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43429500000020

第20章 淞沪会战以失败告终

卢沟桥“七七”事变后,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军事家早就预言,中日之间迟早会有一场决定生死的大决战。

但,谁也没料到这场决战会来得这么迅猛。

淞沪大会战,就是两国殊死对决的前奏。这场战役,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兵力和最新的装备,可谓规模空前。可也就是这场战役,它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后战争的发展方向。

激烈的战事延续到1937年11月初,仍处于僵持阶段,在敌寇大举调兵遣将、大兵压境之际,本来******已听从了白崇禧等人建议,决定放弃上海,全军退到上海外围既有的国防工事固守,采取持久战策略,抗击消耗日军。但正在这时,“九国联盟”要开会讨论中日战争的消息传来,又让******举棋不定犹豫起来。11月11日,他突然在淞沪前线中央军总部驻地南翔召集了师以上将领紧急会议,依然寄希望于“国联”能出面调停中日关系。在这次会上,他又宣布撤销撤退的命令,要所有部队再坚持至少10天,甚至2个星期。

在短短的时间内,堂堂的统帅部竟然朝令夕改!这个命令传达到阵地上,引起部队一片哗然,大家闹不清他们的统帅部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这自然大大影响了中国守军的士气,一些已经打好行装准备撤退的士兵,只好又匆匆返回阵地,有的部队秩序由此开始出现混乱。

11月5日拂晓,日本新组建的第10军在柳川平助指挥下,由海军舰队护送到杭州湾金山卫附近突然登陆,出现在淞沪中国军队防线南部背后。原本在这里防守的有张发奎第8集团军数万兵力,但******却判断日军全力进攻的方向是上海正面,不会从杭州湾登陆,在战事激烈、兵源枯竭之时,他将防守杭州湾的第8集团军投入到了前方战场。而今,在杭州湾北岸几十公里长的海岸线上,仅有陶广第62师几个步兵连及少数地方武装,既无重炮,也无像样的工事,面对10余万装备精良的日本生力军,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日军在杭州湾成功登陆后,速疾与上海派遣军会合,按照预先部署,分别向松江、沪杭铁路扑去。

当******得知日军登陆金山卫的消息时,只能是捶胸顿足追悔莫及。急令陈诚作应变处置。刚从豫北调来的东北军第67军正准备驰援,谁知在松江附近集结尚未完毕,就遭到日军猛烈进攻。67军苦战3天3夜,未能退敌。11月8日夜,日军凭借强大的火力,从三面突入松江城,中国守军伤亡殆尽,军长吴克仁率残兵与敌死战不退,最后壮烈殉国,年仅43岁——由此,67军全军覆没。

日军占领松江后,随即兵分两路,一部沿太湖东岸直扑南京;一部则指向嘉兴、平望,切断沪杭铁路及公路。

与此同时,日军第16师团在中岛今朝吾指挥下,在江苏太仓白茆口登陆成功,直扑京沪铁路和公路,与其他日军对中国军队形成合围之势。10月31日,苏州河北岸的日军6个师团强渡苏州河后,也迅速向已登陆的两路日军靠拢,淞沪地区70万中国军队登时陷入危险境地之中,再不撤退将被日军一网打尽。

此时,南京统帅部和淞沪战场的各个指挥部方寸大乱,一筹莫展。但******还在做着“九国联盟”出面干涉日本人的美梦,迟迟不肯下令部队后撤。

在此危急时刻,白崇禧等人据理死谏,他们告诉******:现实已经证明,“九国联盟”由西欧诸国组成,他们其实都在隔岸观火坐收渔利;能够同情和支持的国际力量只有苏联,但他们还不是“国联”的签字国;何况,目前日本人凶焰正盛,根本不会把什么“九国联盟”放在眼里;退一万步说,即使“九国联盟”做出一个什么样的“决议”,那也是纸上谈兵,远水解不了近渴。他还告诉******:前方将士听说日本人登陆的消息后,已经人心惶惶,有的部队已出现混乱,再不撤退,70余万人就只等落入虎狼之口了!

