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卫年鉴(2014)
38432200000016

第16章 中卫综览(6)

【社会事业】 制定《海原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撤并初级中学2所。二中、一小、五小、二幼等新改扩建学校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缓解县城学校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新建西安等11所乡镇幼儿园。对86所学校13万平方米危房校舍和14所农村中小学供暖设施进行改造,对71所学校进行绿化、美化。新建标准化操场10个。县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达8000多万元,占年财政收入的63%。优化教师结构,招聘特岗教师375名,加强校长队伍建设。高考本科上线667人,录取2298人,录取率达91.7%,中考成绩600分以上1199人,占全县考生的30.84%,近700名优秀考生被县外优质高中录取,中、高考成绩连续六年攀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4.6万名农村学生受益。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全覆盖。启动宁南医院海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工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乡村,在全区率先推行县级住院包干预算制,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开工建设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和国家级鼠疫监测点,县中医院肛肠科通过全区重点中医专科验收,医院通过了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和回医医院评估验收,李旺、高崖卫生院门诊楼和3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投入使用。对116所村卫生室统一标准化布置。建成县计生服务站和九彩、曹洼标准化服务站,创建“四星级”乡镇3个,推进“少生快富”工程,打造县级整村推进村30个、区级整村推进村15个,新增少生快富项目户1092户。广播电视户户通实现全覆盖。推广基层文化站“公建民营”管理模式,在全区率先建立了20个留守儿童之家,创办了“百姓大舞台”,举办文化活动400余场次,放映农村数字电影2328场次。海原体育馆建成投入使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完成了花儿叙事剧《宛格斯》、歌舞剧《梅鹿缘》剧本创作。举办了海原县第二届千人方棋大赛,并将下方棋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首次进行全县可移动文物普查摸底登记工作,完成了不可移动文物遗址名录公布,柳州城遗址、北嘴古城遗址被******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瑞东)

【民生保障】 投资6.8亿元,完成为民承诺的十二件实事。落实各项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发放农资综合、退耕还林、社会救助等惠民资金3.4亿元。加快扶贫攻坚进程,投资6800万元,打造海城镇堡子、关桥乡王湾等整村推进示范村10个,实现2.8万贫困人口脱贫。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发放创业贷款3100万元、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5818万元,培养小老板210人、小企业103个,新增城镇就业1100人。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2218人,输出劳务10万人次,创收9.7亿元。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启动运行。在全区率先启动社会保障卡综合应用试点工作,发放社会保障卡40万张。发放养老金1.23亿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津贴874万元,报销医疗费用1亿元。扩建中心敬老院,建成城乡社区服务中心4个。建成户用沼气池4000座,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42台、太阳灶2.4万台、节柴灶910台,发放科学储粮仓5500套。建设保障性住房3300套,改造农村危房4986户,570户受灾群众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及时转移安置。

(李瑞东)

【生态移民】 完成海城镇山门(一期、二期)、七营镇南堡、三河镇坪路、七营下套、工业物流园区鹭海新村、老城区、工业物流园区、七营镇七营、贾塘乡贾塘、关庄乡关庄10个县内移民安置区的建设任务;七营镇张堡生态移民、老城区、工业物流园区凤翔劳务移民4个安置区正在建设中。全年组织实施移民搬迁4917户22063人,其中:县内搬迁安置移民1112户4605人,县外搬迁安置3805户17458人。完成生态恢复自然村129个,15个通过区级验收,生态恢复面积达到70万亩。在生态移民安置区重点发展经果林、养殖业;在劳务移民安置区以工业物流园区和集镇为依托,重点发展二、三产业。针对移民对象文化层次,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用工企业对口培训、学校培训等多种模式的培训工作,组织培训移民2172人,达到了户均培训1人以上。建立健全移民村“两委”班子,推行村级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及时办理户籍迁移手续,抓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落实好义务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解决移民后顾之忧;通过开展文化宣传,法制教育等活动,增强移民遵纪守法意识。强移民遵纪守法意识。

(李瑞东)

