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制?本人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十几年,课堂讲、文章写,都没有真正搞清楚。没想到这次历时一年的应聘我算是有了一点认识。
双轨制这个名词我们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了。因为我们过去几十年搞得是计划经济,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转型为市场经济,这两者在体制上差别特别大。所以从计划经济转轨为市场经济,必然有一个旧体制与新体制在同一个时空里共存的现象。
过去我总以为,我国的双轨制是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是历史遗留问题。在这一次求职过程中,我发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双轨制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了。许多双轨制恰恰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是新政策的产物。
如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的双轨制。我曾到北京一个独立学院应聘,里面一个老师就好心地劝我,如果能到公办学校,最好到公办学校。到民办高校将有一系列的问题不能解决。比如,户口问题,职称问题等等。他告诉我,民办高校教师招聘难,流动性非常大,主要是身份和待遇问题没有办法解决。目前民办高校解决师资问题主要还是靠公办大学老师的兼课和离退休老师,因为学校不需要给这些老师解决户口、职称等问题。给这些老师的工资高一点、低一点也没有关系。由于这些老师不是本校老师,他们大多是抱着临时观念,教学质量、时间能否保证就是一个大问题。这样显然对民办大学的办学是有影响的。
这是大学办学体制上的双轨制。
最让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目前涵盖社会的养老保险上的双轨制。我过去对这个问题可以说一无所知,因为我自己没有碰到过这个问题。这次应聘过程中,我妻子的工作安排将这个问题彻底暴露在我面前,使我感到了这个问题是如何复杂。
我妻子是公办幼儿园老师,事业编制。在我们应聘过程中,大多数学校都承诺能给她安排工作,但进不了学校编,只能按企业编制处理。按企业编处理,对她到底有多大影响呢?一开始我们也并不清楚,后来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将这个问题逐渐弄明白。由事业编变为企业编的第一差别是退休待遇收入差别。如果按30年算,总共要相差90万。90万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计算的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原来以为可能存在一些差距,没想到差距这么大!这种差距无论如何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在应聘过程中,一些人曾劝我们,签约算了,何必计较那么多。可是,当我们把这笔账跟他们算过以后,他们同样感到吃惊。
这种差距足以让人在协议书面前畏葸不前。
妻子的情况,也使我产生了对这个问题进一步了解的兴趣。这不了解则已,一了解使我发现了存在于今天中国社会里的一个惊天大秘密!
让我们来看看这种体制荒谬到什么程度:
有一对夫妻,男方在一个国企当高工,女方在政府机关当清洁工。不用说,男方是高级知识分子,而女方是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就因为所在单位的性质的不同,男方是企业编制,女方是事业编制,结果,这位身为高工的丈夫在退休后收入还不到身为清洁工妻子的一半!可笑不?
有一位退休老人,1950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在行政机关工作过十多年,退休前因工作需要,调任某小型国有企业厂长兼书记,1993年退休时退休金只有400多元。十多年来七增八调,到2005年也只有640多元。2006年享受大调整,增加了110元,使退休金达到了751元;而他当年那些在机关工作的同事,资历基本相同,在机关退休,2005年退休金为2000多元,是三倍多,06年又增加了300元,差距进一步拉大。
根据现行的政策,在退休金上,公务员可以领到百分之百的退休金,而工人群众则只能领到80%以下的退休基本养老金。以天津市为例,一般工人的退休基本养老金,每月大约在1500元左右,一般干部包括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每月大约在4000元以上,两者至少相差2500元以上。
这种差别这是人为造成的,是不成功的改革的结果。正是这种体制上的双轨制,逐渐形成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企业同类退休人员养老金三倍左右的极不公平状况!
这种不公平的制度安排当然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呼吁废除之声不绝于耳。人们尖锐地指出,退休金双轨制是最大的不公平。双轨制造成干部和工人两重天,是社会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之一,它造成了人民与党的隔阂,影响安定团结,也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中国要想建立和谐社会,就必须彻底搬掉这个最大的不和谐。不解决这个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一句空话。有人感叹道:“本是同根生,贡献也相同,收入低三倍,何以论公平。”
各网站的热帖几乎都少不了强烈要求废除“退休金双轨制”的内容,许多企业职工、社会贤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报刊社及网友等都在纷纷发表讲话或文章,强烈要求立即废除“退休金双轨制”!认为“双轨制”是继续制造不稳定、不和谐、不公平、不人道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什么明摆着荒谬不经的双轨制得以存在下去?对于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遗憾的是却没有看到多少学者专家在报刊媒体上“鼓与呼”。也许,他们是这个体制的既得利益者,而这个体制的受害者主要是那些弱势群体。
在我到一些单位求职时,一些人事处的领导喜欢跟我说这样一句话,“不要总算经济账”,意思是经济上损失一点,事业有成就弥补了。可是在这个良心都成了商品的时代,不算经济账,难道叫我们算“政治账”?有的领导还说:“现在就想着退休,退休还早着呢!”真的早吗?像我们这般年龄,退休就是“最近的明天”,要人不考虑可能吗?我们这些普通劳动者,退休以后靠的就是这点养老金。如果我是大款,当然不在乎那点钱了!
正因为这种体制涉及我们每一个就业者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在求职选择单位时,不得不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就业胜经第21条:区分轻重。如果你现在是企业编制,要想进入事业编制当然非常不容易;如果你是事业编制而进入企业编制,那是非常容易的事。但一旦变为企业编制,再想回到事业编制就几乎不可能。在中国目前两种编制待遇两重天的现实面前,选择单位不能不考虑这一因素。除非你能在其他方面弥补你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