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湍急,站都站不稳,士兵被冲走不少,负责防守的上皇军队又没有不“半渡而击”的高风亮节,只管把弓箭劈头盖脸地射过来,幕府军队伤亡惨重。
于是,畏难情绪出现了,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就是不往前冲。
这种工作态度怎么能行?
北条泰时的儿子北条时氏脑筋够用,马上想到了源义经当初强渡宇治川时使用过的忽悠法。
他跃马阵前,来回奔跑,挥刀高呼:“当年关东武士争渡宇治川的气概到哪里去了,你们还是豪迈勇武的关东武士么?”
还别说,这忽悠法还真灵。
事关关东武士的名誉,武士们的斗志一下子燃烧起来,争先恐后地往宇治川里冲,生怕去迟了一点被人认为是公卿。
面对如狼似虎的关东武士,上皇的首都卫戍部队被毫无悬念地打得满地找牙,宇治川防线半天不到就被突破。部队长官藤原秀康见势不妙,临阵脱逃。
战略要地宇治被突破,上皇军队军心大乱,很快就全线崩溃了。
残余部队在山田重忠和三浦胤义的带领下退回了京都。山田重忠和三浦胤义迅速前往后鸟羽上皇御所,准备汇报战况并商量对策,看是不是能拥上皇和天皇出逃,以在他处东山再起。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御所门卫告诉他们,上皇说他不在。
面对为上皇拼死奋战的臣下,此时的御所大门却紧紧关闭,任你拳打脚踢我自岿然不动。
这绝不是一个有担当的领导对待部下的态度。
后鸟羽上皇知道败局已定。
为了逃避责任,他决定找替罪羊,牺牲自己的手下,把责任全部推给他们。自己永远正确,只是被蒙蔽,不知情,是完全没有责任的,最多负点监管不力的领导责任。
山田重忠和三浦胤义顿时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领导不可靠。
他们被抛弃了,面前只有死路一条。
愤怒的山田重忠骂道:“懦主误我。”万念俱灰之下,绝尘而去,后来自杀。
三浦胤义知道自己作为御家人反叛幕府,已经是没有退路了,于是拼死抵抗直至战死。
藤原秀康躲了几个月,也被抓了出来砍了头。
为了说明自己是无辜的,当北条泰时进驻京都后,上皇赶忙又是一道院宣。
“这个事件不是出自我的本意,是手下人乱搞。你老人家应该严明军纪,做仁义之师,不要在京都搞打砸抢好么?(原文:此举不由衷心,而为谋臣所误。阁下宜戒饬部下,勿掳掠京城。)同时,宣布当初确定北条义时为国家公敌的文件不符合组织程序,现予以作废,恢复北条义时同志一切政治和经济待遇。
虽然后鸟羽上皇已经低声下气了,但北条泰时的火气还是没有消,他让上皇把当初参与推翻镰仓幕府阴谋的公卿们的名单提供出来。
此刻的后鸟羽上皇再也没有了往昔的英明神武和鸟生鱼汤,他非常配合地提供了一份名单。
北条泰时按照名单,把这些公卿全部抓了起来,最后统统干掉。
尽管后鸟羽上皇他们说自己是无辜的,可是谁信呢。
做了错事还是应该教训一下,不然不长记性。
上皇和天皇确实不好弄死,但可以流放啊。
后鸟羽上皇被流放到隐岐岛,顺德上皇被流到佐渡岛了,土御门上皇因为对倒幕持保留意见的,所以享受的待遇稍高一点,流放去了四国的土佐。
此外,后鸟羽的两个儿子雅成和赖仁亲王分别被流放到但马和备前。
天皇呢?怎么全是上皇,没有天皇?
