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下雨天
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大同小异,唯有威尼斯独一无二
文 胡潇予
威尼斯
玻璃岛米哈诺
作为威尼斯之行的第一站,水晶玻璃岛——米哈诺(Murano)用它五彩斑斓的怀抱,首先迎接了我们。这里是欧洲极负盛名的玻璃工业中心,被誉为“威尼斯的玻璃之岛”,所生产的玻璃制品即为“慕拉诺玻璃”,以优美繁复的古典装饰风格、精雕细琢的手工制作工艺闻名于世。
据说15—16世纪,威尼斯的贵族和有钱人,为了逃避都市的繁忙找到一个可以度过安静时光的岛屿。而被关在这个岛上的工匠们制作的玻璃工艺品,是欧洲人所向往的产品,逐渐成为威尼斯与东方贸易中最贵重的输出产品,为威尼斯带来了莫大的财富。
即便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美得琳琅满目,令人炫目,但却不是我心目中的那个水城威尼斯,商业的气息悄无声息地弥漫。
我安静地坐在米哈诺岛精美的展厅里,观看手工制作师展现神奇的吹拉制作工艺。周围好几个游客已购买了玻璃制品,店家小心翼翼地用纸层层包装好,然后放进一个精致的盒子里;而买家则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如获至宝。
多年后,一位长辈送给我一条玻璃水晶质地的镀金项链作为礼物。她已忘记在哪里购得,只记得是欧洲之旅的途中。而我总觉得它就是来自威尼斯,来自玻璃岛。当小小的水晶在阳光下折射出晶莹细碎的光芒,如同米哈诺岛闪烁的记忆,星星点点。
贡多拉上看水鸟飞过
威尼斯由100多个小岛组成,绝大部分岛屿是通过桥梁连接在一起,这一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威尼斯本岛,除此之外,威尼斯还有少数离岛需乘船抵达,除了上面说的玻璃岛米哈诺,还有举办电影节的丽都岛,以及彩色岛布拉诺等。
玻璃岛距本岛半小时的航程,而距离玻璃岛半小时又可抵达彩色岛布拉诺Burano。岛上每幢小房子都披着缤纷的外衣,粉红、浅绿、明黄、橘红、湛蓝……仿若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而我的心却早已飞到了本岛。宽阔的运河仿佛离岸边那么遥远,看着两岸色彩明朗却又斑驳沧桑的建筑在眼前划过,记忆也在飞速地奔跑。
中学英语课堂上,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扮演《威尼斯商人》,那样的日子似乎就在昨天;剧作家格尔多尼说“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大同小异,唯有威尼斯独一无二”,这样的话语仿佛也在耳畔;记忆中关于威尼斯所有的文学影像伴着巷道窸窸窣窣的水声,在脑海中依次上演。
慢慢地,天空飘起了细雨,而船也终于靠了岸。待踏上这片如梦如幻的水城,整个人好像一脚踏入另一个画面的时空,之前所有的意象一下子变得真实而立体,原来这就是心底一直所默念的那个名字,威尼斯——一个水中生长出来的城市,蜿蜒古老的水巷,流动着宛转的水波,让整个城市就像是漂浮在水中的一个幻美的梦。
而威尼斯那天的烟雨,也许是对于我们最好的赠与。烟雨中,雾气氤氲了中世纪的墙檐,也让时间变得暧昧不清。水中爬满青苔的墙砖、古朴典雅的廊桥以及古老沧桑的建筑都若有若无,蒙起一层旖旎的面纱。
此情此景,容易让人联想到意大利电影《魂断威尼斯》,很多人对其中描绘的景象难以忘怀,“冬日清晨寂静的海面,依水而立的一排排建筑在薄雾里时隐时现,马勒的配乐缓慢悠长”。
只是这样凄美孤寂的威尼斯已难轻易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每日像潮水一般汹涌而至,让威尼斯变得热闹而喧嚣。我第一次喜欢上这种喧嚣,因为它让这个漂浮的城市看起来不那么伤感而凄美,水波中仿佛隐藏着的、正在沉没的繁盛,在游人如织中,也变得稍显温和而安宁。
坐着“贡多拉”穿梭在深深浅浅的水巷中,看一栋栋粉黄或砖红的民居轻轻在眼前滑过,锈铁的窗沿上时有锦簇的鲜花装点,斑驳的墙面仿若触手而及;穿过一座座高低宽窄的拱桥,欣赏着沿岸风格各异的建筑,从拜占庭到哥特再到巴洛克风格,仿佛一幅幅油画交错在水中。
在这样的画境里,恍惚中自己仿若也来到了中世纪的威尼斯,水上的集市,忙碌的威尼斯商人;大家族的恩怨情仇,和身后忠心的仆人;以及狂欢节看到戴着面具盛装欢呼的人群……这些都是属于威尼斯的故事吧。
