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博弈密码
39395400000023

第23章 时效博弈:下手快才能强(1)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信息流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人和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各方面条件相当的情况下,谁能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采取行动,谁就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先下手为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今日事今日毕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昨日已逝,明日未来,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们只有牢牢抓住今天,才能用无数个今天赢得丰盈的人生。

人总是有惰性的,总是喜欢给自己开绿灯,今天做不完的事情总是觉得明天再做不迟。

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把事情拖到不能再拖的时候再去做。就像手头上有一份工作没有及时完成,但我们总觉得无关紧要,不到燃眉之急,总会往后推一推,于是,当许多这样的任务挤在一起时,就会心烦意躁,感觉自己好忙,有好多事要做,压力就大了。所以,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是很有好处的。

今日事今日毕是一种生活态度。唐时已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诗句,发人深省。可有多少人思索过: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做了些什么?又有多少人能把握时间的质量,在同样的岁月中找寻生命的意义呢?昨日已逝,明日未来,只有牢牢抓住今天,才能用无数个今天赢得丰盈的人生。

今日事今日毕更是一种工作态度。古今中外不乏分秒必争、努力工作的例子,我们身上却鲜少有他们的影子。爱迪生常说一句话:“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时间”,历来凡集大成者,无一不是充分利用时间工作的。试想:一个满怀激情的人、一个“今日事今日毕”的人与一个消极应付的人、一个做事“拖、推、疲”的人,谁能做好工作呢?答案不言而喻。

今日事今日毕是一种理性的博弈思维,它不仅可以加快你的办事速度,而且可以使你享受到完成任务的喜悦。精力往往在成功之中更新,在拖延之中衰竭。一个人要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必须缩小时间计算的单位,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计算时间的人,效率要高得多。做每项工作,都要给自己一个时间截止,何时起,何时毕,能用半小时完成决不拖到一小时。

有个年轻人很想知道怎样才能获得成功,他打听到在自己生活的这个地区里有一个很有智慧的老人。

年轻人想出去闯世界,获得成功,在走之前,他就去拜访这位有智慧的老人,见到老人之后,他向老人诉说了自己渴望成功的心情,希望老人能给他些建议,老人笑笑说:“孩子,你永远都要记住,今天是你最美好的一天。昨天和明天都是你已经无法再去控制的了,抓住今天才是智者所为,永远不要把今天该做的事情寄托给明天。”

年轻人似懂非懂的离开了,在外闯荡的几年,年轻人逐渐明白了老人的意思,他严格地按照老人的建议,做到了日事日清。他最后真的成功了,回到自己的故乡,再去见那位老人的时候,老人已经去世了,但他还是找到了墓地,在那里给老人鞠了深深的一躬。

今日事今日毕,说起来并不是件难事,但是能做到的人则不多,因为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总会有许多外部因素的干扰,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掌握好理性的博弈策略,抵住外在诱惑,真正执着于自己的目标,不给自己的拖延开绿灯。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成功机会。

当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并且已经决心要实现它的时候,那么永远都不要自作聪明地设计工作期限,希望工作的完成期限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而后延。聪明的人会牢记工作期限,并清晰地明白,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做完。这一看似荒谬的要求,是保持恒久竞争力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唯一不会过时的东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想成功的人都必须奉行今日事今日毕的理念。一个总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的人,永远是成功的。其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价值,总有一天会用自己的成功向别人证明。

我们都说,播种一个计划,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思想;播种一个思想,收获一个行为;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成功。我们应该把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牢记心中,让它成为我们的一种思维,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那么我们会慢慢发现自己的收获已经让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2.拖沓是成功的致命武器

拖沓是扼杀成功的致命武器,它并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让问题消失,只会消磨人的意志,耗尽人的激情,最后磨灭一个人的自信心。

迟疑不决是一种疾病,拖沓则是它的前期症状。对那些深受犹豫不决之苦的人来说,唯一的改正方法就是做出果断的决定。否则,这一疾病将成为摧毁胜利和成就的致命武器。

通常来说,犹豫不决的人就是失败的人。拖沓是扼杀成功的致命武器,拖沓并不能使问题消失,也不能使解决问题变得容易起来,而只会使问题深化,给事业造成严重的危害。我们没解决的问题,会由小变大、由简单变复杂,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解决起来也越来越难。而且,没有任何人会为我们承担拖延的损失,拖沓的后果可想而知。