鉴于此,******才不再固执己见,于1937年11月8日下达部队全面撤退的命令,分两路退向南京、苏州、嘉兴以西地区。由于命令下达仓促,指挥失控,这场大撤退演变成了大溃退。由于中国空军飞机已经损失殆尽,日军的轰炸机、攻击机低空盘旋在撤退的中国军队头顶上,肆无忌惮对其轰炸扫射,给撤退的部队造成重大伤亡;日军的地面部队则对撤退的中国军队穷追不舍,势如破竹,攻破上海各镇。

本来,中国军队在吴福线、锡澄线、乍嘉线、海嘉线一带筑有坚固的国防工事,完全可以依托这些工事同日本人再作抵抗——可,兵败如山倒,有些败军在慌乱中穿越工事径自溃逃,给进攻的日本人造成可乘之机,致使这些耗费数年苦心经营的、有着“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的工事成其为摆设,被日军毁于一旦。

自11月9日起,日军击退中国军队的零星抵抗,连占虹桥、龙华、青浦、枫泾。11日,日军进至苏州河岸,南市及浦东我担任掩护任务的部队奉命撤出阵地——当日,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全市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

淞沪会战在历经3个月的血雨腥风之后,惨然地拉下了帷幕。这场战争,以日本人得胜、中国人失败而告终——这就产生了一个战略历史上重大的问题:当时******决定将主力东调,寻求同日本人在上海决战的策略,是否属明智之举?

这在中日战争史上,留下一个让中外政治学家和军事学家们喋喋不休争执的一个问题——事情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让我们不妨冷静下来,浪费一点笔墨,简略地分析一下它的得失。

战前,按陈诚等将领的意见,日军有精锐的机械化部队,若是中国军队在华北同日军决战,日军会以其武器装备的优势,迅速击败中国军队,尔后沿平津线大举南下,直攻武汉。那么一来,中国军队就会无险可守而将被日军迅速割裂成两块;届时,中国的军政中心既无法西迁四川,日本又可以运用海空军的优势,将中国军队在东南歼灭。

陈诚等人的理由还有:历史上,中国南方政府,都是被上述的战略击败而覆国的。陈诚等人的这种战略分析,自然有着极强的说服力;但日本人呢,他们则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认为,若要深入攻击中国,必然就是旷日持久的战争,那样动员太大。他们认为只要击溃中国刚刚建立起来的工业地区和军政中心,最多再封锁中国的海岸线,中国绝对就会屈服投降。

如此一来,两国就各有各的战略考虑,都还在没有进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阴差阳错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致使战场的规模越打越大,投入的军队越来越多,以致持续了3个月,让******在上海围歼日军的愿望成为泡影。

从现在的观点看来,中国军队在并没有完全作好战略准备的情况下,就投入了70多个师、70多万大军在狭小的地域中与日军硬拼,不能不说是有些失策的。在这狭小的地域里,在日军陆海空优势火力密集攻击下,中国军人死伤惨重,伤亡达到30余万人,甚至一天就出现伤亡万余人的惨况。在淞沪地区摆开决战的战场,这正好让日军发挥了诸兵种合成作战的优势,这一点正是过去北方游牧民族所不具备的,也和冷兵器作战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此一时彼一时,所以陈诚等人的战略意见,到******的最后决策,那是有着明显瑕疵的,淞沪战役之败,不由得不令人扼腕长叹!

退后一步说,就算对当时日本人的动向判断不明,日军即使占据了武汉,也不可能切断国民政府的退路,江南广大地区还完全可作战略回旋。事实证明,在后来的抗战中,大部分时间这些地区都还中国人手里,完全可以作为撤向大后方的通道。再说,日本人的机械化部队即使大举南下,就能是一片坦途所向披靡?黄河、淮河、大别山区都可以极大限制日军的行动。在后来的武汉会战中,特别是中日部队在富金山陷于苦战便是例证。他们的战线拉得越长,所暴露出来的弱点就越多——******的运动战、山地游击战就是专拣敌人的这些软肋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还有,自古以来,京沪就为一体。在上海开战,国都南京就直接暴露在了日军的刀锋之下,日军增援上海后就可很快直插南京。日军直取南京后,那将无疑对全国人民的抗战很大震动。所以,《从大历史的角度读******》作者黄仁宇认为:“由于******对淞沪地区作战无全盘计划,所以他在上海集结兵力迎战,可能出敌不意,而敌之对策亦出蒋之不意。”

不管历史作出何种结论,总之,至此中国军队已经陷入全面溃败的境地,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已经门户洞开,日后的南京保卫战其实已经变得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于是,日本人攻下南京后,便在南京大开杀戒,人类历史上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惨剧,便在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上演,30万中国同胞死于日寇血淋淋的屠刀之下!

苍天为之哭泣。

大地为之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