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全集
38680600000009

第9章 做事要学会聪明圆融

真诚地赞美他人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被老师在课堂上表扬之后,接下来的好几天时间里你都非常开心,一想起来,心里就甜滋滋的。当你被陌生人夸奖有礼貌的时候,你这一整天都美得不得了。当你被老板夸奖工作做得不错的时候,你好像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

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大多数的人都不善于赞赏别人。可是,恰恰相反,没有人不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赏。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对我们的表扬和赞赏,就是对我们自身价值的肯定和认可。美国著名杂志《福布斯》的第一任总裁柏地·福布斯说:“一个正常的人,在被表扬后,即使目前没有那么优秀,他也会在今后做得更加优秀。”

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厨师,他的拿手好菜是烤鸭,深受顾客的喜欢和老板赏识,不过这个老板从来不鼓励厨师,为此,厨师常常闷闷不乐。

有一天,老板的一个朋友从远方来,他在家里设宴招待,点了很多菜,其中有一道菜就是老板最喜欢吃的烤鸭。当菜做好后,老板把一只鸭腿拿给客人后,却找不到另外一只,于是就问身边的厨师:“另外一条腿哪里去了?”

厨师不悦地说:“我们家养的鸭子只有一条腿。”老板觉得非常奇怪,但是客人在场,他也没多问。客人走了之后,老板跟着厨师去看个究竟,当时鸭子正在睡觉,正好露着一条腿。厨师指了指鸭子对老板说:“老板你看,鸭子可不就只有一条腿吗?”

老板听后,马上拍掌,鸭子当场被惊醒,都站了起来。老板说:“你看看,鸭子不都是两条腿吗?”

厨师点点头说:“你说得没错,但是只有在鼓掌的情况下才会是两条腿的啊!”

老板这才明白为什么上桌的鸭子只有一条腿了。

从那以后,老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的下属,只要下属有成绩,一定会及时地赞扬和鼓励。几年后,这个老板在许多地方都开了分店。

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在一个人的所有需要中,最深层、最渴望的是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认可。就算是最枯燥无味的表扬也能给别人带来欣喜。或许这些言语对于说话的人来说无关紧要,但是,对于听者来说,却能起到非同一般的影响,它可以使人快乐,使人振奋,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欣赏是对一个人最大的仁慈。”

美国著名女企业家玫琳·凯曾经说过:“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相对于金钱来说,人们更需要的是认可和赞美。”不错,金钱能够在很多方面调动人的积极性,但是却不是万能的,而赞美和认可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它的不足。企业领导对下属的真诚赞赏,能够使员工的心理得到迅速的满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工作的潜力。

很多人不去赞美别人的内在原因就在于:他担心他需要为这种赞美负上道德意义上的责任。因为在人的心中,主动去赞美别人,可以获得好处,是一种投机行为,那就可能是一种“小人行为”,只有小人才可能会一心去讨好别人。他心中对于赞美别人的第一个反应,可能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或“君子之交淡如水”等。

这种想法不仅存在于他们身上,甚至于一些性格内向的人的想法也是如此:害怕去做更多的进取的事,因为担心这种进取会背负道德意义上的责任。

世间的道德秩序早已确立。人们为追求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早已经把使用赞美作为一种常用的、合适的交往方式。即便你不爱去赞美别人,别人也还是要赞美你。从这个角度说,你也该赞美别人才对。既然你应该赞美别人,那就该把赞美别人这门学问学好!

以下就来说说赞美别人的诀窍所在。

首先,赞美要自然、顺势,不必刻意为之,太刻意会显得另有所图,可能对方不领情,反而弄巧成拙。此外,也不必用大嗓门赞美,这反而变成酸葡萄,有挖苦的味道了。最好是私下向对方表达你的看法,这种表示方法也比较容易造成双方情感的共鸣。

其次,赞美要看对象,像爱漂亮的女孩子你就赞美她的打扮。有小孩的母亲,最好赞美她的小孩,慈母眼中无丑儿,赞美她的小孩聪明可爱准没错。工作型的女孩子除了外表之外,也可赞美她的工作绩效。至于男人,最好从工作下手,你可称赞他的脑力、耐力。

一般而言,只要稍有文化修养的人,对内在的美更在意,如果你夸奖他的气质独特,涵养丰厚,学识渊博,他会更加引以为荣。而外在的美貌,固然让人心情愉悦,可是终究给人层次略浅的感觉。而且对于某一方面的赞美听多了,也不会太放心上,说话者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因此,赞美时,不妨换个角度。

