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下
42796600000012

第12章 四川省(2)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太守相当于现在的专员,或大于专员,小于省长),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着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为此,李冰在其子二郎的协助下,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岷水东流的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在无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他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涨冷缩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低水位每秒流速3公尺,高水位每秒流速6公尺)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率众又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狭长的小岛,形如鱼嘴,岷江流经鱼嘴,被分为内外两江,外江仍循原流,内江经人工造渠,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人们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让人们知道“枯水(低水位)不淹足,洪水(高水位)不过肩”。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其中有些是水利专家。有的水利专家仔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对它的高度科学水平惊叹不止。

李冰的壮举成为我国水利史上的千古绝唱和中外科学史上的奇迹。都江堰水利工程除渠首工程外,尚有灌区工程,其灌溉面积由解放前14个县280万亩增至1994年的6地区34个县(市)1000多万亩,使天府之国绵延两千多年,确保丰收。

石棉·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革命纪念地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革命纪念地位于四川省石棉县境内大渡河中游南岸的安顺场,这个原名紫大地的普通山区小镇在相隔70多年的时间内发生了两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即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之旅在此全军覆没;1935年5月,毛泽东、朱德所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此强渡大渡河成功,彻底打破蒋介石“要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美梦。从此,安顺场便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之名载入史册,备受世人瞩目。

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军抵达安顺场,准备北渡大渡河。由于受清军围堵,加之石达开受历史的局限,没有处理好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当地空室清野,土司沿河设防,石达开全军覆没,太平军将士血染大渡河,留下了悲壮千古遗恨。

时隔72年后的1935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巧渡金沙江后,红军先遣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得大渡河边仅有的一只小木船。5月25日,由红一团团长杨得志、一营营长孙继光指挥,在南岸红军强大的枪炮火力的掩护下,以17勇士为先导,打响了红军长征途中举世闻名的强渡大渡河战役。以红一团一连连长熊尚林为首的红军17勇士,在当地苦难学生、老百姓和船工的协助下,不顾大渡河的惊涛骇浪,冒着枪林弹雨,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北渡强渡成功,歼灭国民党第二十四守敌,占了北岸桃子坪敌守军阵地。

红军强渡大渡河的胜利,为红军最终完成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伟大长征,为北上抗日打通了胜利的道路。

为了纪念中国现代革命史上这一光照千秋的不朽历史篇章,20世纪60年代初,在这里建起了占地面积达200平方米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室”。室内陈列着100多件红军当年战斗时用过的枪炮、大刀、旗帜等各种实物,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室内还珍藏着刘伯承、聂荣臻、杨得志、杨成武、陆定一、李一氓、黄镇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笔题词和信函原件以及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人们从中领悟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军事领导艺术和大无畏英雄气概。

1983年,在红军强渡大渡口遗址附近,建起了一座占地920平方米、用白色花岗石塑造的红军雕像纪念碑。传神逼真的红军战士石雕头像,炯炯有神的双眼面对当年浴血历战过的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似时刻热切地关注着脚下的那片土地。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14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被精心镌刻在石碑上,碑体的正下方,17勇士孤舟飞渡的浮雕栩栩如生。碑园内松柏长青,花木繁茂,郁郁葱葱,环境庄严、优美、宁静、肃穆。

漫步安顺场大渡河边,当年红军强渡大渡河指挥楼和红军机枪、火炮阵地等旧貌依然,它们记载着红军强渡大渡河的英雄壮举。

通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四川省通江县城文庙,背抵列宁公园,面临通江河,由大成殿、东西两庑以及载门、棂星门、万仞宫墙、泮池等组成。

据《通江县志》记载,大成殿为明景泰申年(1452年)县令周南在旧基重建。其造型凝重,结构严谨,石柱板壁,穿斗屋架,主体建设雕梁画柱,屋面琉璃生辉,房脊雕龙嵌凤,拱托三十根大木,石庭柱的座墩上镌刻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工艺精巧,惟妙惟肖,建筑占地2500余平方米,高墙重门,巍巍峨峨。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政治委员陈昌浩等领导在这里指挥红四方面军历经数百战,并取得了辉煌胜利,创建了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总指挥部旧址保存完好,1982年,红军入川五十周年之际,这里建为川陕革命根据地军史陈列馆,馆名由胡耀邦同志题写。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江泽民同志题写了馆标。

泸州·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

大娄山下、赤水河边,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太平镇的长征街上,一座小青瓦的三层小楼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

陈列馆600多平方米展厅里,陈列着200多件当年红军留下的弹药武器和日常生活用具,向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参观者展示着当年金戈铁马的历史。

1935年春,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巧妙地与敌周旋、转战在川、黔、滇一带的高山河谷中。当年1月28日至3月22日,红军来回4次渡过赤水河,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彻底扭转了战略转移中的被动局面,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中央红军曾3次进出古蔺县境,历时54天,遍及大部分乡镇。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长征的伟大胜利,弘扬红军精神,1958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太平镇建起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近半个世纪,太平渡陈列馆先后接待了20多万名海内外的参观者。

