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恭敬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要想有好的言语态度,就得从“父母呼”、“父母命”这几句开始做起。一个孩子连对父母讲话都不恭敬,他对别人也不会恭敬。这一句没做到,孩子一生就会有很大的障碍。这一句做到了,孩子一生受益。他能尊重父母,对父母讲话和颜悦色,看到别人的父母,他会想到别人的父母也很辛劳,也应该恭敬。他能体会到父母念念希望他好,他也能体会到别人的父母也希望他们的孩子好,假如我们对人恶言相向,他的父母会伤心难过。一个孝子能有这种同理心,不愿意让别人的父母痛苦,他的恭敬就能从父母身上延伸到一切人。
跟父母讲话的态度要非常恭敬。现代人为何无法做到?电视、音乐让他的心很浮动、烦躁,所以父母说两句话就不耐烦,就顶嘴。一位母亲呼唤子女,子女马上走过去说:“妈妈,请问有什么事?”但这样的态度,现在几乎看不到。所以,要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我们先要有这种谦恭的态度。不只对父母如此,对所有的长者都应该如此。但对孩子不能这样,学问是活的不是死的。如果儿子说:“妈,来一下。”你马上走过来:“儿子,有什么事?”这就颠倒了,孩子会慢慢变得傲慢、无礼。因此,对长者、对平辈我们应该这样做,但是对晚辈要长养他的孝心跟恭敬心,应该是晚辈到长辈的面前才是正确的。
“父母呼,应勿缓”。有时你在答应父母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有答应,内心却是不耐烦,这也算不上是好的态度。所以对待父母的召唤,还要观察自己的心是否真诚恭敬。如果能从内心深处下功夫,不出三个月,绝对会让身旁的人刮目相看。一个人求道德学问有没有效果,从别人对你的态度就可以判断出来。
“父母命,行勿懒”。答应父母的事情,一定要守信不能偷懒。你已经告诉妈妈要去洗澡,就应该立即去洗,不能拖拖拉拉。甚至于父母交代我们买的东西,也应该如期买回来。有些人对于朋友交代的东西,都不会忘记,而家人交代的却常常一拖再拖。为什么对朋友不敢失信,对父母就失信了?因为怕跟朋友的关系搞坏了,生意做不成,所以他们的话不敢怠慢,而父母不会计较也无利害关系,所以心就不恭敬了。
有的人对朋友不会发脾气,专门把脾气发在谁身上?发在最亲的人身上。真是颠倒!点点滴滴对你付出最多,对你最照顾的人,你却对他最不好。如此,到了三十岁、四十岁,你会觉得内心愈来愈不安,因为该做的都没做。假如这时父母又走了,你就会觉得内心隐隐作痛,该报的恩都来不及报。而报父母恩就要先从言语的恭敬做起,不要好高骛远。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在教诲我们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去领受。父母责罚我们的时候,应该虚心接受,好好检讨,反省改过。父母有一分爱护我们的心,希望我们能够增长德行,才会教育我们、责罚我们。但听说现在的孩子都是“一言九顶”,“顶”是顶撞父母,对于父母没有恭敬心。这时我们需要反省我们对父母讲话是否恭敬?上行下效。假如我们对父母讲话不耐烦,无形当中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有人说:“假如父母误会我们,也不解释吗?”父母在教训我们的时候,情绪有时比较激昂,你再回嘴辩驳,只会让情况愈来愈糟,结果父子之间可能就会吵起来,所以此时应该静静聆听。现在的人喜欢辩驳解释,都没有去正视自己做错的地方。所以,在接受他人规劝的时候,人家讲了五句,其中四句是对的,你没有注意到,却立刻要解释那一句他讲错的,这样以后可能就没有人给你提建议了。
因此,即使父母确实错怪你了,你还是要忍下来,等父母情绪稳定了,他们会觉得自己太过分,可能还会主动削水果给你吃,主动过来跟你聊两句,意思就是没事了。假如你处处都能忍,父母会愈来愈佩服你。如果你赢得父母的尊重和佩服,往后你跟父母讲话,他们就能听得进去,所以要沉得住气!