如对精明能干的女强人,可夸她温柔可亲;对于学者,则可夸他气质非凡;对一个聪明的小孩则说他做事有恒心。总之,我们最好是别出心裁地赞美对方那些不为一般人所了解的优点,这样会给他一种新奇感,让他从另一方面肯定自己,同时他对你也会有一种感恩之心,而且有利于你们之间的互助。

再者,赞美一定要出自真心或是依据事实,千万不可让赞美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例如你对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说:“你看起来像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对方会很高兴,因为你赞美她年轻而有朝气。但你如果说:“你看上去像一个中学生。”那么她一定会非常反感:“我的样子那么不成熟?我很单纯幼稚吗?”你的“赞美”反而使她失去了自信,你也因此惹人讨厌了。另外,用语不要太肉麻,能适度地表达你的意思就可以了,而且也不宜太夸张,太夸张会成为挖苦。一般来说,不错、很好、我喜欢之类的用词就够了!

最后,夸奖朋友取得优秀的成绩时,他总是说:“你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心血!”话语中似乎表露了你不知过程之艰难、只看表象不看实质的意思。如果你说:“真不错,一定花了你许多的心血吧!”他就会觉得备受安慰而欣喜,视你为他的知己。可见,夸奖别人所付出的努力的确效果非凡。

“白脸”“红脸”,要应对自如

人生在世,要应对各色人等,所以“一招鲜”是不能吃遍天的,必须做到红白脸相间,也就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既刚柔相济,又恩威并施,互相结合,各尽其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只能解决与之相对的特定问题,都有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对人太宽厚了,没有武力,结果无法无天;对人太严厉了,则鸦雀无声,死气沉沉。有一利必有一弊,不能两全。

东魏独揽大权的丞相高欢临死前,把他儿子高澄叫到跟前,安排了辅佐儿子成就霸业的人事伏笔,特别提出当朝惟一能和心腹大患侯景相对抗的人才是慕容绍宗。他说:“我故不贵之,留以遗汝。”当父亲的故意唱白脸,做恶人,不提拔这个对自己家极有用处的良才,目的是把红脸留给儿子去唱。

高澄如愿登上皇位后,照既定方针办,给慕容绍宗高官厚禄,人情自然是儿子的,慕容绍宗对高澄感恩戴德。顺理成章,没几年,高欢的另一个儿子、高澄的兄弟高洋登基成了北齐开国皇帝,这是父子联手,红白脸相结合成就大事之例。

以“经营之神”著称的松下幸之助,其实是以独特的用人技巧而闻名于世的。但是他唱“白脸”,也就是责骂下属的方式却非常巧妙,其中的巧妙,即是责备之后再唱“红脸”,也就是俗称的“搓汤圆”。

某位在松下公司服务很多年的员工,即三洋电机前副董事长后藤清一先生,据说有次他无意犯了一个小错误而惹恼了松下先生。当他进入松下的办公室时,见松下先生气急败坏地拿起一只火钳死命往桌面拍击,而后藤清一因受责骂,心里自然是十分不是滋味,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松下先生说道:

“等等!刚才因为我太生气了,不小心将这把火钳弄弯了,所以麻烦你用点儿力把它弄直好吗?”

后藤无奈,只好拿了把铁锤拼命敲打,而他的怒气也随着这敲打的动作发泄了不少。当他将敲直的火钳交给松下先生时,松下先生看了看便说:“嗯!比原来的还好,你真不错!”然后就高兴地笑了。

责备过后,反而以无关的题外话来称赞对方,这个方式是值得我们赞赏的。但是更精彩的还在后头呢!就在事情发生后不久,松下便悄悄地拨通了电话给后藤的妻子,说:“今天你先生回去时,可能脸色会很难看,希望你能好好照顾他。”

本来,一个人在受了上司的责备后,便想即刻辞职不做,但松下的做法,反而使后藤感动得五体投地,决心为他效忠。所以,你在唱“白脸”的时候,必须使对方了解“责备并不表示对他失去信任”,这点才是最重要的。

松下的赞许和笑容即属于这一类型。下意识地用间接方式再透露些有关情报(后藤心情不好)给第三者(后藤的妻子),更是他独到的技巧。因为他知道这位第三者必定能将这些“情报”透露给对方,对方自然会想到“原来董事长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如此不但不会令对方反感,反而更为感激,更愿意为他效力。所以说,上司责备下属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掌握唱“红脸”的技巧。

任何当领导的人,都希望身边有个一丝不苟的严格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办事的“白脸”中层管理者。行政管理方面事情琐碎,但是却关系着公司的风气,比如迟到、早退、旷工等。管理者如果过于死板,就会导致影响或破坏公司的团结或是创新力。管理者若是对这些问题睁只眼闭只眼,那慢慢地公司就会纪律松散,溃不成军。

