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相声的秘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41828000000011

第11章 【历史】之“八德”的秘密(上)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穷不怕”创立相声后近30年后,京津两地迎来了相声的第一次辉煌,创造这一辉煌的是八位艺名带“德”字的艺人,这一时代因此被称为相声“八德”时代。

像评书那样,相声艺人的名字也讲究排字。这一习惯,应始于“穷不怕”。他的徒弟有贫有本、富有根、徐有禄、范有缘等,除了贫有本已无从考证其原名外,其余三人皆有真名。按照这一思路,“穷不怕”的其他弟子如沈竹善、春长隆等亦应有一个中间为“有”字的艺名,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况且与之同辈的阿彦涛、沈春和的徒弟也未有按字排名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奇怪的事。

与拜师时师傅赐名不同,据说“八德”的名字是他们本人自己改的——也许也受到了师傅的影响。皆因此辈大师兄为裕德隆(应为原名),后来进门的师弟们便纷纷改名,逐渐形成了一个德字辈的群体。此后百年,无论是德寿宝文明,还是德寿立仁义,“八德”时代都成了给相声界无限遐想和追思的时代。

我们有必要记住这八位艺人的名字(排名不分先后):裕德隆、李德钖、焦德海、张德泉、马德禄、周德山、刘德智和李德祥。从现存的资料看来,李德祥和大师兄裕德隆的生平事迹及艺术特点无从知晓外,其余几人都各有特长、各怀佳艺。

我们先来介绍最为知名且成就最高的李德钖。

李德钖从小就跟随祖父成了一个逗人开心的艺人。他的祖父是前文提到的万人迷李广义。幼时的他向祖父学习说唱,祖父亡故后,先后向恩绪、徐有禄和富有根请教学艺,集各家之长,渐渐成名。万人迷的名号也由他继承下来。

北京天桥市场,21岁的李德钖正忙于撂地卖艺。他的基本功很扎实,对于一些文字游戏类的节目情有独钟,每次撂地,他的场子总是站满了人。但他的心中,总有一个想要达到的目标——由于露天演出限于天气无常,他希望能走进背后的爽心园茶社,能到剧场里面一展身手。

李德钖的愿望不久就实现了,不同的是,他走进的园子是比爽心园更专业的四海升平。在未来的几年里,他在此处精耕细作,渐渐红遍京城。京剧名家杨小楼、龚云甫等经常慕名而来,为他捧场。自信渐渐填充了他的胸膛,在每次上场后,他都会说出这样的定场诗:“滑稽昔说东方朔,后世遗传贾凫西,由清末迨及民国,称王唯我万人迷。”

当时的京城,万人迷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能听万人迷的相声,简直成了一种时尚与享受。于是,李德钖成了很多名人的座上宾。但是,这种追捧有时候显得非常脆弱不堪。一次,他在袁世凯公馆演出,特意安排了一段拿手节目《吃元宵》。正在李德钖卖力表演的时候,袁世凯却早已是气急败坏,原来,这时正值袁世凯图谋称帝之际,做贼心虚的他将“元宵”错会成了“袁消”。

李德钖遭到痛打,被赶出了袁府的大门,接着又被赶出了新华门,且被警告不准再在京城演出。无奈的他只好到天津去讨生活。

天津人向来是最捧角的。悲伤不已的李德钖在天津如鱼得水,他在杂耍园里可以领到几百元的包银,他的节目也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于是,自信重新回归,得意爬上心头。

显然,这个底层艺人的心里承受力和调节力都不够娴熟,从大悲一下子跳进大喜,李德钖的自信与得意很快变成了自负与自满。再加上一直以来合作默契的搭档张德泉的故去,他开始有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不思进取,但求安逸。于是,李德钖开始与吃喝、抽烟、赌博的恶习相逢结伴,一个月的包银只能供他挥霍几天。包银不够,他开始举债度日,可借来的债款又被他大把挥霍。就这样,他陷入了艺术与人生的低谷。

当众多债主堵着门前来讨债的时候,李德钖开始些许清醒,他挣扎着身体,开始在天津街头撂地挣钱,以求弥补亏空。所幸的是,他依然响亮的招牌为他获得了多次演出堂会的机会,他的生活才渐渐有了起色。

后来,李德钖离开了天津,辗转南下,济南、开封、上海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据说,他在上海演出时,遇到了与他祖父相似的尴尬(前文提及),当观众们期待着一位可将万人迷倒的佳丽出现时,面目丑陋、直眉瞪眼的李德钖将他们的希望彻底破灭。但很快,他用独特的表演征服了江南观众。他是第一位将相声带到江南的人。

1926年冬,正值沈阳最寒冷的季节。辗转至此的李德钖在园子里继续着他的表演,这也是他最后的演出。被不良恶习和病痛折磨的李德钖,一日夜里,竟倒毙在一个郊外的壕沟里,这一年,他仅45岁——正值一个艺人的黄金年龄。

在沈的同行和观众为他下葬,是日,大雪纷飞,北风怒吼,一片肃杀之状。相声艺人朱凤岐主祭,祭文诗云:“风神爷吹起喇叭,七仙女天上散花,众亲友前来送行,罕王爷派人接他。”送葬之人无不潸然泪下,一代大师就此离去。

下面介绍一下李德钖的艺术特点及成就。其演出最大的特点是冷峻,用马三立先生的话说:“万人迷上台不鞠躬,总是没有笑脸。”每一上台,总是紧绷着脸,毫无笑容,这样能很快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住,在抖包袱的时候也显得脆而响。其节目最大的特点是俗不伤雅,在近三十年的演出生涯中,由于大部分时间是在园子里或者演堂会,在演出的内容方面,与长期撂地的艺人就大为不同。再加上他个人也喜好文雅类的节目,所以最常上演的节目大多为“文哏”内容:《对对子》、《三字经》、《八扇屏》、《打灯谜》……

李德钖的艺术成就是开创性的,他将相声带到济南、开封、沈阳、上海、保定等多个地方,深受当地观众的喜爱,还开创性地灌制了相声史上的第一张唱片,成为第一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相声艺人。此外,他凭借着洞察社会的眼睛和充满智慧的大脑,编创、整理了一批流传久远的节目:《大审案》、《老老年》、《交租子》、《洪洋洞》、《耍猴儿》等。还有,李德钖还培养了马桂元等几位高徒,相声泰斗马三立曾深受乃兄马桂元的悉心指导;李德钖与张寿臣合作时,曾对张的单口相声影响很大,而单口大王刘宝瑞正是张寿臣的高徒。

张德泉和李德钖是一对黄金搭档,二人一庄一谐,一冷峻一温和,相得益彰,配合默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二人各有特长,互为捧逗,十分难得。例如表演《粥挑子》时,李德钖逗,张德泉捧;而表演《豆腐堂会》时,张德泉逗,李德钖捧。于是当时的观众赞扬道;“相声行里谁最棒?当属‘粥’李‘豆腐’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