而现实中,和我坐在同一艘贡多拉上的,是来自新加坡的一家人。我们一同听帅气的船夫用意大利语唱歌,余音袅袅。贡多拉的歌声,滑过深深窄窄的巷道,水中涌动的仿若是流转的眼波与情人低声的呢喃,丝丝缕缕,纠结成浓情蜜意。
抬头看天空中水鸟飞过,看这个浪漫绮美、但据说不断下沉的城市,心中开始隐隐地担忧,担忧有一天这个城市会被上浮的水面所淹没,担心这样美好的景致不会成为永恒。
叹息桥上的夕阳
曾在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出现的亚德桥,是威尼斯的象征,全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而里阿尔托桥则像是威尼斯的中心,横跨大运河。很久以前,人们为了进行商品交易而聚集到桥的周围,形成市集。如今,桥的两侧汇集着一家又一家首饰商店和纪念品店,成为威尼斯最重要的商业区之一。
站在里阿尔托桥上,日落时分可以欣赏到波光粼粼大运河以及静谧的夕阳,据说桥边的情侣们会拎着音响放着舒缓的乐曲,忘情地舞着。
曾经走过牛津的叹息桥、剑桥的叹息桥,又来到威尼斯的叹息桥,一样浪漫的名字的背后,却是完全不同的意境。学院里的叹息桥,洋溢着青春自由情怀的明快气息,而这里的叹息桥却是从此对自由的挥别与感伤。
叹息桥造型属早期巴洛克式风格,房屋状的桥身,封闭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有两个小窗。据说当囚犯在通往地牢的路上,经过这座密不透气的桥时,只能透过小窗看看外面自由的天空,于是不由自主发出叹息之声。
另外还有一个版本,说一名死囚在这里看见从前的恋人与新欢在桥的另一端,不禁深深叹息,叹息桥从此成为了恋人见证爱情的地方。据说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终生相守,电影《情定日落桥》(A Little Romance)也在此取景。
而此时此刻,在叹息桥前,我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同名小说《叹息桥》中的场景:男主角选择来威尼斯与女主角分手,他俩抵达的那一日,春寒料峭,正下着毛毛雨,不知是不是就像今天这样的濛濛细雨。
“俩人站在著名的叹息桥上。他眼睛酸涩,精神恍惚;她强自振作,心怀重压。”那时,“整个天空是灰紫色的,只在东方有一丝鱼肚白,雨水堕在河中,圈圈涟漪,烟雾蒙蒙。”
他说:“景色美得叫人叹息。”她看尽世事坎坷,颇有感触:“不止是这样的缘故吧。你看,人生就像一道桥,自彼处来,往那头去,一边走,一边不住叹息,因恨事太多。”
Pizza、Spaghetti、Florian Cafe
威尼斯太美,美得沧桑、美得让人不知所措。直到饿得饥肠辘辘,已没有挑选的余地,才就近买了Pizza萨,一个看起来最没有创意的选择。在欧洲,记忆中最味美的Pizza在米兰,至今难以忘怀。然而,今天威尼斯的这一份Pizza实在太过普通,找不到任何贴切的语言来形容对于它的感受。
意大利吃饭比较晚,但威尼斯却是例外,很多值得一去的美食酒吧和餐厅会在中午12点至下午1点半提供午餐,下午7点至8点半提供晚餐,随后即关门。
自然,我没有吃到盛名之下的墨鱼面(Spaghetti with ink squid),一道用墨鱼汁做成的菜肴。看起来应该毫不起眼,可是吃完却会让人念念不忘,不仅是因为它的美味,而是吃完之后,舌头、牙齿、嘴唇都会变成黑色,想来倒是有趣。
还有Florian Cafe,这座著名的咖啡店,有三百多年历史。看图片上的Florian,室内至今还保留着18世纪初的模样,斑驳的墙壁,优美的钢琴,奢华的复古装饰,优雅的侍应。巴尔扎克、歌德、拜伦,狄更斯、斯特拉文斯基据说都曾是他的座上客,可以坐在歌德当年的座位上小憩,欣着卡纳莱托的风景画,同样它也常常是人满为患。
只可惜当我身在威尼斯时,并不知Florian的存在。但是如果再有机会,重返威尼斯,我想自己一定会去Florian,停下旅途中匆匆的脚步,去享受威尼斯节奏的慢生活。
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被誉为是威尼斯的明珠,号称“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它是每年威尼斯嘉年华最主要的场所。平时这里也人流如潮,广场上会有数不清的鸽子飞舞,打开手臂就会飞到你身上来,很懂得与游人和平共处。
有人说,“圣马可广场最美丽的时候是上潮时,一片潮水如同在广场铺上一面巨大的镜子,使所有建筑像镶嵌在水晶或玻璃中间,显得更加玲珑剔透,光彩照人。加上周围咖啡馆的露天陈设,游人们鲜艳的衣着,五光十色,上下辉映,形成了一幅极其迷人的图画。广场上,母亲们带着孩子在水中嬉戏,年轻人脱去鞋袜来回奔跑;大群大群的鸽子,时而簇拥在地上觅食,时而又带着扑扑拉拉的振翅声,飞满整个广场的上空”。