所以,单一的“红脸”或“白脸”都不是理想的管理手段,而应将之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当同时具备两面——“红脸”和“白脸”两种手段,该“红脸”时就“红脸”,该“白脸”时就“白脸”,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下属,使下属心服口服。必要时,可组织主管级以上管理者接受沟通培训,沟通能力提高了,扮红扮白都自如。

作为企业管理者,配合唱好“红脸”、“白脸”,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一起配合共事。首先管理者之间要有共识,要知道这样做的目的及要达到的效果。

2.对事不对人。管理者之间必须心胸宽广,且相互理解欣赏,就像鱼水之情。

3.在管理部下时,要了解部下的个性,是属于软弱型还是强势型,然后对症下药,否则适得其反。

4.“白脸”最好是上级领导,“红脸”是执行阶层,这样更能快速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也不会激起很大的民愤。假如有意外发生的话上级领导适当调解一下就好。

5.最后一点就是“红脸”每次都要给部下一种震撼,让他们从你身上看到强硬、专业、无情但不失人性,最终让部下从内心深处认识自己的错误。

营销人员要配合老板做好“红脸”“白脸”的角色。在争取一个客户,谈到好的价格的时候,要和客户唱“红脸”;在处理客户问题的时候,尤其是追讨货款的时候,要唱“白脸”。当然,其中的尺度拿捏是靠个人把握的,凡事尺度把握好了,效果就好。

求人送礼要讲技巧

自古以来,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送礼和办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利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而且送小礼者办小事,送大礼者办大事。所以,要想求人办事,就得首先学会给别人送礼。

当然,求人办事,送礼送得好,方法得当,会皆大欢喜。送得不好,被人挡回,便觉得窝心。所以,求人送礼要掌握技巧。送礼既然是一门艺术,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

送礼要送给关键的人物,不能送给张三一点儿,再送给李四一点儿,王五也收到了一部分,分量太少、太轻了,肯定起不到利益驱动的作用。而且,送的东西多了,人多嘴杂,难免泄露心机,给事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办事之前一定要权衡好各位“要人”的权力,调查清楚谁对这件事情有绝对的裁决权。谁是办事的关键人物就要把礼物送给谁,礼物送到了点子上,所办的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如果把礼物送到了不起关键作用的人手里,那么可能就收不到相应的成效。

确定了给谁送之后,就要考虑送什么好。当然,这里所说的好,不是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而是以对方的喜好为依据。所以,送礼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对方的日常生活偏好,分析对方到底喜欢什么。比如说,有的人喜欢收藏,有的人喜欢烟酒,有的人干脆就认钱。对方喜欢什么,就给他送什么。因为只有送对方喜欢的东西,对方才会动心和动情;只有对方动了心,才会拿出精力为你办事。

当然,也有必要了解对方的禁忌,以免送礼送出麻烦来。有一个人去医院看望病人,带去一袋苹果以示慰问,哪知引出了麻烦。正巧那位病人是上海人,上海人说“苹果”跟“病故”谐音。送去苹果岂不是咒人家病故,由于送礼人不了解情况,弄得不欢而散。因此,一定要注意,送礼的时候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对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分子你送去一幅蹩脚的书画就很没趣。

确定好对方的喜好之后,就要考虑礼物的轻重得当。礼物太轻,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而增加办事的难度,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对方很可能婉言谢绝,或者即使收下了,也会付钱,要不就日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岂不是强迫人家消费吗?如果对方拒收,你钱已花出,留着无用,便会生出许多烦恼。因此,礼物的轻重选择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办事的分量轻重和利益大小,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比较密切,那么就应该多送一些。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对方费心和费周折以及所承担的责任风险。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送礼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场合,这样对方才能接受。很多人送礼喜欢晚上送到家里,其实这未必是最佳的选择,因为晚上很有可能对方不在家中,送去了礼物未必见着人,要不就是对方刚好有客人在家,带着礼物进去未免有些尴尬。所以最好的时间是早上未动身上班之前,或者是星期天的早上,对方起床但还没有动身出门之前。这个时候带礼物进门,既不怕遇到外人,又能找到要找的人,便于见面,便于说话。有些礼物在办公室里也可以送的,比如一些文化用品。

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频繁或间隔时间过长都不合适。送礼者可能手头宽裕,或求助心切,便时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门去。有人以为这样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细想起来,其实不然。因为你这样频繁送礼目的性太强。另外,礼尚往来,人家还必须还情于你。一般以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的既不显得突兀虚套,受礼的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送礼还要讲个“由头”。比如逢年过节,或在对方过生日时,或在对方生病时送去礼物,这样出师有名,就显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接受礼物的人除了感谢之外,也不会有太大的顾虑,让对方无法拒绝,自己的目的也容易达到。但是,有些时候,人们送礼纯粹是为了办事,大有临时抱佛脚、现用现交的嫌疑。但是把礼物送过去该怎么说好呢?难道说:“今天求你办事,给你送礼物来了。”这就得找一个让对方既接受了礼物又心安理得的理由。

