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中国的《百家姓》,总会看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姓氏,但你知道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是哪些吗?
中国最早的姓现已无从考究。加上上古时期人们没有很清晰的姓氏观念,由此可以推测最早的姓氏可能就是部落称号。中国已知最早的姓氏是姬、姜、妫、姒。
在上古时代,人们姓氏观念不很强,大多把部落的称号作为自己的姓氏。
秦代以前, 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甲骨文中,女字是一个跪坐的人的形态,姓就是由“人”、“生”组成的,因生而有的叫做姓。氏是象形字,本意是植物的根部,用来表示部落名字。总体来说,氏的涵盖范围比姓大。比如说我们是炎黄子孙,炎帝是神农氏,因为生长在姜水附近,所以姓姜姓;黄帝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有25个儿子, 他们有姬、祁、滕、任、荀等十二个姓,继续往下繁衍,但他们都叫有熊氏。这样就可以看出,最初的时候同姓的血缘关系要比同氏的近,所以古时候部落规定,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而到了夏商周三代, 姓作为种族的称号, 具有代表共同血缘关系的社会职能,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
这样氏大生姓,姓大生氏,复杂的姓氏制度一直持续到秦代。《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从此以后姓氏二字合二为一。
如上面所说的,大家公认的最古老的姓氏中,姬姓是黄帝的姓,姜姓是炎帝的姓,妫姓是舜帝的姓,姒是大禹的姓。
姓氏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文明的积淀,是我们认知历史、传承文明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事事皆用的重要工具和信息体系。因而普及姓氏知识,拓展姓氏研究领域,就成为我们认知历史、传承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