多年来,四川省各级政府充分利用这块红色的土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纪念活动,用长征精神激励后人。1996年10月,泸州市人民政府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的大会在太平渡陈列馆召开,数千名党员在这里发出的“继承长征精神、为家乡建设再立新功”的铮铮誓言,响彻赤水河两岸。同年,古蔺电视台、贵州仁怀电视台等单位共同举行了“蜀南黔北大寻访”的活动。新闻记者们寻访红军足迹,对比老区今昔变化,用文字、图片、电视等多种形式对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宣传红军走过的这块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列馆所在的长征街还分布着80多处当年红军短暂停留生活过的驻址。在这条光荣的老街上,只要稍上点儿年纪的老人,对当年的历史都会津津乐道。

乐至·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陈毅(1901-1972年),四川乐至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后,和朱德率部上井冈山,同毛泽东会师。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进行了3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领导华东野战军,参与指挥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为全国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建国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军队建设和外交工作中贡献卓着。

陈毅故居坐落于乐至县城北175公里的劳动乡正沟湾,这里山丘连绵起伏,小河依傍山势,在群峰中穿流,树木郁郁葱葱,燕剪碧落,系典型的浅丘民居。故居兴建于清代乾隆初年,陈毅太祖于乾隆丁卯年买下这块基业,后经扩建完善,共计有大小房屋三十六间,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为三重堂四合院布局,木质穿榫结构,房屋坐西向东。1901年8月26日,陈毅诞生在这座院落一重堂左侧的一间小瓦房里,并在这里度过童年时代。

1980年7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将陈毅故居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维修,恢复原貌后对外开放。陈毅故居大门中央有邓小平同志亲笔书题“陈毅故居”匾额,两边是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撰写的“直声满天下;殊勋炳世间”的对联。院坝左侧安放着陈毅与张茜的汉白玉雕像,故居内重点以实物展出陈毅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等情况,序厅等处悬挂有朱德、董必武的题词和全国着名画家、书法家的珍贵作品。

距故居一华里处有陈氏宗祠,兴建于清同治八年,坐南向北,是一座木质穿榫结构的小四合院,雕梁画栋,古色古香。1922年,陈毅留法勤工俭学回国,在此居住半年,其间,他为家乡人民在故居外羊叉河上安装了水碾、水磨、水力轧花机和简易提水灌溉等机器,一直传为佳话。

1986年,在离故居200米处的梅山修建了故居文物陈列馆,并于1987年8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陈列馆以江南民居并吸取苏杭园林的特色布局,地势高低错落,曲径通幽。建筑面积1926平方米,结构面积1298414平方米,共有大小庭院七个,房屋41间,其中展厅五个,面积700平方米。陈列馆外围由一条长500米的条石围墙环绕,四周置翠竹、桂树、果树,一片郁郁苍苍。大门前筑石坝,两边是八字形梯坎,左右皆可上下,坝前及路旁塔柏成行,雪松挺拔,把陈列馆衬托得高大端庄。陈列馆前庭安放着陈毅元帅的青铜铸像,铜像高45米,身材魁伟,容光焕发。铜像两边则被数十棵苏铁所簇拥。内坝中央建有一水池,池畔有黑色大理石雕凿的诗碑,诗碑录陈毅元帅《大雪压青松》、《梅岭三章》等着名诗篇,把陈列馆装点得更加高雅别致。陈列馆内的五个展厅按陈毅元帅的一生分为五个时期、十八个部分,以大量的实物、照片、年表、诗词、着述、信札、战役示意图、战绩统计表等系统地再现了陈毅元帅光辉的一生,史料共计461件。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不仅史料充实,展品生动、形象,具有极高的革命文物价值,而且环境优雅,风景宜人,已成为集园林、风光、纪念馆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并被列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基地。

攀枝花·“金色的攀枝花”展览馆

40年前,攀枝花还是一片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岁月流转,星河灿烂,如今,这里神话般矗立起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新兴工业城市,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钢铁、能源、钒钛工业基地。因其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成就和巨大的社会文明建设成果,被联合国评选为“模范社区”。这不仅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奇迹,更是攀枝花人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实践。其间,闪耀着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灼灼光芒。

“金色的攀枝花”展览馆正是以攀枝花开发建设那段难忘岁月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时代精神为主旋律,以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化展示手段,讴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发建设攀枝花的战略决策,记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殷关怀之情,展示攀枝花人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创造出来的英雄业绩,启迪人们的爱国热情,切实、卓有成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金色的攀枝花”展览馆诞生于1995年3月4日——攀枝花建市30周年纪念日,坐落于攀枝花市中心炳草岗竹湖园内。馆内拥有大屏幕电视墙,巨幅光纤灯箱图片,滚动灯箱图片,仿真模拟景和长40米、高5米,集绘画、塑型、声光艺术为一体的巨型“半景画”以及多媒体、大型城市模型、录像室等现代化展览设施,拥有一批有珍贵历史价值的现代历史文物。

展览馆展厅总面积1526平方米,展示内容分6个馆:“攀枝花开”馆展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对建设攀枝花的决策过程;“丰富资源”馆展出攀枝花市蕴藏的矿产、水能等巨大资源;“艰苦创业”馆展出数万名建设者从四面八方来此战天斗地的场景;“辉煌成就”馆展示攀枝花市建设过程中各条战线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亲切关怀”馆展示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对攀枝花市的关怀;“前程似锦”馆展示攀枝花市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