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谋略宝库2
41552500000031

第31章 认识自我(5)

脱脱执政的时代,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时代。朝政混乱,盗贼蜂起,脱脱掌握国家大权,责任重大,如果没有顽强的智计来维持局面,很容易使事情败坏的。史书上往往称赞脱脱轻视钱财,远离声色,礼贤下士,恪守大臣的节操,具有古代贤相的遗风,但却被小人所迷惑,由于急于了结个人恩怨,以至亲自率军出征,结果是功亏一篑,被哈麻谗言陷害,死在淮安,国家也随之灭亡了。这是由于他平时不善于权衡事情的轻重,所以不能担当大任,这名神童的诗很巧妙地讽谏了他的这一弱点,可惜的是脱脱把它忽略了,没有悟出其中深刻而中肯的道理。

我听人说,以“讽”为谏是一种十分高明的做法。那么,古代的大臣以忠言谏主为己任,直言尽忠,难道都不足为训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如果说进谏之道重在“讽”的话,那么,在尧、舜时代,君臣之间相互问答唱和,有这样的事吗?没有。在夏、商、周三代鼎盛时期,大臣献计献策,君主训导臣下,是不是有这样的事呢?没有。上有圣明的君主,下有正直的大臣,君臣同心同德,举措得当,言语行动准确得当,即使有不足之处,随时可以指出,加以匡正,无不顺应民意,哪里用得着“讽”呢?之所以有“讽”,是出于不得已才这么做的。况且,所谓的“讽”,必须是旁征博喻,故意地绕着弯子讲道理,甚至有人花言巧语地进行莫名其妙的诡辩,大多类似于优伶给人开心逗闷的把戏,哪里是大臣侍奉君主、谈经论道的方法呢?凭着朝廷宫殿的无比的尊严,天子的赫赫威势,却动辄以讽刺进谏。朝廷上岂不成了上演滑稽戏的勾栏瓦肆?然而,用什么办法来取代这种做法呢?答案是:言谈微中,可以解纷。倘若使进谏的人懂得因势利导,有什么错误不能得到挽回和补救呢?孔子说自己选择讽谏,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局势有感而发的,并不是教导人们一概地将这一方法运用于开明盛世。

贤妻良母,功不可没

对男人最有影响的女人是母亲和妻子。母亲对儿子的影响是在早年,对于儿子的个性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母亲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儿子的性格,甚至决定了儿子的命运;而妻子的影响则不同,妻子往往很难改变丈夫早年形成的性格,但对丈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时却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这样说,好的母亲塑造了一个男人的性格特征,好的妻子塑造了一个男人的行为方式。一个男人如果早年有好的母亲,婚后有好的妻子,也许他的生命已经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靠自己的禀赋和努力了。

隋文帝杨坚像

独孤皇后是隋文帝杨坚之妻。她出身北周的名门望族,其父亲是北周的大司马,姐姐是周明帝的皇后,长女又是周宣帝的皇后,这样的人家,可谓“贵戚之盛,莫与为比”,确实是当世无双的。但她却没有丝毫骄傲之气,相反,倒是能柔顺恭孝,谦卑自守。在隋文帝杨坚登基前后,始终如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不可多得的相夫教子的贤内助。

当初周宣帝死后,杨坚以外戚身份辅佐幼主,实际上他已完全掌握了朝政,与皇帝已经没有什么区别。文武百官也趁此机会讨好他,劝谏谋划。让杨坚以接受禅让的形式登基称帝,建立新朝代。在这关键时刻,独孤皇后也看清了形势,觉得如果不按照群臣的意思去办,将会使得天下大乱。于是,她派人敦促杨坚说:“大势已定,你没有犹豫的必要,当断不断,自取其乱,你不必退让,努力吧。”杨坚在她的鼓励之下,终于接受禅让,建立隋朝,自己也逐渐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开明皇帝。

隋朝初年,南朝的陈国尚存,皇帝并不是高枕无忧,加之边患不断,百废待兴,因此,创业是十分艰难的。为了更好地辅助皇帝,独孤皇后常常陪同上下朝,并在后庭等候,每每发现政有所失,便随时匡谏。她的许多建议,对于朝政多有裨益。独孤皇后深明事理,有一次突厥商人带来一箧明珠。价值八百万,幽州总管阴寿劝皇后买下为自己所用。独孤皇后当即表示:“这不是我所需的,当今戎狄屡屡侵略边关,将士疲劳,不如用这八百万分别奖赏有功的将士。”这件事使文武百官倍受感动,从此大家都敬重皇后,连杨坚这位皇帝也敬畏三分。

独孤皇后不仅尽心尽力地相夫,对族人和子女要求也极严格。她常告诫各位公主说:“周家公主,类无妇德,对公婆无礼,离薄人家的骨肉,才使自己的江山不能万世永固。这等不孝顺的事和作为,你们当作教训应时刻警记。”

