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42929100000026

第26章 陕西电视剧产业

一、陕西电视剧发展历史

陕西的电视剧创作和制作始于1980年,在全国来讲起步较早,起点也较高。陕西第一部电视剧《信任》是根据陈忠实在《人民文学》发表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导演康山。整个20世纪80年代陕西出品的电视剧作品,虽然得了一些大奖,也有个别电视剧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如1983年陕西电视台出品,荣获中国电视首届金鹰奖优秀短本剧奖的《喜鹊泪》等,但整体而言,受时代大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作品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下面对20世纪80年代陕西的电视剧创作情况作以简单的回顾。

1983年,陕西省共制作电视剧12部,19集,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陕西电视台出品,荣获中国电视首届金鹰优秀短本剧奖的《喜鹊泪》。

1984年,陕西省共制作电视剧7部,16集,其中较有影响的是陕西电视台出品的《在古师傅的小店里》,该剧荣获第二届大众电视金鹰优秀短剧、小品奖。

1985年,陕西共制作电视剧14部,42集。代表作品有《兰花花》、《爱,在这土地上》等。

1986年,陕西共制作电视剧17部,37集。其中,《独脚冠军》、《陕北民歌》、《希波克拉底誓言》较有代表性。陕西电视台出品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获第七届“飞天奖”单本剧一等奖,《独脚冠军》获第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单剧本奖。

1987年,陕西共制作电视剧13部,22集。有《秦韵》、《沣水绕过小长安》等。

1988年,陕西共制作电视剧25部,205集。较好的有《秦始皇》(合拍剧,60集)、《国徽下》(8集)等。

1989年,陕西共制作电视剧29部,90集。代表作品有《悬崖百合》、《红月亮》、《大漠落日圆》、《保卫延安》。其中陕西电视台出品的《悬崖百合》(8集)获“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

到了90年代,陕西电视台制作的《半边楼》一举走红全国,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后,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接着又生产了《庄稼汉》、《神禾塬》、《秦川牛》、《道北人》、《大秦腔》、《老城墙》等优秀剧目,特别是以关中为背景,展示中国的“三农”正从传统文化中蜕变出来,走上科技兴农的康庄大道,被我国著名电视剧理论家曾庆瑞誉为“农村三部曲”的《庄稼汉》、《神禾塬》、《秦川牛》,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一时期,陕西电视剧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地域文化风格,“陕派电视剧”的地域文化风格初步形成。下面,对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电视剧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990年,陕西共制作电视剧19部,58集。其中,由陕西电视台摄制、李源导演、王宝成编剧、获西北五省电视剧优秀奖的12集电视连续剧《庄稼汉》最为突出。该剧表现了人与土地的关系,直接展示农村由贫到富过程中农民心理发生的微妙变化,“穷咋办,富咋办”,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引起观众的共鸣。

1991年,陕西共制作电视剧18部,138集。由西安电视台摄制,和谷编剧,万盛华、杨宝石导演的5集电视剧《铁市长》获第一届“五个一工程”奖,1991年第十二届飞天奖。《铁市长》以真实、具体的事件和人物为原型,塑造了一个一心为民的铁腕市长形象,一个被市民称为“铁市长”的新时期优秀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同时,剧中对西安老城墙的风貌,关中人的生活风俗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展示。

1992年,由陕西电视台拍摄,延艺云编剧,苟良、龙图导演的22集电视连续剧《半边楼》获本年度全国第二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第13届“飞天”长篇电视连续剧一等奖。该剧对变革时代知识分子心态的敏锐触觉和对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生存状况的准确反映,感动了全国千千万万电视观众的心,出现了万人齐看的轰动效应。

1993年,陕西共制作电视剧12部,200集。其中,由陕西电视台摄制,王宝成编剧,李源导演的16集电视连续剧《神禾塬》获1993年全国第三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第14届“飞天”二等奖。该剧以关中老农民宋思温和他的两个女婿尤大魁、冯丙南的矛盾关系为主线,以三个家庭的生活纠葛和两组爱情冲突为副线,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体系等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的剧烈冲突中展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对人物内心的剖析有时代的印记,对关中的地理风情、人文习俗的展示等也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1994年,陕西共制作电视剧9部,114集。影响较大的是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电视台联合摄制,吕明智、王三毛编剧,凌玲导演的8集电视剧《秦川牛》,获第15届“飞天奖”中篇电视剧二等奖,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该剧以科技兴农为中心,描绘了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农民在改革和保守的思想斗争中思想现代化的艰苦历程。

