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智慧女孩的方法
43719300000021

第21章 别忽视对女孩的素质教育(9)

不尊重他人感情主要是因为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总是会导致种种生硬、粗鲁令人厌恶的行为举止。当然,这种种令人厌恶的行为举止并非出自恶毒的本性,而是由于这种人缺乏必要的同情与体谅他人之心,忽视了日常生活中那些使、愉快、欢乐或痛苦的细小之处,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致使别人不愉快。可以说,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好的修养,主要在于这个人有没有自我牺牲精神,在日常的生活,能不能够真正体贴、关心他人。而家长有义务引导孩子,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为人处世能力和正确的反映。教育孩子需要学的不仅仅是“请”和“谢谢”,而是以正确的态度处理与别人之间的关系。

宽容——让女儿一生更坦然

由于家境的困难,林肯12岁时不得不中止学业,去做了一个伐木工人。每次,他都在自己伐倒的木材上写上一个自己名字开头的“A”字。但是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砍伐的木头被人写上了“H”,这显然是有人盗用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林肯生气极了,回家对继母说:“一定是那个叫亨得尔的家伙干的,我到他们家找他论理去。”继母看着林肯说:“孩子,你先别急,听我给你讲个故事。”

“从前有一片大森林,那里有一个人叫斑卜,他以打猎为生,经常在密林中安装捕兽套子。由于他安装的地方是野兽们经常出没的路线,几乎每天都有收获。有一天他又去收套子,却发现套子上只有动物脱落的毛,动物已经被别人取走了。斑卜很生气,于是他就在纸上画了一张很生气的脸,放在套子上。第二天他又去收套子,发现套子上有一片大树叶,树叶上画着一个圈,圈子里有房子,房子旁边还有一只狂吠的狗。斑卜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想:为什么别人拿走了我的动物还要画图呢。他觉得应该和这个人见面说理,于是他就画了一个正午的太阳,还有两个人站在捕兽套边。第三天中午他又来到了这里,看到有一个浑身插满了野鸡毛的印第安人在那里等他。他们彼此语言不通,只能通过打手势来对话。

印第安人用手势告诉斑卜这里是我们的地盘,你不可以在这里装套子。

斑卜也打手势说:这是我装的套子,你不能拿走我的果实。两个人的模样都很古怪,相互看得直乐。斑卜想,与其多个敌人,还不如多一个朋友,于是他就大方地将捕兽套送给那个印第安人了。

后来有一天,斑卜打猎时遇到了狼群追赶,被迫跳下了悬崖。等到他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正躺在印第安人的帐篷里,伤口上还有印第安人给他上的药。此后他就成了印第安人的好朋友,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共同打猎。”

继母讲完了故事,微笑着对林肯说:“你说斑卜做得对吗?”“他做得很好,这样就少了敌人,多了朋友。”

“对呀,孩子,你要学会宽容别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宽广。

要不然,你在社会上就会到处树敌,很难成功的。”

“我知道了,母亲。”林肯很懂事地点点头。

林肯牢记母亲的教导。宽容的美德为他以后的人生铺平了道路,最终竞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宽容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智慧,如果父母教会孩子学会宽容,那么他就掌握了跟任何人交往的一种智慧。学会了宽容,就有了一份很好的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让人的生活快乐。

宽容别人等于善待自己,宽容是化解矛盾的良药,宽容是利人利己的法宝溶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培养孩子宽容的美德。等于为孩子未来的成功拓展道路;培养孩子宽容的美德,等于为孩子明天的幸福奠定基础。

然而宽容不仅包括对一时一事的忍受与接纳,更为重要的是宽容之心应上升一种对自然界的包容与承受,否则宽容之心依然会停留在“小我”的程度上,而无法达到“大我”之境界,也不会成为孩子善良本性的支撑。

宽容是一个基本的道德美德,能帮助孩子们相互尊敬,接受差异。具有宽容品格的孩子即使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和信仰,也有维持同别人彼此尊重的能力。因为具有这种能力,孩子们就不会狭隘和偏执。因此,孩子们长大成人以后会有办法使得我们的社会更加多元与和谐。孩子们与时俱增的宽容。能帮助他们排除歧视、偏见、陈规和仇恨,学会更多地尊重别人。