比尔·盖茨说过这样的话:“过去,只有适者能够生存;今天,只有最快处理完事务的人能够生存。”

只有不拖沓善于立刻投入行动的人才能挤出时间来完成更多的事,这也是帕金森定律所揭示的内容之一。帕金森定律认为,拖沓只会耗尽所有的时间。

一位闲来无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一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上一整天的工夫。找明信片要一个钟头,查地址半个钟头,写信一个钟头零一刻钟,然后,送往邻街的邮筒去投邮究竟要不要带把雨伞出门,这一考虑又花了20分钟。一个效率高的人在3分钟内可以办完的事,另一个人却要操劳整整一天,最后还免不了被折磨得疲惫不堪。

避免帕金森定律产生作用的办法似乎很明显:为某一工作定出较短的时间,也就是说,不要把工作战线拉得太长,而是尽快完成某项任务——当然,必须保证工作完成的质量。如果不这样做,你对待那些困难的或者轻松的工作就会产生惰性,因为没有期限或者由于期限较长,你认为可以以后再说。如果你只是从工作而不是从可用的时间上去着想,你就会陷入一种过度追求完美的危境之中。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无为的拖延,因为你会巨细不分,且又安慰自己已经把某项(实际上是次要的)工作做得很完美,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主要的目标落空了。

当一个人面对困境的时候,更容易犯拖沓的错误。因为人们往往会对困难产生一种逃避心理,不愿去面对,这样就会在无形中把该做的事拖延下去,这样对于事情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只会给自己造成更大的压力。

福特公司的一位老顾客约翰-韦尔逊先生的事业在经济衰退期曾经经历过不小的冲击,当时他已经到了要宣告破产的地步,不但身负巨债,更有许多债权人威胁着要打官司。事实上,已经有多位债权人将他告上了民事法庭。在这种走投无路山穷水尽的情况下,破产对约翰来说是迟早的事情。

在这段期间,约翰整个人变得意志消沉,憔悴萎靡,每天的上班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只要一踏入公司,讨债的电话便蜂涌而至,刺痛他全身每个细胞。

有一天,他在下班搭乘地铁的途中,读到了一本杂志。其中一则记载某位人士买下一家即将倒闭的公司并将之重新整顿的报道,深深地吸引了他。

“他都能够挽回破产倒闭的命运,为什么我就不能呢?我应该也可以做得到。”

约翰的心底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他开始从“办得到”、“干下去”的观点来重新衡量事物。

他仍然会以萎靡不振的样子出现在公司吗?不,完全相反。第二天一大早,他匆匆忙忙乘坐地铁,一进公司便要求经理将所有债权人的电话都整理出来。

然后他开始打电话给每一位债权人:“能不能请你再宽限一段时间,只要再过几个月,我一定会将欠你的钱连本带利一起还给你……”他用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诚恳态度来请求对方。

凭着真诚自信的语气,约翰竟然使得所有债权人都答应了他的要求。负债的压力一消失,他便集中全部精力在公司的业务上,而且,由于他身上所重现的活力和勇气,使这家公司得以顺利接下许多订单,不久,他公司账簿上的赤字逐渐消失,开始转亏为盈。

就这样,约翰用他的勇气使公司起死回生,终于摆脱了困境,走向了成功。而与约翰处于同一境地的许多人,都在等待中相继破产,过着潦倒的日子。

在博弈中,参与者所采取的策略是会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影响的,杂志的正面报道让约翰重拾激情,从而找到了出路。这一博弈过程可以启示我们,处在困境中,如果你甘心受困境的摆布,什么都不去做的话,那么等待你的就必然是更大的失败和挫折。反正事情都有可能比现在更坏,为什么不干脆放手一搏呢?如果你主动去做些什么,事情反而可能会有转机。

我们应该怎样克服拖沓的毛病呢?

首先,要给自己制定计划。将自己近期要做的工作列出来,从最困难的工作做起,顺着列出的表单一直做下去,直到简单的任务。

每天都完成一些你计划中的事情,并随时把新的任务和项目纳入计划,即使是五分钟内就能完成的事情。列出两三件有助于完成任务并可以在五分钟内做完的事情,完成其中的一件,然后奖励自己。将你通常逃避的任务与你喜欢做的事安排在一起,例如,“我要写半个小时的每月报告再回家。”

其次,永远不给自己找借口。不要任何借口!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努力地完成自己已经制订的计划,而不是浪费时间寻找借口让自己的计划无限制的拖延。不论是失败了,还是做错了,再妙的借口对事情本身没有丝毫的作用。