外戚干政乱政,也是中国历史上常见的弊病,这与皇后的态度是息息相关的。独孤皇后在这方面处理得就十分谨慎,也很有分寸。她的表兄弟大都督崔长仁犯法当斩,隋文帝因为皇后的缘故,想赦免崔长仁的死罪,独孤皇后知道后,当即制止,疾言厉色地对他说:“国家大事,怎么能只顾私情而枉法呢!如果这样,天下岂不是就要无法可依,民心大乱了吗?”崔长仁最终被处死。

当时朝野之上对皇后的评价很高,史书记载说:“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由此可见独孤皇后在隋朝初建帝业中的作用。《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评论说:“家道正则化行天下,由近及远,自家刑国,配天作合,不亦大乎!兴云是系,不亦重乎!”的确,尽管隋朝没有传之久远,但独孤皇后的功德还是不可埋没的。

如果说独孤皇后是好的妻子的话,那么,杜太后就是好的母亲。

杜太后是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的母亲。她的出身虽然并不高贵,但由于她目睹了战乱年代的皇权变更,对政治更迭深有感触。所以,她对于赵宋政权的建立和稳固都起过一定的作用,甚至赵光义能成为皇帝也是由于杜太后的遗命。

公元960年(北宋建隆元年)1月,赵匡胤在赵光义、赵普等人的协助下发动了陈桥兵变,当使臣楚昭辅向赵匡胤的母亲报告说“点检已作天子了”时,赵匡胤的母亲说:“吾儿素有大志,现在果然当了天子,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尊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在堂上向母亲行礼叩拜,众人都一起向杜太后表示祝贺,君臣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只有杜太后并没有显出十分高兴的样子,左右大臣对杜太后说:“臣等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叫作‘母以子贵’,现在您儿子作了天子,您怎么不高兴呢?”杜太后说:“我也听说过一句话,叫作‘为君者难’,天子位居亿万士民百姓之上,如果治国有道,那么当天子是很尊贵的;倘若无法掌握大权,那么到那时不想作天子,只想当个匹夫百姓也是不可能的,那是会有杀身之祸的。所以我为我的儿子担忧,心中不快。”赵匡胤听了她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深为母亲这种居安思危的精神所感动。

杜太后亲历乱世,对兵变夺权、朝代更替深有体会。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她时时刻刻都在思考如何才能使赵氏天下传之万世,不再像五代那些王朝如此短命。她帮赵匡胤决定国家大事,寻找可靠的辅政大臣,她主张让赵普为书记,并时常对赵普说:“赵书记多费心吧。吾儿没有经过这些事情,不懂得如何处理。”杜太后对自己的三儿子赵光义更是喜爱,从未对赵光义发过火,变过脸,赵光义每次出去办事,她总叮嘱说:“一定要和赵书记一起去才行。”只要赵光义远行,她总是翘首期待儿子按时归来。

杜太后生病,自知将会一病不起。赵匡胤端汤送药,不离杜太后左右。当杜太后病危时,她命人叫来赵普,记下她的遗嘱。杜太后对宋太祖赵匡胤问道:“你知道你是怎么得天下的吗?”宋太祖赵匡胤痛哭失声,不能回答。杜太后再次催问。宋太祖赵匡胤说:“都是托祖宗和太后的洪福。”

杜太后说:“你说的不对!你能夺取天下,正是由于柴世宗柴荣传位给幼子,让小孩统治天下,大臣离心,不再为其出力。如果周有年长的君主继位,你还能作天子,得天下吗?你和光义都是我的亲生骨肉,你死以后要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天下太大,事务太多,天下能立长君,是社稷之福啊!”

宋太祖赵匡胤哭着叩头说:“我怎敢不听母亲的教诲。”

杜太后又看着赵普说:“你也一起记下我的话,不得违背。”赵普在杜太后的榻前记录下了杜太后的遗嘱,并在纸末尾写上“臣普记”。宋太祖将杜太后的遗嘱放到金匮中收藏起来,命可靠的太监保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匮之盟”。

至于赵光义是如何即位的,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甚至对于“金匮之盟”也有异议。但这些还是留给历史学家去考证吧,我们应当看到的是,一位贤良的母亲,对于后代是如何的重要。

在传统社会中,以贤妻良母来评价女人,是有其社会历史根源的。因为女人很难直接参与家庭以外的社会活动,所以,她们的社会价值往往要通过儿子和丈夫体现出来。俗话说的“母以子贵”,“妻以夫荣”,便是这种观念的极好的体现。其实,这种观念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例如,现在流行这样的话,叫作“男人通过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说的仍然是“母以子贵”,“妻以夫荣”的意思。然而,即使在传统社会,女人也决不仅仅是男人的附属物,女人无法自己到家庭以外的社会上去实现自己的影响,就将所有的经历投放到了家庭之内,放到了孩子和丈夫的身上,因此,在这一意义上,说女人塑造了男人也并不过分。

忠谨之道

为人臣者有三忌:一是功高震主;二是权大欺主;三是才大压主。据说,这是无数人宦海生涯的经验总结,谁若犯了这“三忌”,重则身首异处,甚至全族覆灭,轻则削职为民,困顿终生。

