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
4337400000031

第31章 大明宝钞的玄机(2)

永乐元年,朱棣立即停止对藩王赏赐纸钞,并以强制性回收流通中的大明宝钞:全国所有罚款一律以大明宝钞缴纳、部分盐税以大明宝钞缴纳,当年即收回面值4.8亿贯的纸钞。

战乱刚刚停止、百废待兴,大家手里有钱才好办事。您不但禁绝了金银,还收缩了大明宝钞!您把所有货币都收走了,大明宝钞购买力是上升了,天下之财的流通也就此停滞了!不过,朱棣是不会考虑这些的,他只看到一个结果:现在我彻底掌握了货币发行权,所有的钱都在我手中。

没钱,看你怎么造反!

——永乐元年,削去宁王护卫,迁宁王于南昌,之前朱棣曾与宁王立誓“事成与之共分天下”;

——永乐四年,削去齐王官署、护卫;齐王当面质问明成祖:你想学建文旧事吗?结果,齐王因为这句话被废为庶人!

——永乐六年削去岷王官署、护卫;永乐十年,削辽王官署、护卫;

藩王消失了、大明宝钞购买力也恢复了,下面的事情就是谋发展、搞建设了吧!

朱棣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削藩之后,他搞了很多只符合自己心意的“建设”,至于手段则与立朝之初相反——“量化宽松”货币增发。比如,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工程之一——迁都北京就是这样干出来的!

在中国史卷中,历代昏君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修建宫殿、花园,比如宋徽宗建“艮岳”。

宋徽宗修个园子都能搞得鸡飞狗跳,迁都北京可是重建一个都城!

重建北京的工程从永乐四年开始动工,直至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死去也没完工,每年都要征发徭役百万之众。百万苍苍蒸民终年必须在北京劳动、无法在自己田地里躬耕。除此之外,数十万江西一带农夫被官军赶入大山伐木,还得负责把这些木材运到北京。由于粉刷宫殿所需要太多油漆,当时一斤靛青色染料居然能值一个农夫一年的收入,而一斤靛青色居然连一个柱子都不能刷完!

后世史家很多人将迁都北京看成一件大好事,说这是为阻挡北方鞑靼,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值得,所谓“天子守国门”!

“天子守国门”的道理或许没错,只针对猛将叔叔朱棣本人。朱棣行伍出身、喜欢在前线亲自砍人,可是,大明帝国后世皇帝还能都是猛将吗?一旦山海关被异族突破,山海关向东可是冀东平原,游牧民族的骑兵就可以一马平川冲进来!

何况,永乐年间的北京可不是今天的北京,当时华北地区多为盐碱地,所以《水浒传》才有“林冲发配沧州”一说,沧州距离北京只有二百公里。在荒芜的边疆建设一个新都城,华美的宫殿可以修造,空旷的马路可以修建,可是,居民呢?

答:移民,强迫富户进北京。

永乐十六年至二十二年,迁应天、松江、苏州、常州十五万富户到北京,应天一半以上的人口被强行迁徙到北京(附带产品是这些富户的土地归了朱棣,因为迁徙的时候土地是带不走的,一律充公)。

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太子朱高炽应诏由南京迁往新都北京,《明仁宗实录》记载了他路上的见闻:随时可见辗转于沟壑的流民,人们拿着箩筐在野地里挖野菜,我下马问他们用途的时候,皆跪对说是为了“岁荒以为食”;我顺便走进了这些人的家中,发现无论男女皆“衣百结而不掩体”,就连家中的灶台也早已倒塌!

朱棣迁都北京,比桀纣之酒池肉林、秦嬴政之阿房宫如何?莫非,只要不是亡国之君,无论如何消耗民力,都值得被人歌颂吗?在歌功颂德者的眼中,数百万苍苍蒸民的生命就真的那么一文不值吗?

朱棣曾吹嘘,造北京城自己“不损民之分毫”!朱棣确实没增加名义上的田赋,却增发了无数大明宝钞、毫无准备的大明宝钞!

永乐一朝中后期是大明宝钞滥发最为严重的时代,据彭信威先生估计,永乐四年至二十二年粮价大概上升了三十倍有余,平均每年上涨一倍半。洪熙元年(1425年)的物价已经比洪武朝“率增数十倍”,当时,大明宝钞在市面上几乎已经不能使用。

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

当然,朱棣也铸造了很多铜钱——永乐通宝。

一般情况下,历朝历代在铸造铜钱的时候都会铸行几个版本,比如小平钱、折二、折三、折五。朱棣的永乐通宝不一样,永乐朝二十二年只铸造过一种永乐通宝小平钱,就连小平钱的版本都很少:所有永乐通宝都是光背钱、精整划一,无论京师所铸还是行省铸造看起来都差不多。当代也有人自称收藏了永乐折二、折三钱,不过,我们也没有见过实物,无法仅从拓片上辨别真伪。

为什么永乐通宝只有一个版本?