当父母责罚的时候,假如骂得很凶,父母又有心脏病,要视情况赶快离开,可能他看不到你,气就消得比较快。孔子有一位学生叫曾参,非常孝顺。有一次他被父亲责罚,一气之下,父亲就拿起旁边的棍子打他,结果他被父亲打昏了。后来曾子去见孔子,孔子骂他不孝。曾子吓了一跳,我连跑都不跑,怎么说我不孝?孔子说:“假如你的父亲失手把你打死了,你就是陷父亲于不义。如果把你打死了,谁最痛苦?父母最痛苦,从今以后几十年的日子,他将如何承受痛苦的煎熬!”所以,孔子告诉曾子,“小杖则受”,父母用小棍子打你可以接受;“大杖则走”,拿起大棍子时要赶快跑。处处替父母着想,就是学活了。
我也问过小朋友,假如被父母处罚,内心是什么想法?或是你的孩子被你处罚之后,他是什么想法?孩子最多的答案是:“好衰,被父母骂!下次做错事不要被父亲看到就不会被骂了。”这样好不好?孩子的心理,我们要敏锐地去观察,才能引导他树立正确的态度。当老师的要帮父母说话,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教育是对孩子的一份爱心。我就问学生:“一个人发了脾气以后,会不会神清气爽,精神百倍?”没见过!发完脾气后,身体会觉得疲累,因为一发脾气,身体会产生大量的毒素,要三天才能清除,所以发脾气对身体有很大的损伤。
为什么父母知道发脾气对自己身体不好,还是要管教你?因为怕你不学好,怕你人生没有建立正确的人格、态度,为了你好,宁可伤害自己的身体也要教育你。所以,你要体谅父母的用心,要对得起父母的教诲,往后绝对不能再犯。要学习颜渊的德行,做到“不二过”,下次不会再犯。我们应该抱持着挨骂就是换得进步的心态,每次被教训之后,就想我一定可以再进步,要赶快改正过失。孩子被教训之后,能有如此的心态,就能珍惜机会提升自己,不是情绪化,而是理智地面对事情。
“须顺承”的“顺”,我们要理解。是不是父母所有的责罚与要求全部要顺从?这几十年当中,很多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误解,他们觉得儒家所说的孝顺是什么都要顺,那是愚孝。讲这种话的人,可能连一本经典都没有从头到尾看一遍,圣贤绝对不是这种教学理念。“顺”有两种情况:父母所责备我们的事都是正确的,要赶快记住去落实,这是顺;父母的责罚与要求错误时,不要当面顶撞,要懂得顺势而为,先退一步,等待好的时机再跟父母沟通,这也是顺。《弟子规》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中国人讲的孝顺,绝对不是父母所有的要求都照做,而是先要分辨对错,要用理智去孝顺。父母有过失,我们没有去劝,便是陷父母于不义,这不是为人子者应有的态度。
除了父母教须敬听,老师教也要“须敬听”。一个人能否有好的道德学问,除了要有好老师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自己的学习态度,一定要有虔诚恭敬的心,绝不可阳奉阴违。一个人有多大的学问成就,可以从恭敬心中判断出来。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长官教也要“须敬听”。一个人在学问、事业上有好的成就,都是从恭敬、谦卑之心求得。到一个新环境,不要怨天尤人,要先多看、多听、多学。长官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做,等对公司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后,再适当地给予长官一些建议,如此比较得当。
贵和存敬
言语忍,忿自泯。人为什么会生气、发怒?把原因找出来,才能对症下药。在哪些情况下人易发怒?没有形成恭敬心,怠慢他人、傲慢的人,就很容易发怒。所以,要让孩子不瞋、不怒,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恭敬心。古代的圣哲人对长辈都毕恭毕敬,怎么可能会发脾气!
还有一个会让人愤怒、瞋恨的原因,就是嫉妒,见不得别人好。所以,要从小拓宽孩子的心量,让他能够时时“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没有贪心,懂得忍让,就不容易发脾气。从小懂得忍让的孩子,会特别得到疼爱。譬如老师看到一些孩子不跟人争,私底下都会对他们特别的关爱,因为这些孩子懂事。孩子不贪,就不会因为“别人有,我没有”而生气。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很容易发脾气?因为我们帮他做的事太多了,他都视为理所当然。亲人没有做好时,他的脾气马上就来了。
有个孩子十几岁,母亲每天都帮他装好水壶,让孩子带着上学,十年如一日。有一天,她给孩子装水稍微晚了一会儿,孩子接过水壶很凶地说:“我迟到都是你害的,拿那么慢。”他不但该做的事没有做,别人帮他做反而视为应该,所以父母要谨慎。还有给孩子太多的财物,从小养成奢侈的习惯,他会觉得长辈给他钱是理所当然,所以以后你不能满足他无穷的欲望就麻烦了。
发怒会有什么结果?佛法讲“火烧功德林”,一发脾气,所有的修行都被一把火烧光了。几天才能平复?三天。“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不仅对自己有不好的影响,对他人也有不好的影响。
有个孩子脾气很不好,父亲就跟他说:“你每次发完脾气,就到后院的木柱子上钉一根钉子。”后来,这个孩子每发一次脾气就钉一根钉子,过了几天去看,密密麻麻的钉子在柱子上面,这才警觉到原来自己的脾气这么不好!慢慢他就懂得观心为要,时时观察自己的心是不是又瞋恚了。由于能保持这种敏感度,发脾气的现象就慢慢减少,最后他终于不再发脾气了。他的父亲又跟他说:“只要你当天没有发脾气,就在柱子上拔出一根钉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他把钉子都拔掉了。拔完的那天,他很高兴地跟父亲说:“钉子我都拔完了。”父亲带着他到后院去,问他:“你虽然已经把钉子拔完了,但是这根木柱能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不可能,已经千疮百孔了。
俗话说“利刃割体痕易合”,我们用刀子在皮肤上划一下,伤口只要一两周就能愈合;但是“恶语伤人恨难消”,我们用很尖锐的言语对待他人,对他人造成的伤痛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消除。有没有听过因为被别人骂而去自杀的?有!所以,言语比刀更尖利。这位父亲就告诉孩子:“虽然你现在不发脾气了,但是你以前所发的脾气,已经伤了很多人的心,造成你人际关系上很多的障碍。”我们要明了瞋恚、发怒,对自己、对他人都不好。这种事能不能继续做?不能。知道不能做,就要想办法来对治。
要做到“言忠信,行笃敬”,下手之处何在?“惩忿窒欲”。一个欲望很强的人只会想到自己,怎么会“言忠信,行笃敬”?一个人连脾气都掌控不了,他会对人恭敬吗?他的言语会让人家舒服吗?不可能!老祖宗很善于用譬喻让我们领受一些道理。关于“怒”,有一句格言叫“怒是猛虎”。老虎给人什么感觉?凶猛,旁边的动物看到它都很害怕,敬而远之。一个人常常容易发怒就好像一只猛虎,让所有的家人和同事好像处在地狱之中。关于“欲”,也有一句格言叫“欲是深渊”,代表欲望深不见底,一踩下去,瞬间堕落。所以,惩忿、窒欲,“惩”跟“窒”代表要懂得去控制自己的脾气与欲望,这就是修养功夫。
俗话说,“掌握情绪的人,才能掌握未来”。不能掌握情绪的人,可能每次发完脾气后,他以前所做的努力都白费了,这是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发完脾气后不是气别人,是气自己怎么又没有忍住!
