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相声的秘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41828000000045

第45章 【名家】之刘宝瑞的秘密(5)迫害

1950年,在香港已颇有人缘的刘宝瑞怀着轻松的心情回到故乡。面对各地的欢庆人群,刘宝瑞心中油然而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之感。的确,此时的他,只有三十五岁,正值人生壮年,亦正是可以在艺术上大展才华的时期。

新生活,终于还是到来了。

在香港演出的日子虽然不长,但独特的风格征服了当地观众,据乃女回忆,在“(1950年)‘十一’的时候,香港的长城影业公司曾专门为刘宝瑞录制了一段《新数来宝》。”只可惜,到目前为止,这段录像犹如沉入了茫茫大海,从未露面。这十分令人遗憾,要知道,这段录像可能是刘宝瑞生前唯一的相声演出录像。

1952年,刘宝瑞回到北京,参加了中国戏曲研究院实验曲艺团,后调入于1953年创建的中国广播说唱团,担任艺术指导。在此后的十余年里,刘宝瑞的艺术事迹主要有:

一是演出。以基层、前线慰问演出为主,往往是跟随演出团转战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内蒙古、福建等大江南北,都留下了刘宝瑞的足迹。有时在外地演出时,刘宝瑞还根据看到的、听到的材料创作新节目,其中《神兵天降》是少见的军事题材节目。另外一种演出则是为领导人做专场,往往与侯宝林、马季一起,到中南海去表演。

二是教学。1954年后,刘宝瑞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曲艺训练班坚持教学,培养了大批青年演员。在此期间,刘宝瑞收徒周德利(周文游)、寇庚儒(艺名、后同寇文儒)、邢克召(刑文昭)、霍玉珑(霍文龙)、殷昊(殷文硕)、韩德江(韩文江)、王惠林(王文林)、唐杰忠等人。此外,跟随刘宝瑞学习的还有马季、郝爱民、李国盛、李金斗等人。

关于刘宝瑞提携后人,有一个故事,一日,刘宝瑞到王长友(王文林之父)家串门,见其正为李金斗授课,兴之所至,便想看看学的怎样。王请刘给指点指点,刘宝瑞主动提出给李金斗捧哏,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其领悟、成长。除了李金斗,刘宝瑞还曾为马季担当捧哏,并留下了《拔牙》、《找堂会》、《金刚腿》、《扒马褂》等节目录音,从这些录音中,我们亦能深切感受到刘先生不仅能逗,而且擅捧,可谓全才。

三是整理节目。1960年,中央广播说唱团开始挖掘整理传统相声,动员相声艺人们口述文本。刘宝瑞素以“肚囊宽绰”闻名,并有“相声才子”之雅号,自然不能落后,据其口述的单口相声文稿及录音在全团居首,为保存传统相声资料留下了大量宝贵财富。20世纪80年代,刘宝瑞之徒殷文硕将这类资料进行整理,出版了《刘宝瑞表演单口相声选》、《官场斗》等书籍,基本保存了刘宝瑞的口述成果。

关于刘宝瑞的单口相声,将在后文列专章,予以探讨。

刘宝瑞爱相声,更爱生活。由于刘宝瑞家里人口少,生活质量总体较高。刘宝瑞是一个美食家,亦是对生活非常精致的人。

提起师傅家的美食,刘宝瑞的徒弟们都印象深刻。由于刘的妻子是南京人,做得一手好淮扬菜,诸如鸡火干丝、烧墨鱼、板鸭之类,都能让前去拜访的徒弟们大快朵颐。有时,刘宝瑞对这些美食吃腻了,便招呼徒弟们:“得了,咱甭家了,外头吧!”去外头,定非街边小店,而是丰泽园、全聚德之类的大饭庄。

刘宝瑞不光在吃上讲究,穿上也不含糊。据王文林回忆,其第一次见到乃师时,眼前是一个这样的形象:“理得整整齐齐的小平头、干干净净的驼色长衫,从坐姿到手里的茶壶都一水儿的稳稳当当、端端正正。”在其印象中,刘宝瑞“不像江湖艺人,倒像是学校里的教员,还不能是我们小学,得是大学堂的夫子。”

从这些细节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刘宝瑞对生活的爱。乐天的他,正激发着每一根触角,感受新生活的美好,向往新一天的到来。

这样的日子在1968年戛然而止。

六年前,刘宝瑞在中央电视台(时称北京电视台)举办的以相声为主的笑的晚会上担纲大轴,表演群口相声《诸葛亮升帐》,讲的是诸葛亮的一盘点心被帐下四员大将吃了,在当时颇受欢迎。六年后的1968年,这一段节目被旧事重提,成了“恶毒攻击人民的毒草”。作者王决和表演者刘宝瑞均受到冲击。

当年初秋,刘宝瑞被打倒,还被剥夺工资,几乎每日都要遭受辱骂,妻子女儿不得不去济南避难。韩德江等徒弟在师傅门前进行保护,使其得以免遭扭打。9月底,身为“****对象”的刘宝瑞,被下放到北京房山路村进行劳动改造。临行时,他曾言道:“我就去十天,怎么着也能坚持下来。”

谁知,一语成谶,刘宝瑞没能坚持下来,一去成为永别。

关于刘宝瑞的死,据知情人回忆,有“胃穿孔说”和“劳累致死说”两种,一般而言,人们普遍相信是第二种。据与刘宝瑞同时被下放改造的徐衡和邵燕祥回忆:

这天,那个管我们的XX忽然发现,就刘宝瑞剥的棒子少。于是他大声斥责之后,喊刘宝瑞站起来,又找来个大粪箕子,装满玉米,直到起了尖,让刘宝瑞背上,围着四五百人的大圈跑。那个人紧跟在后边,像赶驴一样,不断吆喝:“快跑,快点!再快点!还得快!”每当刘宝瑞从我身后过一回,就总先听见他“哼哧!哼哧”大喘气,随后,吆喝声盖过了哼哧声……那时候,见****的人也跟着来了,人们都赶紧干活,也顾不得体会刘宝瑞是啥心情了……(当天晚上),刘宝瑞呻吟着:“心口疼,实在干不动了”。

就这样,刘宝瑞再也没能站起来。当天是1968年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刘宝瑞再也无法和深爱着的家人团圆了,也再也无法在舞台上向亲爱的观众演出了……

时,刘宝瑞年仅53岁。

更为可悲的是,或许是为了掩盖什么,刘宝瑞的尸体并未被家人发现,如今葬在北京朝阳陵园的刘宝瑞墓仅为其衣冠冢。甚至连其死讯也是在此后很久才被传出,噩耗传来,相声同行无不痛心。12年后,北京曲艺界才得以为这位人民爱戴的相声大师刘宝瑞召开追悼会,缅怀其对相声的执着与贡献。

去年是刘宝瑞诞辰百年,这位不知逗乐了多少人的艺人,人生中却充满了悲情苦难,直到人生的终点,都是那么令人扼腕哀叹。其生命的终结,并不代表精神的消灭。多年来,每当人们听到他的《假行家》、《珍珠翡翠白玉汤》、《连升三级》、《黄半仙》的时候,依然会痴迷和快乐,会露出会心的笑容,这就够了,因为刘宝瑞尽到了一个相声艺人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