究竟该如何送礼是人情礼仪中非常复杂而且很难处理的一门学问,社会上没有人教你,同事之间也不会说透,全凭自己去摸索,去掌握,熟知送礼的“学问”的人往往能八面玲珑,四方有缘,春风得意。同事帮了你的忙,事后你一定要亲自登门送礼,既还了人情,又不会失礼。同事家有婚嫁喜事,根据关系的远近送上一份合适的贺礼,既添了喜庆,又融洽了关系。

作为联络感情,人情世故的必要应酬自然是少不得的。但是也要注意轻重,一般不适合买太贵重的礼物,免得让对方感觉你是别有用心。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要懂得送礼之道,这是做事的窍门,也是做人的分寸。

人要稍微“恶”一点点

“好人”不具侵略性,不会伤害到别人,甚至有时还会为了别人而让自己吃亏。但多数好人的弱点在于没有原则、没有主见、不能坚持,而这正是脱颖而出的大忌。

好人一半出于性格因素,一半有意去讨别人的欢喜,有求必应,也不管该不该。有时也想坚持,可是别人声音稍微一大,马上就软了下来。因为缺乏原则与坚持,导致是非难分,当事不能解决的时候,便“牺牲”自己来“成全”大家。有时也想“恶”一点儿,可是离“恶”还有一大段距离,自己就开始自责,检讨自己这样做是不是不应该……

一个人如果没有个人的脾气,那就容易被人称之为没骨气的人,就是窝囊而没主见的人。

老张从事扳道工的工作几十年,由于独处在一间屋子,性格也变得闷了起来,奖金待遇的多少从不关心。有人劝他找领导问问为啥每月少几十块钱,他闷了半天说道:“够吃够花就行啊!”同事们戏称他为“老憨”。

每天下午,老张都等他媳妇为他送来可口的饭菜,听媳妇在旁边一个劲儿地唠叨一些家务事,只有在媳妇走时他才会叮嘱道:“回去路上小心点儿。”

一天,老张的媳妇在路上碰上了领导,她将领导的去路挡住了,怒气冲冲地说:“俺虽然是个农村人,可俺也明事理。俺就想给俺老张讨个说法,俺知道你那岗位不能离人,可俺也是没法啊!快五十岁的人连冷汤冷水都吃不上,俺不疼他谁疼他,俺指望过你们吗?你们为什么每月少给他几十块钱工资?”媳妇的声音越来越高,手指马上就要戳到领导的脸上了。领导一看,连忙转身就走。月底开奖金,老张的钱没再少过。

“好人”往往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在别人的眼里是“软柿子”,谁都可以来捏一下,反正好人是不会说什么的。别人深知他的弱点,会算计他,得寸进尺,反正他不会反抗,不会拒绝。就算欺负了他,也不敢大声说。如果心里想着和每个人都做到面面俱到,那终究是快乐了别人折磨了自己。“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所以,人要有点儿脾气,适当地“恶”一些才对,哪怕是坏脾气,千万不要没了脾气。

立足于这个社会,如果没有个人本能的脾气,总是为他人考虑,自己想发脾气时却顾三忌四的,还有什么快乐而言?而生活中同时也会出现一些自私、尖刻,从不会考虑他人感受的人,这类人说到底反而会活得快乐、洒脱。

大部分人都喜欢跟在行或者懂世故的人多沟通,碰到两者之间选其一的时候,会本能地避开尖刻刁蛮的人,不是说惹不起但咱躲得起啊!就因这个心态所以更加助长了对方的自以为是,一切活在自己眼睛里。人就要适当地留点儿脾气给自己,发了脾气不但使自己心情愉悦,同时还帮助他人纠正了不良的言行。

人的天性是欺软怕硬,所以,要想不被别人欺负,不妨显示一下自己的气势和脾气。尤其是领导者,实力和脾气是征服下属、瓦解抵抗情绪的炸弹。显示气势以震慑对方,是一种重要的自卫手段,能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说话的“气势”是相当重要的,有时起关键作用。如果你有所坚持,但却表现出畏畏缩缩、矮人一截、不敢与人针锋相对的状态,那么你的恐怕也就无法继续下去了。因此,当对方言辞犀利时,你的言辞就应更为犀利;如果对方气势过人,你的气势也应更胜他一筹,这样才能压倒对方。

凭借勇气而领先气势、步步逼近,可说是“针锋相对法”的基本要点。只要能掌握此法,你就能在论辩中体会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真正含义。

冯玉祥任职陕西督军时,他得知有两个外国人私自到终南山打猎,并且打死了两头珍贵的野牛,就把他们召到西安,责问道:“你们到终南山打猎,和谁打过招呼?有没有领到许可证?”