如何转怒为恕?如何让自己脾气变好?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根本解决问题?“怒”跟“恕”这两个字已经把答案告诉我们了,字中含有老祖宗的智慧。“怒”是会意字,表示你心上有一个“奴”字,你就是坏脾气的奴隶,它要你往东你就往东,要你往西撞墙你就撞,等发完脾气之后,会觉得“我怎么做出这种蠢事”。因为你已经被奴役了,无法主宰自己。所以怒很恐怖,不能继续怒下去,要转“怒”为“恕”。这两个字差多少?把这些棱棱角角削掉了,就变成了宽恕。“恕”字,一个“如”,一个“心”,这叫“如其心”,也叫同理心。你能“如其心”,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你就能原谅他人了。
例如,我们看到学生的行为实在很生气,但是了解他的家庭状况后,我们的怒气能立刻压下去,还会觉得他很可怜,不但能体谅到他的苦,更能包容他的过失,体现出对他的宽恕。所以怒不能压,要包容,进而去帮助他、感化他。
《论语》中,学生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让我一生去贯彻,从而提升道德修养?”孔子挑了“恕”字,“恕”字终身可行,所以宽恕的功夫很重要。如何宽恕?《格言别录》里有这样一句话,“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们一天原谅不了别人几次,但是原谅自己太多次了。我们能以原谅自己的心去原谅别人,就能结交很多推心置腹的朋友。而“以责人之心责己”,以责备别人的刻薄之心来责备自己的缺点,就能“寡过”,修养会提升得很快。能宽恕就能转怒气,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转念的功夫非常重要。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什么样的人你都能宽恕,甚至于任何人你都能感激。一个人能处处宽容,甚至于处处怀着感恩之心,怒气就消了。
一个人进步最多的是什么时候?逆境。所以,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经验,让你能更清楚地判断是非善恶,所以要抱着一份感激之心。感激绊倒你的人、处处给你挫折或考验的人,因为他助长并强化了你的能力。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应该自立。人生在世不可能一直依靠某个人,最可靠的是自己。一个人常常依靠别人,就会生活在患得患失当中,没有真正的快乐,所以要感谢他遗弃了你,是他教导了你要自立自强。感谢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常常对你恶言相向,助长了你的定慧。他对你恶言相向,你还能如如不动,你的修养就能提升得很快,等他骂完了,你说:“谢谢你讲出我的缺点。”他一听,下次一定骂不出来了。
当你面对伤害、欺骗,以及别人对你的一种错误、恶劣的态度时,能平心静气地去表示感谢,别人迟早会被你感化,因为你的修养会激起他的惭愧之心。你能这样去做,不但怒气消了,还有可能成就别人修学圣贤的机会。
有一首描述兄弟之情的诗词:“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子孙做样看。”兄弟同气连枝,是同一父母所生,就好像一棵大树长出很多枝干,各自发展,各自延伸,各自枝繁叶茂。所以,兄弟之间的言语要和睦,不要太冲动,不要因为言语不当而起冲突。有了矛盾,只要有一方能退一步,能忍一时,就会风平浪静。当我们三四十岁以后,可能一年见不到两三次,每次一见面,发现皱纹多了一点,白发也多了几根,真是岁月催人老,所以要珍惜兄弟相处友爱的机会。因此,兄弟间要能忍得住,不要因为一些小小的事情而发生争吵。兄弟姐妹有了后代,他们又成为兄弟,所以这一辈要做好样子,留与子孙做样看,这一点特别重要。周朝开国的几位圣王做出了孝悌的榜样,所以才可以享国八百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一个朝代,这绝对不是侥幸的。你的家族、家庭要兴旺多久?你要有所志向,才能教出好子孙。
《弟子规》提到“财物轻,怨何生”。对财物懂得礼让,就不容易起冲突。“财”字,又通木材的“材”。如果木材堆得很多,太阳照太久就会燃烧起来,以此说明你的财积累太多,很可能会引火自焚。所以,当你时时都在搜刮财物,其实自己的福分已经在耗损了。而这个行为如果又被下一代学得非常彻底,这个财物留得住吗?人要有深谋远虑!因此,兄弟之间懂得布施,就不会有争吵。有一句话叫“人欠你,天还你”,“天”就是天理,你的福分会水到渠成。人往往不能忍一时之气,才做出一些违背德行的事情,所以要能忍耐得住。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长辈到你家找你的父母,要怎样做?现在的孩子会说:“爸,有人找你!”或者有人来找老师,学生会说:
“老师,隔壁班老师找你。”父母、老师被你呼来唤去,这样很失礼,这也是没有人教导而造成的。譬如有人来找主管,要说:“您先请坐,我去找老板,再回来跟您报告。”然后去问老板要不要接待。但很多人会这样说:
“老板在那里开会,你自己过去吧。”结果会议开到一半,人走进来了,要接待也不是,不接待也不是,从而造成困窘的局面。假如今天你要提拔一个人,一定是提拔处处办事都让你放心的人。一个常常失礼的人,你敢不敢用?不敢,所以接待之礼很重要。
当有人来找领导或父母时,一定要先请客人喝杯水,再赶快去请他们。“人不在,己即到”,假如他们不在,要问对方有什么事,把事情问清楚,然后告诉对方:“我一定会转告他们与您联系。”这才把事情做圆满了。这种做事能力与礼仪特别重要,一定要在生活点滴当中指导孩子。
我们教小孩礼仪,进门之前要敲门,敲门要缓和地敲三声,不能敲得太急促,以免屋里的人被带得很紧张。如果他正在忙其他的事情,一时不能来开门,心里会更急躁。当接待客人时,开门后要先鞠躬问好:“阿姨好,叔叔好。”再帮客人拿拖鞋,拖鞋要放在让客人一进门就能穿上的地方。客人进门之后,孩子要说:“阿姨,您请坐。”引导阿姨坐下。不能说:
“阿姨,您自己去那里坐。”坐好之后,马上去倒水,然后说:“阿姨,请喝水。”这就是接待之礼。假如你的孩子这样去接待长者,他们一定会觉得这个孩子很有家教。在接待的过程中,重点是训练一个孩子处理事情时,不但要有恭敬心,而且要有始有终。有时我们交代学生去找某个人,结果一去无回,后来找他来问:“你找的怎么样?”他说:“没找到。”没找到也要回来报告,要有始有终,对一件事情要负责到底。
礼是人与人之间很优美的距离。当我们不懂礼时,给人家的印象不好,人与人之间就容易产生误解、摩擦。所以,接待客人也要训练,搞清楚会发生哪些情况,应该如何应对。训练可以短时间内达到效果,而更重要的是要让人在做这些事情时,是从内心生欢喜,所谓“诚于中,形于外”。
有一位母亲,她接待客人的时候会切一盘水果。有一天她不在家,家里来了客人,等她回来后,看到桌上有一盘水果,而她的孩子还是小学生。这就是上行下效,孩子无形当中都在学习。
在公司里,如果同事的朋友来访,刚好你遇上,你不能说“他在那里”,这样就显得有点儿失礼。你可以说“你请坐”,为他倒一杯水,再说“我去帮你找他”。这位客人就会感觉到这个公司的气氛很好,从而留下非常好的印象。等你的同事来了,看你还帮他的朋友倒水,他的内心也很高兴。
在政府单位,接待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失礼就是丢政府、国家的脸。有个政府主管打电话到其他部门,一个年轻的研究生接的电话,态度不大好。主管说:“我找某某某。”他说:“不在!”主管问:“去哪里了?”
他回答:“不知道!”就把电话挂了。结果这位主管很生气,开始调查到底是谁接的电话。最后这个研究生的命运如何?被解雇了。之后,整个单位接起电话都说:“您好,请问找哪位?”风气大变!当然除了怕丢饭碗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生起对人的尊敬心。
除此之外,接电话的礼仪也很重要,我们要教孩子如何接电话。拿起电话来,一定要问候对方:“喂,您好,我是某某某,请问您找哪一位?”
假如长辈说:“请问你父亲在吗?”假如父亲在,马上说:“您先请稍等,我去请我父亲。”假如父亲不在,就请问对方:“对不起,我父亲现在不在,请问您是哪一位?有什么重要的事,您交代我,父亲回来我再通知他。如果您现在有急事,也可以打我父亲的手机跟他联系。”这样,孩子做事、办事的能力,就从接电话中,从生活的细节中,慢慢得到提升。
假如你的孩子往后想得到主管、企业家的赏识,礼仪这一课不能疏忽。有位朋友说,主管常常喜欢找他,为什么?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倒茶,倒得又很自然;什么时候该帮忙夹菜,因为从小做习惯了。接待客人时,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就会一团和气。只要和气,事情就能办得顺利成功。所以,待人接物的礼仪要学,而这个学习有赖于家长跟老师在生活当中的处处提醒,要有耐心。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称呼长者,重要的是内心恭敬。西方人如何称父母、长辈?直接叫名字,说这是平等。这是不是真平等?平等是对人的尊敬心,尊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纵使是父母也不能把子女当做附属品,因为他是属于这个社会、世界。但是人生的历练平不平等?人生的智慧平不平等?不可能!所以,长者必然要有教导晚辈的义务。而晚辈如何能真正学到这些宝贵的经验?一定要有恭敬心才能获得。假如他没有恭敬心,就不可能听父母、长者的话。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绝不是长者希求晚辈的尊敬,而是要成就晚辈的人格,成就他们的学问。
现在西风东进,有些儿女都直呼父母的名字,没过多久跟父母讲话也没有了分寸。回想我自己小时候,叫姐姐都是称大姐、二姐,叫了十多年。有时人家问我:“你姐姐叫什么名字?”当我把姐姐的名字讲出来时,还感觉全身不舒服。
有些小孩还会给人取外号、取绰号,这样好不好?当孩子乱给同学取外号,甚至还给老师取外号,他就已经没有恭敬心了,这时立即要给他导正。“将加人,先问己”,你希不希望人家用外号取笑你?假如你不愿意,也绝对不能给别人取外号。
