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智慧女孩的方法
43719300000029

第29章 别忽视培养女孩的表达能力(1)

你了解怎样正确地

培养女孩的语言表达能力吗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水平往往标志着思维的水平。语言发展水平如何是鉴别孩子智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对孩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可以能与人进行交流,而且与智力发展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期是发展口语的最佳期,抓紧这个时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发展智力,发展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理解知识能力的前提,将受益终生。

孩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家长要抓住这个时机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细水长流,做父母的花多少力气在孩子身上就有少成果。下面来看一个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成功案例:

女儿鲁鲁4岁了,幼儿园老师和亲友们都说鲁鲁语言表达能力很强。问我是样培养她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这个问题我们一时也回答不出。

仔细想来。鲁鲁的言能力有时也真的出乎我们的意料。比如,问她今天幼儿园吃什么?他回答说今吃“五颜六色的炒饭”(扬州炒饭),再问他炒饭里面五颜六色是什么?他会说:“黄色的玉米啦,绿色的豆子啦,红色的火腿肠啦,……”

有一天她突然和外婆说,妈妈昨天给我好东西玩,外婆问是什么好东西?她说:“是五彩缤纷的五角星”。外公从幼儿园接他回家,一同放学的小朋友一会儿就跑看不见了,她对外公说:“她跑得无影无踪了。”路边的一位阿姨好奇地问鲁鲁说:“什么是无影无踪?”鲁鲁回答说:“就是跑得看不见了”。类似的表达或提出的问都使我们感到意外。那么,我们在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究竟做了些什么呢?

第一,我们非常重视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我们知道,4岁以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一旦错过了关键期,再来补救就难了,严重的语言能力缺陷有可能给孩子带来无法挽回的不良后果。再说,父母们都希望孩子的智力,能在学前期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目前智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要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必要条件是能够与孩子进行充分的语言沟通,其他如孩子的想象、记忆、观察等能力的提高都与语言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孩子言语表达得流畅、敏捷、精确,会对孩子大脑发育以及思维能力的发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第二,为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必要物质条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来选择图书,有精美的图画的故事书、色彩鲜艳的图片、儿童动画碟片、玩具等。鲁鲁讲的许多话,都是从这些故事书、动画片中学来的。市场上有很多这方面的商品,我们在精选适合年龄的商品上花了不少的精力。但是有了这些物质条件,还必须让这些条件发挥作用。

让全家人都出力,让这些物质条件成为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工具。

第三,发挥亲情优势,让全家人都成为孩子的老师,创造一个宽松、活泼的学习、生活环境。鲁鲁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不自觉地让她看些卡片,念给她听,尽量地在她面前多说话,用语言来诠释自己的动作、表情,他慢慢长大了,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发展起来,越来越快。

鲁鲁从小就爱听故事,妈妈讲故事时就努力地做到声情茂、合理夸张,尽量地产生一些问题适时地提问、让他补充完善、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和参与性,提供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他们的领悟模仿能力和合理运用能力完全是出乎意料的,别看只有4岁,孩子自有他们的想法、喜怒哀乐,每天我们都会花些时间陪在他身边,或玩或观察或耐心地听孩子的表达,尽量让她无掏无束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的时候想到的事情,一时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我们就会让她放慢说话速度,一点一点地把话说完。渐渐地鲁鲁从听故事到能简单地复述故事,从复述故事到很自然的运用故事里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例如在她的脑海中,饭必须是“吃”,奶必须是“喝”的,绝对不允许错误,否则立即就会被她指出并纠正。

第四,经常向孩子提出问题和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高度的活跃,互相促进。

孩子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上,对周围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会向家长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家长厌烦孩子提问题,马虎、含糊、答非所问、回避、甚至拒绝回答孩子的问题,这对孩子的求知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长此以往,孩子对周围事物不再感兴趣,少说话少发问,甚至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影响。

家长应该积极的、热情的、科学的回答孩子的问题,不仅如此,家长还应该启发孩子提出问题。如有一次,外婆在房间里打死一只蚊子,外婆问:“鲁鲁,这楼上的蚊子是哪里来的呢?”鲁鲁说:“是从楼下飞上来的”。

外婆说:“蚊子是飞不了这么高的呀”,鲁鲁想了想说:“那蚊子怎么上楼的?”,外婆说:“是坐电梯上楼的”,天真的鲁鲁睁大眼睛想了一会儿说:

“外婆,蚊子不会按电梯开关,它怎么能进电梯呢?”外婆说:“蚊子在电梯外边等着,等有人进电梯时,跟在人的后面,进到电梯里面,如果人到了十楼,电梯门打开,蚊子就飞到十楼了”,鲁鲁高兴地说;“明白了”。现在如果你问鲁鲁蚊子是怎样上楼的,她就会绘声绘色地讲,蚊子怎样跟在人的屁股后面,怎样进入电梯,等电梯到了楼上,电梯开了门,蚊子又怎样飞了出来。更有趣的是,现在每逢进电梯鲁鲁都要看看有没有蚊子跟进来,有一次还真的让鲁鲁在电梯里找到了一只蚊子。

夏天外公带鲁鲁外出找阴凉的地方玩,对鲁鲁说:“夏天的太阳火辣辣,那么,冬天的太阳呢?”,鲁鲁回答说:“冬天的太阳暖洋洋”。在和孩子的交往中,这样的问和答非常多,鲁鲁已经习惯了向大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回答大人所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觉得这样有目的地训练,对于培养孩子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会有很大好处。

总之,培养语言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家长要善于针对自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抓住他的兴趣,选择适当时机,捕捉技巧方法进行语言训练。但最遵循一项原则:寓教于乐。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他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提高语言能力,做到日积月累,润物无声。

和女儿在游戏中“耍耍嘴皮子”

言语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指标。许多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琴棋书画各种专长,却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卓见成效的技能培养——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言语表达的流畅、敏捷、精确,一方面是孩子现有思维能力的反应,同时又对孩子大脑发育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些家长在看待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上存在以下误区:

其一,认为“说话谁都会”,生活在这个环境里,“慢慢长大了就会说清楚了”;其二,认为没必要培养孩子“耍嘴皮子”的功夫,把话说出来,别人听得懂就行了;其三,桎梏于对“少说多做”的褊狭理解,认为“埋头做事”才是成才之道……诸如此类的理解虽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要推而广之,就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障碍,影响其沟通、交往甚至思维能力。

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呢?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与孩子平等交流”。多向孩子提一些问题,由孩子自己来表述;当孩子表述出现困难时,换个角度进行提问,或是给出一些提示,切忌粗暴打断或是由家长“代劳”。例如,家长让孩子讲讲今天学到的故事,许多孩子讲了一句“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说不下去了,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提示:“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什么人呢?”“哪吒!”“哪吒都做什么了?”“哪吒闹海!”“是吗?那你给我们讲讲哪吒闹海的故事好不好?”……站在孩子的角度,循循善诱,他们的精细加工和言语组织的能力就会得到逐步改善。相反,家长若是面露失望,催促孩子“说啊!”“很久很久以前怎么了?”甚至于责备孩子“每回都这样,故事讲半截就没了”,如此种种,无疑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并彻底扼杀了孩子自我表达的欲望。

学习“有效、准确”的表达,组织自己的思维,毕竟是个费脑筋的事,因此,父母在做到了“平等交流以后”,还需要创设一个让孩子愿意“表达”的情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游戏情境不失为最佳选择。下面介绍几个参考游戏,家长可从中寻找出更符合自己孩子实际情况的方法。

1.看谁说得快

妈妈做考官,爸爸和孩子“同台竞技”。妈妈拿出两张卡片,一张画着鸭子,一张画着老鹰。请爸爸和孩子看清楚,卡片上画着什么。妈妈问“鸭子会游泳,老鹰——”,爸爸迅速回答“老鹰会飞”,这样,孩子就明白了游戏的规则。游戏继续进行,妈妈问“苹果是绿色的,香蕉是——”,请孩子接答“香蕉是黄色的”。游戏过程中,如果出现答案的分歧,经过三人讨论,最终由考官裁决。爸爸与孩子以竞争的形式参与游戏,可以培养孩子在“时间压力”下迅速反应、准确表达的能力。该游戏也可以不借助任何道具,在生活中随时进行,并最终过渡为由孩子来当考官:冬天下雪,夏天下雨;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爸爸比妈妈高,妈妈比我高;鸡蛋孵出来变小鸡,蝌蚪长大了变青蛙……2.你说我猜

这个游戏是鼓励孩子把随时想到的东西,在不说出名字的情况下,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然后由爸爸妈妈来猜,谁先猜到谁获胜,如果都能很快猜到,表明孩子的表达非常成功,应当给予适当奖励。妈妈可以先做示范:“我现在想吃一样东西,它红红绿绿的,又圆又大,咬一口特别脆,明明这几天午饭后都吃过的……”“是苹果!”孩子回答。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把要猜的东西集中在简单的形状、颜色、位置的描述上,如吃饭时问“我现在想吃离我最远的那盘菜,里面是红色的东西,妈妈,你猜是什么?”以后可以慢慢地涉及一些抽象的题材,如“我长大了要当特别有本事,专门搞发明创造的人,爸爸你猜是什么?”另外,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说法来描述同一个事物,把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巧妙地结合起来。