【社会管理】 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畅通****渠道,调解矛盾纠纷593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836件,化解****积案32件。办结市长信箱325件、县长信箱212件,办结率均为100%。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刑事案件破案率41.1%;开展“大收戒”活动,强制隔离戒毒105人。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规范化管理。“六五”普法深入推进。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启动运行在线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开展食品药品、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修改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19个专项预案。开展地质灾害、地震等应急演练,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举工作。

(李瑞东)

海兴开发区

【概况】 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2013年12月设立海兴开发区,代管海原县三河镇,辖区总面积253.6平方公里,人口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万人、回族人口1.5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86%和34%。发展定位:建成宁南山区综合改革试验区、产业扶贫开发聚集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建置沿革】 开发区驻地三河镇因境内有清水河、苋麻河、中河流经而得名。原名黑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宋朝设通峡寨(又名没烟前峡),明朝设黑水苑,称其为黑水口城,简称黑城。民国设黑城镇,解放后曾设黑城区、黑城公社。1983年恢复为黑城乡。1994年撤乡建黑城镇。2008年2月,整建制由固原市原州区划归中卫市海原县管辖。2008年4月,区、市党委、政府启动海原新区建设,2011年5月批准设立海原县工业物流园区,2013年12月批准设立海兴开发区。城区规划面积30.6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6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44亿元。

【交通区位】 海兴开发区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大城市交会中心,距离三大城市均在300公里左右,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交界区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宁夏南部山区扶贫开发试验区、宁夏九大物流园区和宁夏六个重点慈善产业园区之一。宝中(宝鸡—中卫)电气化铁路,福银高速公路、101省道穿境而过。东西方向即将建成的S305线(海兴开发区至海原县城)及其延伸段(向西延伸至甘肃省白银市,向东延伸至甘肃省庆阳市)将连通福银高速和京藏高速两条南北大通道,成为东西贯通的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的甘肃省环县至平川区铁路项目及褚家湾火车站项目正在报批。南距固原六盘山机场25分钟车程。

【生态环境】 海兴开发区北靠凤凰山,东依黄河主要支流清水河,苋麻河横跨城区,中河斜插肥沃的农田而过。大部分区域地势平坦,是宁夏南部山区少有的适合发展城市化的地区。通过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大力实施绿化工程、亮化工程、洁净工程,打造生态园林城市,已完成凤凰山、街道、广场、大小转盘等绿化2.2万亩,植树211万株,并建设了人工橡胶坝景观工程。

【基础设施】 重点实施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供热等市政工程,实现水、电、路、气、热、电讯“六通一平”,海兴开发区城市框架已经形成。启动了小微企业孵化园建设,规划占地面积177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其中由神华宁煤集团帮助援建、代建的一期10栋厂房已建成投入使用,引进6家企业,涉及服装加工、生物制药、刺绣、纺织、制鞋、羊毛分梳、新能源等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二期7栋1.3万平方米厂房正在加紧建设。行政中心、红宝宾馆、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南医院、职教中心、兴海中学、敬老院、宁南山区野战医院和救灾物资储备库等公用设施及部分办公楼建成启用。海兴开发区现有宾馆6家,各类餐厅130余家。红宝、凤凰园、丽水铭城、丽景铭苑、天洁上上城等5个住宅小区建成商品住房面积1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200套11万平方米。农行、农村信用联社、供电、国税、移动等单位已经入驻办公。

【产业发展】 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和商贸物流,增强区域发展后劲。已引进各类企业64家,其中工业企业35家、商业企业24家、房地产企业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家。投资12亿元的江苏振源光伏发电、投资5.6亿元的沈阳华创800台兆瓦级风机制造、投资1.3亿元的宁夏中原节水塑业管材加工、投资1.6亿元的中银绒业年产150件羊绒制品针织厂等项目落户海兴开发区。小微企业孵化园已引进服装加工、生物制药、刺绣、纺织、制鞋、羊毛分梳、新能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6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7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4亿元,解决就业2400多人,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轻纺和生物医药五大工业支柱产业。另外,建成物流中心、全国供销总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大型商贸物流企业,为商贸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