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42929100000082

第82章 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做强做大陕西文化产业,不能停留在务虚层面,做一般化的号召和动员,而是要以务实的态度,扎扎实实的工作,练好内功。这就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符合陕西实际、适应全国乃至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保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按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区分,按照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分类指导和政府、企业、员工三个层面把握的原则,培育好文化经营性主体。同时,在微观经济上放开搞活,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以企业集团化建设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一、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高速成长的趋势

“文化与发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提出的一个主题。时至今日,信息化和市场化背景下的文化变迁有十大转化:“一是文化工作由生产向服务转化;二是文化媒体由语言中心向视觉中心转化;三是文化消费由群体向个体性转化;四是文化组织由集中、等级和大型向分散、网络和小型转化;五是文化管理由垄断包办向市场导向转化;六是文化体制由自行其是向与国际接轨转化;七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机械化向电子化、信息化转化;八是文化评判由主观性、经验性向科学性、计量性转化;九是文化操作由事业行政性向产业性转化;十是文化产业和市场的竞争由区域性向全球性转化。”这些转化表明,在高科技引领现代工业的信息社会条件下,寻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发展,是时代新课题。所谓当代人的危机,莫过于文化“贫困”,精神空虚。而发展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是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高速成长趋势,是由文化生产、文化消费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即在于提升社会每个成员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市场概念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市场行为给人们带来实惠,市场经济推动了社会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可以说,市场意识日益深入人心。文化与市场的互动关系是客观存在,市场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文化市场是以交易为焦点;文化产业是以生产为焦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的‘市场化’在中国有特殊意义。一是可以满足公民对文化消费的需要,协调供求关系的变化,密切文化生产与人民的关系。二是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三是补偿文化生产者的劳动消耗,增强文化生产的自我造血功能,有利于文化生产的扩大再生产。四是可以激发社会力量办文化的积极性,加快文化建设步伐,形成国有、集体、个体、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并存互补的多渠道、多体制、多层次办文化的局面。”如果说,市场经济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样市场经济也能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尤其是在现代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愈来愈多,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人们消费选择的余地有较大的拓展。我国部分发达地区总体的文化消费水平已大大超过物质消费水平。精神生产的全部使命就是承担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文学艺术的陶冶和政治思想道德文化的理论武装。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第一需要时,文化市场应运而生,文化产业发展必然呈现高速成长趋势。

二、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高度结合的趋势

联合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文化产业是通过工业化和商业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供应和传播。”按这个定义,文化生产必须和紧随其后的销售、消费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文化市场的产品。由此看来,当文化消费成了“气候”、成为人们必需生活方式时,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就如同物质生产与物质消费一样成为再正常不过的关系“往来”。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物质消费与物质生产是人们生存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重大成就,发生重大变化,商品短缺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人们有更多的休闲时间来追求精神生活享受。这样一来,社会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就会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也必然要寻求新的市场空间,这就是文化消费引起的文化市场,文化市场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而通过文化生产积极主动引导文化消费并遵循文化价值理念培育文化市场,就成为精神生产逻辑使然。在文化消费水平高于物质消费水平的情况下,文化消费实际成为人们全面发展自我的主要手段之一。当今中国,恩格尔系数趋于缩小,物质消费趋向退出主要消费地位,而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则成倍增长。具体表现在:文化活动与商业活动密切联系,人们生活中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出现了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和矛盾共存,即健康的需求与不健康的需求并存,多样性需求与层次性需求并存等现象。大家知道,文化消费是需要时间和空间支持的,社会分工越细,人们的生存空间越大,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多,这正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表现。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无论是文化商品还是文化市场,都有其不同于一般商品与市场的特殊性。首先,文化生产不完全是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文化生产通常表现为一种精神追求,表现为一种社会责任感,而不是首先表现为逐利。”这就是说,我们主张文化生产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

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的高度结合,是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我们的消费观念要与时俱进,要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民族性与文化生产的世界性密切相关。文化消费的全球化理念拓宽了文化的思维空间,有助于人们从全球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多样性的文化行为,促进多元文化并存互渗、互补的格局形成。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生产自然而然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很显然,文化产业的出现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表现,是产业分化、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富,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这种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是由大众媒介推动的,是现代生活方式引起的。所谓现代生活是普遍的开化生活,是普遍的分权生活,因此广泛的文化分享的需求产生了。这样就在绝对数量总是很小的原创性文化作品与广大的文化消费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供需落差,为了弥合这种供需落差,就需要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的高度结合。文化是“人化”与“化人”的有机统一。当物质消费“屈就”文化消费之时,这个“消费”有了质的变化。人们对文化的消费理解是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是脱离动物本能的丰富和发展自我的实际行动。这种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高级精神消费,为文化需求的增长大大开拓了发展的广阔天地,同时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生产。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刺激着生产,有大需求,就有大生产,消费群体的大众化趋势必然要求生产规模化。只有文化生产规模经营,才有可能集中、整合资源,才有条件提高运用大众传媒的能力和水平,扩大对外文化传播范围,从而提升文化产业的效力层次。所以说,我们更新文化消费观念的内在要求是:“将这样一种生产消费意识引进文化生活领域,努力建设较为完善的文化市场体系,继而建设比较完备的文化产业体系。”从而实现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目标下的高度结合。

