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姬见到刘邦,跪在地上痛哭不已。刘邦窥破了戚姬的心意,说:“你莫非是为了如意改封就国的事吗?我本想立如意为太子,只是废长立幼,废嫡立庶,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等等再说罢。”戚姬更加哭泣哀求,刘邦不禁动摇,最后决定第二天跟群臣商量改立太子的事。只是由于大臣的反对,才未成议。
但吕雉知道,刘邦还会重新提出废立太子的事。她自己想不出保全太子的办法,便拉拢张良,让张良替她出谋划策。张良说:“如果让一些贤能而又卓有名望的人辅佐太子,皇上就会觉得太子既贤明又得人心,即使要废,也要慎重考虑。如果这样,或许能保全太子。”吕后连忙又问哪里有这样的人,张良说:“听说陕西的商山一带有四位年老的隐士,称为‘商山四皓’,皇上曾多次聘请征召,都被拒绝了,如果能请得他们前来,或许有用。”于是,吕雉就派人千方百计地请来了“商山四皓”。
刘邦在平定了英布等人的叛乱以后,鞍马劳顿,再加上征战中所受的箭伤复发,病势沉重。戚姬日夜侍候在旁,暗想万一高祖驾崩,自己母子绝无生路,便婉转哀求刘邦设法保全其母子的生命。刘邦想来想去,并无其他方法,只有重提废立太子一事。
张良为太子少傅,听说了这事,立刻进去拜见刘邦。张良说了许多道理,刘邦居然不理。张良自跟从刘邦以来,刘邦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唯独这次例外,张良知道难以劝谏,便在家里装病。太子太傅叔孙通听说了,进宫直言抗谏说:“从前晋献公宠爱骊姬,废去太子,晋国乱了20年;秦始皇立胡亥,致使秦国灭亡,这是您亲眼所见。吕后与陛下患难夫妻,只生太子一人,且太子仁孝,天下共知,为什么要无端废弃呢?如果不听,我便以死相谏。”说着就要拔剑自刎,刘邦连忙止住说:“朕本是说说而已,并未当真。”
不久,刘邦特召太子宴饮,实际上想考察虚实。
“商山四皓”听说了,也跟太子一起进宫,刘邦见太子身后坐着四位须眉似雪的老者,十分惊异地问是什么人。四位老者一一自叙姓名。刘邦非常惊愕地说:“朕访聘你们已有好几年,你们总是不来,现在难道是跟朕的儿子交游吗?”“四皓”齐声回答说:“陛下轻贱士人,随便辱骂,我们忍受不了污辱,才不来见您。现在听说太子仁厚爱士,天下士人都伸长了脖子盼望太子,愿为太子效死。我们几个人特意远道而来,是想敬奉辅佐太子。”刘邦听了,叹息不已。
等太子和“四皓”离开时,刘邦急忙把戚姬叫来,指点着“四皓”的背影说:“不是朕不愿立如意为太子,实在是太子羽翼已成,已不能废弃了。”戚姬听后,知道再无希望,当即悲泣欲绝。
这样,吕后借助“四皓”的名望,以及张良的忠义保全了儿子的太子之位。
这是一场复杂的官场博弈,在这场权力的争斗中,吕雉巧借别人的力量,来打败对手,使自己摆脱厄运,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7.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只有选对了贵人,你的才华和抱负才能实现,如果你一时不慎看走眼,另投他主是你唯一正确的选择。
如果你手上有一粒理想的种子,就一定找一个理想的地方把它种下去,别让你的理想因气候或水土不服而埋没了。聪明的人知道不能把一身才华白白浪费在注定无所作为的主子身上,他们会另寻他主,在适当的时候和适当的地方让自己的理想再度萌发。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愚忠之臣,他们死守做臣的道德准则,即使面对昏庸无比的皇帝,也死心踏地地跟着,到头来一腔热血最终洒在了崩溃王朝的废墟中,成了那个时代的殉葬品,他们的精神固然值得钦佩,但他们的做法实在是有待商榷。
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思想也应该不断跟着前进,姜子牙助文王灭纣便成为了永垂千古的美谈,而那个可怜的比干臣相的下场便是愚忠之臣的镜鉴,识时务者为俊杰,在非零的博弈中,审时度势,寻找最佳的“主子”,便成了聪明人的选择。
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谋臣之一的刘基(字伯温),便是这样一位“喜新厌旧”之人,他在元末明初的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最终为大明王朝的开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基少有大志,14岁的时候便才华横溢了。
少年得志的刘基,颇想为元朝尽忠,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当时正处于元朝末期,官场腐败,贪官横行,整个社会统治已是大厦将倾。但刘基并没有感到独木难支。他一方面以身作则,为官清廉,一方面与那些贪官污吏做斗争。可是不久之后,他因上文弹劾监察御史失职得罪上司,被排挤回家。
官场的第一次失意并没有使年青的刘基灰心丧气。回乡隐居的日子里,他刻苦钻研易经八卦,兵书战策,并广交宾朋,扩大自己的影响,随时准备东山再起。他知道,有了梧桐树,不愁没凤凰。果然,刘基的名声越来越大,有人甚至认为他的才干足可以与诸葛亮相比,很多人纷纷登门求教。刘基觉得,他出头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适值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黄岩人方国珍因被诬告通寇,杀仇家,率兄弟三人聚集海寇数千骚扰江浙,朝廷几次派兵都没剿灭,连江浙行省左丞孛帖木儿都被其活捉,于是朝廷决定许以高官厚禄招降方国珍。但方国珍几降几叛,弄得人心惶惶。江浙行省终于想到了刘基,举荐他为元帅府都事。