答:永乐通宝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货币,它的用途只是向海外购买商品,国内根本不允许流通。所以才只有小平钱一个版本,就算铸造大钱,估计外国人也不认识,还得一枚一枚数,就别费这事儿了吧?

在当代钱币收藏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绝大部分永乐通宝出土于日本、东南亚各国,日本经常有很多出土上万枚永乐通宝的记录;就连南海海底都曾出土过几千枚永乐通宝,发现的时候这些铜钱已经和海底珊瑚礁结在一起(如果您有兴趣,这批铜钱现在正摆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可以去看一看)。至于中国本土,只有郑州、许昌等地有过零星出土。

隋、唐、宋、元,周边国家已经理所当然地把中国的铜钱作为国际货币,要去海外购买商品就必须拿铜钱来!出于这个原因,朱棣才下令铸造永乐通宝,所有永乐通宝的用途只有一个——海外贸易,确切地说是他个人用来购买海外商品。加之当时大明王朝生产力确实高出周边国家很多,永乐通宝的购买力在国内远不如国外,所以,也别指望这些铜钱能大批回流到中国。

永乐通宝,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国内货币。

每当提到朱棣,很多人都引用《明史·成祖本纪》的开篇,朱棣之雄武不下朱元璋之下。其实《明史·成祖本纪》的结尾是这样的:就算有这么多成绩,又岂能掩盖住那些倒行逆施?

郑和下西洋的经济学解释

如果麦哲伦的航程早上一百年,他也许会遇到一批比自己大数倍的海船——大明帝国郑和的舰队。“郑和下西洋”无疑是一段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比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1481年)早八十二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年)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远航印度(1498年)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远航菲律宾(1521年)早一百一十六年……

据《明史》记载,郑和所率船队由六十二艘海船组成,海船长一百五十米、宽六十一米,最大的战舰排水量约在三万吨左右——是名副其实的万吨巨轮,直至1949年建国前我们仍没有能力再次建造这样吨位的巨舰!凭着这些万吨巨轮,郑和的船队在大海上乘风破浪,到达了占城(今越南南部)、旧港(今印度尼西亚巨港)、古里(今印度西海岸卡利库特)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一度到达非洲赤道。

在开始这段内容之前,我想告诉大家,“郑和下西洋”其实并不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古代航海记录,甚至不是最远的航程。

——赚钱最多的时代当然是宋代,南宋鼎盛时期每年从海外贸易中取得的关税就有一千六百万两白银,约占全年朝廷总收入的10%;元代如此经济如此凋敝,鼎盛时期从海外贸易获得的收入也接近六十万两黄金。

——蒙元帝国虽然对汉人、南人盘剥,却从来不禁止蒙古人、回回人去海外做生意——只要有钱赚,蒙元帝国从来不反对任何事情!中国古代最远的航海记录就发生在元代,有一个叫汪大渊的商人曾经两次横穿印度洋,船队到达的最远处是非洲东岸的桑给巴尔岛,并著有《岛夷志略》。而《明史》记载,郑和船队到达的最远处是比刺、孙刺二国,也就是今天的莫桑比克港、索法拉港,还比不上汪大渊。

那么,为什么偏偏“郑和下西洋”这么如雷贯耳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梳理大明帝国海外贸易发展史。

明太祖朱元璋其实是一个很单纯的人,想法也很简单,帝国即我家,我只要为子孙守住这片国土,子子孙孙都能成为这片土地上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就可以了,至于赚钱不赚钱、经济发达不发达,不是我的职责。海外贸易确实能赚很多钱,但有钱人都不是好东西,有了钱就会有很多想法、有了钱就能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就算不去造反、起码也不好管理!