3.小小工程师

准备两套相同的积木玩具,分工如下:孩子当工程师,妈妈当裁判,爸爸当操作工。工程师与操作工必须背向而坐。工程师按某一图纸搭建积木,边做边说,把当前选择哪块积木,摆放在什么位置,如何摆放等一切细节,详细告诉操作工,要求描述准确,表达清楚,同时操作工也按照指令搭建积木,不清楚的地方及时向工程师提问,工程师给予及时反馈。

限时一刻钟,看操作员最终能否和工程师搭建得一样。其间如果有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如操作回头看,裁判则要予以制止。游戏结束后,全家人要一起总结经验,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工程师与操作员之间的“沟通”更加准确、顺利。例如,在游戏开始前,共同研究积木的每一个部件,统一称谓;统一积木每一种摆放方向和位置的说法;搭建过程中工程师常常认为自己已经表述清楚,但操作工其实还有很多种摆放的可能性,此时操作工要与工程师及时沟通,确认积木正确的摆放方式。在熟悉游戏的玩法后,可以互换角色。

语言是文明的产物之一,如果您发现您的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那就做好精心培养的准备吧,兴许一颗冉冉升起的文学明星就在您的家里诞生了。

不要总对女儿说:“NO”

在儿童心理学中,有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孩子需要有适当的规矩约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对孩子听之任之,随时妥协,孩子就不会培养出安全感。让孩子做想做的事而没有任何束缚,会在孩子身上留下真正没有安全感的烙印,所以我们要懂得对孩子说“不”,不是总是说“不”,而是要让孩子知道拒绝的标准,这是非常重要的,说“不”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来表达。

教育孩子的关键期是从出生到3岁以内。这段时期也是孩子的性格及生活习惯成型期。如果过了这个最佳时期,纠正起来会很困难。总对孩子说“不”,会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很大的。不许!不能!在孩子面前,“不”这个字我们用得太顺了,稍不留神就会从嘴边溜出来。而孩子呢,要不就是被一连串的“不”压得缩手缩脚,要不就是像打乒乓球一样把这些“不”给你一个个打回去,他没懵你先懵了。

“不行,你不能碰这个,太脏!”

“别动那个盘子,你会弄破的!”

孩子像个小小探险家,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什么都想去碰一碰,摸一摸。而我们呢,就像一个尽职尽责的管家,跟在他后面说着一连串的“不”!别看这个“不”字简单,可要说得太多,或者说得不是地方,孩子要不被你管得缩手缩脚,要不叛逆心特重,公然挑衅你的权威,这两种情况都够你受的。看来,这个“不”字该怎么说,什么时候说,还真是门学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们需要一个界限,这个界限给他们展示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界限可以给孩子们以分寸感和安全感。父母要对孩子表示:“在限度内你是受保护的,限度里面才是你熟悉的家。”但是有许多父母由于非常喜爱自己的孩子,从来不会也不忍心对他们的请求说一声“不”。然而,不懂得拒绝孩子的父母未必会更令孩子喜欢。还有一些父母不懂得拒绝孩子的技巧,他们生硬、冰冷的话语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说“不”是要讲究方法和技巧的。

1.适当的拒绝孩子

现在的家庭中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们对这个孩子往往爱护有加,生怕饿着了,凉着了。父母们望子成龙心切,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对于孩子的各种要求,更是百依百顺,从来不会拒绝。

其实,这样的培养方式是很不可取的。一方面,这样很容易使孩子养成娇生惯养的习惯,他们没有经受过拒绝和失望,挫折承受力非常低;另一方面,在各种要求一再轻易地获得了满足之后,孩子会逐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的“胃口”会越来越大,需要会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父母再也不能满足他们。

适当地拒绝孩子,只要注意恰当的方法和技巧,将是大有裨益的。拒绝孩子后,不但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怨恨,反而会让父母在他们心中树立很高的威信,同时也使他们懂得很多生活和做人的道理。

2.拒绝之后要简单做出解释

很多时候,孩子比父母想象的要懂事得多,同时,孩子也是很有自尊心的。父母拒绝孩子后向他们做出解释,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们的尊重,同时也在家庭中营造了民主、和谐的气氛。这样,孩子不但很容易接受拒绝,也学会了理解和支持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