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的镰刀并没有坏,是众弟子考虑到百丈和尚年事已高,把他的镰刀藏起来了。
这天,百丈未能工作,于是到了用膳的时间,就不进斋堂。弟子们问他为什么不吃饭,百丈说:“一日不干活,一日就不得吃饭。”
《易经》的乾卦有云:“天行健,君子自强勿息”。谓天体运行,周而复始,刚健有力;君子当效法天,不休止地努力,力求进步,造福天下。
《圣经》则日:“天父常劳作,其子亦劳作”。说神创造人是七天工作,一天休息。
人类的祖先认为神创造世界是义不容辞的工作。那么,我们人是万物之灵,就应当耕织生产、营建制造,改造世界,创造万物,劳心劳力,不舍昼夜……
晋时,陶侃长年辗转中原,屡立战功,曾被封在广州作太尉,这是个清闲享福的职位。但他不愿意悠闲自处,怕消磨了意志。于是在公务之余,就常常一早起来,把一块块甓(砖头)运于斋外,到晚上又运入斋内。人人觉得奇怪。问他:“你这忙什么?”
陶侃答道:“我平时忙于中原的事,恐怕现在闲坏了,养懒了身体,以后一旦有事,就不能再干事了。”
他以运甓复事,励志勉勤,不畏往复,以锐其志,发奋功业。此可谓以生命享受工作,自得其乐也。
有一个老伯60了,厂里要他退休。他原是钳工,修机器的。平时在厂里干活,尽管很累,却是干得乐呵呵的。一天干下来,吃得下睡得香。第二天,他就觉得精力充沛,身体棒着呢,所以日子打发得也挺顺溜的。老伯退休了,早上不到6点,还是习惯地起来准备上班。老伴埋怨道:“你真劳碌命,退休了还不安分。”
老伯还是牵肠挂肚的,睡得不踏实,于是便往厂里走。可厂大门换了保安把门,小伙子不认得他。人一退休,他的出入证也收了。没有牌,小伙子就是不让进。老伯进不了厂,百无聊赖,四处闲逛。逛到厂后,一团白气直冒,原来锅炉房排汽道堵了,于是他便跳了下去……保安发现了,把他当破坏分子逮了送保卫处。处长一看浑身上下脏兮兮的老伯,愣住了:“师傅,是你?”这时,老伯觉得身子舒坦极了。
工作可以调剂身心,促进身心的成长,只有病人和死人才不工作。一个人不工作,那就会很快老了。
放下贪心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邹韬奋(1895—1944),中国现代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1926年,他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
1931年,有位读者写信给《生活》周刊,揭露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王伯群贪污腐化,穷奢极侈,吃喝嫖赌,无恶不作。信中还揭露,王伯群利用贪污的金钱和手中的权势,诱逼大学一名女生做他的小老婆,而大办婚礼的奢华不亚于蒋介石和宋子文。主编邹韬奋看完信十分气愤,他提笔一口气写了一篇编者按,指出高级官员如此腐败,实为国家的罪人,人民的公敌。
稿子正在排印时,王伯群闻知此事,急忙派了两名心腹,携10万巨款直奔《生活》周刊报社。来人见了邹韬奋,假仁假义地说:“王部长一向关心报界诸人,最近拨下巨款,慰劳上海各大小报馆的编辑、记者。王部长说《生活》周刊是份非常好的刊物,他几乎每期必读。所以,专门嘱咐我们,送给《生活》周刊的慰劳经费要特别多些,以补助你们经费不足,请邹先生笑纳。”说毕,捧上10万元。
邹韬奋拒绝道:“我们《生活》周刊一向自力更生,从不接受任何方面的津贴补助,请带回去还给王部长吧!”来人见这招无效,急忙改口道:“这笔钱不算津贴补助。如果邹先生认为名不正的话,我们就将这笔款子作为股金向《生活》周刊投资好了。请邹先生一定收下,我们也好回去交差。”
邹韬奋见他们还要死缠,便冷冷地说:“王部长既然如此慷慨,那就请你们二位将这笔款捐赠给苏北地区几百万饥寒交迫的灾民吧!”两个人见邹韬奋这么一介书生,不为这10万元所动,只好悻悻退出。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看来这话只有一半是正确的,动物无信仰,无操守,为食而亡,不计利害。人则不同,唯财是贪,唯色是渔,此种人动物性没有脱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取,那样的人,就脱离了低级的动物性了。
乐善好施、舍己救人
君子行事,唯义是从。
明朝张岱在《快园道古》中,追记了明刘基的曾祖父刘濠义救乡邻的事迹。刘濠曾在宋朝翰林院任掌书官。每逢阴雨和积雪的天气,他都要站在高处去看烟囱不冒烟无以食的人家,进行救济。宋朝为元所灭后,林融起义复宋。元朝派遣使者来追捕林融,受株连的人遍尽乡里数以千计。刘濠心生一计,准备了丰盛的酒宴,请元使者到家中,将其灌醉,然后弄开他们装有受株连者名单的箱子,暗暗记住其中的200人,再放火烧掉自己的房屋。使者逃跑时来不及拿走箱子,大火便烧毁了名录。刘濠假装为使者四处核对名录,只将自己暗暗记下的200人的名单交与使者,而保护了乡里数以千计的受株连者。
刘濠不是不知道自己的举动一旦被元使者察觉,等待他的无疑是死罪,但他为了救更多的受株连的乡邻百姓,甘冒风险费尽苦心地设计弄开箱子,记下名录,再“自火其室”,烧毁名录,使数以千计的人获救,这种义行,也同样需要常人所不具备的勇气。
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行事,唯义是从,不必考虑一定该做什么和一定不该做什么,所以,人们并不认为他在人格上有什么不好,恰恰相反,正因为他如果不这样去做,就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正义。因此,人们更有理由对他的人格给予更高的评价。