“对尊长,勿见能”。不仅是对长辈,还要对所有的人。当孩子有些能力,有些家长就带着他到处表演,绝对是增长孩子的傲慢。假如大人还说:“你真了不起!”这样的言语听多了,往后批评的言语就听不进去。而且学才艺,真正的目的何在?是证明我比人家高一等吗?那就错了,学到才艺是要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学历愈高,代表我们接受社会的帮助愈多,我们更应该反馈社会。这些观念一定要从小奠定基础,不然孩子觉得得到高学历就是为了赚大钱,这样就偏颇了。若孩子知道学习、读书的目的是要奉献社会,他学习的态度就会截然不同。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遇到长辈要主动问好、行礼,也就是打招呼的礼仪。中国古代,人与人相见,都恭恭敬敬地鞠一个躬。现在看到会鞠躬的在哪里?日本、韩国。日本人、韩国人跟谁学的?跟中国人学的。
礼仪、礼貌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孩子见到长辈应该如何打招呼?很多朋友说,现在的孩子能对你笑一笑就不错了。当父母教导孩子的标准降到这样的水平,请问能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在深圳学习中国文化的孩子,学习鞠躬就学了两三个月。大家不要轻视鞠躬,当他的腰真正能弯下去,弯得很真诚的时候,他的恭敬心就出来了。圣贤人的学问最重要的是“主敬存诚”,时时恭敬、时时真诚,这是真实学问的根基。恭敬、真诚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来。面对长辈要鞠躬打招呼,而鞠躬要注意距离,不能撞到长辈,所以与长辈的距离差不多两步。鞠躬的时候还要问候:“叔叔好!”整体动作就让人很舒服。除了鞠躬、问候之外,还要注意眼神。鞠躬前要看着对方说“叔叔好”,起来的时候再看一下,这就是与人打招呼的礼仪。
一个没有礼貌的人,一生不知道会给自己造成多少障碍!为什么有人办事很顺利,有人办事就出现很多问题?这不是偶然的。你平常处处有礼,就会积累很多善缘、助力;当言语、行为上失礼,就会形成很多阻力。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没有礼貌就很难在人群中立足,可能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失礼、得罪了他人。有礼貌的人走到哪里都能让人家欢喜,而且会得到众人的爱戴。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跟长辈讲话应该注意声音要适中,假如太小声,长辈听不见,会增加他的负担。现在的孩子跟长辈讲话很大声,父母就告诉他:“小声一点儿!”但可能没多久,他又忘了,结果长辈就说:“算了算了,别管了!”一开始不管,到最后养成习惯就很难纠正这些细微之处,我们要坚守原则,用耐心把他们引导上正确的轨道。总之,声音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礼貌不可不及,也不可太过。礼貌太过了,可能给对方造成压力。
孩子讲话需要训练,所以我们每星期都会让他们上台报告,看看这周做了哪些孝行。孩子在台上站立的姿势也是千差万别。有的人要扶着桌子,才觉得有安全感;有的站得歪歪扭扭,一边讲话,手还不停摇摆,这都要透过实际练习,才能得到提升。当他讲话太快时,我们要有耐心:
“来,慢慢讲,一个字一个字讲清楚。”能力绝对不是天生的,都要透过后天的训练。在海口有个小女孩很内向,我们让她经常练习,过了几个月,她母亲打电话给老师,说她女儿去参加朗诵比赛还得了奖。现在社会常有上台的机会,在公司也有可能要上台报告,平时与人有交谈的机会,所以言语的训练不容忽视。孔子的教学中,德行摆第一位,第二位就是言语的态度、方式。而《弟子规》中教导讲话的态度、方法占全书三分之一的分量,可见非常重要!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进必趋,退必迟”,当长者叫我们的时候,要快步向前,不能长者叫了还大摇大摆慢慢走,这样是失礼。离开的时候,不能说“爸爸,我走了”,一转身就离开了,应该说完看着父亲,再慢慢往后退几步再离开。这些细微之处,都是内心恭敬的自然流露。
“问起对,视勿移”,长辈在跟我们交谈的时候,我们的眼神不可飘移,应该专注地看着长辈讲话,这也要训练。现在小孩心定不下来,你跟他讲话,还没讲几句,他就走神了。当下你要很坚持,让他看着你把话讲完,最后你还要问他:“刚刚爸爸讲什么?讲一遍给我听。”这样训练他,一来让他专注听人讲话,二来让他有恭敬之心。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去别人的家里拜访,应当先打电话,确定对方是否在家,还要问对方是否方便,不要说“我现在过去好不好”,你这么急促,人家只能说“嗯,好吧!”这时你要“听思聪”,假如他回答得很勉强,就要主动问:“你是不是待会儿有事?如果不方便,我换个时间也行!”这样对方就不会觉得太唐突。不管你是拜访还是打电话,都要注意时间,如果在吃饭、睡觉的时段,这就没有替人设想,不尊重他人。无论何时打电话给人,第一句话要先问:“请问你现在说话方便吗?”当你时时能这样恭敬别人,人家跟你交往就会觉得很舒服,没有压力。当我们的言语透露着恭敬,潜移默化,孩子在我们身旁就能有好的学习效果。
