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族风俗文化史纲
43039500000042

第42章 明代汉族风俗文化(5)

但明代民间丧仪在基本依照丧礼程序的前提下,根据各地的风俗传承和当时的社会风尚而有所更张。如明代社会称50岁以上死亡之丧事为“老喜丧”,不仅设斋作醮,而且“扮戏唱词,名为伴丧,修斋设醮,鼓乐前导,及设荤酣饮”。王崇简《冬夜笺记》曰:“丧葬之仪,人子不忍俭其亲……都下俗尚延僧盛作物事,及送葬用扒竿、走马、高桥、烟火之类。”

明代社会民间的丧仪,按明代史籍所载,人刚死,丧家要从死者床前开始点上一盏又一盏的纸灯,直到大门外,叫“点随身灯”此俗宋时已有,明时则普遍流行。《清平山堂话本》卷二《快嘴李翠莲记》曰:“我家公婆又未死,如何点盏随身灯。”若长辈逝世,要先请阴阳先生择入殓时辰,称“山人批书”。按习俗,明代汉族丧家一般要搭彩棚,作为待客之用,并为死者画遗像。

明代民间小殓之俗与朝廷规定的礼仪大致相同,但增加了开光明与抿目的内容。开光明即为死者神像画眼睛,抿目则为死者合拢眼睛。在小殓时要请僧人在旁念经,以便死者早日超生,俗曰“念倒头经”。《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三回描写:李瓶儿死,西门庆“请报恩寺十二众僧念倒头经”。又有挑纸钱之俗。《宛署杂记》载:“初丧之日,出丧牌挂钱门外,计死者之寿,岁一张,曰挑钱。”明时吊丧,《嘉靖广平府志》曰:“初丧吊者或具香纸,亲者凡遇一七、二七等项日期,先具牲品以奠,将发引,则具猪羊果品之祭,多造大蜜花,有座用桌数张者。”

明时民间大殓之礼颇为讲究,其俗基本按朝廷规制。明代出殡之日,将要起棺时,先由主丧孝子在灵柩前摔碎一只瓦盆。《金瓶梅》第六十五回载:“徐阴阳择定辰时起棺……那女婿陈敬济跪在柩前摔盆。”出殡时必须有死者全体后代的“唱哭”,否则即被视为不孝。京师出殡,甚至有请人代哭的。张尔岐《蒿庵闲话》曰:“闻京师之俗,有丧者用仆隶代哭,甚者以乞丐代之。”

并有七七追荐,俗称“水陆道场”、“水陆大会”、“水陆斋仪”等,是民间办丧事时所举行的一种超度死者亡魂的法会。南北朝时已出现,明代仍依之。张萱《疑耀》曰:“里俗人死,每遇七日,辄设奠,七七四十九日乃已。今国朝大臣谕祭,也有七七,虽非通行国礼,但礼亦有之。”可见,“七七追荐”在明代社会已官民通行。“七七追荐”后,牌位即送人祠堂,以后每逢死者生卒期及四时八节时祭之于墓,或祭之于家,清明、冬至大祭时则祭之于祠。

五、明代汉族风俗文化的基本构架(下)

1.节会日兴的岁时风俗

古已有之的元日朝会习俗,明代仍沿之,并增添了“天下大小衙门拜阙”之仪,全国各地大小官员,身着礼服前往所在衙门,“望阙遥贺”向天子拜贺新岁。朝会或拜阙毕,官员才能互相“拜年”。民间则元日设奠于祠堂祭先,次拜家长,亲友互相拜节;屋里屋外有“旺柏”、“行春”、“节节高”、“百事吉”等喜庆装饰,并燃放爆仗。此日起各种娱乐活动陆续展开,《帝京景物略》曰:“旦至三日,男女于白塔寺绕塔。旦至晦日,家家竿标楼阁,松柏枝荫之,夜灯之,曰天灯。”元旦之饮食,北京“啖黍糕”,浙江“为椒柏酒”,福建吃“糍糕果酒”;河南尉氏吃蜜汁蒿水、隔年蒸的馒头或米饭,取阵阵相因之意。