两个外国人回答道:“我们打的是无主野牛,不用通报任何人吧!”

冯玉祥听了,带着怒气说:“终南山是陕西的辖地,野牛则是中国领土内的东西,怎么会无主呢?你们不经批准便私自打猎,就是违法!”

外国人狡辩道:“这次到陕西,在贵国发给的护照上,不是准许我们带枪吗?可见我们打猎已经获得了贵国政府的许可,怎么能说是私自打猎呢?”

冯将军反驳道:“准许你们携带猎枪,就是准许你们打猎吗?如果准许你们携带手枪,难道就表示你们可以在中国境内随意杀人吗?”

其中一个外国人,十分不服气地说:“我在中国15年,所到的地方没有不准打猎的。再说,中国的法律也没有规定外国人不准在中国境内打猎。”

冯将军冷笑着说:“的确是没有规定外国人不准打猎的法律条文。但是,难道就有准许外国人打猎的法律条文吗?你15年没遇到过官府的禁止,那是他们昏庸!现在我身为陕西的地方官,我可不能昏庸。再说,我负有国家人民托付的保家卫国之责,自然要禁止你们私自打猎!”

这两个外国人最后在冯玉祥的理直气壮前不得不承认错误。

“恶”一些胜在有威势。由于许多人都是非驱策不可的,一般而言,“偏恶”会远比“偏善”更能令别人为他效力办事。不讲人情的人当然不受爱戴,但却能令人不敢造次。

许多人不喜应酬,只想安静地做事,那么“恶”的形象便会产生适当的阻止作用,令你的应酬减到最低限度,赚得清静。

“好人”倾向于对人堆笑脸,以至巴结逢迎,“恶人”板着脸做人,反而塑造出一个严肃的、令人敬畏的形象来。

让我们想一下,有多少次,我们是吃了“不够恶”的亏,起码别人不怕我们。如果有这样的问题,便不妨从明天开始“重新”做人,而且作好做“恶人”的准备。

用一点儿江湖义气打动人心

中国人向来都把“义”看得很重。许多人喜欢互相之间称兄道弟,醉心于哥们儿义气式的友谊,喜欢武侠小说中的那些“侠客”“拜把子”的交友方式,而且有结拜异姓兄弟的传统。只要义气相投便要义结金兰结拜换帖,有了八拜之交即可为朋友两肋插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并认为这样的关系才是真正的朋友。其实,真正的朋友并非是这种讲哥们儿义气的朋友。

朋友之间要讲点儿“义气”,但是却不能讲“哥们儿义气”。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从字面上讲,“义气”就是主持公道的意思。也就是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但是,作为“哥们儿义气”来讲,就是为了朋友私情而抛弃原则的一种狭隘义气,说到底,是建立在利己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你对我有恩,我对你有义,你给我好处,我给你报答,就是这么一种交换关系而已。

有一个火车司机和一个副司机两个人,工作上是长期搭档的伙计,生活中是亲如兄弟的“哥们儿”,可就因为“哥们儿义气”太重,双方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一天,两人当夜班执行调车作业,副司机在下半夜精力不济,打起盹儿来。司机出于“兄弟情谊”没有吭声,心想,自己多辛苦点儿就是了。谁知,睡意也渐渐向他袭来,仅一分钟,机车就越过关闭的信号机,造成挤岔事故。

或许现在你有许多的朋友,但是如果有一天,当你真正发生重大事情时,真正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你才知道相交满天下,相知无一人。原本称兄道弟的朋友,一下子全不见了,剩下痛苦和灾难只有自己承担。

有一位老人回忆自己的奋斗史,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创业之初的艰难时期,为了周转一笔数额只有两万美元的资金,尝尽了人情的冷暖。最后还是自己的母亲卖了房子才渡过难关。那是他人生过得最辛苦、最难忘的一段时间。

现在回想起来,还会令这个60多岁的老人眼圈泛红。不过,等到他事业平顺时,他感叹他赚钱的速度,就像是老天爷把欠他几辈子的钱都一起还给他一样。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一般人事业尚未发展,或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甚至是在落魄的时候,不离不弃,永远陪在你身边的人,才是真正的财富。而这样的人,通常不是来自于自己的父母、亲人、师长,就是忠诚的兄弟。所以要好好对待你身边的亲人、好友,因为你生命中帮助你最大的人,往往就在你身边!

