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戏曲剧目,素有“唐三千、宋八百”之说。据有关部门粗略统计,传统戏大约有五千之多。京剧艺坛的人才辈出和流派纷呈,使得京剧的剧目也相当丰富了,旧传有“三千八百出”之说。这个数字虽然不见得准确,却可以说明京剧剧目是异常丰富的。京剧题材范围的宽广,在许多剧种之中也是突出的。
这些剧目,从内容上大体可以分成十大类型。
1.表现反抗侵略、英勇杀敌的,如《挑滑车》《八大锤》《金沙滩》《李陵碑》《战太平》等。
2.以反对封建压迫或除暴为题材的,如《贾家楼》《打登州》《闹江州》《打渔杀家》《五人义》《艳阳楼》《丁甲山》《嘉兴府》等。
3.表现妇女坚贞不屈、反抗封建礼教或暴政的,如《宇宙锋》《三击掌》《六月雪》等。
4.表现舍己教人、不畏权势、秉公办事等高尚品质,歌颂正义的,如《搜孤救孤》《法场换子》《四进士》《铡美案》《十五贯》等。
5.以军国大事为背景,表现具有军事、政治才能的历史人物的,如《空城计》《群英会》《完璧归赵》等。
6.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多少带有一些批判意味的,如《打严嵩》《二进宫》《失印救火》《盗宗卷》《十道本》等;公平处理纠纷的,如《打金枝》《金水桥》等。
7.神话戏,如《水帘洞》《白蛇传》《泗州城》《宝莲灯》等。
8.讽刺戏,如《连升店》《打面缸》《打砂锅》等。
9.生活小戏,如《小放牛》《小上坟》等。
10.表现悲欢离合的爱情戏,如《春秋配》《梅玉配》《花田错》等。
从形式上讲,京剧剧目有“连台本戏”“本戏”“单出戏”
和“折子戏”的分别。
1.连台本戏,又叫长本大戏,是一种有头有尾、情节曲折的艺术形式。这种剧目故事长、人物多,一个戏几十本,在一台戏演出的时间里不能演完,需要分日、分本地连续演出,大部分戏,有的要连演一两个月。如《阐道除邪》《鼎峙春秋》《升平宝筏》《忠义璇图》《劝善金科》《三国志》《德政坊》《五彩舆》《粉妆楼》《儿女英雄传》《七侠五义》《火烧红莲寺》等。
2.本戏,又叫大戏。这种戏是在一个演出时间内可以演完的有头有尾的剧目。内容虽不像“连台本戏”那么复杂、那么丰富,但比“连台本戏”精练,很适合一些不能经常到剧场来看戏,但又希望看到首尾齐全、情节完整的剧目的观众。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许多挑班儿挂头牌的京剧演员,为了满足观众的欣赏需要,竟排“本戏”。这些戏基本上成了“流派”剧目。如“梅派”的《太真外传》《霸王别姬》《生死恨》等;“尚派”的《泪明妃》《娥媚剑》《白罗衫》等;“程派”的《荒山泪》《青霜剑》《红拂传》等;“荀派”的《钗头凤》《丹青引》《霍小玉》等;“麒派”的《徐策跑城》《追韩信》《史可法》等;“马派”的《春秋笔》《串龙珠》《临潼山》等;“裘派”的《姚期》《铡美案》等;“杨派”的《飞权阵》《坛山谷》等。这些都是京剧爱好者喜闻乐见的剧目。
3.单出戏,又叫小戏。这种剧本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每出戏反映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或一件小事,每个戏的演出时间,有的不到一小时,有的一小时左右。剧本的来源大多是从地方戏曲改编或移植来的。如《连升店》《打砂锅》《打钢刀》《小上坟》《一匹布》等,都属于小戏的范畴。
4.折子戏,过去的元杂剧、明传奇,每部戏都有几折、十几折或几十折。其中有些在情节上相对完整而又精彩的“折”,往往单独演出,因之取名为“折子戏”。京剧的折于戏是在本戏基础上去芜存精、稍事增补而形成的。如《锁五龙》摘自《擒五龙》,《奇双会》摘自《贩马记》,《扫松下书》摘自《赵五娘》,《法门寺》摘自《双姣奇缘》等。
从表演内容上看,京剧又有“文戏”“武戏”“对儿戏”“群戏”之分。
1.文戏,包括“唱工戏”和“做工戏”。前者有《大保国》《二进宫》《过昭关》《打龙袍》《飞虎山》《武家坡》等;后者有《失印救火》《坐楼杀惜》《审头刺汤》《打严嵩》等。
2.武戏,包括“长靠戏”“箭衣戏”“短打戏”和“翻打戏”。其中长靠戏有《长坂坡》《挑滑车》等;箭衣戏有《一箭仇》《艳阳楼》等;短打戏有《临蜡庙》《武文华》等;翻打戏有《三岔口》《伐子都》等。
3.对儿戏,如《桑园会》《汾河湾》等。
4.群戏,如《群英会》《借东风》《烧战船》《华容道》等。
从风格上讲,京剧又有“喜剧”“悲剧”“笑剧”“讽刺剧”之分。
1.喜剧,如《苏小妹》《御碑亭》等。
2.悲剧,如《孔雀东南飞》等。
3.笑剧,如《一匹布》《打灶王》等。
4.讽刺剧,如《连升店》《三不愿意》等。
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剧目里,比较突出而为历来许多地方戏所不及的,是一些反映古代政治、军事斗争的列国戏、三国戏、杨家将戏和岳飞戏。这些戏,从内容上看,虽然还未跳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范围,却已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伍子胥、廉颇、蔺相如、刘备、诸葛亮、赵云、关羽、张飞、马超、曹操、蒋干、周瑜、鲁肃、孙尚香、寇准、杨继业、杨延昭、孟良、焦赞、佘太君、岳飞、牛皋等。还塑造了一些妇女英雄的形象,如花木兰、樊梨花、穆桂英、梁红玉等。
恰恰由于京剧生长在民间,又扎根于群众之中,它演出的剧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追求,所以它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