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孝道文化新探
4435600000061

第61章 人伦大道仁义根本——孝道源流与社会意义考察(1)

李映发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社会意义巨大。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始于事亲”。孝立,始有“亲疏之别”,家庭、家族中的人伦秩序才得以清楚。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是国的“细胞”,家族治理补国家行政治理之不足。能齐家(包括家族)则能治国。齐家是孝道的一种,其精神意义延伸、扩大于社会,遂成为忠于君、仁于人,则所谓“以孝事君则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以于官”。孝不仅是齐家、治国的理论基础之一,而且是为人的精神信仰、道德根本与行为规范。孔子指出:“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其为人也,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大孝德之本也”。仁义是中国人传统的美德,其根本是孝道。以孝齐家,以孝治天下,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一、孝道起源

孝,汉朝许慎《说文解字》释为善事父母曰孝。孝字结构,上为“老”字的省略,下为“子”,其义为儿子以老辈为上,顶礼爱戴,敬存膝下。有老有子,其别其敬,孝始生成。《尔雅·释亲》载:“父为考,母为妣。”殷商甲骨文中出现了“老”、“考”、“孝”三字。朱方圃《甲骨文字编》注云:“古老、考、孝本通,金文同。”求其本义而言,孝应是子与父之间关系表述字,甲骨文中“孝”的本义是“奉先(祖)思孝”。汉代以降,父生为老,死为考。天下社会人群,父与子的血缘最近。“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即尊崇父亲。由此可知,孝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杂婚、群婚时代是理不清父子关系的。只有到了父系氏族时代,对偶婚家庭出现后,父子关系才会清楚明白。父辈和子辈的区分,是人伦中第一条大界线。孝的礼仪关系确定,血缘亲疏在人群中逐渐明白,父辈与子辈划分出来,子辈里兄弟姐妹关系也清楚了。孝亲关系的建立,固定了这种血缘关系,成为阻止人类幼年时代婚姻陋俗上血缘混乱的第一条大杠子,不致乱伦。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显现出它大有助于人类本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于是,孝逐渐成为人们敬父崇祖的信仰与行为规范,成为大众认知共誉的美德。

孝,定出了父辈与子辈间的距离与关系,子辈间的距离与关系是“悌”。孝是“尊敬”、“善事”,悌是“关心”、“和顺”。人际关系是相互的,子女孝顺父母,父母对子女慈爱;弟(妹)对兄(姐)顺,兄(姐)对弟(妹)要睦。父慈子孝,兄睦弟顺,是家庭伦理的核心、人类道德的“发祥地”。

孝道究竟产生于什么时代?简而言之即“上古之世”。《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其文所载“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明尊亲爱子的心理与行为已经产生,只不过是“不独”,即不偏爱自私,这时已有家庭,私有财产也开始出现。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的传说时代,皇帝之前应是“太古之世”,“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黄帝、尧、舜、禹时代,是原始氏族社会时代,有了家庭、父子、兄弟、夫妻之别。《尚书》、《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至五世孙尧都未有孝悌方面的文字。至尧主政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时期,孝成为了公众称誉的美德。尧70岁时,要四岳推荐接班人,四岳推荐虞舜,并且介绍其为人处事的德性曰:“盲者子,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舜的父亲眼盲,母亲死得早,父亲偏爱其后母及后母之子,数次欲害死舜,但舜以忍耐和宽容,以孝和悌搞好家庭关系。“舜年二十以孝闻”,舜以孝获得人们的好口碑,尧选定舜做接班人,为部落联盟的首长。

史载,“尧崩,三年之丧毕”,舜即天子位;尧死,“百姓愁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后来,舜死,禹“三年丧毕”而后践天子位;禹死,启“三年之丧毕”,而后即天子位。

这个时代是氏族部落联盟时代,有了家庭、有了父子,有了母子、兄弟,有了社会中的上下级之别,也有了一定的私有财产。

舜的父亲、继母、弟象合谋,多次欲害死舜,父占舜的仓廪,弟象占尧赐给舜的房子和琴。这一家子,最初大悖于后世提倡的父慈子孝、兄睦弟顺的孝道。

尧舜禹时代的“以孝闻”举荐人才,“三年之丧”如悲父母的哀礼,说明中国的孝道产生于家庭私有制出现之初、国家形成之前。

随着家庭和私有制的发展,国家的出现及后世的行政管理,人心的教化,孝从信仰、道德、行为规范诸方面得到提升、加强、发展。夏代人尽孝,以勤劳尽心。商代人尽孝,与事神相联系,“奉先思孝”。在此历史基础上,周公以祖考配享上帝成天,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礼仪制度。周朝时在家中“父至尊也”,在国家“天子至尊也”。如此的伦理之道、政治制度,是以孝为根本而建立和发展的。

