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是天下第一大家,皇族是天下第一大族。刘邦当皇帝,把自家刘氏的族规、家法与国法融为一体。汉家天下的礼仪,为后世历朝做了垂范。后世历朝皇帝谥号中,大多数有“孝”字。东晋有孝武帝,南朝宋有孝武帝。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文帝、明帝、庄帝、武帝、静帝都有“孝”字谥号。北齐有孝昭帝。唐朝24帝中,17帝谥号有“孝”字。五代时期,后梁朱温,后唐李存勗,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后周郭威、柴荣等皇帝谥号均有“孝”字;北宋有6帝、南宋有3帝、元朝有7帝的谥号中有“孝”字。明清两代,孝道益浓。明代16帝中,12帝上“纯仁至孝”、“洪仁大孝”、“渊仁懿孝”、“至德广孝”等谥号。清朝是满族人建立,他们接受汉族孝文化,从太祖努尔哈赤至德宗(年号光绪)共11帝,全有孝字的谥号,如“仁孝睿武”、“睿孝敬敏”、“至仁纯孝”、“大孝至诚”、“圣孝渊恭”等等。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是清朝开国之前、之初的帝王,也追上了“孝”谥号,为在其他朝代所未有。另外,明清两代的皇后,不少人也有“孝”谥号,如明代的“孝慈高皇后”、“仁孝皇后”、“诚孝皇后”等,清朝的“孝慈”、“孝庄”、“孝仪”、“孝圣”、“孝淑”、“孝恭”等。
皇帝子孙如此多称孝,只不过表示“敬遵祖宪”,希望能守住万代江山。另一方面,也昭示孝治天下,提倡孝道。
皇帝以孝治国,向皇族子孙提倡孝道,向天下臣民更是大力宣传孝道。前面已讲到汉高祖以孝治国之事。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尊儒学为国学,也是大倡仁孝之道,以孝治天下,效果良好。汉文帝赞叹曰:“孝悌,天下大顺也。”唐太宗对孝敬病母的大臣房玄龄、突厥使臣、韩王元嘉、霍王元轧等予以垂恩嘉赏、褒谕,“宠遇弥厚”。明太祖对浦江郑氏大族的孝道族规、家法大加褒美,并根据其内容旨意,拟订六条《圣训》:“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同时将之公布于天下,号召国民将其作为言行的规范。明太祖在科举制实施的同时,又在“征辟”中察举“孝廉”,洪武十四年选3人,洪武十九年选5人。清朝康熙皇帝效法前代帝王的“尚德缓刑”之治,大力提倡孝道人伦与是非教育。他在颁布天下民间的《圣谕》中,首句就是“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并命各府州县官督率,向民间讲此“圣谕”,达到“以化民俗”的目的。
历史上,以孝治国的政策以“举孝廉”选拔人才最具代表性。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结果是产生了“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公元前134年,武帝“初令举国举孝、廉各一人”;并规定,郡国若对此执行不力,“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举廉,不胜任也,当免”,即会遭到罢黜或刑事追究。朝廷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提倡天下孝道,选拔治国人才。这些孝廉之才成为国家臣工僚属,真个是“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母”;孝事亲,忠事君,辅弼君王以治天下。2005年3月,都江堰渠首外江中出土东汉建安四年(199)郭择碑、赵汜碑,郭赵二人均是举孝廉而成为太守的守吏,负责都江堰维修工程。
“察举”制至隋朝止,此后至明清是采用科举制选拔人才,科举以考“四书”、“五经”为主。史书上立“孝友传”、“节妇传”,《晋书·孝友传》列李密、王裒等14人。在社会生活中,统治者大倡仁义道德,礼义廉耻,旌表孝子、节妇。清朝顺治年间诏准直省府州县旌表孝、节妇,每人银30两自立孝坊。
孔子说:“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其为人也孝悌,而犯上作乱鲜矣;不好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孝子在家谨守父父、子子的人伦,在社会上就会谨守君君、臣臣的尊卑上下与法纪道德。若天下人都是孝子,则天下人都是顺民,天下也就大治了。
四、以孝齐家
传说时代的舜是以孝齐家的远古模范,为后世人景仰,那不过是故事。后世人敦讲孝道,主要遵照周朝礼制和儒家学说。先秦孝道文化比较集中地记载于《礼记》、《论语》、《孝经》等书里。《诗经》、《仪礼》等书对孝道文化习俗也有不少记载。
