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881年—1936年)
小传
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代表作品
《呐喊》(短篇小说集)
《彷徨》(短篇小说集)
中学语文课文收录
《孔乙己》
《故乡》
《药》
《阿Q正传》
《拿来主义》
《祝福》
《记念刘和珍君》
“童年”
溢满书香的童年
鲁迅的故乡绍兴,是我国东部近海的一座城市,它位于杭州湾南岸,这里河网纵横,土地肥沃,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城郊不远,有兰亭、鉴湖、会稽山、大禹陵等古迹,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鲁迅的祖父,是清朝的一位进士,为人高傲,当官时得罪了上司被革职。父亲是个秀才,屡应乡试不中,对孩子教育自然是封建的那一套,不过从未打骂过;母亲自学能读书,她有主见,接受新思想,虽家境不富,但总愿接济他人。
和鲁迅朝夕相处的是保姆长妈妈,她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她有许多迷信观念,满肚子烦琐礼节,能给鲁迅讲美女蛇、“长毛”(太平天国的军队)的传说故事。
童年时代的鲁迅,有着广泛的兴趣。周家老屋后面的百草园,成了鲁迅的乐园(有关这方面的趣事,可以参阅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2岁时,鲁迅离开老家,到城里著名的三味书屋读书,读的是《四书》、《五经》一类,塾师是个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对鲁迅很好。
鲁迅不仅聪明,而且勤奋,有一次,因上学迟到,老师批评了他,他很后悔,就在桌子角上,用小刀刻了一个“早”字,用来警示自己。
鲁迅的学习兴趣很广泛,早就冲破私塾所规定的狭窄范围,他喜欢读自然科学内容的书,如《释草小记》、《释虫小记》、《广群芳谱》等等,对于民族民间的艺术,如戏曲、绘画、传说,也很爱好,他还喜欢搜集购买画册,描摹观赏美术作品,但他对封建传统教育,从小就表现出怀疑和不满,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比如有一幅《二十四孝图》,他就很反感,不爱看。
@@“创作准备”
弃医从文
1898年5月,鲁迅到了南京,先进水师学堂,因待不下去,便改上矿路学堂。在这里,他学习了数学、化学、地质学、矿物学等这些过去不知道的课程,获得了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与此同时,他热中读新书刊,如《天演论》,这是一本宣传达尔文进化论的书,对他的早期世界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加上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触目惊心的剧变: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遭镇压,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都不能不使鲁迅有所思考。
在个人生活方面,他的经济条件又很困难,每月的津贴很少,不够零用,冬天棉衣都没有着落,使他体味到“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苦涩,因此,他学习很努力,整个学习期间,成绩一直很好。
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经历等因素,从少年时起一直到南京读书这几年中,他对中国的古代文化形成了一种特别的看法:凡是“正宗”、“正统”的东西,他认为都不好;他喜欢《楚辞》里屈原的作品,其次喜欢嵇康、陶渊明和唐代的传奇小说,他在读了范缜的《神灭论》以后,发现和他早已崇拜的进化论正吻合,从而给他埋下了唯物主义宇宙观的种子。
1902年1月,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随学校总办俞明震由两江总督派往日本留学。鲁迅非常珍视这个学习机会,学习更加勤奋,除了必须学的日文和专业课以外,他还买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拜伦的诗、尼采的传、希腊的神话,以及国内出版的各种维新改革派的报刊,如《革命军》、《新湖南》等等。
1903年,鲁迅利用课余时间,开始大量译著欧洲先进文化的代表作品,从而成为许筹棠编辑的《浙江潮》的长期撰稿人。他梦想着医学专科毕业以后,回国为病人解除痛苦,又可以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但有一回,教室里放映的影片中,竟出现一群中国人,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两侧;一样是强壮的体格,却显出麻木的神情。这使鲁迅感到,医学已非最紧要的事,因为不论体格如何健壮,如果只能充当看客,也是毫无意义的事。自那时起,鲁迅认为要改变社会,首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为此则当首推文艺了,于是便全力投入了文学运动。那时候,东京已成为国内革命派在海外的活动中心,鲁迅结识了很多革命人物,如徐锡麟、秋瑾等,这使他更加坚定了革命的意志,这在他后来的小说、散文里都有所反映。