二、孔子论孝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述三代之礼。”孔子(前551—前479)生活于春秋末期,天下诸侯纷争,有关上古前代的诗书残缺。孔子潜心整理,教育弟子。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殷礼吾能言之”,知道不同时代的礼如何省略与增益,因而主要是总结周礼。孔子总结前代的孝道,并作了不少的阐释与引申。

孔子曾回答多个弟子请教“孝”的问题,《论语》中有较详细的记载。

孔子回答子游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其意是,不仅要赡养父母,更要尊敬父母,否则与饲养犬马宠物有何区别?

孔子回答子夏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意即是:家务杂事任其劳,好酒好肉先给父母吃,但是却摆着一张难看脸色,这难道是孝敬吗?孝敬,首先是由衷的尊敬。

孔子回答孟武伯说:“父母,惟其疾之忧。”当子女的要时时关心父母的健康,尤其是对父母的病痛要挂在心上,这就是孝。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家有年迈或健康不佳的父母,儿女不要远游久离别,即使万不得已,也要告诉父母去何方,几时归,并早早回家。

孔子回答宰我关于“三年之丧”的问题时说:“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孔子明确回答“三年之丧”是为了报答子女身在襁褓时父母的三年哺育之恩。

孔子回答孟懿子如何尽孝的问题时说“无违”,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周代社会中的这一道法规范。

孔子论孝曾强调:“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父在,观其志;父殁,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对于父母,首先要尊敬。父母有不妥当行事,要心平气和地提出意见和建议。父母不从时,子女要更加尊敬,细心做好各种事情,不要埋怨,以亲情感动,再加以规劝。这一点,孔子对《仪礼》中“父至尊也”的说法作了新释,还原其人性,认为孝敬父母并非愚孝,父母的不当处也可以规劝和建议。其第二段,观其是否是孝子。孝顺父母要有振兴家业,光宗耀祖的志向;父母去世后,要谨守祖训,发扬传统。这样的人才是真孝子。

《论语·学而》载孔子说:“孝乎有孝,友于兄弟,施于政”;“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以孝悌推及于社会人群,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仁心与义行。如何将此推及于国家社会秩序?孔子回答齐景公问政时说得透彻,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守其位,各尽其责,各用其心,天下就大治而太平了。

孔子论孝,除了《论语》外,在《礼记》、《孝经》和他删订过的书中、弟子编的书中也都有些记载。

孔子所代表的儒学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显学,其所言之孝道,并非只是学派之学问。先秦诸子对孝道均有一致的共识。

《孟子·梁惠王》载:“谨庠序之义,以之孝弟之义。”《墨子·兼爱》载:“居父母之丧曰孝。”《墨子经》上载:“孝,利亲也。”墨子指出当时天下大乱的原因:“臣子不孝君父,所以乱也”;“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为此他大声疾呼:“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大治。”

《庄子·外物》载:“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

《管子·牧民》载:“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

《吕氏春秋·孝行》载:“笃谨孝道。”

老子学说多论自然之道,偶及社会问题,认为天下乱是因为没有“无为而治”,人为逆行违背了天地人的自然法则。但他对当时社会乱象还是充满乐观精神:“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危难之时,方能显出忠臣、孝子,老子认为他们会收拾残局。

荀子主张人性恶,若想育人成才就要教。他说,加强孝慈孝育就可使人“内可以知父子之义,外可以知君臣之正”,“尊先祖而隆君师之礼”。

韩非子注重法、术、势,主张以法治和强权维持国家政权和社会秩序。他反对儒家只讲仁义感化,不重法律制裁。其学说“归本黄老”。不过,他并不反对家事的孝,国事的忠。在《韩非子·五蠧》篇中他指出“直于君而曲于父”。他嘲笑孔子为逃兵辩解:“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孝与忠,有时矛盾,孔子认为孝至上,可以容忍父亲犯法乱禁,儿子为养老父可以被原谅当逃兵。

