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态决定人生
4215400000017

第17章 树立坚强无比的——自信心(5)

在许多不可思议的心理效果里,除了上述的“抽象化”之外,还可利用自由联想的方式。例如从讨厌的事情开始,逐渐把能想到的话语连接起来,则可以在无形中使烦恼或不安的情绪淡泊下来。自由联想的特征,就是从某一措词开始,把自己所能想到的话连接起来,也就是从最初那句话开始,牵扯出一大堆毫无关系的词语。日本有一位联想术的作家叫做井上氏,他在《江户紫绘卷源》一书里,充分发挥联想的过程,例如:“馒头→乳房→女人→自己的女儿→嫁不出去就糟了→有一位顾客是很理想的青年→强迫女儿嫁→女儿结婚→孙子诞生→一家团圆→从女婿处取得零用钱→安享清福→无疾而终”。由此可见,这位井上氏的名作家是从一个馒头开始联想到未来的寿终正寝。

联想并非只有寿终正寝的问题。联想的心理效果是无边无际的。总之,联想就是先从自我开始想起,而后逐渐向外扩张,这样就能收到自由联想的效果。自我里包括核心部分与周围部分,一旦别人触及自己的核心部分,则很容易引起愤怒与憎恨的情绪反应。这种情形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关怀”。

联想就是把人类的关怀,先从自我的核心部分开始,逐渐向周围部分扩展,从自我关怀之中获得情绪的解放。

例如一个人碰到失恋,工作或考试失败的情况,就极想忘记这些痛苦的经历,那么不妨先从最烦恼的对象开始自由联想。失恋→失掉爱情→烤焦的爱情→烤鸡……如果是情人的姓名,也照样可以自由联想,例如林野原→原野的缺口→原野上的洞穴→陷阱→危险……不管失恋也罢,烤鸡也罢,照样能做联想的对象。

应用动词的方式表现自己

平时,经常和那些被自卑感,以及脸红恐怖症的人闲聊,从他们的谈话里,你能发现这些人简直是庸人自扰,由于对某些事情想得太透彻、太深奥,结果变成自寻烦恼。除非是非常深刻的问题,否则,必须要从这些困扰中寻求解放才对。

如果站在他们的立场,应用一种不把自己当名词,而用动词的方式表现出来。他们口口声声说“我患了脸红恐怖症”或“我是留级生”,从他们的语气里,获悉这些人都用名词的方式表现自己,而把自己造成否定的意象。

这就是把自己关闭在自己随意制造的商标中。于是,他就说“我在陌生人面前面红耳赤”,“我在学校的成绩不如别人”。听他的语气好像十分自卑的样子,事实上后来发现他只有在异性面前,才会显得局促不安,在所有功课里,只有数学成绩不理想,而不是一切科目都不如人。倘若能以部分肯定的方式,使所肯定的名词变成动词时,那么,“也许有这种事”之类的含糊措词,就立刻能变成明确的语气,而且也能彻底消除自己随便造成的否定意象了。

心理负担的轻重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表达同一件事实,但由于使用单位的不同,使得我们对于原物的轻重、大小或长短的感受也不同。例如半年以后就要参加升学考试了,如果改以“6个月”的“月”这个单位来表示时,就会给人一种相当漫长的感觉。在这种气氛之下,这位考生就觉得离考期还远得很,不妨慢慢准备吧!同样是在半年以后,如以“日”为单位计算,则等于180天,日子似乎愈来愈近,于是,这位考生可能赶紧开夜车。

诸位也许在房地产的广告栏里,经常注意到:“距离市中心只有80分钟的路程”,业主所以用“分”来表示距离,不外乎给顾客造成一种近距离的印象罢了。以前,报纸新闻也曾经刊载“国庆阅兵大典尚余3个月”。其实,如改以“尚有90天”来表达时,则可使节日的热闹气氛提早来到。

在一般人的意象里,公里当然要比公尺长,时也比分来得长,即使同一件事实,如改用不同的单位来表达,则可使心理的负担跟着变化,我把这种情况叫做“心理换算”,这也是控制自己内心的一种方法。诸位不妨试试看。

凡事要有最坏的打算

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中的一段说,一位被挖去双眼的父亲,和打扮成乞丐的儿子在荒野外重逢,这时这位儿子感慨万千地说:“现在是我最悲哀的时刻,再也没有比这更悲哀的了。”这诚然是一句至理名言。如果为考试而苦恼,或碰到工作不顺利时,只要一想到这句话,必能使人精神振奋。恐怕不止我个人如此,这句话无疑可以勉励世界各地的人,因为它能使人恢复自信,排除万难。

当一般人碰到不顺利,或者考试不理想时,无意中会说出“真糟糕”这句话,其实他本人的内心里决不认为当前的情况是最糟糕的。反之他的内心里还保留些可以跟人说话的余地,所以他只用“最坏”一语来扩张防线,老实说这也是他不想使自己陷入“最恶劣”的情况的一种防卫手段,言外之意表示:“嘴里说最坏,其实不是最坏的情况。”