当我到达圣马可广场的时候,雨渐渐大了起来,游人如织,似乎威尼斯所有的游人都汇集到了这里,雨水滴滴答答,很多时候要撑起伞,小心翼翼躲过拥挤的人群。
在《叹息桥》中,夏彭年与李平也正遇上圣马可广场潮涨,“游人的靴鞋统统浸在水里,群鸽躲往檐底下,小贩纷纷在商店门口兜售纪念品”。“那种纷乱简直同上海有得比,两个城市都历经沧桑并非一张白纸,每一个巷口,每一条弄堂,都有它的故事。”
他们没有带伞,但是广场上居然在上演歌剧,居然座无虚席。音乐奏起,是纪亚孔目普昔尼的蝴蝶夫人。雨渐渐大了,但他俩却并排坐,握着手,坐到终场,并不觉时间飞逝……多么像来度蜜月的两个人,其实是来谈分手。在威尼斯,时间不会飞逝,只是会莫名地进入诗情画意,感慨万千。
不一样的旅途
威尼斯的奢侈品店集中在圣马可广场北侧和西侧,围绕圣马可广场,能轻松找到LV、Prada、Bottega Veneta、Gucci、Chanel、MiuMiu、Cartier、Ferragamo、Burberry,店铺面积都不太大,但橱窗设计一流。
即便今天的我对于上述林林总总的品牌可以如数家珍,但当时当日,它们绝不是我旅途中的风景。对这些奢侈品店的印象,来自于同车的一个北京女生。她在威尼斯的时间就是购物,争分夺秒,几乎并没有去看那些让人心心念的风景。她的快乐我当时难以感受,用购物换取如此美好的旅程,是多么的不可想象。
直到很多年后的今天,我才开始慢慢理解,其实旅途原本就是不一样的心情。不管是风光还是霓裳,在路上,只要欢喜,便是美景;只要心安,便是归途。
而与威尼斯的相遇就像潮水般涌来又涌去,我多么想再去看看,低矮的咖啡馆依偎在水的两旁,看鲜花盛开在镂空的窗棂,琳琅的店铺闪烁出跳跃的晶莹。
以色列的“基布兹”
世界上唯一还存在的共产主义的社区——以色列的基布兹,那里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文 陆杏清
汽车沿着90号公路从死海西岸的犹地亚沙漠穿过,车窗外满目所及都是灰白色的岩石和沙砾。漫无边际的黄沙大漠让人倍感困顿、无精打采。
在访问以色列之前,曾经耳闻以色列有温馨、和谐的社会主义乌托邦——基布兹。很小的时候,就倾慕这个国家,那里有世界上唯一还存在的共产主义的社区——以色列的基布兹,那里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临近中午,举目望去,远远看到了死海的尽头,死海附近冒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突然,司机指着前方一处绿树和鲜花掩映的村落对我们说:“看,那是一个基布兹!”
那就是我们要住宿和访问的地方,一个名为“Yad Mordechai”的基布兹(Kibbutz)。基布兹意为“集体定居点”“社区”的音译,有人把它意译为“农业合作社”或“集体农庄”,也有称之为“人民公社”。
这里有人们理想中的乡村风格的红顶小屋,也有二三层的公寓式房屋,橄榄树、椰枣树遍布其中。多数基布兹的布局都相似,而且环境都非常优美,建筑、树木、河流错落有致。社区内有餐厅、礼堂、办公楼、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周围是社员的住宅和花园,在住宅和花园外是各种休闲和教育设施。社区外面则是工厂和农田。
第二天,我们早早来到了超市,看到“基布兹”社员们有序地提着购物篮,排队等待“交费”。在收款台,“收款员”扫描完所购物品后,基布兹的社员们只需报上自己的工号即可带着物品离开。
正在说话间,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妇人走到了我们跟前。出乎我们预料的是,她竟然用汉语向我们打招呼:“你们好!请问,你们是来自中国吗?”
原来,这位老太太是华裔,姓徐,为了心中的梦想,1956年跟随犹太丈夫来到以色列,与祖国一别就是半个多世纪。听到我们在用汉语交谈,她放下手中的活计,主动走了过来与我们攀谈。
当得到我们肯定的答复后,老太太一下子激动起来,就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皱瘪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从她那急切的、略有点颤抖的语调里,我听出了一个阔别家乡半个多世纪的海外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从她那微微发光的眼睛里,我分明读出了一个孤身在外闯荡的女子对家乡亲人和故国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