人言官场险恶,官场如战场,其实并不尽然,其主要条件应看处于什么样的朝代,得遇什么样的君主,更主要的还是自己的态度。以曹操之“奸”,尚有许多人忠诚于他,尚有许多人在他手下得以善始善终,何况奉事别的君主呢?由此看来,官场杌诈,宦海“三忌”,都是存在的,但也不是绝对无法避免的。至于如何避免,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在历史上犯了“三忌”的忠臣良将固然大有人在,但只要得遇明主,又能恰到好处地处理自己和君主的关系,还是完全可以善始善终的,这样的人也为数不少。唐初的宰相房玄龄就比较典型。

房玄龄做了近二十年的太平宰相,是一位至忠至勤的能相,其善始善终,尤为难得。

房玄龄生于公元579年(北周武帝建德八年),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曾祖和祖父都曾在北魏和北齐为官,父亲房彦谦,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与朝野之间的才俊多有交往。他虽长期在隋朝做官,但以他的政治敏感觉察到隋必定长久不了,就想辞官不做。在任上他曾积极地为民众谋福利,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

房玄龄出身于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受到了这种气氛的长期熏陶,逐渐确定了治国安民、造福民众的志向,也培养了他的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还是在隋文帝时期,大多数人都称颂隋朝的功德,房玄龄却看出了其中潜藏的危机。他说:“隋朝本是篡夺了人家的权位,对百姓并没有建立什么功德,并未扎根人心的深处,只不过一味欺骗百姓而已。现在兄弟之间又互相争夺皇位,贵族们竟相享乐,又在内部互相勾心斗角,甚至骨肉相残。这样的王朝,其灭亡是跷足可待的。”后来的事实证明,房玄龄的看法是极有预见性的。

房玄龄的个人品德也极为人们所称赞。他是一位孝子,就是对继母也是至孝。继母病了,他请医抓药,每当医生过门,他都哭泣着垂手侍立;继母死了,他居然因伤心而不能尽食,以至骨瘦如柴。对父亲就更不用说了,他的父亲卧病一百多天,俗语说,“床前百日无孝子”,房玄龄却能始终如一,在服侍父亲的时候,从未脱衣睡过觉,都是合衣而卧,其尽心尽意,是可以想见的。房玄龄的这种个人品德,对他日后有大的成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时,隋朝的吏部侍郎(专管选拔调整官吏的人事工作)高孝基就评论说:“我见过的年轻人多了,从未见过像他这样的人,房玄龄将来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之时,房玄龄正任隋朝的隰城(在今山西汾阳)尉。李渊派其子李世民(后来的唐太宗)带兵去平定渭水以北地区,房玄龄经过分析比较,认为隋朝灭亡只是迟早的事,而在诸支起义军中,唯有李唐政权深明大义,极得民心,又能礼贤下士,将来必定能据有天下,于是,他就毅然抛弃了隋朝的官位,投奔了李世民。当时,李世民距他有八百里之遥,他“杖策谒于军门”,拜见了李世民。一谈之下,大为投机,李世民即委以渭北道行台记室参军的重要职务,把他当做重要谋士看待。从此,李世民与房玄龄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中,两人密切合作,使李世民成为一代明君,房玄龄也成为一代名相。

房玄龄像

房玄龄跟李世民一起参加了许多次战斗,在平定隋朝大将王世充的战斗中,房玄龄积极出谋划策,为取得这场关键性战役的胜利立下了功勋。在战斗的间隙,房玄龄陪同李世民去拜见一个叫王远知的道士,据说这王远知道行高深,能上知一千年,下知五百年,是一位高人隐士。他们化装成普通人,“微服”私访,那王远知却一看即知,告诉李世民说:“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从这以后,房玄龄更加尽心尽力地辅佐李世民,坚定了他追随李世民,辅其为天下英主的意愿。

李世民因赫赫战功而被封为秦王,又官居唐朝特设的“天策上将”,势力很大。李世民还极其善于招揽人才,在秦王府中,就有所谓的“十八学士”。房玄龄、杜如晦多谋善断,陆德明、孔颖达精通经学,姚思廉擅长文史,虞世南以书法名世,其余十数人也是当时的人杰才俊。在这“十八学士”当中,房玄龄据其首。在秦王府的十多年中,为秦王李世民招致人才,是房玄龄的重要任务之一。

《旧唐书·杜如晦传》记载,起初,杜如晦做李世民的兵曹参军。其职责是帮助训练士兵,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后来。秦王府中的人派往各地的越来越多,杜如晦也要被调到外地去。房玄龄听说了,赶忙跑去对李世民说:“王府中的英俊才杰被调走的越来越多了,别的人我都不觉得可惜,只有杜如晦不能调走,他是个其智能识大局,其才可安天下的大才,您如果还想经营四方,取得天下的话,非此人不可。”

李世民听了以后,十分感激地说:“如果不是您提醒我,我差点失去了这个人才。”李世民立即撤消了调令,重用杜如晦。以后以多年的实践证明,房玄龄的认识是正确的,杜如晦在评断大事上,极有见地。以致有了“房谋杜断”这一说法,意思是说房玄龄善建嘉谋、杜如晦能正确决断。二人密切配合,为唐代的安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