“最坏”一语里含有:“跟其他事物比较起来,无疑是最坏”的意思。

不过,运用这句话时的比较标准很含糊。如果使这项标准明确起见,自己认为最坏的情况,也常常可能变成很好的状况。

只要碰到这种情况,有人难免会悲观,或失去信心,事实上,与其这样胡思乱想,还不如干脆承认这是最坏的情况,结果反而会轻松得多。事情愈困难的时候,心情愈无法轻松下来,甚至连“最坏”一词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唯有这种情况,才最需要用到“最坏”这句话。因为只要一想到:

“现在的情况是最糟糕的,以后再也不会有比这更糟糕的了,如果有的话,也只不过是稍微上升而已。”那么,心理上就会安定下来。这种心理变化乃是促使事态好转的原动力。

克服自卑感的诀窍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例子,即使是内向的女性初次生孩子,其性格也会马上变得很明朗,这是从以往那种无可救药的自卑感中脱颖而出的情形。这个女人之所以会前后判若两人,最主要的原因是她那种过分强烈的自我意识部分被孩子分散了,另一种原因是生下孩子以后,她才感受到一种“复数意识”的存在。本来,在尚未生产以前的漫长岁月里,她内心只有“我”的观念,但在这片刻之间,她无意识中就改变为“我们”。

这种情况在心理学里叫做扩散效果,例如,“我”是“一分之一”的数字,而“我们”中的“我”为“二分之一”以下,或“无数分之一”。如将“我们”代替“我”时,数字当然也不同。总之把“我”这个“一”的分子比重,看成无限轻的意思。例如一想到“我的头脑很差劲”心里难免会有自卑感,但若改为“我们的头脑都很差劲”时,那么头脑差劲这种自卑感的压力就会减轻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无疑把自己的自卑感,扩散到“同伴”之间,这就使自己苦恼的孤独感,飞到九霄云外了。

天无绝人之路

因为某种原因而遭遇失败,就会变得心灰意懒,这是人之常情。同样地,大家因为碰到一次失败就以为是到处走不通,而陷入无路可走的心理状态里。这完全是由于失败的体验,跟挫折感息息相关,而挫折感极容易引起人类的感情反应和各种退行现象。所谓退行现象就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反应跟年龄相反,退化到小孩子的模样。这时候,由于他对环境的反应缺乏柔软性,故对一切状况都不能表现很适当的判断。

如果要想使自己免于陷入退行现象里,可以试试这样一种诀窍,那就是碰到失败的时候,不妨常常自言自语:“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A处谈不成,可以找B谈。”当然,可以商谈的对象不只限于B,还有C、D、E等,只要一想到可以商谈的对象比比皆是,那就会心安理得,而没有悲观的必要。

如果考不取学校,也不妨回想下面所说的:“此校考不取,还有别校可以考。”反正学校又不止一所,何况进学校也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只要一想到此,内心就有商谈的可能性。而且心情也会开朗起来。

先要振奋自己

一个印度人因偷窃被当场捉到。不料,这个小偷一点儿也没有畏缩的样子。他反而理直气壮地说:“如我拿了东西又逃走,那才算是偷东西,但我现在只是拿到东西而已,大不了把东西还给你罢了。”

他说之后,就大大方方地溜开了。当然,在这里并不是鼓励偷窃。不过,这个印度人的逻辑里倒含有极坚强的部分。从客观上说,情况对他非常不利,但他本人却不肯认罪。反之,如果是别人的话,即使在客观上还不至于绝望,但在主观上就已经软弱下来,结果变得任人摆布。

现代的年轻人似乎都有这种倾向,而且似乎愈来愈强。事实上,人生不能这样简单地就可以表示绝望的,在某种情况下,必须要坚持到底才对。拿破仑·希尔认为,凡事不能先行畏怯,心里失去信心,无异于拆除了主观的心理界限,倘若斗志与意念都丧失,那就无可救药了。

把时限用语从脑海中消除

我们到处都可以碰见“截止”或“时间到了”等限制时刻的用语。由于限制时间,可使人在工作或读书方面进行更顺利,但是,倘若一个人的意识被限制得太严格,会令人对于眼前目标的集中力削弱下来,而且陷入不安的境地。故且把这种现象称为存限制时间用语的自缚作用,如避免陷入这种境地,最要紧的是脑海里不许出现“截止”之类的字句。

把物理的界限从脑海中驱逐出去,就能把自己的目标放在明确的射程以内,从此可以产生不少意料不到的可能性。

有意识地使用言语来壮胆

一位评论家的工作,无非是将批评的箭头,对准一切权威或权力等对象,借此寻求内幕材料,因此他一定要有勇气跟任何名重一时的学者,或实力者进行对等的谈论。倘若交手不到三回合,就被对方的威望制住,那就无法找到可批评的着眼点了。因此,不管对方怎么奚落,你也要有意识地侃侃而谈。

倘若我们遇到很难应付的强敌,心理上受到某种无形的压力时,如能有意识地运用此法,使自己心理上跟对方处在平等的地位,自然可以免于受到对方的威压与束缚。至于如何使用不甚高雅的措词,有许多应用的例子可以参考,例如不必称呼对方的名衔,而直接指名道姓。或者不叫名字而称呼“你”即可。