中国清末大商人胡雪岩生平往来人缘充沛,但是真正影响他成功的关键人物只有两个:杭州知府王有龄和湘军名将左宗棠。前者帮助他站稳脚跟,后者则让他事业更上一层楼。

不过,胡雪岩与这两个人,都不是以“利害”相交,而是以“义气”相交的,他们都可称为胡雪岩的贵人。

就王有龄而言,胡雪岩最初与他交往,正是王有龄落魄之时,当时还是钱庄伙计的胡雪岩,冒着被炒鱿鱼的危险,慨然赠给王有龄500两银子,供王有龄打通关节做官。结果东窗事发,胡雪岩被开除,最后甚至沦落青楼当龟公。

但是王有龄在得到胡雪岩的500两银子相助后,鸿运大发。他在北京得到旧日同窗何桂清的帮助,顺利当了浙江海运局坐办,专门主管海上运粮的事。这在清末是一份很有油水的官职,这也意味着胡雪岩押对了宝。

再就是帮助胡雪岩事业更上一层楼的左宗棠。胡雪岩与左宗棠相遇,正是左宗棠攻陷杭州城时。左军缺粮与缺饷问题严重,士兵吃不饱,没有力气作战,没有薪水领,更没有心思卖力打仗。

胡雪岩先不谈利害,为道义,为好友杭州知府王有龄,更为左宗棠,出钱出力解决这两项难题,两人从此结为知己。

让别人欠你一个人情

环顾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只知道一味要求别人的关怀与爱,而不知反求于己。当然,这些人到头来终究无法遂愿。试想别人为什么要关怀你,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且无时无刻都是如此。

纽约电话公司曾作过一项统计,想找出在人们通话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结果是“我”字。在500个取样的电话录音中,单单是“我”这个字,就被用了3990次之多。

当你拿起一些自己和其他人合照的照片时,你第一个看的是谁?如果你认为别人真关心你的事,那么请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今晚病逝,将有哪些人会立即赶来吊唁?

如果你不先付出对别人的关怀,别人又怎么能关怀你呢?

已故维也纳心理学家爱佛瑞·艾德纳,在其著的《人生真义》一书中曾说:“只有不懂得关怀别人的人,其生活才会面临真正的痛苦,甚至伤及他人。世界之所以充满失败,正是由这些人所造成的。”只要我们肯表现出真正的关心与爱戴,即使最忙碌的人,也会忙里抽空,帮我们解决问题。

自私的人永远想着自己,真正会交际的人总是想着对方,因为想着对方等于为自己积累人脉,等于想着自己。为对方着想,这是人际交往的一条重要原则。

生活里,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都不喜欢自私的人,人们都喜欢总是为别人着想的人,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回报为自己着想的人。所以我们在做人做事时一定要尽量为别人着想,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人脉环境。

要想别人能够爱戴你,尊敬你,那么你必须要先爱别人,先对别人好。如果你时刻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那么就能为自己多储备一些人情的债权。这就如养成了储蓄的好习惯,这不仅仅能够让你得到一些好处,甚至会让你的子孙后代受益无穷。

钱钟书先生曾经有一段时间在上海写《围城》,他的夫人杨绛在操持家务。这段时间他生活得异常困窘。当时他还没有出名,他的学术稿也没有人过问,之后,他开始尝试着写小说。关于他创作小说的缘由,多多少少掺杂了挣钱养家的成分。

他每天只创作500字,速度虽然不慢,但是也不是纯商业性的写作。这个时候,黄佐临导演拍摄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这让当时捉襟见肘的钱钟书一家感激涕零。多年之后,黄佐临导演的女儿黄蜀芹得到了钱钟书的许可,拍摄了电视连续剧《围城》,事实上,她是拿着她父亲黄佐临的一封亲笔信去找的钱钟书。

人情是一笔最难还的债。谁平白无故得到别人的好处心里总过意不去,千方百计想着要还。只有还了,心里才能轻松。再说,一个人不可能独自凭借自己的力量去闯世界,即使是那些白手起家有成就的人,也需要借助众人的支持才能达至辉煌,所以,给别人一个人情也许是他们报答别人的方式。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会积极偿还你的人情债,不过,“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古话一般都会应验。

有一个深谙此道理的人,常常设法对别人付出关怀,他一直想查出一些好友的生日,为了不被对方查出他的动机,经常都是拿占星术做幌子,装着要替对方算命,以套出其出生日期,并趁对方不注意时,将其出生日期记在笔记本上,回家后再记录到另一个本子上。然后每年都按着日期,寄上贺卡和电报,这种关怀常常让收到贺电的人感激不已。

如果你凡事计利,表面上看起来你是个精明的人,而且也得到了该得的,但这是杀鸡取卵,你的“利”绝不会长远。所以做事除了要考量利益之外,也要考量人情。也就是说,一件事情若掺杂了人情的因素,你就要考虑到“人情利”,宁可以利益来换取人情,而不是要为了利益而牺牲了人情,因为利益是一时的,而人情才是长远的。说得直白一些,你带着帮忙、协助的心态来做事,受你帮助的人能不心存感激,欠你一份情吗?

