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口才的艺术(智慧必读丛书)
4332000000027

第27章 口才的表达方法与运用(10)

1998年3月,国务院新任总理朱镕基在就任总理后的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提出的诸多问题,从容自信,胸有成竹,能正面回答的问题尽量正面回答,以诚信当先,赢得了中外记者们的好评。在提到他新任总理一职的想法时,朱总理的回答坦率、诚恳、坚定--

至于外界对我的评价,说我是中国的戈尔巴乔夫也好,说我是"经济沙皇"也好,或者是什么东西也好,我一概不高兴。

人民代表大会选我当了总理,我感到非常惶恐,我怕承担不了这个重任,辜负了人民对我的期望。

但不论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席话,令在场的每位记者都非常感动,全场晌起了热烈的掌声。

巧答。

巧答,即巧妙回答。有以下几种方法:

(1)顺势而答。即顺应提问的话题,给以巧妙的回答。例如:

1979年1月,邓小平同志做为副总理访问美国,在签署两国领事、贸易、科技、文化协定时,在场的一位美国记者问邓小平:"当美中决定实现关系正常化时,你在中国遇到了政治上的反对吗?"在场的人都急切地等待邓小平的回答。邓小平开始说:"有呀!"稍停一会儿又补充一句:"我在中国的一个省遇到严重的反对,那就是台湾呀!"

美国记者设置了一个"陷阱",回答不好就会给某些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阴谋的人以某种口实。邓小平将计就计,对对方的用心佯作不知,顺势回答说确实遇到有反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情况。当在场的其他人愕然之时,他才突然补上真正的具体答案--在台湾一省遇到反对。这样,既完满地作了准确的回答,突出了我国政府与台湾当局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相反立场,又重申了只有一个中国的严正立场,使美国记者钻不到任何空子。

(2)以问代答。即用反问代替回答。例如:

在一次电视采访中,中国著名的作家梁晓声,遇到了英国记者刁钻的提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还是坏?"梁晓声先是一怔,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陷阱",作肯定或否定回答,都会落入记者的圈套。他灵机一动,立即反问道:"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

这个回答非常巧妙,针对怪问就用怪答的方式,把球又踢给了对方,令对方无言以对。

(3)模糊应答。即用模糊语言回答记者的提问。例如:

某两邻国发生边界武装冲突,在我国新闻发言人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中国政府对这种冲突有何看法。由于不便对该冲突事件作出评论,发言人使用了模糊语言对事件作出反应:"我们对双方边界冲突深表关注,我们希望双方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本着相互体谅、协商的态度解决纠纷。"

:这里使用的"关注"一词只是表明中国政府知道了这件事,并没有表达自己支持哪方、反对哪方的观点,因而使自己在调解冲突中占有主动权。

(4)避而不答。即采用巧妙方式,拒绝或回避回答对方的提问。例如:

王光英受命赴香港创办光大实业公司。当时,一位香港记者向他提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这次来香港办公司您带来多少钱?"看来,回答这个问题肯定或否定都不妥,钱的数字说多了说少了都会给人钻空子。王光英见问话的是位女记者,急中生智,说道:"对女士不能问岁数,对男士不能问钱数。小姐,你说对吗?"一句妙答,既使自己避免了尴尬,也不至于使对方难堪。

(5)类比回答。即通过类比或比喻的方法答问。例如:

在某公司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问:"听说你们公司负债累累,已借了2000万港元?"该公司的总裁听后哈哈大笑,回答记者说:"我的一位竞争对手说我已借了4000万港元,不久我的公司就会倒闭。你听到了吗?"在这里,总裁不就事论事,而是用一位竞争对手的明显是不怀好意的话作为类比,含蓄地暗示了记者所听说的不过是无稽之谈,从而否定了记者提出的问题。用这种类比或比喻的方式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更形象生动,也更具说服力。

(6)幽默智答。即运用幽默机智的语言,回答记者的提问。例如:

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国家的新闻记者向陈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最近,中国打下了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请问,是用的什么武器?是导弹吗?"对于这个涉及国家机密的问题,陈毅并不是简单地拒绝回答,而是风趣幽默地举起双手在空中做了一个动作,然后有几分俏皮地说:"记者先生,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呀!"一句话引起一阵哄堂大笑。可见,幽默机智的答问,往往能体现答话者的风度和智慧,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活动主持人的口才艺术

在社交活动中,各种会议、宴会、典礼、仪式等都需要有人主持、有人组织,主持人的作用非同小可。他们不但要负责整个活动的编排,而且要起到上串下接,穿针引线,沟通听众、观众的作用,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口才。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应注意三点:

不死板,不程式化。

所谓不死板,不程式化,就是说主持人主持每一次活动,都应注意研究本次活动的内容及参与者的特点,因人因事的不同来组织语言。如主持青年人的活动,语言应当深入浅出明快,充满朝气,哲理性强,寓意深刻;主持老年人的活动,则要求适合老年人的特点,姿态大方稳重,语气温和亲切,语言庄重质朴;主持文艺节目,应当热烈、欢快;主持会议或其他活动,则又应有所不同,等等。

不程式化还体现在开场白不能死板、机械、千篇一律。比如:"现在开会,请××同志讲话。""舞会(宴会、晚会)现在开始。"这就落入俗套了。开场自要因境制宜,作灵活的设计。如设计会议开场白,就要自问三条:能安定听众情绪,形成专心听讲的气氛吗?能恰当地介绍发言的内容、发言人的身份进而吸引听众吗?形式新颖、不落俗套吗?符合这三条,开场白的效果肯定是好的,而良好的开场往往是会议成功的起点。