为人之道
能容人是一种气量,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更是一种智慧。
中国有句古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教人们去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人如果太苛求于别人,处处挑剔别人的缺点,那他也就很难有几个朋友。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在小事上糊涂一些。
这里所说的为人方式上的糊涂,就是指这种糊涂。正像刘安在《淮南子》中讲的,“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人有大誉,无疵其小过。”孔子作为教育家,弟子三千,对这方面也颇有体会,他认为,人的德行,大处不可逾越界限,小处可以有一些出入。朱熹对此解释说,这是强调人要先立大节,大节立住了,小的方面或许有些未尽合理,也无多大妨碍。所以,处人也应多看大节。
南宋时南阳人宗悫,本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好武术,且重感情,讲义气,但乡里人有些并不理解他。其中有个叫庾业的人,家中很富有,常邀请别人吃饭,而且饭菜都很好、很充足。
一次,他请人吃饭,宗悫也在客人之列,但庾业专给他准备了粗茶淡饭,还对客人们说:“宗悫是个习武的人,他可以吃这些粗食。”这在一般人看来,可能近乎侮辱,但宗悫并不介意,大饱后就离开了。后来宗悫做了豫州刺史,庾业却只是他手下一个长史。如果记着当年的羞辱,这该是报复的好机会。但宗悫却待庾业很好,过去的事一点儿都没有放在心上。由于有这样的气度,宗悫以后又被提拔为振武将军。
能容人,是一种气量,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更是一种智慧。伯乐相马,是妇孺皆知的故事,他之所以能从很多马中挑出千里马,是因为他能忽略各种次要因素,而抓住最主要的因素。伯乐年纪大了以后,秦穆公对他说:“你的年纪大了,你的儿孙中有可以代你去找千里马的吗?”伯乐回答:“一般的好马,可以从它的形貌和筋骨上去观察,但真正的千里马,恍恍惚惚,从外表上难以看清。我的子孙是才能低下的人,可以识别一般的好马,但不能识别千里马。”他向秦穆公举荐了一个一同挑过柴的朋友,叫九方皋,希望秦穆公能用此人。
秦穆公召见了九方皋,派他去找千里马。三个月以后,九方皋回来报告,说已经找到了千里马,就在沙丘那儿,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穆公派人把马牵来,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生气,召见伯乐,说你举荐的人连马的颜色和公母都分不清,怎么能识马呢?伯乐长叹一声,说:“他竟然达到这样的地步吗?这就是他胜我千万倍的关键呵!他观察到的,是马的内在素质,抓住了关键,而忽略了无关紧要的地方;看到内中,而忽略了外表。他只去看他所要看的,不看他所不需要看的;只观察他所应观察的,不观察他所不需要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相马的方法,就有比相马更重要的价值呀!”果然,九方皋所找到的是天下突出的千里马。
对马的观察是这样,对人的认识更是这样,只有抓住根本,看到本质,才能在小的方面不斤斤计较,才能真正与人相好。那种以貌取人,纠缠于小节、纠缠于表面而不能看到别人真正价值的人,是很难找到有益的真朋友,发现真人才的。历史上有名的“和氏璧”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似在讲玉,实则喻人。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从荆山上得到一块玉璞(含在石头里未经过加工的玉),他恭恭敬敬地把玉璞献给楚厉王。厉王让玉匠鉴定。玉匠看了看,便断定,“这是一块石头,不是玉。”厉王认为卞和欺骗他,下令砍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拄着拐杖来到宫中,将玉璞献给武王,武王仍命令玉匠鉴定。玉匠说:“这不是玉,是一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欺骗他,下令砍了卞和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继位,卞和这时已是一个残废人,他绝望地抱着玉璞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眼中滴出血来。文王得知后,派人将卞和请到宫中,问他:“天下有那么多人被砍了脚,为什么就你一个人哭呢?”卞和说:“我不是痛心自己被砍掉了的双脚,而是痛心无人识得真玉,忠贞之士被看成骗子。”
文王再请玉匠来,将玉璞进行加工,去掉表面的石头,果然是一块儿罕见的宝玉。文王要对卞和大加封赏,卞和却独自悄悄地离开了楚国。后来,文王便将这块玉取名为:“和氏璧”。
由于为表面的现象蒙蔽了双眼,看不到真正的宝玉,误把宝玉当成石头,这才是真正的糊涂。如果一般人这样糊涂,失去的可能只是一个可贵的朋友,如果一个执掌大权的人这样糊涂,失去的就可能是很多人才,甚至江山。