正月初七人日,《万历嘉兴府志》曰:“女子上彩胜于祖父母。”何乔远《闽书》曰:泉州“是日取菜果七种作羹,名七宝羹”。正月十五元宵节,据郎瑛《七修类稿》,“元宵放灯,多至十余日”;明成祖时,“自十一日始,赐节假七日”。元宵节以“放灯”为主的节日娱乐习俗,进入极盛时期,在北京则形成了“灯”与“市”结合的元宵“灯市”。元宵节间的北京放灯,据《帝京景物略》所记,届时“民间向夕而灯张”,又有“施放烟火”,更有鼓吹、杂耍和弦索表演,以致“烟罩尘笼,月不得明,露不得下”,真是热闹之至。(图113)元宵节的节俗食品是元宵,又名汤圆,《严州府志》曰:“和面圆荐先,更相贺食。”

正月十九日,南方俗称“天穿日”,有“补天穿”之俗,《广州府志》曰:“挂蒜于门以辟恶……曰补天穿。”北京为“燕九节”,《帝京景物略》曰:“都入集白云观,游冶纷沓,走马蒲博,谓之燕九节。”正月二十五日,民间为“填仓节”,陆启泫《北京岁华记》曰:“二十五日曰填仓,亦醉饱酒肉之期也。”在正月里,民间的日常娱乐活动有走桥、摸钉、击太平鼓、跳百索、耍大头号和尚、打鬼、摸虾儿、弹射、走解等。

立春日,从京师到县城官府都有迎春、鞭春牛、祭芒神等活动,民间则有迎春、接青、吃春饼,撒春花,撤春豆、定春盘、饮春酒等。杭州立春,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日:“装扮社火,演出昭君出塞、学生登瀛、张仙打弹,西施采莲。”一派春天气息。

二月二日中和节,北方又称龙头节,有祭祀太阳神、土地神,以及吃供太阳糕、煎饼和熏虫等习尚。《帝京景物略》曰:“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在南方则以此日为踏青节,何乔远《闽书》曰:“闽中二月二日为踏青节。”二月又有祭社神之俗,如广州“二月祭社”,浙江“四乡各有社祭,以祀土谷之神”[63]。南方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广州府志》曰:“十五日花朝。”有野外踏青探春之俗,《杭州府志》曰:“士女争先出郊,谓之探春。”

三月初三上巳节的祓禊之俗明时已不传;踏青之俗则并入清明,故上巳节已基本不传。清明节,明时已与寒食合二而一,又称鬼节、冥节,主要是祭祖扫墓,《帝京景物略》曰:“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南方扫墓,已结合郊游踏青一并进行,谢肇浏《五杂俎》曰:“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张岱《陶庵梦忆》曰:“越俗扫墓,男女祛服靓妆,画船箫鼓,如杭州人游湖,厚人薄鬼,率以为常。”此外,民间还有清明插柳、戴柳等禳解、祈愿习俗;宫中则举行“秋千”、“射柳”等戏,秦征兰《天启宫词》注曰:“清明节,宫中称秋千节,坤宁宫及官俱设秋千一架,相邀嬉戏。”徐树丕《识小编》曰:“永乐中,禁中有剪柳之戏,即射柳也。”《图114》三月二十八日,民间谓东岳大帝诞辰,北京有走会活动,《宛署杂记》曰:“三月二十八日,燕京祭岳庙,民间集中为香会,有为首者掌之,盛设鼓乐旗幡,戴甲马,群迎神以往。”

每逢立夏日,明代朝廷要启冰分赐文武大臣,民间则有吃“七家茶”、“立夏饭”之俗[64]。四月初八浴佛节,各地寺庙“为浴佛会,幡幢铙吹,蔽空震野,百戏毕集”;善男信女要舍豆结缘[65],吃青精饭[66];北京还有向碧霞元君祈子之俗[67]。

五月五日端午节,明代又称女儿节,少女须佩灵符、簪榴花,娘家接女儿归宁“躲端午”。各地端午节俗有挂艾于门,以雄黄酒涂抹耳鼻以避毒虫,饰戴端午索以驱邪,饮菖蒲酒,吃角黍、杏子,采药,以及龙舟竞渡等。朝廷要给百官赐扇,《戒庵漫笔》曰:“端午赐京官宫扇……艾虎纸”,并赐百官食粽,“京朝官端午赐食粽”[68]。此外,京师端午节还有走解、游天坛、游金鱼池,以及穿新蒲鞋等习俗。五月十三日,为关公生日,各地均有庙会活动,京师要向关帝庙献刀马,《帝京景物略》曰:“十三日进刀马于关帝庙。”此俗为明时新兴。