“成名作的诞生”
向封建制度宣战
鲁迅回国后,在故乡绍兴和杭州两级师范任教,由于一时看不到中国社会的出路,鲁迅也曾怀疑过自己,怀疑过中国和中国的国民,他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与探索之中,这时,一场反映历史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正悄悄到来。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在北京出版。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不久,陈独秀又发表了《文学革命论》,矛头直指文言文和旧文学。
这一年底,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它给人们指出了争取解放的道路,这时,钱玄同鼓动鲁迅参加《新青年》的战斗。经过思想斗争,鲁迅增强了摧毁旧世界的信心。
1918年5月,他终于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个“第一”,对他个人来说是“第一”,对整个中国新文学,特别是白话小说,也是个“第一”,所以它的意义非常重大,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著作有两方面的起因。间接起因,是鲁迅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的思考的结果;直接起因,却是由鲁迅的一个表兄弟所引起的。1916年10月,一个在山西的表兄弟,突然精神失常,说有同事要谋害他,逃到北京来躲避,鲁迅带他去医院,车上见站岗的巡警,表兄弟突然大惊,面无人色……可能鲁迅认为这样一个生活素材,便于反映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所以就创造了一个“狂人”形象。
《狂人日记》是一篇对封建主义充满正气和勇敢的宣战书,它借助双关的语言和白描、象征、比喻等手法,细致描绘“迫害狂”患者的心理状态:神经过敏、多疑多虑、思想跳跃,把狂人内心的特有感受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揭露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人既受到警示,又觉得合情合理。
作品中,赵贵翁之流的压迫者在吃人,被压迫者也在帮助吃人;那些穷人被债主逼死的,妻子被坏人强占的,都在帮助封建势力,在对付“狂人”,“狂人”处于完全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深刻地反映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和广大群众之间的隔膜有多深,又多么使人痛心!
鲁迅在《狂人日记》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又写了《孔乙己》、《药》、《明天》等一系列短篇小说,其中心主题都是礼教吃人,封建文化吃人,封建社会吃人,严厉批判了几千年封建制度所带给中国社会的深重灾难。陈独秀就说过,对鲁迅的小说,他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在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在长期封建教育的影响下,他养成了好吃懒做和自视高人一等的封建思想,他已沦为窃贼,却还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条,始终不肯脱掉他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
小说以鲁镇的咸亨酒店为背景,勾画出壁垒森严的阶级差别,腐朽的势利眼和尔虞我诈的行径,真实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人与人关系的特征,为孔乙己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
作品安排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是由丁举人造成的,这是很有深意的。打断了腿,就是致孔乙己于死地,他再也无法挣扎图存了。刽子手是丁举人而不是其他人,这是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下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在这种制度下,爬不上去,就活该倒霉;爬上去的,就作威作福,可以随便致别人于死地。这是对封建制度多么有力地揭露!
