座举世罕见的中生代化石宝库,不仅给我们奉上数量丰富的化石,而且还毫无保留地对我们展示这些生物的软体组织特征。如在恐龙、鸟类、翼龙和哺乳动物的化石中发现了羽毛、毛状物、毛发、皮肤印痕、软骨结构,甚至还保存了胃部残余物。所以,我们才能基于化石与现代动物的:生活习性,为您如此惟妙惟肖地复原出当时的生态。

热河生物群的研究工作已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有许多新类型我们尚未了解,古生物学家对这一化石宝藏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入。一个庞大而绝代生物宝库正在向世人开启,它们来自亿年前的传奇世界,在这里没有不可能,我坚信,还有更多的神奇物种等着与我们见面,让我们屏住呼吸,等待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