六月六日,明时为天贶节,又称虫王节,有晒衣服、晒书籍的风俗。《帝京景物略》曰:“六月六日晒銮驾,民间亦晒其衣物。”又有妇女沐发、猫犬洗浴等习俗,《万历野获编》曰:“妇女多于是日沐发,谓沐之则不腻不垢。至于猫犬之属,亦俾浴于河。”夏至日,则有祭祖习俗,明时仍得以延续。《广州府志》曰:“夏至日擘荔荐祖考,磔犬以辟阴气。”

七月立秋,民间有戒食生水的习俗,《帝京景物略》曰:“立秋日相戒不饮生水,曰呷秋头水,生暑痱子。”七月七日乞巧节,除妇女穿针乞巧、拜银河之外,又有买摩喉罗习俗。“市中以土木雕塑孩儿,衣以彩服而卖之,号为摩喉罗”;南方有曝衣书、取圣水之俗,《广州府志》曰:“七月七日,曝衣书,家汲井花水赐之,以备酒浆,曰圣水。”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京师“上坟如清明时”,是夜,“诸寺建盂兰盆会”[69];“作法事、放河灯”[70]。在南方中元节除祭祖外,还要祭野鬼,谢肇涮《五杂俎》曰:“是夜具斋馄饨楮钱,延坐于市,祝祀无主鬼神,谓之施食。”

八月十五中秋节,北方要拜月、祭月,《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日祭月……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在南方,则“拜月”已被“赏月”代替,《广州府志》曰:“八月望夜赏月。”此时已有月饼出现,浙江“八月望以百果为大饼,名曰月饼”[71];北京“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72]。

九月九日重阳节,明代除插茱萸、饮重阳酒、吃重阳糕,并以花糕供祭家堂、祖先等习尚外,还有娘家请女儿归家吃花糕的习俗,并有登高、赏菊、放风筝等娱乐活动。《广州府志》曰:“重阳有墓祭者,亦曰登高,细民放风鸢。”九月秋社,浙江宁波民间要抬祠庙神像游街,《嘉靖宁波府志》曰:“在城各坊,日舆祠庙神像游行街市,导以兵仗彩亭,金鼓杂剧各相竞赛,观者塞路。”

十月初一,为寒衣节,有祭祖、扫墓、送寒衣等习俗。《万历嘉兴府志》曰:“十月朔,祀祖先、扫墓。”《帝京景物略》曰:“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家家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北京靴庄则以此日为靴生日,沈榜《宛署杂记》曰:“燕市卖靴人,以十月一日为靴生日,供具祭之。”

在明代,冬至与元旦、万圣节(皇帝生日)并称为三大节,主要活动内容是祭天、贺冬、送寒衣、绘制九九消寒图等。届时,皇帝祭天,百官则要互相拜贺,曰贺冬。赵可兴《孤树衰谈》曰:“京师最重冬节,不问贵贱,贺者奔走往来,家置一簿,题名满幅。”在民间“妇制履焉,上其舅姑”[73];“女子嫁者多归宁,为母浣濯”[74]。并要祭祀祖先,《广州府志》曰:“冬至作冬糍祀祖,有墓祭者。”宫中要印刷《九九消寒诗图》,颁发宫眷内臣。冬至的节俗食品主要有米圆、麻糍、米团、馄饨之类。

十二月八日腊八节,有吃腊八粥、扮傩神驱疫等风俗。《燕都游览志》曰:“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民间亦作腊八粥。”《西湖游览志》曰:“杭城以腊八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着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和合之神。”腊月二十四和二十五日,为祭灶节,有祭灶、迎玉皇等风俗。祭灶,又称送灶神,即指送灶神上天的祭祀活动。《月令广义》曰:“燕俗,图灶神,锓于木,以纸印之曰灶马,士民竞鬻,以腊月二十四日焚之,为送灶上天。别具小糖饼奉灶君。”《帝京景物略》曰:“腊月二十五日五更,焚香楮,接玉皇,曰玉皇下查人间也。”