有一个公司的管理者,每月都在每个员工薪水袋中放入自己亲笔所写的慰劳便条。因为常出差,所以很少有机会和职员相处,而想到这种方法作为沟通的手段。

——“这个月时常加班,辛苦你了,因为你的努力,才会有如此好的成绩,假日时请在家中好好休养。”

——“听说你的儿子获得了少年体操比赛的好名次,真是了不起的孩子,一定会有出息的。”

在薪水袋中增加这样的留言,职员会怎么想呢?应该会感激——“啊!老板总是那么关心我的事情呢!”

这种对他人的真诚关怀,会衍生出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合为一体的瞬间,会产生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就能取得成功。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都曾不同程度地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所以要心存感激。送给别人一个人情,表现自己的诚意,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言多必失,学会少说话

美国的艺术家安迪·渥荷曾经告诉他的朋友说:“我学会闭上嘴巴后,获得了更多的威望和影响力。”

大智若愚,有学问的人一般不乱讲话。只有那些胸无点墨又爱慕虚荣的人才喜欢信口开河,大发言论。“宁可把嘴巴闭起来,使人怀疑你浅薄,也不要一开口就让人证实你的浅薄。”这是一句值得大家牢记的名言。

所以在研究说话艺术时,首先要学会“少说话”。

你也许会反驳:“既然人人都要学少说话,那么,说话艺术就不必细加研究了。”其实不然,少说话固然是美德,但人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只能“少说”而不能完全不说。既要说话,又要说得又少又好,这才是讲语的艺术。

首先,言多必失,说得越多,显得越平庸,说出蠢话或危险话的概率就越大。

马西尔斯是古罗马时代一名战功赫赫的英雄,公元前454年,马西尔斯打算角逐最高层的执政官以拓展自己的名望,进入政界。

竞选这个职位的候选人必须在选举初期发表演说,马西尔斯便以自己十多年来为罗马战争留下来的无数伤疤作为开场白。那些伤疤证明了他的勇敢和爱国情操,人们深为感动,几乎每个人都认为他会当选。

投票日来临的前夕,马西尔斯在所有元老和贵族的陪同下,走进了会议厅。当马西尔斯发言时,内容绝大部分是说给那些陪他前来的富人听的。他不但傲慢地宣称自己注定会当选,而且大肆吹嘘自己的战功,甚至还无理地指责对手,还说了一些讨好贵族的无聊笑话。

他的第二次演说迅速传遍了罗马,人们纷纷改变了投票意向。

马西尔斯落选之后,心怀不甘地重返战场,他发誓要报复那些投票反对他的平民。

几个星期之后,元老院针对一批运抵罗马的物品是否免费发放给百姓这个议题投票,马西尔斯参加了讨论,他认为发放粮食会给城市带来不利影响,这一议题因而未决。接着他又谴责民主的执政方针,倡议取消平民代表(亦即护民官),将统治权交还给贵族。

马西尔斯的最新言论再一次激怒了平民。人们成群结队地赶到元老院前,要求马西尔斯出来对质,却遭到了他的拒绝。于是全城爆发了动乱,元老院迫于压力,终于投票赞成发放物品。但是,老百姓仍然强烈要求马西尔斯公开道歉,才允许他重返战场。

于是,马西尔斯出现在群众面前。一开始,他的发言缓慢而柔和,然而没过多久,他变得越来越粗鲁,甚至口出恶言,侮辱百姓。他说得越多,百姓就越愤怒,百姓的大声抗议中断了他的发言。护民官提议判处他死刑,命令治安长官立即拘捕他,送到塔匹亚岩顶端丢下去。后来,在贵族的干预下,他被判决终生放逐。人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走上街头欢呼庆祝。

如果马西尔斯不那么多言,也就不会冒犯老百姓,如果在落选后他仍能注意保护自己的形象,依然还有机会被推举为执政官。可惜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论,最终自食其果。

所以,我们要记住这样一个原则:在任何地方和场合,我们要尽量少说话,缄默是值得提倡的。如果非说不可,那么,你要注意所说的内容、意义、措辞、声调和姿势,以及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话,怎么说才得体。