所以,洪武年间任何人下海都要有朝廷颁发的特许经营牌照——“票号文引”,否则,私自出海贸易与贪污六十两白银以上的贪官同罪——枭首示众、全家充军;即使获得了“票号文引”,也不许使用三桅以上大船,违者同前罪;非但如此,买船、造船卖给外国人也不行,也要枭首示众。

明成祖从建文帝手中夺得天下,朱允炆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所以,他要寻找建文帝,哪怕是跑到天涯海角也要抓到他。当时,有传闻建文帝已经“行遁海外”,郑和下西洋目标应该就是寻找建文帝(关于这一点历代史家已经有了很多论证,又以当代吴晗为代表)。

建文帝虽然没找到,郑和却做了很多大事、给大明帝国赚足了面子:击溃海上巨寇陈祖义、活捉锡兰王亚烈苦奈儿、以武力平息苏门答腊内乱并生擒苏干刺(本次行动由朱棣本人亲自策划,郑和不过是执行者),还带来三十多个国家的朝贡使臣。

对朱棣来说,有了万国来朝的荣耀,能否找到建文帝已经不重要了:我不但在自己地盘上是至高无上的皇帝,还能“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朱棣本人语录)!在一次朝廷的庆功宴上,有大臣现场做了一首打油诗,怎么看都像《天龙八部》里的“星宿老仙扬威中原颂”:四夷率土归王命,都来仰大明;万邦千国皆归正,现帝庭,朝仁圣;天阶班列众公卿,齐声歌太平!

当然,为了让全世界都知道有富强的中国,朱棣还颁布了一项“通四夷”的政策。所谓“通四夷”顾名思义应该是与四夷通商,朱棣是要打破太祖成规,让大明帝国那些有胆识、有眼光的人远航海外做生意吗?

答:当然不是,“通四夷”是鼓励诸藩来大明帝国赚钱,至于大明帝国能否赚到他们的钱,就不得而知了。

——有人对《明史》、《明实录》中郑和在海外做生意的内容进行了统计,在不考虑两者存在重复的情况下,一共找到十一句。就这十一句,所涉物品全部都是皇帝享用的专供产品,即吴晗先生讲到的香料、染料、珠宝、珍禽异兽。

——但凡来大明帝国做生意的人必须厚待,为“不使远人有触望之心”,衣食住行全由大明帝国包了,贩卖来的商品也由大明帝国官府全包了,跋山涉水后再也不用去摆地摊!什么,关税?外夷来我大明是冲着我们的名声来的,你却要收人家税,蚊子腿上刮油能有多少,却“亏辱大体万万矣”!

——凡我大明子民,一律不准私自去海外做生意,除了皇帝和皇帝的使者,谁也不能下海!朱棣海禁的政策甚至远比朱元璋严酷,除了砍头、枭首一类的威慑性政策,更阴损的是下令把所有民间船只都改为平头,于是,在很多人印象里中国古代舰船的头很宽,这样的船绝对无法穿破海上风浪!

——最无厘头的是华侨政策。郑和下西洋的目标可能是寻找建文帝,建文帝没找到,却找到很多华侨。于是明成祖下令:但凡居住在海外的中国人,皇帝给你一次改过的机会,哪怕是元朝时祖先就逃亡海外、也无论出门做生意还是海盗,都必须立即回国(永为良民)!否则,如果被郑和抓回来,那就要杀头(悉行剿戮)!

除了朱棣特别值钱的面子,“郑和下西洋”还有其他价值吗?

答:有,而且价值不菲。

第一,很高的花费。郑和的船队最多时有二万七千人,这样一个规模应该说是一支海军了,维持其运转的费用是一个天文数字。成化年间吏部官员刘大夏估计,为维持郑和船队,当时大约每年要支出上百万银子。

第二,维持郑和船队的费用虽然可观,但还是要分跟谁比,跟明成祖对番邦的“赐予”比简直就是一个零头。永乐九年,明成祖赐予满刺加国王金镶玉带一条、仪仗一副、鞍马二匹、黄金百两、白银五百两、钞四十万贯、铜钱二千六百贯、锦绮纱罗三百匹、绢一千匹……请注意,这只是对国王一人、一次朝会的赏赐。

第三,外国商人来华,官府要全额收购货物。为了厚待这些海外友人,收购价格大约为市价的三至五倍。最后,就连明成祖本人也承认,所谓朝贡者不过是一群趋利之徒,名为朝贡、实为慕利,“远方之人,求利而已”!

第四,引狼入室。所谓番邦使臣,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明宣宗实录》记载了他对这些番邦使臣的回忆:某地使者二百余人大概觉得中国这地方还不错,就在福州驿站住了下来,半年后这些人花掉了“铜钱七十九万六千九百有余”(使用铜钱是番邦使节的专利),地方官不胜其扰,坚决要求把他们遣送回国的奏折数不胜数。

以上几项合计,使得大明帝国的臣子们对“下西洋”抱有彻骨的仇恨,人们甚至把郑和下西洋与宋徽宗的艮岳相提并论。朱棣死后第三天,明仁宗朱高炽就在即位诏书中颁布了三十五条大赦令,其中,涉及停止下西洋的赦令占三条:立即把诸国使臣送回去;立即停止制造、维修下西洋宝船;下西洋的费用,立即转拨用于赈济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