《药》描写了两条故事线索:一条暗线是革命者夏瑜的英勇牺牲,一条明线是小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了医治儿子的痨病,所表现的愚昧无知,并通过“药”——人血馒头而联结起来。
《药》不把革命者放在主要的正面描写的地位,而是放在幕后,是有深刻用意的。这是为了指明,在当时群众还没有觉醒的情况下,革命者的血,流得多么惨淡;而把不觉悟的群众放在舞台中心,则说明鲁迅的重点仍在写出封建思想对人民的毒害。这也有启蒙的目的。
在鲁迅发表这几篇小说之前,《新青年》虽然提倡过“文学改良”、“文学革命”,但在实际创作上,却廖廖无几。最早尝试的有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的白话诗,但这些诗虽多少带有反封建或同情人民的内容,但立意都比较平淡。鲁迅也做了几首诗在上面发表,但他的主要创作还是小说,当他的小说在《新青年》上出现以后,文学革命才真正显示了它的“实绩”。
由于这些作品的深刻思想和精湛艺术,便激励了许多青年,唤起他们反抗黑暗社会的热情,并在创作上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此,逐渐孕育以至形成了一支新的文学队伍。
“巅峰之作”
阿Q形象的塑造
1921年冬天,开始陆续写出的《阿Q正传》,本来刊登在《晨报·副刊》的《开心话》专栏,后考虑到内容十分严肃,便移到别的栏目里。这是鲁迅小说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和毒害的贫苦农民——阿Q的形象。
阿Q是一个流浪无产者,他不知道自己名字怎么写,他不知道自己的籍贯,他没有家,没有固定职业;他有一种“精神胜利法”,虽然与别人动口、动手总是吃亏的时候多,占便宜的时候少,但他在“儿子打老子”、“你还不配”之类的精神自慰下,又心满意足地得胜了。有一次,他当众扭了小尼姑的面颊,引起旁人一阵大笑,他竟得意得飘飘然起来;又一次,和赵家女仆一起舂米,他突然跪下,对女仆吴妈说:“我和你困觉!”把吴妈吓得寻死觅活,结果挨了一顿打,从此,未庄再也无人请他干活了,“生计”出了问题,他只得进城另谋生计。
他回到未庄后,革命党来了,他大嚷“造反”,幻想着要什么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就抱怨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4天以后的一个深夜,阿Q被抓进县里,被指控为抢劫犯。正当他为画押不圆而懊恼,为游街没有唱,只说得半句“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而羞愧,还来不及喊一声“救命……”,就糊里糊涂地被枪毙了。
《阿Q正传》的突出成就,在于塑造了阿Q这个典型形象,集中体现在“精神胜利法”上,这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屈辱地位的产物,是没落阶级的一种意识形态,通过这一形象,可以使人们警觉自身的痼疾,以引起自救的疗效,意识到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富国强民才是医治这一痼疾的最好方法。
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读过作品以后说:“这是一篇明确的、富于讽刺的现实主义杰作……阿Q的可怜形象,将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这深刻的评语,说出了“阿Q”形象的真谛。
《阿Q正传》获得了崇高的国际声誉,“阿Q”形象,成了众多文学形象的明星,先后被译成日、俄、英、法等许多国家的文字,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趣闻轶事”
鲁迅的生活情趣
鲁迅一生喜爱种些花草,即使没有栽种的地方,也爱在书桌上摆一盆绿色的生命。他在给曹靖华一信中说:“花,我是最喜爱它不过的,忙里调理一下,不但对身体有益处,忙累中缓了口气,解解眼乏,也是很好的休息。你也可以养些花试试看。”
鲁迅喜爱集邮,并且关心和支持集邮活动。据许广平回忆,在海婴六七岁的时候,忽然想搜集邮票了,鲁迅就从国外寄来的外国邮票中,选取一部分。有一个时期,鲁迅为了使搜集到的邮票不致散失,还备了个小纸袋,一发现信封上有新颖的邮票,就剪下来藏在袋里,以便随时送给爱好集邮的朋友。
鲁迅先生喜好篆刻,只因为忙于文学创作,虽刻印不多,但却具备了较深的功底。在鲁迅的著作中,《蜕龛印存(代)》是鲁迅论述篆刻的惟一的珍贵资料,它也是我国印学宝库中难得的理论之作。
鲁迅先生从小爱看绍兴的戏文、社戏、目连戏。有一次,他还在民间演的目连戏中,自告奋勇地扮演了一个角色,还经常同许广平一起,带着海婴去戏院看新上演的剧目。
鲁迅先生自幼喜爱猜谜语。小时候,祖母常教他猜。鲁迅常幽默地用“谜语”来写信、题书名、做笔名,鲁迅用过的一百多个笔名里,用谜语起的也不少,如“华圉”是隐“当时中国(华)是个大监狱(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