三、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推动文化产业结构的科技化趋势

文化因素的作用不断凸现,文化国力的地位不断提高,单一文化的威胁日益加大,多元发展的趋势日益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国际文化冲突与对抗更加激烈。这种文化产业竞争的全球化趋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经济全球化是随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现代科技的进步,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产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给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一是贸易自由化不断拓宽;二是生产国际化明显加快,它的突出体现是跨国公司;三是金融全球化作用巨大;四是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规则日趋活跃;五是全球化的信息化网络型基础设施开始发挥作用。”“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所有国家,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不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应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促进,保持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世界文明才能生机盎然地发展。”(2000年9月7日,江泽民在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文化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经济愈来愈趋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引起的。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文化全球化的同时,东西方文化产品中蕴涵的价值观的冲突是显然的、无法避免的。当文化产业给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时候,当我们尽情享乐异国文化产品的时候,既要有中西合璧、有容乃大的世界胸怀,也要有识别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的思想文化的眼力。“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不同文化之间在内涵上互相接受、相互融合而在外延上更加多姿多彩的一个过程。”在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上,我们的基本态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然是能够代表中国文化前进方向的先进文化,也必然是汇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精华的先进文化,因而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费孝通用了16个字概括了这个观点,即“各美其美,美人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产业的全球化,是组织的、生产的、市场的全球化。要求体制(市场)、机制(商品生产)和形式规格(包装)与国际接轨。”“文化产业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与两性文化组成的文化系统中的精神文化发展的现代形态;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凭借物质的第一、二、三产业成果而形成的精神生产的产业;它是源于物质产业又高于物质产业的新兴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引自谢名家等《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第2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版)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形势,在文化自主的多样性的情况下,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发达国家文化渗透以至代替不发达和落后国家的文化的可能,要积极应对。要贯彻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精神,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实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文化特性三位一体,创造文化建设的新的发展模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在经济与文化普遍的互渗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趋势中,以消费和生产文化符号带动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时代,科学技术现代化举足轻重,引领时代新潮流。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是带有规律性的“技术改造”和战略性措施。然而在同等条件下,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后,能否具有文化生产力和产品竞争力,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科技化程度的高低。我们知道,数字革命带来的数字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传播媒体大汇流,出现了传媒手段过剩的情况,直接造成传媒内容严重不足的窘境,从而引发全球性文化产业整合新浪潮,由此引起文化产业结构的科技化发展趋势。

四、文化价值与内容创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趋势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产业则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知识经济需求、文化消费增长、科技进步推动、综合国力竞争和跨国经营拉动的五大要素,成为文化产业增长的强大推动力。”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应是文化价值和内容创新,这体现在文化本身,体现在文化的差异或独特性上。尤其是文化的差异或独特性,“不仅是可以跨越的,而且可以成为开拓市场的一种‘落差’,造成强大的冲击力。”在适应文化的多样性过程中,应积极寻求并充分利用文化差别来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使文化的差异带来的附加值成为提高经济增长率的亮点,从而形成文化产品的竞争优势。早年,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中国文化的优势,他的中西文化观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他认为,中国固有的道德、政治哲学都优于欧美,因此,“我们现在要学欧洲,是要学中国没有的东西。中国没有的东西是科学,不是政治哲学。”“人民受四千余年道德教育,道德文明比外国人高若干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85页)

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般文化”和“特色文化”的统一体的集成。一般文化显示人类共性的价值体系;特色文化反映某个民族、某个地域的尊重同一传统文化、相对恪守同一文化习俗的价值体系。那么,这个特色文化价值,恰恰就是文化产业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产业平台上的优势所在,核心竞争力所在。当然,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价值,主要指内容(民俗)价值,要使内容价值成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使其成为文化产品的生产手段和方式现代化,同时向着文化产业国际化,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提高创新力的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努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国际竞争的形势,一些发达国家集中传媒手段,垄断传媒内容,推行霸权文化,造成国际间文化利益不平衡的局面。这充分说明,当今世界已由过去经济的、政治的、传统的竞争转化为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新型竞争,国际间文化竞争强势所迫不容置疑,民族文化价值是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共识业已形成。其实,民族文化价值在大众文化传媒发达国家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就体现出来了,如美国的“霸权主义文化”,韩国在推崇儒家文化的叫好声中大赚中国人的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输出(靠货币投票,诉诸体验)同时输出文化价值,挑战其他民族国家现有的主权权威及现成的国际经济秩序,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因为,文化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产品,而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价值,是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它对内,是特色经济;对外,是抵御文化霸权主义的精神武器,是显示民族文化魅力之所在。我们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就是勇敢面对西方国家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因为,文化产业的跨国化,最终结果有可能是泯灭民族性、特殊性、差异性,达到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单一化。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民族文化对公众的吸引力,使本国的文化产品占有更大的市场。同时,以法规方式制止外国文化产品在本国市场的泛滥,保护本国的文化产业。

总之,在以民族文化价值为核心的竞争趋势下,我们要坚持文化产品价值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是否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有利于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否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