一场活动结束后,结束语也应避免俗套。大多数情况下,主持人会说:"××同志的讲话很重要,要认真领会好好学习。"或"感谢××同志百忙之中光临我厂(我单位)。"等。这类枯燥的套话、客气话已成为令人厌烦的、毫无真情实感、缺乏新意的陈词滥调。作为一名好主持人,不应按这样的程式语言来主持活动,而应有自己的特色。

巧于连接。

主持一场活动,一般都要在中间搭桥接榫,过渡照应,把整个活动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主持人用连接语不外乎承上启下:肯定前面的,画龙点睛;呼应后面的,渲染蓄势。运用连接语连接时,方法多样,可以顺带,可以反推,可以借育,可以直说,也可以设疑和答问。总之,不要拘泥于一种方法,一种模式,呆板地"下一个节目是--","下一位讲话的是……"而应以别开生面、恰到好处为原则。

同时,会议主持人要善于引导与会者积极发言。引导的方法很多,可采用点将法、激将法或提问法等。适时、适度地提问,可以调动与会者的答疑兴趣。不论采用什么方法,主持人都应积极主动地使会议顺利进行,而不致于出现冷场的局面。

应变有术。

主持一场活动,难免会遇到麻烦或变故,对此,主持人应设法加以应付。这里介绍几种方法:

(1)如何应付"冷场"。在某些场合,如会议,主持人常常会碰到"冷场"现象。"冷场"是由各种原因形成的,或是与会者对会议主题内容不熟悉,或因为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或有人生性胆怯,不习惯公众场合的发言或表演。此时,主持人要注意分析"冷场"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打破僵局。除了运用前面所讲的点将、激将、提问的方法外,主持人还可以自己做示范,自己带头先讲,以启发他人,抛砖引玉。另外,反复重复强调会议的主题、意义,消除听众的各种顾虑,也是激发勇气,扫除障碍,打破僵局的好办法。

(2)如何应付"变故"。在活动主持过程中,最能体现主持人机智灵活的是处理各种各样的变故。如在某次企业内部的联谊晚会上,发生了一次小小的变故,因主持人的巧妙应付,才避免了尴尬的局面。当时,主持人在报节目时,产生了小小的疏漏,他把妻子的名字说成是丈夫的,而把丈夫的名字说成是妻子的,引起台下哄堂大笑。但主持人并没有只说一句"对不起"就敷衍了事,而是加进了一句:"我之所以讲错,是因为这两个名字经常出现在一起,这对夫妻太恩爱了,我们愿所有的家庭,所有的夫妻都能像他们那样,恩恩爱爱,美满和睦。"主持人的机智赢得了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

(3)如何应付"偏题"。讨论会、新闻发布会以及其他一些会议,常出现偏离中心的现象。如新闻发布会上,有些记者的提问离题太远,超越了中心议题等。遇到这种情况,主持人应正确把握会议主题,灵活机智,把不利局面扭转过来。这时,应善于提醒记者和与会者,明确会议的主题和中心。但话语要得体,不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另外,也要把握好整个会议的时间,见好就收,以防再次出现"偏题"现象。

展览会解说的口才艺术

展览会是一种通过实物、文字、图表等来展览成果、风貌、特征的社交活动。在这项活动中,解说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展览会的解说。不仅要有宣传性、鼓动性,还要有趣味性,使听众产生兴趣,获得知识,因而解说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技巧。具体说来,要求解说者的解说必须明晰、概要,语气亲切柔和。

(1)明晰。解说其实就是口头说明,因此,应当以明晰为第一原则。明晰即清楚明白,也就是说在解说过程中,解说者要把解说对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观众或听众,让人听起来不费力。为此。要力求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解说方法恰当。作为企业产品的解说,多采用分项说明、数字说明和图表说明的方法。分项说明指对比较复杂的事物按一定的标准逐条进行说明。如说明某种产品的特点,就要根据这种产品的不同构造一项一项加以说明。数字说明是运用数字的特点,使说明具体化。图表说明则借助插图、照片和表格来说明事物,解说过程中,就要依据这些图表进行解释说明,并作必要的补充。

第二,解说有序。即根据事物需要说明的顺序,有条理地说出来。比如对产品使用注意事项的说明,就要用"先是……","再是……","最后……"等顺序一项一项说明清楚。这样条理才清晰,程序才得当,也才能使观众和听众易于理解。

第三,尽量做到口语化。平易朴实,简明准确的语言才易于为听众所接受,听起来才明白、易懂。

(2)概要。展览解说有时需要详细说明,但更多情况下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和主要情况,进行简明扼要的交代和简要概括的说明。如介绍某种产品,只需概括地说明该产品的历史、性能、特点以及获得的荣誉即可。这是因为解说受时间限制,解说时间短,涉及面又广,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求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3)亲切。语气亲切柔和,语调不紧不慢,是解说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解说切忌生硬背稿,照本宣科。尽管解说词大多已事先准备好,但生搬硬套总让人难以接受。而娓娓道来,如叙故事,如数家珍,则让人备感亲切。因此,要吸引听众和观众,就需在语调、语气上多下功夫,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解说的目的。

典礼仪式中的口才艺术

典礼仪式包括节日庆典,开工、峻工典礼,发奖、授勋仪式,开幕式,签字仪式等。

在典礼仪式中,主宾之间一般都要致辞。在致辞中,可以看出致辞者的口才如何。

典礼仪式中比较常用的致辞有以下几种:

迎送致辞。

包括欢迎辞和欢送辞。欢迎辞是指代表组织或企业在宴会、酒会、茶话会上向客人表示欢迎和日后团结共事的愿望。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开头表示对来宾的欢迎,中间对过去交情的回顾,最后表达今后进一步合作的愿望以及前景的展现,当然依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