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你绝对不知道的美国独立秘史(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41829800000005

第5章 山巅之城——马萨诸塞殖民地

“我们将成为整个世界的山巅之城,全世界人的眼睛都将看着我们。”

——约翰·温斯罗普

★国王讨厌新教徒

“我们将成为整个世界的山巅之城,全世界人的眼睛都将看着我们。”

上面的这句话,是一个叫约翰·温斯罗普的清教徒在他那个著名的演讲《山巅之城》中说的。

山巅之城的说法,来源于耶稣的一句名言“你们是世界之光,是山巅之城,无处隐藏”,指的是圣地耶路撒冷。这里用来代指理想中的完美宗教城市。

恰好,建立山巅之城也正是我们的约翰·温斯罗普同志的理想。

约翰·温斯罗普为什么要去建立山巅之城呢?

原因很简单,国王讨厌清教徒。

在英国本土,自从激进的分裂派新教徒离开后,国王詹姆斯一世与留下来的纯净派新教徒发生了矛盾。他恨不得把这帮自以为是的纯净派新教徒一个个捏死,因为他们想要控制英国教会,进而对伟大的英国国王的权力进行限制。

在他们之间的矛盾还没有激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的时候,詹姆斯一世同志很及时地翘了辫子。

但是,英国王室的宗教信仰从来都缺乏连续性,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查理一世即位后,情况更糟糕了。查理一世同志笃信“君权神授”的理论,认为自己什么都对,听不进去任何不同的意见。更要命的是,查理同志的宗教信仰偏向于天主教。

于是,纯净派新教徒的日子不大好过了。宗教压迫又一次开始了。

最后,一批纯净派新教徒实在是受不了了。他们决定移民北美大陆,在那里建立殖民地,创建山巅之城,实现宗教信仰的自由。

查理一世听到这帮子人要走,很高兴。

好啊,走了好,滚得越远越好。看着你们我堵心。

查理一世爽快地在纯净派新教徒成立的新英格兰马萨诸塞湾公司申请在北美大陆殖民的特许状的申请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去吧,去了就不要再回来了。

马萨诸塞湾公司获得的特许状有一个很不寻常的地方。

以前也有好几个公司取得了殖民特许状,但特许状上面都清楚明白地规定了殖民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一般都是要求把公司总部设在伦敦,以便于国王就近监管。

马萨诸塞湾公司特许状上耐人寻味地没有明确规定总部所在地。这就意味着公司可以把总部直接设在北美的殖民地,而不是设在英国伦敦。天高皇帝远,殖民地公司势必会具有较大的独立和自主性,这对殖民地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这是以前各个殖民地公司想也不敢想的好处。

为什么马萨诸塞湾公司会得到这个好处呢?

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英国国王疏忽了,忘记写了;一种说是马萨诸塞湾公司公关工作做得好,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这项权益。

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完全靠谱。国王疏忽了,怎么发其他公司的特许状没有疏忽,就偏偏把这份特许状疏忽了呢,国王的法律顾问、御用写手都是吃干饭的么?你马萨诸塞湾公司会做公关,人家其他公司未见得就不懂公共关系学。

所以啊,个人觉得,很有可能确实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疏忽了,只不过是故意的,他希望清教徒走得越远越好,眼不见心不烦,最好全部都去殖民,不要在他面前晃。

马萨诸塞湾公司为殖民工作做了精心的准备,还提前选出了未来殖民地的总督。

这个人就是约翰·温思罗普。这个人是庄园主,同时还兼职律师,也是个虔诚的清教徒。

他虽然嘴皮子好使,却不太善于理财,他在经济上濒临破产,打算到美洲去寻找机会,好开始新的生活。于是找到了马萨诸塞湾公司。

约翰·温思罗普很能干,能说会道,也有远见,很快被公司高层看中,把他选为未来殖民地的总督。

约翰·温思罗普一上任就提出了一个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就是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殖民。

这个建议很好,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殖民,非常有利于殖民地的稳定。北美已经建立的几个殖民地,除了普利茅斯的那一小拨人外,大都是以单身的年轻人为殖民主体,很少有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殖民的,人性化一点的,最多在批发点女人过去卖给移民当老婆来建立家庭。

约翰·温思罗普组织的家庭,绝大部分都不是贫民,而是具有一定财产的当时英国的中产阶层,有些甚至可以说很富有,他们基本上都是清教徒,因为不愿意受到宗教压迫,不惜放弃在英国本土的舒适生活而愿意举家搬迁到遥远的北美大陆。

此外,约翰·温思罗普吸取了詹姆斯敦的经验教训,在移民结构上下了一番功夫,很有远见地组织了相当一部分懂技术的各类工匠参加殖民。这无疑是很务实的一个决定。

1630年4月,约翰·温斯罗普率领将近1000名清教徒,乘坐4艘船,坚定地向心中的山巅之城驶去。

航行途中,约翰·温斯罗普充分发挥了当过律师口才好的优势,在阿贝拉号上热情洋溢地发表了著名的题为《山巅之城》的演讲,号召清教徒们友爱协作,以基督的大爱为纽带将彼此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建立自治的组织,为了实现建立山巅之城的伟大理想彰显上帝的荣光而努力奋斗。

不得不承认,同英国之前所有的殖民行动相比,这次清教徒的殖民行动是组织最为严密,领导最为有力的,移民的平均素质也是最高的。

尽管他们同样要面临所有殖民地建立之初将要遇到的各种困难,但由于组织有力,移民之间互相帮助,这批清教徒的死亡率是历次殖民最低的。第一年的死亡率,只有20%左右,约有两百来人失去了生命,这是已经是极大的成就了,要知道其他的殖民地死亡率基本上都在50%以上。