“入门”的时候要先敲门,等屋里的人回应,请我们进入才可以进去。假如让我们等一会儿,就要恭恭敬敬地等。如果你进到别人家里,看到一楼没有人就跑到二楼,主人回来看见,会造成别人的误会,所以恭敬心可以免去人家对你的怀疑。所以,尚未确定屋里是否有人,一定要问“请问有没有人在?”喊几声没有人回应,就不能进入。
“问孰存”,譬如你要拜访朋友,就要了解他的家里有哪些长辈、有哪些家人。问了以后,还要了解他们的状况,拜访时才会觉得很亲切。
譬如,关心一下他母亲的情况,可以问:“伯母,您前一阵子是不是感冒了?现在好多了吧!”俗话说“见面三分情”,如此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因为她的孩子跟你非常熟悉,若对你的了解不多,她也会担心你的品德如何。所以,按我交朋友的习惯,若是很熟的朋友,我一定要到他的家里去拜访,让他的家人对我有所了解。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如果有人按门铃或打电话来,你应该说:“请问您是谁?”或者说:“请问您是哪一位?”这时对方应当回答:“您好,我是某某某。”可是有些人会说:“是我,我就是我,你不知道我是谁吗?你不记得我啦,我们两个月以前见过面。”这很失礼。所以,一定要让对方马上知道你是谁,他的心就安了,这就是讲话的分寸与态度。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任何要加予别人的言语、行为,首先要问自己:“这样的言语、行为,别人如是对我,我能否接受?”假如不能,就不能这样去对待别人。所以,“行笃敬”是落实在对人、对事、对物的恭敬之中。《弟子规》里讲“亲仁”,亲近仁德的人要不要恭敬?当然要。求学问,有一句很重要的箴言,“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一个人道德学问提升的速度,不是外在决定的,而是自己的诚敬心决定的。
我们不希望他人对我们毁谤、批评,我们就不应该去毁谤、批评他人;我们不希望他人冒犯、控制我们,我们也不应该去冒犯、控制他人。甚至于在起心动念的层面上,假如我们不希望别人有害我们的心,我们也不应该起害人之心。处处能先要求自己,就能掌握做人的分寸。
有只狗跑进一个四面都是玻璃的房间里,看到另一只狗对它很凶,它马上对着“它”狂吠。结果,四周所有的狗也都对它狂吠。它更不甘示弱,就继续死命地狂吠,最后它累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觉得周围的人对我们很不好,常常对我们发脾气,其实这一切都是自己心的反射。当我们常常以恶脸对人,镜子中的绝对是恶脸向着我们;当我们时时以笑脸迎人,也会得到别人的笑脸。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到底周围的亲朋好友对我们是什么态度、什么脸孔?然后就知道如何修正和提升自己。
很多的障碍不在外面,而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我们之所以会痛苦,都是“求不得”,都是要求别人,没有要求自己。当我们能宽恕别人,看到自己的本分,整个人生就会不同。因为只要有求,每天都会患得患失。能看到本分,就会天天尽心尽力,当我们天天尽心尽力,就会有成长的喜悦。在我们尽力的过程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依报就随着正报转了。
有位女士听完课以后,就对她男朋友说:“那件事是我错了,对不起!”(因为两个人正闹别扭)结果她男朋友听到她讲对不起,满脸惊讶地对她说:“明明就是我不对,你还跟我道歉,那我不就不是人了吗?”所以,我们不要常看别人的过失,要反过来反省自己还有哪些不足。这个态度一提起,身旁人的惭愧心就会被唤醒。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自己有能力时要主动协助他人,别人有才华绝对不能嫉妒,一生嫉妒,我们的恭敬心就失去了。现代人都不愿意帮别人,怕自己的本事被人家学去。我听过一个报道,说有一对姐妹,姐姐说:“今天有一个同学问我一道数学题怎么做,我会,但是没告诉他。”妹妹就说:“我会告诉他,我会把错误的告诉他。”这个现象是存在的,因为孩子从小学竞争,见不得人好,心量愈来愈狭窄。而心量一狭窄,福分就下降,就不懂得取长补短,不懂得见贤思齐,从而埋下人生祸患。所以,我们要时时教导孩子,自己有能力助人就要多尽一分心力。帮助别人有什么好处?助人者人恒助之。有人发生状况的时候,朋友都争先恐后来帮他,那不是偶然的。而我们有事却无人来帮助,原因就在没有时时处处广结善缘。
有一个小女孩,她的数学是班上顶尖的。有一天她请假,因为她的爷爷去世了,而她的爷爷是数学教授。当天同学们正在考数学,一听到她的爷爷去世了,就说:“终于死了!”因为她爷爷不死,她总是第一名。现在孩子的思想多么功利,很恐怖!当孩子急功近利的时候,请问他的掠夺之手首先伸向谁?向他最近的人,父母。现在的父母很迟钝,都在制造自己中晚年的悲哀,所以现在的家长必须赶快提升教育的理念。
“人所能,勿轻訾”,别人有才华、有能力,我们绝对不能嫉妒、障碍,要“随喜功德”。其实嫉妒是最大的魔王,当我们嫉妒他人时,整个情绪就已经到地狱去了,嫉妒慢慢会变成瞋恚心。我们从嫉妒转成欣赏,转成随喜,甚至于转成成人之美,就有无量功德。当我们随喜一个人所做的好事,当下我们的心就跟他的心一样!