吕维祺《孝经或问》指出,《孝经》“为阐发明王以孝治天下之大经大法而作也。孝经立孝,大在立身行道”。即是说,此书是为后世帝王治天下而著的。《孝经》的著者,年代不详,大约是战国晚期儒家弟子集孔孟关于孝的论述而成,是儒家孝道理论的集大成者。此书流传至汉代有“今本”和“古本”之别,梁朝时“古本”佚失。唐朝开元、天宝年间朝廷命诸儒鉴定、整理、颁行。清朝乾隆年间,孔注“古本”从日本传回。宋朝郭昺再注疏唐朝颁定的《孝经》,为今通行的《十三经注疏》刊本。
在《孝经》中,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要用天之道,地之利,谨养父母,因此周代以孝配天。汉代儒学加强了天命观念。天下人孝,是天命,天地之性。宋代程朱理学认为,子孝敬父母是天理。既是天理,人自觉或不自觉都应该按照天理而孝。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天下人的孝观念和孝行为。孔子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君子之教以孝”[33]。孝的教育,日益受重视,愈来愈普及。在社会中的孝道教育,普及于百姓家庭的经典应推《礼记》、《四书》。元、明、清三代,孝的宣传教育愈加世俗化(甚至愚昧化)。元朝人编的《二十四孝》,作者或说为郭守正(科学家郭守敬之弟)。此书内容主要汇编了虞舜、曾参、汉文帝、闵损、仲由、董永、郭巨、黄香、王祥、姜诗、老莱子等24人的孝行故事。后又有人作《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书,这些大众读物,普及广泛,对百姓家庭中的孝道教育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礼记·曲礼》载:“夫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对父母,早晚问候、请安,使父母冬季莫冻着,夏天莫热着。又载:“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即随时尊崇父亲,不要随便违忤其意。又载:“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即出入家庭要禀告父母,娱乐要符合社会常规人情,为生要有业务,不能游手好闲。又载:“为人子者,居不立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不苟笑。孝子不暗,不贪色,惧辱亲也。”《尔雅》载:宫(室)“西南隅谓之奥”。奥室、中席、中道、中门都是尊者、老者居、坐、行、立的地方。孝子要一本正经,不苟言笑,不搞阴谋诡计,不贪色,如此才不会损害亲人的名声。又载:“父母存,不有私财”;“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冠衣不纯彩”;“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等等。
《礼记》在先秦主要是贵族家庭的孝道,随着社会演进,人情大有变化。不少文人遵照先秦儒学和所处实际情况,将其加以民间化、实践化,拟定为孝行规范。这里以宋朝大儒司马光《居家杂议》(共十二章)对父慈子孝的规范摘要示例如下:一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分之以职,而责其成功。对财用之节,量入为出。上下为食莫不均,禁止奢华。
一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
一凡为子为妇者,不得蓄私财。
一凡子事父母,妇事舅姑,天欲明咸起,盥漱栉总,具冠带。昧爽,适父母、舅姑之所省问……尊长举箸,子妇乃各退就食。丈夫、妇人设食于他所,依长幼而坐。饮食必均一。男坐左,女坐右……言语应对,必下气怡声。出入起居,必谨扶卫之。
一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遵行之。事毕,则返命焉……有不可行者,则和色柔声具事(是)非利害而白之。若不许,苟于事无大害者,亦当曲从。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
一凡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从,起敬起孝,悦则复谏……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在怨,起敬起孝。
一为人子弟者,不敢以贵富加于父兄、宗族。