其次,不知内情,就不要乱说话。

俗语说:“祸从口出。”如果说话不当心,就会招人忌。“金人三缄其口”,意思就是告诉大家说话要谨慎。可是,让人缄口不言,事实上是做不到的,那我们说话的时候,唯有留心谨慎而已。为了受到人们的重视,引起众人的兴趣,唯一的秘诀就是少说话,有时间静静思考,一旦说话便语惊四座。

给人好处要给得恰当

人际关系是很微妙的东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所能接触到的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有可能变成我们日后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层层叠加的社会关系网可以和很多人拉上关系。如果我们能和这些人拉上关系,相信对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有帮助的。

想利用别人,就要给人好处。也唯有给人好处,才能从别人身上也得到一些“好处”!如果从不给人好处,那么这个人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给人好处,要选准时机和方式。给得不恰当,不但对方不会感激你,有时还会怨你。你花心思为别人考虑,结果好心办坏事,对方不理解,白白损失利益,又招别人的怨恨,天底下再也没有什么事比这更冤了。

所以,要给人好处,就要给得“恰到好处”,也就是说,不轻给,不滥给,不吝给!力争用最小的代价换得最大的人情,避免花了钱却不讨好。

“不轻给”就是不轻易给对方好处,总是要让对方为得到这些好处而经历一些历练,花一些精力和心思,让他在付出自己的努力之后,才能“得到”。只有这样,对方才会珍惜得来不易的好处。

如果你随便给别人好处,那么对方不但不会珍惜你给的好处,而且对你也不会有任何感激之情,反而还会嫌少、嫌不够好,甚至一再向你要好处,你如不给或给得不如前次好、不如前次多,对方便要怪你、恨你,比不给他好处还怨得深、恨得厉害。

《水浒传》中,宋江杀人后,逃到柴进庄上避难,碰上了武松。当时武松误以为自己伤人致死就躲在柴进庄上。但是武松性情刚烈,喝醉了酒,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的庄客,没一个道他好,所以柴进也不是十分喜欢他。显然,武松对柴进也是有很大怨气的,尽管柴进在武松身上花了不少钱。

给别人好处一定要拿捏好分寸,掌握好火候,该给的时候一定要给,不能故意不给,不能让对方受了委屈还不落好,或者明摆着要折磨对方。这样对方尽管得到了好处,但是对你却怀恨在心。你要适时地表达出你给的这些好处并不如对方想象得那么好,或者是你也向对方倾诉苦衷,比如有些事你也做不了主,还要和别人商量才能作决定等等,给对方的心理上松松绑。

同时,你也要让他知道,你促成这件事,是如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这样一来,对方接受了你的好处,心里自然会有压力,肯定对你千恩万谢,而且也不会把你当成“万事通”动不动就来找你办事。这样给人好处,才能给得有价值、有意义。

宋江见到武松后,马上拉着他去喝酒,如同亲人相逢一样,当他发现武松的衣服旧了时,马上拿钱出来给武松做衣服,事实上,这钱是柴进出的。宋江每天陪着武松喝酒,这喝酒的钱也是柴进开销。武松辞行的时候,宋江一直送了六七里路,并摆酒送行,还拿出10两银子给武松做路费,而后一直目送武松远离,一直到看不见了才罢休。

从头到尾,宋江只不过花了10两银子和饯行的一顿饭钱,却把武松感动得五体投地。而柴进整整庇护了武松一年,在武松身上的花费没法计算。但是在武松心目中的分量,宋江要远远超过柴进。柴进花的冤枉钱太多,给别人的好处给得太过随便,这让武松觉得只要柴进怠慢了他,就是对不起他了。事实上,柴进帮助了别人,却没有落个好,反倒让武松满腹怨气。这样一来,柴进劳心伤神,花钱为武松所做的一切也便失去了意义。

“不滥给”也就是说不能胡给乱给,该给多少都要有准则,否则会出现后遗症,而且还会造成是非不明的结果。

“不吝给”是指应该给、必须给、不得不给时,就要毫不吝惜地给。不怕给得多,只怕给得少。

而最不吝给的当属刘邦了。刘邦还在打天下的时候,有次遭围困,便写信叫韩信来救,韩信回信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以方便调兵遣将,刘邦被韩信“要挟”得不愉快,刚想要发作,张良给他使了个眼色,刘邦立刻改口说:“男子汉大丈夫,做什么‘假王’?我现在就封他做‘真王’!”,于是立刻封韩信为王,从而解了围!

刘邦“给”得及时、恰当,从而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而项羽之所以会失败,事实上也就败在“吝给”上。

你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就得给别人一点儿好处,但又不能给得太多,让人对你的好处没了兴趣。正如富兰克林所说:“慷慨并不是给予很多,而是给予得很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