体恤他人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物都有主,要使用任何一件东西,一定要取得别人的同意。不能主人不在就先拿来用,等人家进来才说“借我用一下”,那样人家只能点头,但是脸色很难看。现在很多人要跟人家借笔,直接把笔拿起来说:“这支笔借我用一下,好不好?”可能这一支是人家最喜欢的,这都是不够恭敬。应该说,“您可不可以借我一支笔”,要借你哪一支由他决定。所以,要处处替人着想,借东西也应该注意分寸,不可顺自己的意思。
有个小女孩六岁,那天刚好天气比较冷,老师就拿了其他同学的棉鞋给她穿,她就是不穿,她说: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同学没有同意给我穿。”确实,小孩是学道的利器,很老实。这条教诲也要成为家庭中的共同语言和共识,毕竟家人比较亲密,但是距离虽近,礼不可失,否则久而久之,怨也会积累,总有一天会爆发。
有一对姐妹年纪很小,有一天姐姐回来骂了妹妹,妹妹很伤心,哭着去找妈妈。妈妈正好在厨房,就问她:“为什么哭?”她说:“姐姐骂我。 ”
很多家长都会马上去骂姐姐,觉得哥哥、姐姐不能打骂弟弟、妹妹,但如果没有把来龙去脉搞清楚,处理不当可能会让哥哥、姐姐心里不服气。妈妈就问:“姐姐为什么骂你?”妹妹说:“我拿了姐姐的玩具。”妈妈就说“用人物”,小女孩说“须明求”。妈妈又说“倘不问”,她说“即为偷”。
讲完她哭得更厉害,一边哭一边说:“妈,我不要当小偷。”借由这个机会,就把这个教诲融入孩子的心中。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对人的恭敬与爱心要落实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平日与人的互动当中。所以,当你跟别人讲话时,要先观察对方是否有空。现在的孩子无视妈妈正在炒菜,他一有问题马上跑过来,一定要妈妈立刻给他回答,这是对父母不恭敬。应该体恤父母,等妈妈做好饭了再问。同理,我们在麻烦别人的时候,也要观察对方目前的状态。我们能时时体恤,对方就能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重。
“人不闲,勿事搅”,这是慈悲心的体现,不恼害众生。要时时“视思明”,当对方正与人交谈,就不可插话。即使现在他没事,也不能走过去就跟他说个不停,要先问:“请问,你现在有空吗?”说不定他正在思考一件事,你的冒昧会打乱他的思路。打电话也是一样,很多人一打电话就聊个不停,但对方可能正有客人在旁,他又插不上话告诉你,这样就会让朋友不知所措。所以,打电话时也要问对方:“你现在有空吗?讲话方便吗?”所以,仁慈之心要随时体现,绝对不是挂在嘴上:“我对人很好,我很有仁慈之心。”纵使是亲人,进退之间,也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体谅他人,就能相处融洽。
“人不安,勿话扰”,你看到家人心情很不好,愁眉苦脸,这时不要唠叨。但是也要表达关怀之意,这时你可以倒一杯温开水给他。本来他对人生很绝望,你这样一做,他的心情就突然缓和了,这杯水再喝下去,心情也好一半了。人只要能感受到有人关怀他,慢慢就会产生力量,等他情绪平和,他会主动找你说话,因为你处处能感受到他的需要。所以,做事不要急躁,要审时度势。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我们跟人家借东西,是朋友给我们方便协助,所以一定要铭记在心,按时归还。假如怕忘记,就要记在行事历上,最好在前几天提醒自己一次。如果自己比较粗心,也要想办法来对治,慢慢改正这个习气。人生的信用要好好去维持,因为人生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挫折、瓶颈,到时只要你很有信用,朋友也会欢喜来帮助,就可以化解一些困难。
谨护口业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当别人正在说长道短,我们要赶快离开。待在是非之地,可能会惹祸上身,要有敏感度。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被人划分到这一派或是那一派,我一向是站在中间,两派都处得不错。所以,有人在谈论是非时,我们要离开,不要卷进去。我们站在中间并不是不关心,而是对双方的一种提醒,因为人都会有过与不及,往往分派的时候,已经是某些观点有些偏颇了。等他们察觉到做得太过火,就会来问你,此时你所说的话就能把他们的偏失导正过来。但平时要对他们关怀,自己也尽本分,才有资格去劝别人。除此之外,我也常买一些东西送人,多请客、多送礼,这些关怀和信任都是为了往后发挥大的作用,所以我跟同事都处得很好。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如果没有见到真相,只是听人家说说而已,就不可以马上讲出去。所学的还没有理解深刻,就不可发表自己的看法,避免误导别人,甚至于把圣贤学问讲错了,误人一生的智慧。而“见未真”就说,“知未的”就讲,这个人的存心是什么?逞能。就是希望别人看到他说“你怎么这么厉害”,自己觉得扬扬得意,其实这个存心是不善的。
有一次,有朋友来找我,他说:“我听某个人谈到你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不大可能,所以我亲自来问你。”我也很客气,就把实际情况讲给他听,所以这位朋友后来跟我的关系很好,也一起推广中华文化。他处理谗言非常理智,他没有轻传,而是当面来求证。
曾参的母亲有一次听到人家说:“曾子杀人了!”第一次听到的时候不相信,听到第三次,心里就动摇了。所以,我们对人要真正认识,交情才会深。了解朋友做人做事的分寸、原则,自然不会因为别人的谗言,而误会好朋友或好的同参道友。
纵使听到他人对我们有所批评,我们也应该先反躬自省。纵使他说的只有十分之一或是百分之一是对的,我们也应该反省这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我们不要受影响,也无须动怒,因为他在帮我们消业障。当对方在讲谗言时,事实上他的内心也很空虚、痛苦。所以,我们念念也要把功德回向给他,这样无形中就可以把这个冤结慢慢化解。假如他讲你的谗言,你马上回应他,还要去解释,事态可能就会愈来愈复杂。所以,要忍得下来,谗言就会“举火焚空,终将自息”。你不去辩驳,等事情过后,反而会赢得大家对你的尊敬。百丈禅师说“是非以不辩为解脱”,不用去辩解,所谓日久见人心。