在强有力的领导、家庭式的殖民以及殖民公司总部设在当地等有利因素的作用下,清教徒们很快就建立起了以波士顿为中心的马萨诸塞殖民地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稳定下来。

此后,清教徒掀起了大规模向北美殖民的浪潮。此后10年,清教徒像潮水一般涌出英国,史称“大迁徙”,总共有两万多人来到了马萨诸塞殖民地。

★纯净的清教徒社会

清教徒们遵循自己的宗教信仰原则,以圣经中的山巅之城为蓝本,建立了一个表面上宣称政教分离实际上骨子里依旧是********的宗教社会。

尽管在清教徒的宗教信仰中提倡政教分离,但在马萨诸塞这个因为清教徒为追求宗教信仰自由而兴起的殖民地里,宗教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一切都自然而然地打上了清教的烙印,教会在马萨诸塞的政治生活中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即使殖民地政府的领导层和教会自己,都希望政教分离,事实上也是完全做不到的。

不过,由于政教分离是清教传统的基本准则,所以在形式上政教还是分离的,具体体现在规定了教会人员不得担任殖民地政府职务,不能成为议会的议员。

当然,这只是个形式,是为了与清教的教义相配合。试问马萨诸塞殖民地是遵循清教的原则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一个清教徒的社会,怎么可能摆脱清教传统的影响呢!

要想当殖民地各级议会的议员,如果不是教会的会员的话,那就只能是幻想。成为教会会员是当议员的必不可少的前置条件。

在马萨诸塞,如果不是清教徒,别说享受参政议政的权利,就连立足都是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马萨诸塞殖民地政府都严禁非清教徒前来定居。马萨诸塞基本上可以算是纯粹的清教徒的社会。

马萨诸塞的清教徒们严格按照清教的传统生活。他们个虔诚地信仰上帝,努力地工作,过着近乎苦行僧一般的日子。清教徒几乎个个都是劳动模范,一个星期工作六天,唯一的休息日是礼拜天,因为这一天要到教堂去做礼拜,听牧师讲道。如果不是因为要同上帝沟通,估计清教徒们会一天都不休息,继续当劳模。做礼拜的时间通常都很长,一般三四个小时,长的时候会到达八九个小时。

在闲暇的时间里,清教徒们几乎没有其他的消遣方式,最主要的娱乐应该就是读《圣经》。《圣经》几乎是马萨诸塞每个家庭的必备物品,每家至少一本,有些特别虔诚的,还有好几本不同版本的。他们往往读了一遍又一遍,读了千遍也不厌倦。

为了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独立阅读和理解《圣经》,清教徒把教育放在第一位,特别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虽然清教徒家庭一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能力教自己的孩子读书,但他们仍然认为孩子们应该去学校接受教育。因此,殖民地政府通过法律,规定每50户人家必须有一个专业老师,住在同一个区域的所有的家庭都必须根据收入缴付教育经费,穷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拥有同样的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就是现代美国公立学校制度的起源。

马萨诸塞殖民建立六年之后,一所专门的教会学校成功开业。若干年后,这所教会学校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就叫哈佛大学。

在书籍还属于稀缺物品和文盲满世界乱窜的时代,居高不下的马萨诸塞居民识字率,家庭藏书的高保有量,以及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实在是北美殖民地文化教育史上了不起的成果。

此外,正因为马萨诸塞殖民地阅读《圣经》的习惯带来的高识字率,造就了日后波士顿地区报纸业的发达。报纸业的发达,又使得独立思想的传播有了方便快捷的手段,独立思想在波士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而成为了独立运动的发源地。

除了读《圣经》,其他娱乐方式在马萨诸塞基本上是看不到的,其他殖民地非常普遍的赌博这种娱乐方式,在马萨诸塞几乎是绝迹的,在这里,赌博是不可饶恕的罪恶,甚至像戏剧、音乐什么的也不被认可,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娱乐。比如,马萨诸塞的中心波士顿地区在十九世纪中期之前,从来不庆祝圣诞节,直到19世纪中期之后才开始庆祝圣诞节。因为按照清教的传统,任何形式的庆祝或娱乐活动都被认为是偏离了上帝的准则,都是不道德的。

马萨诸塞殖民地的建筑风格也充分体现出其作为宗教社会的鲜明特征。每个定居点必须有一座教堂。新的定居点兴建时,第一个要修的就是教堂。定居点中最显眼最豪华的建筑一定是教堂,房屋距离教堂的远近显示出其主人身份的高低,紧挨着教堂的房子一定属于地位崇高的神职人员。

清教徒们为了逃避宗教迫害,追求信仰的自由,不远千山万水,来到北美大陆,建立起了心中的“山巅之城”。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被压迫者却成为了新的压迫者,往日在英国本土所遭受的宗教迫害,被如今身为上位者的清教徒加诸与异教徒和清教徒内部的持不同意见者。如果你拒不接受教育改造,还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的话,嘿嘿,对不起,请你滚出马萨诸塞,不滚,哼哼,请上绞刑架。情节稍微轻一点的,则可享受割耳朵切鼻子的待遇。而广大人民清教徒群众还对一种私刑极其热衷,这种私刑就是把异教徒脱光浑身涂满沥青粘上火鸡毛然后捆在一根长棍上抬起来游街。在一个殖民点,如果有倒霉的异教徒被处以这种非常具有观赏性的刑罚的时候,当地的清教徒群众往往会高兴地仿佛过节一般集体围观,看得兴奋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扔两个臭鸡蛋什么的。

在这种情况下,马萨诸塞清教徒中一部分持不同意见者,不愿意屈服于教会和殖民当局的压力,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远走他处,又建立起了新的殖民地。不过,新的殖民地脱胎于马萨诸塞,还是具有显著的清教特征,也属于清教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