由上述可见,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于孝道都是遵从的。“其为人也,孝悌。”事父以孝,事君以忠,已成为天下人的道德规范,其祭庙祀社和为亲尽哀的孝行已成为民风民俗。至于孝父与忠君发生矛盾时如何协调解决,当时并没有一个公众认可的说法。

三、以孝治国

孝始于事亲。舜孝父睦弟而齐家,显出非凡的德行与能力,被推荐继尧位,摄天下事。舜的经历,虽使其摄天下事,但还不足以完全以孝义治天下,与后来禹死启立的夏朝“家天下”时有较为显著的区别。

古代中国的国家社会结构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是家的保护伞,家是国的基础,国、家一体。齐家的孝,被延伸、扩大后就十分顺理成章地成为治理国家社会的仁、义、忠。“家天下”的国家社会,帝王之家是天下第一家庭,有其孝道,其“齐家”是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视国为一家,帝王是天下人的“君父”,天下人是子民,应该尽“孝”,这个意义上的孝就是“忠”。“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义一也。”

殷商治国,似乎多祭祀于天,占卜于神,实质上“祀所以昭孝,息民,抚国家,定百姓也”。周朝不仅承袭殷的祭祖昭孝,而且实行周天子下的诸侯分封制度并创立宗法制度以严人伦之别,因亲亲之谊,从而以固封建制度,以安天下。宗法制度规定,天子国君,立长立嫡,是天下最大宗之子,以敬其兄之心敬其国君,以孝其父之情忠于天子,将家庭里、家族里的人伦孝道扩大而移植于国家政治生活之中。这正如孔子总结的:“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移家孝入于国事,各等级的人应有德行。《孝经》中有记载:周天子“天子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诸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卿大夫“非法不言,非道不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士“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庶民“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由上述观之,周代治国,移家孝于宗法、封建社会秩序之治理,将家族、社会、政治、道德、宗教之精神合而为一,助以安天下。这就是孔子总结的“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夏商周的孝,尤其是周代的孝道成为了后世“法先王”的典则。

孝与政治结合。秦汉以降,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确立,孝在国家社会生活中更加深化、扩散、加强。汉高祖刘邦开国,鉴于秦朝不重儒、孝之失,决定以儒孝守江山。叔孙通给刘邦讲“今天下为一家”,应行仁孝。刘邦准允,派他去鲁国招儒生三十余人,“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制定出汉朝礼仪,满朝文武朝会时,刘邦感到了天子之尊的愉悦。

孔子说:“君能上孝于亲,下慈于民,则民忠矣。”汉高祖刘邦是至高无上的天子,是天下一家之“君父”,那么他如何孝于自己的父亲呢?刘邦见父亲不下拜,而要父亲向他拜,他说:“皇帝天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孔子时代,人以父孝为重,而秦汉以降,以忠君至上。刘邦还是出于孝,给父亲上“太上皇”尊号。

关于孝与忠的矛盾,刘邦的行为已对先秦诸子的争辩作出了答案。汉武帝时,董仲舒倡言:“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但是,天下的儿子们对父亲的亲情实难割舍,不少臣子认为“不私其父,非孝子也”,甚至因奔父丧守孝而不顾及国事。这个问题,直到北周时,因王谦为父守孝的问题,皇帝手诏“夺情”才予以解决。古代子为父母丧守孝27个月(不计闰月),长孙为祖父母丧守孝27个月(不计闰月),其间不能做官、考试、嫁娶,这是规矩,叫“守制”。臣僚守制,有时会误国事。从此以后,国事为重,忠君第一,皇帝下诏“夺情”,即不奔丧回乡里守孝三年(实为27个月)。这是皇帝提倡的孝道。不过,历代宦海风波险恶,关于“守制”与“夺情”,曾上演出很多官场相互倾轧的故事。

《礼记·中庸》载:“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此指儿子要善继父母之志,嗣君要照皇考的既定方针办,传其道统,治理国家。刘邦说:“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刘邦之后的刘家子孙皇帝,谥号中均有一个孝字。唐朝颜师古说:“孝子善继人之志,两汉家之谥,自惠帝以下皆称孝也。”例如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孝昭帝、孝宣帝、孝元帝、孝成帝、孝平帝、孝哀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