疑惧意识消失

报纸上经常出现政治漫画。例如把某某部长画成动物,某国的首相画成小姐,滑稽或幽默的情景,令读者捧腹大笑。在一般人眼里,掌握政权的人,无疑是很棘手的人物,我们对于这种人,一面怀有亲近感,一面觉得他是一个伟人,相形之下,难免会产生恐惧感,或劣等意识,在这种情况之下,上述的政治漫画无疑对于镇定心情方面具有极大的作用。

个人的绰号有时也含有同样的效果,通常,我们对于那些会使人心理上产生压迫感的人,也喜欢给他取个滑稽或幽默的绰号,借此冲淡我们心理上的威压感。例如在初中或高中时代,经常被同学们取外号的人,无非是那些讨厌型的老师,在社会上经常被人取绰号的也是位居要职的家伙。

“我昨天被经理叫去训了一顿”和“我昨天被那个老顽固喊去谈话”,很明显地,这两个人所受到的心理压力大不相同。换句话说,我们如能给棘手的强敌,取一个粗俗的名称,则可纠正彼此间在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维持对等性的关系。

因此,绰号可消除自己对于某人的威压感,而代之以亲近感或优越感,如果能有意识地利用这种效果,那么,即使碰到再难缠、再咄咄逼人的家伙,我们照样可以使他跟自己处在相同地位,甚至比自己更低下的位置。

如从另一方面来研究这种心理时,不妨将动物或动物的名称加诸对方,则可使我们对他留下“愚蠢”或“迟钝”等印象,这样一来,更能减轻对方给我们的威压感。

宣扬自己的目标

贝普·鲁斯是昔日美国职业棒球的全垒打大王,他也是举世罕逢敌手的选手,他的一生留下不少传说和佳话。其中最有名的是,在某次比赛时,他曾指着中心方向说:“小心,我要从这里打出一个全垒打。”结果他真的朝他所预告的地方打出了一个全垒打。

不论贝普·鲁斯是怎么样的天才,他也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正因为他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所以,就利用公开宣言的方式,以掩饰他内心的不安,借以实现全垒打的成果。

事实上,当我们要完成某种目标时,不妨在别人面前宣扬自己的目标,这样可以增强效果,这种情形叫做宣扬效果,一旦在许多人面前宣扬自己的目标之后,不成功就不好意思,结果只好向前奋进。这时候,必然显得精力充沛,信心百倍。当然,如应获取更高的成果,则不妨尽可能地在许多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目标。世界级拳王阿里,常常会在比赛之前通过大众传播宣称:

“一定要在三回合内击倒对方。”盛气凌人,满怀信心,他还真不失为一个充分懂得“宣扬效果”的人呢!

怯场时如何调整

内观法是研究心理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这是实验心理学之祖威廉·华特所提出的观点。此法就是很冷静地观察自己内心的情况,而后毫无隐瞒地抖出观察结果。如能模仿这种方法,把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心理秘密,毫不隐瞒地用言语表达出来,那么就没有产生烦恼的余力了。

例如初次到某一个陌生的地方,内心难免会疑惧万分,这时候,不妨将此不安的情绪,清楚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几乎愣住了,我的心忐忑地跳个不停,甚至两眼也发黑,舌尖凝固,喉咙干渴得不能说话。”这样一来,不但可将内心的紧张驱除殆尽,而且也能使心情得到意外的平静。

不妨再举一个很实在的例子。有一个位居美国第五名的推销员,当他还不熟悉这行工作时,有一次,他竞独自会见美国的汽车大王。结果,他真是胆怯得很。在情不自禁之下,他只好老实地说出来了:“很惭愧,我刚看见你时,我害怕得连话也说不出来。”结果,这样反而驱除了恐惧感,这要归功于坦白的效果。

不顺利时如何调整

侨居国外而得神经衰弱症的人,从古至今,真是多得不胜枚举,推究其原因,那是由于外语不够流利,很少跟外国人接触,说话的机会减少等因素所致。换句话说,他们很少有滔滔不绝的畅谈机会,语言的功用本来是要表达内心的感触,但由于谈话的机会减少,以致不能充分发挥语言的功用。

相反地,有些人完全能适应外国社会的生活,当他们独自住在公寓里时,却尽量以“自言自语”的方式来消除内心的苦闷和挫折。老实说,住在国外也不是非使用当地的语言不可,倘若能善于用本国的语言,结果就不至于引起神经衰弱症。

很明显,此法跟前述那种在别人面前坦述自己心事的方法不同,换句话说,如果缺乏谈话对象,或满怀心事而又不便在别人面前启齿时,只得采用现在所说的自言自语的方法。事实上,这种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碰见。当一个人聚精会神于思考问题时,或被某种激动的情绪所困扰时,也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自我,而从口中有意识的说出内心所想的事。

“我错了,应该那样做才对……”一个人喃喃自语的时候,心情也自然会轻松下来。

消除烦恼的另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