纵使我们听到的是事实,但这个话会影响朋友一生的名誉,我们能不能传出去?不能,我们应该私下劝导他。假如这些谗言不属实,我们就去安慰、鼓励他,“没关系,消业障”。“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从这句话我们也能了解,人对于不好的言语很容易受到影响,所谓耳根很轻。我们应该慢慢提升自己的修养,带动“隐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多谈他人的好处,少谈他人的缺点。如果常常都是负面的事情,会造成人心不安。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奸巧语就是绮语,即俗话说的花言巧语。花言巧语,心中有所企图,居心叵测,心就不忠,失去恭敬,所以不可以用花言巧语去欺骗别人。秽污词就是脏话,讲粗俗甚至是骂人的话,这叫恶口。恶口会让人很不舒服,引起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常常口出秽污词,绝对得不到别人对你的尊重,甚至于别人还会在背后批评你、轻视你。
言语也代表一个人的形象。现在的办公室爱讲一些绮语、黄色笑话,这个风气不可开。人与人之间这么随便,很有可能整个团体气氛就搞坏了,甚至于破坏人家的心绪,破坏工作情绪。如果你是主管,更应该制止这种风气。当大人讲话很轻慢、随便、嬉笑,请问小孩学到什么?他就不懂得庄重,不懂得尊重别人,这个流弊很大。所以,我们在小孩面前讲话,更要注重形象,注重谴辞用句。这都是大人很容易疏忽的,因为一谈论起来,情绪就跟着波涛汹涌,都顾及不到有小孩在旁边。
诈与妄,奚可焉。“诈”跟“妄”就是欺骗、妄语。一个人为什么会欺骗别人?可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心已经偏颇、不忠了。甚至于他要掩过饰非,自己犯了错误不敢承认,打妄语来欺瞒。但是用妄语能否把过失遮挡住?要隐瞒自己的过失,还要找两三个借口、理由来蒙混、掩盖,但吹牛到最后就会吹破了。
有一个学生把缴午餐费的钱拿去挥霍,他说是因为家里很穷,为了照顾弟弟,所以把钱拿来买了奶粉给弟弟吃,他讲得我眼泪都快流下来。我刚接这个班两三天,对他们还不熟,我马上说:“来来来,我跟你回家,买一些东西给你弟弟吃。”这个学生马上说:“老师,不用了。”后来我就留心观察,觉得他的话跟他母亲说的有很大的出入,而这个母亲是他的继母。但是我们切忌听片面之词,一方面要综合一下,一方面要自己做实际了解。
有一天,我经过一个电动玩具店,就走进去看看。结果看到好几个我的学生,他们还站起来说:“老师好。”我真的很惭愧。这个班上,隔代教养跟单亲家庭的孩子将近有十个,我很心痛。而那个学生真厉害,躲到最里面的一个小房间,我就跟进去。当这个孩子看到我的时候,脸色都发青了,因为他骗了我,最后被我抓住。后来我问他说:“那一段时间你骗老师,你的感觉如何?”他说很难受,每天都提心吊胆地看老师的脸色如何。确实,说妄语的日子不好过,人还是过坦坦荡荡的生活好。
《弟子规》说“过能改,归于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假如掩饰,只会是错上加错。孩子从小一定要养成讲实话的习惯。假如孩子从小妄语、奸巧语的习惯养成了,孩子还没有进入社会,他的社会信用就已经破产了。所以,从小一定要让孩子扎下讲话守信、真实,绝对不妄语的根基。
惟其是,勿佞巧。事实如何,直接讲出来就行,绝对不可找借口掩过饰非。譬如,我们答应爸爸、妈妈做什么而没做,一定要马上说“对不起,我错了”。只要我们有过失、不守信,就一定要当场道歉,这样对方也比较能接受。假如这时你找出一堆理由,人家心里会更不舒服。
谨慎承诺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孔子在《论语》里提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很怕讲出去的话,自己做不到。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不要轻易许诺,一定要确定自己能做到再答应,不可逞能。现在的人很容易“轻诺”,随随便便就答应别人,甚至答应小孩,到时后悔都来不及。
当然言出要必行,但是在言出以前,我们还是要考虑到“事非宜,勿轻诺”。这件事是否合乎正义?是否合乎法律?必须要考虑周详才能答应。
而我们在答应别人之前,可以先缓冲一下。现在的人很急躁,他要请你帮忙也很急:“拜托!你赶快答应好不好?”我们假如被他的急躁牵着走,很可能会轻易答应他。而他在很急躁时,对于这件事还没有洞察清楚,可能都还没有做好准备,就要拉你一起做,有可能做到一半,他又改变主意。所以,你要考虑一下,也让对方冷静。我们要掌握进退之间的分寸,仓促之下做的决定,就容易出状况,还是把事情弄清楚之后再做决定。
谦下好学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博学是求学问的首要点。要先博学,才能进入审问,因为学习之后才知道圣贤学问的纲领所在,才能顺着这个理来发问。也通过学习,才发现在做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状况,进而“心有疑,随札记”,先写下来再请教,所以学问是学了之后再问。现在的人是还没学,就问题很多。我们常常面对一些朋友,他一来好像要给你考试一样,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而在回答他的问题时,往往才回答到百分之三十,他就说:“蔡老师,好了,我再问您一个问题。”为什么他有这么多问题?其实他还没有学,根本不知道圣贤的存心、圣贤的学问,而且不相信圣贤学问能运用到现前社会。以这样的心态,再怎么问也问不出深度,所以问问题的存心特别重要。
提问的态度一定要恭敬,一定要受教。现在很多人问问题,都问一些会认同他想法的人。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很怕听真话,一听真话就受不了,所以喜欢去问赞同他意见的人,然后又自我安慰。
我们恭敬地听师长讲课,往往在听的过程中,我们的心量也在逐渐拓宽,问题也就解决了。假如身旁有很好的善知识,我们也可以找些时间去向他请教学习,可能他的一句话就把我们的执著点开了。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人悟性的开显也在力行的功夫上。六祖惠能大师能常生智慧,就在于依教奉行。当我们就教于善知识,重要的是在听了以后要真做。假如常常问问题,没有落实,到最后善知识可能会愈说愈少,因为我们的态度决定善知识跟我们互动的密切性。当我们每次听了教诲之后都能去落实,非常受教,他们也会很欢喜跟我们结这个法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