1995年,陕西共制作电视剧7部,92集。陕西万和影视制作公司拍摄,孙毅安、马建安编剧,刘惠宁、张汉杰导演的30集电视剧《道北人》,通过道北三代人、四个家庭、20年间的动荡变迁,着重表现中国相当数量的城市平民的生活际遇、情感纠葛和心路历程。《道北人》的主要人物仁义、建设和建国三人身上所表现的性格特点,如忠厚仗义、坦荡直率、守信重诺等都较好地体现了陕西人的典型特征。

1996年,陕西共制作电视剧5部,56集。其中,优秀的作品有西安电视台出品的《毛泽东在陕北》,获“五个一工程”奖。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和陕西电视台联合拍摄,于庚庚导演、制片,王真编剧的33集电视剧《大秦腔》富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该剧不仅讲述了秦腔人的悲欢离合,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秦腔的艺术魅力。

1997年,陕西共制作电视剧20部,277集。由于庚庚导演、制片,李康美、王三毛编剧的20集电视连续剧《老城墙》,也是一部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电视连续剧。该剧描写的是上世纪40年代发生在西安城墙内一户普通人家的家庭故事,透过主人公唐朝钢和三个女人之间的爱恨情仇,折射出时代的变迁、情感的变迁、人生的变迁。

1998年,陕西共制作电视剧19部,304集。

1999年,陕西共制作电视剧13部,223集。

纵观整个20世纪90年代陕西的电视剧作品,其中有引起全国轰动的《半边楼》,也有像《毛泽东在陕北》、《大秦腔》、《老城墙》,以及被誉为“农村三部曲”的《庄稼汉》、《神禾塬》、《秦川牛》等佳作。陕派电视剧的地域文化风格有了一定的自觉,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流派程度。但是,也应看到,当时的电视剧生产更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营,更多偏重于对单纯艺术属性的追求,至于在电视剧的产业化运作方面尚缺乏经验和积累,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一局面到了新世纪后,面貌有了新的改变。随着政策的放宽,民营影视公司加入影视剧制作阵营的门槛放低,民营影视公司有了空前的发展,并逐渐成为陕西电视剧制作的主力军。

二、新世纪的陕西电视剧产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陕西电视剧无论是制作的数量还是内容的表现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2000年至2006年,陕西共生产电视剧124部,3102集,在这些电视剧中,有在全国反复热播的《激情燃烧的岁月》系列,有很好收视率的《关中往事》、《关中刀客》、《关中匪事》、《关西无极刀》、《关中侠事》、《关中女人》等关中系列,有一批作品如《郭秀明》等获得“飞天奖”、“金鹰奖”和“五个一工程”奖。此外,在2001年北京电影活动周中,陕西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影视陕军品牌”这一口号,并成为陕西电视剧创作者的共同指南。电视剧有“质”和“量”的积累,庞大的民营公司的加盟,影视各方面人才队伍的成熟和理论上的自觉,都表明陕派电视剧已经形成初步的规模和特征。

首先,看一下电视剧的量和质。2000年,陕西共生产电视剧16部、316集,2001年20部、377集,2002年22部、426集,2003年23部、416集,2004年25部、533集,2005年24部、494集,2006年23部、540集。其中,陕西电视台制作的《失乐园》仅在陕西台播出就创造了17%的收视率;陕西电视台和汉唐电视剧工作室联合制作的《毕业生》(13集)荣获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连续剧;长安影视制作公司摄制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全国各级电视台反复热播,并囊括了“飞天奖”、“金鹰奖”和“五个一工程”等重要奖项。这当中,一批独具陕西地域文化特色的电视剧连续推出,陕派电视剧的创作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如《处决令下达之后》、《好人李司法》、《郭秀明》、《黄河如歌》、《诚信》、《关西无极刀》、《关中匪事》、《九岁县太爷》、《救赎》、《激情燃烧的岁月2》、《爱在生死边缘》、《兄弟》、《跃龙门》、《龙年档案》、《软弱》、《追你到天边》、《梅花档案》、《不朽的勋章》、《走过幸福》、《金锁记》、《热血兵团》、《厨子当官》、《激情燃烧的岁月3——国脉》、《我的兄弟姐妹》、《关中秘事》、《关中女人》、《烟灰缸之谜》、《唐山绝恋》、《谁可相依》等在全国各地都有很高的收视率。