深居简出十几年的刘基再一次感到眼前出现了光明。他一到任就力主用武力严剿方国珍,刘基做梦也没想到,正布置出兵呢,朝廷令下,说他擅作威福,夺去兵权不算,还把他羁管在绍兴。刘基一气之下,头发都白了一半,弃官回青田老家,再度隐居。
这次官场失意对刘基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
此时的刘基已年近50,他以为此生将不再有什么机会了,一身的才华抱负也就要付之东流。谁知道此时农民领袖之一的朱元璋再度请刘基出山,刘基对朱元璋半信半疑,很不愿意出山,经过朋友再三劝告,刘基才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到了朱元璋驻扎的应天。
刘基到了应天之后,心情仍然很抑郁。朱元璋召见他那天,他懒懒散散地来到朱元璋的帅府,见朱元璋时只略略一拜。当朱元璋问到关于如何建立功业时,刘基随机想出了治国十八策,说得朱元璋点头称是,亲自为刘基斟茶,继续向他征求有关军事作战等各方面的意见。
朱元璋为了笼络像刘基这样的文人,专门修了一所礼贤馆,给予文人们很高的待遇,而且一旦听到他们有什么高明的见解,立刻予以采纳。刘基感到终于遇到了明主,便死心塌地地追随朱元璋,他决心利用自己的军事才能,为朱元璋出谋划策。
从此,朱元璋把刘基当成心腹谋士,事无大小,都要同刘基商量。朱元璋称呼刘基,只用先生而不呼其名以示尊重,和别人谈起也常把刘基比做汉初的张良。这就更加增强了刘基报答知遇之恩的愿望。
最后在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众多武将文臣的辅佐之下,朱元璋终于一统江山,开创了大明王朝的几百年基业。
刘基审时度势,不盲目愚忠于元朝,最后得以在朱元璋的荫庇之下,成为大明的开国功臣,而他的一身才华和智慧也有了用武之地。我们每一个人在寻找自己的靠山时,都需要领悟这种灵活应变的博弈策略。
8.借人力撑起一片天
一个人有无智慧,往往体现在做事的个性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然,借用别人的力量,助己成功,是必不可少的成大事之道。
关于用人,《论语》中早有记载。子日:“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说,舜无为而治,让人很羡慕。但他仍然能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原因何在呢?《论语》的另一章节中作了解释:“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舜之所以能够无为而治,是因为他懂得知人善用,做到了先人后事。孔子的学生仲弓要去地方当官,来向孔子询问为政之道,子日:“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孔子认为知人善用才是为官之道。
纵观古今,大凡贤明君主无不是礼贤下士,靠着手下一批精锐的勇士和志士为自己开创了一番新天地。在项羽和刘邦的博弈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人才的重要性。
项羽取得天下的那一年刚刚27岁,正当青壮年,事业大有可为,全世界恐怕也只有亚历山大大帝可以与之媲美!可垓下之役,项羽一败涂地。临死的时候他感慨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我失利是因为老天爷不给我机会,是因为马跑不动了,是因为手下人无能!他临死的时候也没明白自己败在什么地方。
刘邦,比项羽要大二十几岁,年轻的时候吊儿郎当,也没有过人的智慧。项羽打天下的时候,刘邦已经快五十岁了,而且项羽还处处占有优势0但最后,刘邦却获得了胜利。原因何在?
刘邦定天下后,一语道出了他战胜项羽的原因,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垧,不绝梁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只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失败。”
项羽单手就可以把鼎举起来,二十七岁的时候就把天下打下来了,刘邦一个将近五十岁的老头,最终能战胜他,主要是因为他能知人善用、乐于纳谏。
曹魏时期的《人物志》说人可以分为“英”和“雄”两类。夫草之精修者为英,聪明秀出谓之英;夫兽之特群者为雄,胆力过人谓之雄。英类人物可以为相,如张良萧何等;雄类人才可以为将,如韩信关羽等。只有把两类人物的优点会聚一身的才可以是君临天下的大英雄,项羽和刘邦都是这样的大英雄。不过刘邦英气较多,可以识人才,听人劝;项羽雄气较多,自我英雄主义严重,连他的义父范增都容纳不下,以至最后垓下大败。
刘邦虽然不如项羽有谋略和英勇善战,每次和项羽对阵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他知道任用张良和萧何为自己出谋划策,任用韩信为自己领兵打仗。项羽虽勇,然而敌不过这众人的智慧。“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何况张良、萧何、韩信这类将相人才呢?这正是刘邦在这场博弈中取得胜利的原因所在。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一个脑袋一双眼睛,所想的、所看到的都是极为有限的,作为君主,要想成就霸业,单靠自己的智慧和眼力是远远不够的。但如果懂得看人、用人,便可以为自己减少很多负担,即使不事事躬亲,也可以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