我们应把“没有任何借口”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始终以行动为见证,而不是编一些花言巧语为自己开脱。我们无需任何借口,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我们就义无反顾地到哪里。

再次,挑战不可完成的工作。恐惧导致拖延,而拖延则会导致更深的恐惧。拖延者常常被工作的分量和复杂性吓倒,他们害怕自己无法完成任务,结果就会不自觉地把工作一拖再拖。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西方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是对自己潜能的抑制。

另外,一分钟都不要拖延。歌德说得好:“只有投人,思想才能燃烧。一旦开始,完成在即。”“绝不拖延,立即行动!”这句话是最惊人的自动起动器。任何时刻,当你感到拖延的恶习正悄悄地向你靠近,或当此恶习已迅速缠上你,使你动弹不得时,你都需要用这句话来警醒自己,在一分钟之内动起来。

人一生最长的是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最短的也是时间,因为人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我们能做的就是抓住眼前的每一个机遇,决不拖沓,让本来就匆匆而过的时间在我们手里实现最大价值。

3.管理好时间的十大法则

成功的人无一不是管理时间的能手,实际上只要扎扎实实地过好每一天,几乎不可能不能成才、有所作为。

每人每天拥有的时间都是相等的,但是不同的人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工作却相差悬殊。不会利用时间的人总是事倍功半,会利用时间的人则可事半功倍。

以下是管理好时间的十大法则:

一、对时间进行计划管理

对时间的使用不能干了算,而要算了干。把要完成的工作,按小时、按天、按周的先后时序排好,然后按计划逐个完成。在自己可控的时间内工作安排紧张而有节奏,并尽力把不可控制时间转化为可控时间,善于在不可控时间内处理事务,使用时间最忌把时间切成零星的碎片,不能把一件完整的工作肢解为几次完成。要尽量把自己的时间集中起来使用。集中时间多少要依工作的需要而定,集中的过多,也会造成浪费。一般来说,时间集中较多的人,往往是时间利用率最高的人。

二、对时间的使用也要计算成本

凡是劳而无功或得不偿失的事尽量不去做。计算时间的单位不要用小时,而是用分钟。越小越有助于督促自己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假定一个部门平均每人月收入400元,这400元占每人每月创造新价值的27%,则每人每月创造新价值为:400÷27%=1482元。每人每天工作为7.5小时,每月工作23.5天,则每人每月工作时间:7.5×23.5×60=10575分钟。每人每分钟创造的价值=1482÷10575≈0.14元。

如果办一件事,需要3个人工作5天,则办此事的成本为3×5×7.5×60×0.14≈945元。

三、善于区分重要工作和一般工作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对自己的工作要分轻重缓急。工作一般分三类:急件,必须马上办;优先件,尽量去办;普通件,有空去办。应把主要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去,抓住了关键性的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四、利用最佳状态去办最难和最重要的工作

一个人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里,精力状况是不一样的。生物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人和其他生物的生理活动都有明显的时间规律。人的智力、体力和情感都显现出一种周期性的变化,也就是人体内“生物钟”的作用。管理者应该找出自己在一天中,什么时间工作效率最高,要充分利用自己效率最佳的工作时间,来处理最重要和最难办的工作,而把精力稍差的时间,来处理例行公事的事情上。

五、把常规的工作标准化

如何办理经常性工作,它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照章办事。同样的问题出现后,把具体情况和处理办法写下来作为日后处理同样问题的范例。这些范例经过逐渐修订改进而形成标准化,这可使领导者摆脱琐事的缠绕。领导者要保持优化的工作秩序,先考虑好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使自己的工作有条不紊,逐步规范化,不能东一耙子、西一扫帚,更不能顾此失彼。

六、抓住今天,不唱明日歌。

只有当天完成当天的任务,而不是拖延到明天,时间利用率才能提高。日本效率专家桑名一央指出:“昨天已是无效的支票,而明天是预约的支票,只有今天才是货币,只有此时此刻才具有流动性。”

立足于“今天”,珍惜“今天”,运筹“今天”,凡今天能做的事,决不能推到明天。明朝文嘉有《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主,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做人今日始。”有些主管上任之后,仍不改平日养成的拖沓作风,导致业绩平平。

七、有效地利用零碎时间

所谓零碎时间是指不构成连续时段,在两件事之间的空余时间。有效地利用零碎时间,可以增加工作密度,加快工作节奏。

八、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