其次,民营影视公司的迅速发展。进入新世纪后,民营影视公司迅速崛起,已经成为陕西电视剧创作的主要力量。早在1985年,华山影视公司——全省第一家民营影视公司创立,并投拍了第一部电视剧《水浒外传》;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重要的南巡讲话,在市场经济的转型中,陕西的民营影视企业发展迅速。如成立于1992年的西安长安影视公司,先后拍摄了《中国模特》、《黄土魂》、《口红》、《激情燃烧的岁月》系列等电视剧,到1998年,民营影视公司的数量已达到26家,拍摄了很多重要的、有影响力的电视剧,如由西安光中影视有限公司拍摄,刘惠宁导演,1999年播出的20集大型纪实电视剧《12.1枪杀大案》在全国热播,反响强烈。1999年后,在西部大开发的影响下,陕西的经济快速发展,民营企业进入影视创作和制作领域的门槛逐渐放宽,影视公司的数量迅速扩张。2002年,由民营公司投资生产的电视剧20部372集,占全省总产量的90%以上,总投资接近亿元。2003年底,在册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已达107家,按公司注册资金最低门槛300万计算,就有2亿多元。2006年,发展到了133家,注册资本近4亿元。据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会和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联合推出的《西安地区影视业发展调研报告》表明,从2001年到2005年,西安地区影视企业共制作了电视剧104部,2247集,如果每集以投资30万计算,投资就达到67410万元。

再次,有一批固定的优秀主创、制作、生产、销售和管理人员队伍,如出品人有延艺云、王广群、郑少康、赵安、卢存志、肖白、孙唯露等;制片人如马建安、赵安、钱建平、辛嘉润、刘金玺、赵军、朱秦、刘建华、王浩一、杨顺安、任双有、吴健等;导演如李源、于庚庚、张汉杰、周友朝、刘建华、万盛华、杨凤良、刘惠宁、张晓春、凌玲、陈郁龙等;编剧如延艺云、莫伸、杨争光、孙毅安、和谷、吕宏强、竹子、李岩希、庞一川、王三毛、王真、陈彦、由甲、兰一斐、白志强、李康美、谢艳春、谢迎春、王小玲、张红等。

第四,在新世纪这一阶段,陕西制作出了一大批表现陕西历史,反映关中、陕北、陕南民俗的电视剧,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著名者如由陕西电视台拍摄,黄健中、延艺云导演,孙皓辉编剧的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大秦帝国》,突出反映了秦孝公时期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民的历史故事,极具史诗性品格。又如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叶大鹰导演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西安事变》,以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曾经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为历史蓝本,全景式、史诗性、艺术化地展示了当年客观、真实、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事变经过。以上两部作品,都是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是近年来我国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力作,也是陕西近年来影视创作具有经典性意义的突破。此外,还有诸如《关西无极刀》、《关中匪事》、《关中往事》、《关中侠事》、《关中女人》、《关中男人》等关中系列电视剧,表现关中人率性、质朴、坚韧的个性;如《郭秀明》、《激情燃烧的岁月》系列等既获大奖,又有很高的收视率的电视剧。表现陕西地域特色的音乐的,有秦腔电视剧《山里世界》、《狸猫换太子》(又名《太子调包计》),眉户电视剧《迟开的玫瑰》、碗碗腔电视剧《金碗钗》等,这些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表现出鲜明的陕西地域特色文化的电视剧,标志着陕派电视剧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