真龙潜于深水
“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为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注视。
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谈起以龙状人,议起谁为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点破自己与刘备是英雄后,刘备吓得把匙箸也丢落了地下,恰好当时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掩饰过去。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数。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
刘备藏而不露,人前不夸张、不显炫、不吹牛、不自大、装聋作哑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这办法是很让人放心的。他的种菜、他的数英雄,至少在表面上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一个人在世上,气焰是不能过于张扬的。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受教于老子。当时老子曾对他讲:“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毫无益处的。中国旧时的店铺里,是不陈列贵重的货物的,店主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只有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告诉他们好东西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有贼不惦记之理。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
酌贪泉而觉爽
人只要具备“静”的心态,“定”的境界,就能去掉贪欲。
庄子主张修养、炼成一种超脱世俗事务和规范的“定”的心理环境,也就是说修成一种视富贵荣华、金钱名利为身外之物的心理定格,在这些东西面前糊涂不清,或视之为过眼烟云,则能克服、摆脱和超越哀乐之情、利害之欲的诱惑、羁绊,这对于人生实践的指导意义无疑是积极的、有效的。
而人只要具备“静”的心态,“定”的境界,就能去掉贪欲,即使身处权势、金钱、富贵、名望圈中也能洁身自好,即使饮“贪泉”也不会生“贪婪”之心。
魏晋时期有一位名叫吴隐之的官员,就是饮贪泉而不生贪心的典型代表。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郡鄄城县(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人。年轻时就孤高独立、操守清廉。他人仕几十年,诸多将相公卿仿佛走马灯一般起落浮沉,来去匆匆,连皇帝也换了好几个。“一朝天子一朝臣”,上上下下乱纷纷,而他则一直身居要职,并且步步高升。许多人都认为他是吉星高照,官运亨通,其实他除勤政为民之外,戒除贪欲,恪守操行不仅保他仕途顺畅,而且深受民众称颂。
在晋隆安之年(399年),朝廷选任吴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魏晋时代的广州,治所在番禺,辖境相当于现在两广的绝大部分地区,北有五岭,南临大海,山明水秀,佳果终年不绝,所产南珠等各种珍宝更是驰名中外,史称“一箧之宝,可姿数世。”
吴隐之携家小、部属,赴广州上任,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这一日抵达离广州20里的石门。石门下激石远处有一泓泉水,据说凡是饮过此泉水的人,无不陡起贪念,故名之日“贪泉”。贪泉臭名昭著,无人不知,当地居民又添油加醋,说是只要口沾一滴贪泉水,也会立即燃起万丈贪欲之火,就连六根清净的世外高僧,不食人间烟火的仙道也概莫能外。路人传言,神乎其神,自命清高的过客避之犹恐不及,生怕玷污了自己的清名;利欲熏心之徒也假装正人君子,一提起贪泉便掩耳捂鼻;一般人都认为岭南贪污成风的“风”源便是贪泉。吴隐之不信邪,对亲人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岭南官吏丧失清操其真正原因,我已经明白了。”
于是,他走到贪泉旁边,俯身舀起一杯泉水,“咕嘟咕嘟”喝下肚去,仿佛酌饮美酒一样。喝完咂咂嘴,除了甘甜可口之外,也没有什么异样感觉。隐之微微一笑,当即赋诗日: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歃意为用嘴吸饮,夷齐指商朝末年以互相让国、饿死不改清操的伯夷、叔齐兄弟。全诗大意是:古人说这泉水,只要一口沾唇也会顿生贪念,要得千金。假如伯夷叔齐来到这里,不管怎样大饮特饮,他们那清廉之心,也绝不会改变一毫一分!吴隐之一语道破了他酌饮贪泉,不渝清操的真谛,人贪与不贪,不在于喝过或没喝过“贪泉”水,而在于自己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