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可以有眼不识珠,你自己可别将珍珠变成鱼目。——CC
我认识的这位静子小姐,懵懵懂懂一路念书念到大学毕业,好不容易终于挑到个满意职业,正待大展拳脚做个独立自强的女白领,不知怎么,从领导同事到父母忽然就跟合伙了似的,开始操心起她的终身大事了。他们纷纷催促她赶紧找个人把恋爱谈起来,并且告诉她:你真正的人生从现在才正式开始呢!仿佛她从前过的都是别人的人生。
父母亲戚重重高压,朋友闺蜜秀恩爱煽动,静子终于把谈恋爱放在心上了。然而她掂量了一下自己的交际圈,忽然发现无从下手。作为一个从来没有恋爱过的23岁乖乖女青年,要在一个期限内靠自己的交际圈谈起恋爱来,她的对象大概也只能限于自己的同事和同学了。她果断放弃了窝边草策略,转向了一条看起来更高效的路——相亲。
这个风声放出去,静子很快成为本地圈内相亲市场的俏品。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不论做媒的长辈还是相亲的男人,听见一个身家清白的年轻女大学生,长的清清白白,恋爱史也清清白白,第一反应总是新鲜,第二反应总是好感。
静子见的第一个男人,是国企职员。介绍人告诉静子,对方年纪三十,名牌大学硕士生,家庭背景简单,纯工科生,是个绝对的老实人。
见过之后我问静子,怎么样?
还行。看着很踏实,话也不太多,这点挺好的,反正感觉应该不是坏人。静子措辞尽量中正,但我分明觉得她很开心的样子。
然而不久她又开始见了第二个男人,这一次是比她略大几岁的银行职员,见过两次之后,静子沉不住气来找我了。
“你说他们是不是根本不重视我?”
“怎么说呢?”
“约了几次之后,他们就不约我了。”
“他们约你的时候,你有答应去赴约吗?”
“没有啊,没有提前两天以上定的约会,说明他不够重视你,那就不要去。”
“……这个理论是哪儿来的?”
“我看一本恋爱指导书上写的,我觉得写的挺有道理啊!提前两天确实显得非常有诚意啊!”
“……书上还写了什么?”
“还有一些不要主动给男人打电话,短信回复次数有限制什么的。我还没看完……”
我顿时好像明白了什么:“和上一个相亲对象约会时,你也跟着书上做的?”
“嗯,不过我只来得及做前面几个步骤,后面他们都没有继续约我了,所以……”
这是一个颇值得严肃探讨的问题。
在这个剩女宅男遍地走的时代,忽然钻出许多情感专家出书教人谈恋爱乃至经营婚姻,这大大顺应了市场需求,毕竟大家都太忙了,时间太紧迫了,哪分得出神对感情文火慢炖,对一个人细细品味?
人人都又忙又没安全感,人人都恨不能见一次面就知道对方底细,约一次会就知道可不可以托付终身,最好连床都不用上就能看出性生活会不会和谐,在这个狂热追求含金量和干货的年代,谈诗意的情怀多落伍,讲实操的技术才时髦。
婚恋是一门内容庞杂的课程,它至少涉及心理学、性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这些领域。纵观人类历史,从来没有像这个时代一样如此贴近性:连洗发水广告都在给你性暗示,连家居家电都要撩动你的荷尔蒙,也从来没有像这个时代一样有如此多的性焦虑,而这性焦虑并不单单只反映在性活动上,所有和性活动搭上边的活动,都投射着人们的性焦虑,其中自然包括婚恋。
我们或许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的残酷冰冷:拥有更多社会资源的人更容易获得性资源,拥有更好性资本的人也容易得到更多社会资源,资源的集聚效应看起来是如此的合理,残酷的只是大多数人都不属于资源的强势拥有者而已。这当然会加剧人们的焦虑。如何缓解性焦虑,如何解决性焦虑,是一个值得所有心理学家和性学家努力的课题。
然而有一些情感书籍,无助于解决婚恋市场资源匹配失衡的问题,也无助于缓解性焦虑,不教人如何拿出真心实意,却教人如何自抬身价,囤积居奇,偏偏忽略最现实的经济规律:如果婚恋真的是一个市场,相比其他竞争者,你能提供给对方什么?
当然,婚恋充满了非理性,完全经济人的假设在这个领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况且,我们还得符合生活现实:社交已经越来越充分,每个人都很忙,都有很多选择,住在高塔里的公主也得跟上形势,如果其他公主都放下身段主动和王子交往恋爱,那么你遇到一个愿意上刀山下火海斩杀巨龙把你从高塔中带出来的王子,几率就会低到叫人心碎。
谈恋爱这种事,一样米养百样人,你遇到的是什么款的人,书上有一一和你对应分析提供对策吗?书中不会给你颜如玉,书中也不会给你如意郎君,遍地都是畅销书的时代你要明白,尽信书不如无书。
不论遍阅多少心灵鸡汤,看过多少情感专栏,知晓多少爱情道理,遇到那个人的时候,不要太相信你是对方的唯一,这样你就不会倚爱生骄;也不要太怀疑一颗心的温度,不被认可的真心迟早会灰心。小心翼翼换来的可能是少受伤害,但一波不起的平湖也难免无聊。
被爱是天赋渴求,爱人也是天赋需求,没被爱过的人生很遗憾,没有爱过人的人生却很活该。
而假设对你而言,这世间有这么一个人,可你没有主动争取过,没有努力付出过,那这个人在与不在,有什么不同;你爱或不爱他,又有什么不一样?受点伤害有什么打紧,付出一点小小的自尊又有什么关系,别人拿不拿出真爱捧我们不要紧,但我们要拿出真心对待人。他人可以有眼不识珠,你自己可别将珍珠变成鱼目。
以后有遗憾,也是他懊恼不已——她这样好,我竟然错过了她。
错失的珍珠,足以叫渔民懊悔一辈子。
珍珠有什么损失,她总会遇到识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