一凡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有宾客不敢坐于正方……
一凡父母、舅姑有疾,子妇无故不离侧……
一凡子事父母,父母所爱,亦当爱之;所敬,亦当敬之……
一凡子事父母,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饮食忠养之。
一凡子妇未敬未孝,不可遽有憎疾……其不可怒,然后笞之,屡笞而终不改,子放妇出……
司马光所定十二条,是依据《礼记》和宋朝贵族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而拟出的。它是我们了解宋朝贵族以孝治家的宝贵资料。这些孝行规条,至明清也流行着。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宝玉对父母,贾府老小对“老祖宗”贾母的孝道,书中有许多生动的生活场景描写。
了解古代社会人们以孝齐家的情况,遗存至今的族规、家法等等也是好资料。
浦江郑氏,是宋、元、明三代合族同居的大家族,至明天顺三年(1459)共历332年、13代。《郑氏规范》70则,要求家人忠于国,孝于家,乐于助人,造福乡里;禁止失长幼之序,乱男女之别等等。明初,太祖朱元璋认为郑氏治家、睦族的一套规范大补于国法,给予褒扬和推广。开国功臣宋濂帮助郑氏子孙完成了《郑氏规范后录》、《续录》的编纂。
家法、族规的第一内容,就是“孝悌”,所谓“百善孝为先”、“孝为人之本”。《九江岳氏家规》载:“人生百行,首重孝友。盖父母乃身之根本,弟兄为身之手足。孝则根基无亏而脏腑不损,友则手足相顾而痛疾无虞。”
《盘谷高氏新七公家训》载:“谋国则当尽忠,事亲则当尽孝,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兄爱而友,弟敬而顺”;严申“戒忤逆,五刑三千,罪莫大不孝”。
族规、家法中以孝为主旨,人伦老幼男女的秩序与行为列入规条,对孝道提倡、褒扬,人人实行,代代教育。汉民族支系客家人,“最重祖宗最重根”,笃行孝道。他们四海为客,天下为家,无论迁徙何处,都要将亡故的父母骨骸迁移到新住地,春秋供祭。“携家至蜀慈心显,运骨来川孝道隆”。这风俗名“拾金葬”、“捡金骸”。明末清初,从闽、粤、赣迁移四川的客家人,在他们的子孙保存的家谱、族谱中,有着丰富的孝道文化。
以孝齐家,不仅为了“木本水源”,“笃本根,望叶茂”,培养立家兴族的孝子,而且还能为国家社会培养良民和忠臣。《武陵熊氏四修族谱·家法十则》载:“家法章足国宪,况国法远,家法近,家法森严,自有国法所不及。”家法、族规“以辅国法之行”,补国法之不足[39]。家法与国法相济,共臻升平社会,由此可见孝在齐家治国中具有的巨大社会意义。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家庭和社会就在孝道的精神信仰、道德理念、行为规范中延续发展下来。
五、精神家园
检点中国社会几千年发展史,孝道是人们道德的根本,是社会文治的精神信仰和秩序建立的根基。道德始于孝。孝道始,人伦立,人际关系明。孝立而礼定,孝悌延伸于社会,“泛爱众”而仁义成,由此而“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齐家而后治国”是中国的传统。事父之孝可移于事君,事兄之悌可移于事官。家法可补国法之不足,家中孝子定是社会中的顺民。孝使家和,家家和顺,社会自然安定。封建王朝“家天下”,皇家(族)的伦常大多演化为国法、国礼。统治者以“孝慈治天下”,使孝道在普天下获得强劲的发展与丰富。孝道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灿烂,其生命力至今不衰。
检点孝道文化史,十分清楚,孝是以血缘而定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态度,仁是以孝为本(即孝的扩展、延伸)的社会人际关系和态度,忠是以孝为基因的国家政治行政上下级的关系和态度。遵守这三者为礼,维护这三者的言行为义。古代中国以孝、仁、忠、礼、义五常来“齐家治国”,治理了几千年的社会,并成为人们传统的道德。今天,继承孝道文化优秀传统,注入新时代精神,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一,家庭文明建设。《诗经·蓼莪》载:“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执之德,昊天罔极”。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三年襁褓哺育,十年教育树人,父母养育之恩,地大天大,子女怎能不报答!父母养育子女的“慈”,已非自然(动物)的“舐犊”,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已非仅仅“报恩”,而是怀有无限的尊敬与深厚的亲情,这就是“孝”的本义。