除日,要送玉皇、接灶君、挂祖宗图像等。《帝京景物略》曰:“三十日,五更又焚香楮送迎,送玉皇上界矣,迎新灶君下界矣。悬先亡影像,祀以狮仙斗糖、麻花馓枝。”并换桃符、贴门神,以及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像,刘若愚《酌中志》曰:“三十日岁暮……门旁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除夜,要吃团圆饭,分压岁钱、守岁等。《广州府志》曰:“除夕,祀祖,家人聚饮,饮团年酒;围坐达旦,曰守岁;相遗以物。曰馈岁。”此外还要进行各种游戏娱乐活动,如掷骰子、玩梭哈、唱小儿谣、打纸牌、推牌九、走升官图、玩陀螺、小儿骑竹马、老鹰抓小鸡等。除日饮食,北方有饺子,南方有年糕,因地而异。

2.热衷造神的信仰风俗

明代的传统宗法宗教信仰风俗,主要有祭天、祭社稷、祭先农、祭日月星辰山川诸神、祭文武圣人,及祭祀祖先等,其祭祀方式与前代基本相同。但有明一代,朝廷上下热衷于造神,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广的造神运动当推提倡崇奉关羽,朝廷曾多次下令敕祭汉寿亭侯庙,每年五月十三日关羽诞辰时,由皇帝遣太常寺堂上官到庙行礼致祭。凡国有大灾时,也到庙告祭,求其免灾。此外,又有北极佑圣真君之祀,朝廷建有真武庙,每年皇帝诞辰日(万寿圣节)及三月三、九月九日,朝廷皆遣太常寺官到庙行祭,以求“民安物阜,国祚延长”。

在民间则仍视天地万物皆有神灵,有天神、地神、日神、月神、雷神、电神、火神、水神、山神、河神、风神、雨神、谷神等信仰。除四时祭祀外,每有灾异则举行通神赛会,以求消灾安顺。并有财神、送子娘娘、灶神、门神、四方神、城隍神和福、禄、寿三星等信仰。(图115)明代民间对宗教神的信仰与祭祀顶拜有加,主要对佛教寺院和道教道观所供的神佛,如观音、弥勒、玉皇、真武等,四时香火不断,逢年节时,则进行专门的祭祀活动。

明代汉族社会信奉巫术方技者较多,如冯梦龙《寿宁待志》曰。福建寿宁“俗信巫不信医,每病必召巫师迎神,邻近竟以锣鼓相助,谓之打魍,犹云驱祟”。对明代汉族民间的巫术方技,明人张岱《夜航船·方术部》载之颇多,如:“妇人怀娠欲成男者,以斧密置床下,以刀口向下,必生男”;“树不生果,除夜着一入伏树下,一人持斧问云:你生果否?不生,斫汝作柴!树下一人应云:我生!我生!是年即结实”,等等。明代民间又流行“符咒”方术,如“治脚麻法:口称木瓜曰:还我木瓜钱,急急如律令!一气念七遍,即止”;“咒疟法,取梨一个,先吸南方气一口,将梨子咒曰:南方有池,池中有水,水中有鱼,三头九尾不食人间五谷,唯食疟鬼。咒三遍,吹于梨上,书敕杀死三字,令病人临发前食之”,等等。

占卜方式大体有卜卦、相命、拆字、风水等,大多传承前代而来。此时妇女中流行的“镜听”习俗,唐时已有见,但此时已以占年岁休咎为主,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曰:除夕,“抱镜出门,窥听市人无竟之言,以卜来岁休咎”。最流行的占卜方法当是观察物候以取兆相,如:“鸡日中不下树,妻妾奸媒”;“屋柱木无故生芝,白为丧,赤为血,黑为贼,黄为喜”;“鼠咬巾衣,明日喜至”;“乌夜啼,主米贱”;“夜半鸡啼,则有忧事”;“凡见蛇交,则有喜”;“猫洗面至耳,必有客至”[75];等等。

明代汉族民间禁忌习俗颇多,如男女婚姻忌择属羊女子,江元禧《耳目曰书》曰:“女子属羊守空房。”日常生活中,忌反戴帽子,《无何集》日:“毋反悬冠,为似死人服。”北京人立秋日忌喝生水,《帝京景物略》曰:“立秋日相戒不饮生水,曰呷秋头水,生暑痱子。”在福建,新婚妇女忌在星下行走,《五杂俎》曰:“今闽中新妇不戴星行,云恐祀天狗星,则损子嗣。”如此等等。

3.宗族发达的社会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