宽容是一种道德美德,能帮助孩子减少仇恨、暴力和偏执,同时还能引导孩子以善良、尊重和理解来对待别人。即使自己对别人的信仰或行为不敢苟同,孩子也能够认识到所有的人都值得受到热爱和尊重。

著名作家托马斯·利考钠曾说,作为道德美德的宽容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尊重,尊严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他们做出道德选择的良心自由,只要他们不侵犯其他人的权利。宽容的美德要求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身上。宽容能使人们与最深层次的差异共处,即使人们继续辩论这些差异。

第二个方面是欣赏人类丰富的差异,欣赏来自于各种背景、人种、宗教和国家的人们的许多正面的品质和贡献。想要孩子们在家里、在学校里、在社会上能够了解其他有趣的、有用的和有益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并且从这类接触中受益,最最起码,要使孩子们理解人类的差异,每个家庭的差异,认识到每个个人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意义上,宽容就是要在所有的人身上找到美好的东西。

孩子们不是生来就满腹仇恨的。歧视、偏见以及陈规是学来的或因为缺乏足够的了解而产生的。近年来,许多产生偏执的观念已经渗透进孩子们的文化,而且对他们宽容的发展起着反作用。做父母的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千万不要忽视对孩子宽容心的培养。一个没有宽容心的孩子将很难融入社会大家庭和人们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学会宽容会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且容易被社会所接纳。而事实上,就个人的心理素质而言,宽容还是一种个人修养水平的体现,这点对孩子将来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培养孩子养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作风,会使孩子的一生受益无穷,也会使孩子的明天更美好。因为孩子年幼,经历有限,他们遇到一些事,往往是生平第一次,怎么处理、是否处理得恰当,对他们今后的行为具有示范性质。父母必须十分注意,不使忌妒、报复等不健康心理侵袭孩子幼小的心灵。

宽容要适度。我们承认宽容教育的无声教育效果,也力主对学生实行“人文化”的关怀和管理,多关注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对他们的过错多持包容的态毒度。适当的宽容能够为学生改正错误构建起一个温馨的心理家园,而无休止的宽一容将演变成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姑息、迁就甚至纵容。如果我们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一味地“宽容”,一方面将导致这些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取向的迷失,他们不仅不会意识到这是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对其改进“不良行为”的积极期待,反而误解为这是教师在有意地“偏袒”和“庇护”自己,无形中将使这些学生产生脱离群体的“优越感”,进而“得寸进尺”,自以为是,滋生唯我中心主义,客观上降低了她们的抗挫折能力,削弱了他们克服不良行为的意志力。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将对其他同学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对“不良行为——宽容教育”

定势的普遍心理依赖和相互效尤,以及对校规校纪和国家法律约束力的藐视与怀疑,这必然会降低教育的信度和效度。

宽容要掌握好契机。“宽容”也是一门艺术,要选择好“时机”,如果在条件不成熟时滥用“宽容”,其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宽容要具体而异。宽容就像一剂药品,即便药效再精良,也应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和使用对象,并非具有无限的“广谱”疗效。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宽容教育也应对症下药,因人、因事而异。对于那些自尊心强、平时表现一贯良好、自信心差的学生要多些宽容和理解(他们偶尔的不良表现可能是由于某些特定因素造成的)。使他们摆脱自卑的心理压力,唤起他们改正错误的欲望和动力。如果我们不问缘由地横加指责,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降低教育效果。对于那些一贯骄横自傲、顽劣不化、个性突出的“问题学生”,一味的宽容未必有效果,或许还适得其反。同时,我们还要将不良行为和主观动机区别来看,在道德意志中,道德动机占有突出的地位,如果其不良行为是主观“故意”造成的,就绝不能宽容!

宽容要与苛责兼用。宽容并非包治百病的良药,仅是实施教育的一种手段而已。在对学生进行宽容教育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的苛责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教育学上“恩威并济”原则的具体体现。

宽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能够宽容和忍让别人缺点和错误的人,确实是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便是人世间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宽容更是一种能力,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曾经看到一本书上说,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我们只有不断地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才能让仇恨没有容身之处。宽容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作为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宽容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一种待人准则,而且是一种保护心理健康的习惯。因此,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宽容的习惯。那么具体来说,怎样让孩子学会宽容的习惯呢?

1.家长要学会宽容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