第二,社会文明建设。孝道教人,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爱人就是“仁”。“祖国母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是中国人的信念和处世态度,因之孝悌可移于社会,“泛爱众”,可“施于有政”,这就是孝道的社会意义。
第三,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记·大传》载:“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诗经·大雅》载:“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正因为尊老及列祖列宗,以孝治家,子子孙孙传宗接代,人类才得以永远发展,世世代代孝子无穷。《礼记·中庸》载:“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即继承祖宗遗训,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尊敬祖宗,不忘祖宗、祖训。由此升华到不忘亲情血缘的根,不忘民族精神,这就是孝道的传统文化意义。
明白了以上三点意义,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人有隆重的家庭观念,一首《常回家看看》何以唱遍华夏大地而经久不衰;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人那样重视中秋节、春节和清明节(过大年时,全国几百万农民工从四面八方不怕路途遥远,即使冰天雪地也要赶回家过春节;清明节时香港同胞如潮涌进罗湖桥海关回内地祭祖);就能明白为什么海外侨胞、华人念念不忘自己的根,当今寻根旅游热日益升温。明白以上三点意义,或许对于为什么中国家庭那样稳定,为什么历史上中国较长时期做到统一的原因多一些了解。
这就是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孝道的精神信仰、道德观念和民风习俗,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传统文化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应继承与弘扬,并注入新时代的人本思想和社会大爱的感情。历史上的孝道文化,载于儒家经典、史籍、古人文集、家乘族谱,此外大众读物《三字经》、《增广贤文》、《二十四孝》等书广泛流传,妇孺咸知,影响深巨。古代孝道文化,有些内容只适应那个时代的家庭与社会。当今继承古代孝道文化应趋时更新,摒除糟粕,弘扬精华。历史上那些宣传愚孝的糟粕,《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的编造,其实直接违背了“父慈”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道。“王祥卧冰求鲤”的愚说,不仅不教人凿冰洞巧捕鱼的知识,而教人愚笨地去送死(冰薄人会先落水淹死)。至于那些伤肤毁身的孝行,更是违背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孝道。鲁迅先生曾犀利地批判说:“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其实,在元朝已明令禁止诸种不合情理的“孝行”,规定:“诸为子行孝,辄以割肝、刲股、埋儿之属为孝者,并禁止之。诸民间丧葬,以纸为屋,金银为马,杂彩衣物帷帐者悉禁之。”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也反对那种伤己身、埋亲子的愚孝,认为是“灭伦害理”,必须“亟宜治罪”。但是《二十四孝》仍长时期广泛流传,足见不少人实属愚昧。愚孝奉行者实在是被愚弄得可悲。愚孝倚仗着愚忠流行,愚忠培养愚孝,这是秦汉以降专制主义政治的产物。先秦社会中的孝道与孔子阐发的孝道,尊祖敬老是本义。父慈子孝,兄睦弟顺,两者之间都是相互尊重的;延伸于社会为“仁”,也是以人为本、尊重人,尊重人的身体、生命和持续发展。当今应当张扬此义,继承和弘扬其信仰价值和道德价值,批判和扬弃如《二十四孝》中那些孝道文化中的浊流,建设新时代的共同精神家园,培育父慈子孝的文明家庭,建设尊老爱幼的文明社会。我们要形成不忘家族、民族的根,热爱祖国的新风尚。家和万事兴,人和天下太平,愿人子的孝心永恒。
(李映发: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