忘了说了,这个时候的天皇已经是仲恭天皇了,即位总共还不到八十天,他也受到牵连,属于幕府不能放心的人,所以被废掉,接班的是十岁的茂仁皇子,称后堀河天皇。
整改措施政治上处理了,还要在经济上给予处罚,还要加重处罚,因此幕府方面非常愉快地没收了上皇、天皇还有一众犯了错误的公卿、武士的庄园,总计三千多处庄园。
幕府的胜利成果是非常丰硕的。
三千多处庄园是什么概念,源赖朝作为镰仓幕府主要经济来源的庄园也不过五百来处,当初平清盛全盛的时候也不过五百来处庄园。
镰仓幕府这下可是赚欢了。
这些罚没收入被赏赐给在这次军事行动中立功的武士,为了区别于当初源赖朝确定的老一批的地头,这些得到庄园的武士被称为“新补地头”。
跟着幕府果然有肉吃。
幕府得到了广大武士的热烈拥护,执政基础空前巩固,局面一片大好。
为了进一步加强监管,镰仓幕府进一步加强了派出机构的建设,提高其行政级别,加强其力量。将六波罗馆提升为六波罗府,撤销京都守护的编制,改设六波罗探题这一重要领导职务,专门负责监管朝廷以及西国地区。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职位编制人数为两人,由北条家族成员世袭。首任六波罗探题就是北条泰时和北条时房。
承久之乱,在日本历史上,应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动乱造成了天皇朝廷势力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皇族和公卿几乎彻底丧失了手中的权力,国家大权尽归镰仓幕府,原来的公武两重领导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天皇朝廷已完全丧失了对国家的掌控和影响,彻底沦为了一个政治符号和精神象征。
这种局面,直到明治维新,才有所改变。
不过从承久之乱中,北条氏还是有所觉悟,吸取了经验教训,对执政方针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这种调整,在北条泰时执政期间体现得最为明显。
元仁元年(1224年)六月,北条义时去世。
在尼将军北条政子和三浦义村等元老级人物的支持下,北条泰时击败自己的异母弟弟北条政村,成功当选新一任的幕府执权。
之后,随着北条政子等元老级人物的相继去世,政权逐渐集中到了北条泰时一人手中。
北条泰时对于承久之乱形成的原因有着较深刻的认识,他意识到以往幕府政治的一些不足,也了解到御家人对北条氏的一些不满情绪。
为了巩固幕府统治,北条泰时对于幕府的运行机制作出了一定程度的修正。其核心是建立一个由御家人组成的民主议事制度。
一是增加执权的职数。执权原来是由一人担任,现在改为两人。
为了以示区别,其中一个称为“连署”。第一任连署由北条时房担任。
二是在执权和连署之下设立“评定众”,废除一言堂,引入民主集中制。所谓“评定众”就是一个民主议事会,由十一人组成,代表广大武士参政议政,共同研究决定镰仓幕府各项事务。执权、连署和评定众共同组成镰仓幕府的最高决策机构。
三是制定武士管理条例,依法行政,着力规范武士的各项行为。
1232年,出台了重要法规《御成败式目》,又称《贞永式目》。这里的“成败”可以理解为“处分”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一个关于武士的管理处罚条例。这个条例是根据源赖朝以来约定俗成的一些武士习惯法制定,总共五十一条,内容涉及到守护和地头的权限、领地归属、诉讼手续等一系列问题,是镰仓幕府作为武家政权的根本法典。《御成败式目》是第一部武士法典,对后世武士思想影响极大。
总的来说,北条泰时算是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领导,为日本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历史上的评价不错。
得宗专制仁治三年(1242年)六月,北条泰时逝世。他的儿子均已先他而去,于是执权之位传给他的孙子北条经时。
北条经时身体不好,在位四年,便把担子交给了弟弟北条时赖。
北条时赖是个年轻干部,当执权时仅有二十五岁。
他是一个强硬果断的领导,他的名字往往跟一个专有名词紧密挂钩,那就是“得宗专制”。
“得宗”原是第二任执权北条义时的法号,后用来代指北条执权一系的嫡流。所谓的“得宗专制”就是执权职位由北条氏嫡流世袭继承进而进行独裁式统治的政治制度。
北条时赖上任伊始,便以霹雳手段处置了藤原氏出身的幕府将军、镰仓幕府形象代言人藤原九条赖经发动的“宫骚动”,稍后,又发动了针对实力日益强大并且同情藤原九条赖经的幕府元老家族——三浦一族的“宝治合战”,一举打掉了三浦反革命团伙,成功地将幕府大权集中到北条氏嫡流,也就是得宗手中,废除了以往的民主议事会制度,形成了得宗专制的北条氏族独裁统治局面。
不过,得宗专制虽然对北条氏嫡流世代掌握幕府权力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但其中也蕴含着隐患,并且这个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导致镰仓幕府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御内人的存在。
所谓“御内人”,是得宗专制的产物,它指的是得宗手下的家臣,御内人的领导开始叫家令,后来叫内管领。他们不是御家人,但却是得宗专制的基本政治班底,是得宗掌握权力所依仗的重要政治力量。
得宗专制持续了近百年时间,御内人权力不断扩大,事实上掌握幕府的各项事务的处理权,到了镰仓后期得宗权力实际也落入内管领的手中。
御内人往往也是打着执权的名号,狐假虎威,把原来的御家人逐渐排挤出了决策中心,从而引发了“霜月骚动”,严重削弱了镰仓幕府,为幕府的最终覆灭埋下了祸根。
不过,这些矛盾还暂时没有到爆发的程度。当前,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已经迫近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