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这才是日本史
4473800000058

第58章 蒙古人又来了(2)

洪茶丘是金方庆的老领导,由于嫉妒金方庆的能力,一直给其小鞋穿。

于是,军事会议就在这样既不和谐也不友好的气氛下召开了。其间,推诿扯皮,指桑骂槐的事情肯定没少发生。发动对日总攻的时间迟迟不能定下来。

就这样,磨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到了七月底,总攻的时间总算定下来了,时间定在七月三十日。

神风那个吹啊不过,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再发起总攻了。

因为“神风”来了,八百万诸神或者是佛祖收够了出场费,终于响应了日本各界的召唤,出动了。

实际上,飓风来之前,还是有一些征兆的。

飓风来临之前,但见“山影浮波,疑暗礁在海口,会青髯见于水上,海水作硫磺气”。

元军决策层对此还是做了一些准备的,只不过没有预料到这次飓风的威力会如此巨大,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及时让船队驶往避风港湾躲避风浪,而且采用了错误的方法来防御飓风。

忻都是蒙古人,海战不是其业务专长。范文虎是个草包,他做出任何愚蠢的决定都不会让人吃惊。而金方庆与洪茶丘,估计也对己方的战船质量不是很清楚。一些中下层军官,虽有警觉,也提出了建议意见,但未引起重视。

元军只是把战船绑在一起,以对抗即将来临的风暴。

这种方法,对付一般的风浪是可以的,但要对付飓风就不大管用了,反而会因为船只碰撞损失更大,更何况他们的战船豆腐渣居多,怎么经得起剧烈的撞击。

不过,元军中还是有明白人。

比如,江南军万户张僖所部和也速都儿所部,看见天气恶劣,夜里停泊时,命令将战舰各去五十步下锚,因而避免了台风袭击时各舰船互相碰撞,因此损失较小。

七月三十日,飓风来袭,风高浪大,元军战船被打得七零八落,翻的船很多,元军将士淹死无数,范文虎也落水遇险,好在他是领导,被张僖及时救起,没有去喂鱼。

飓风过后,清点损失,战船翻了一大半,因为船队在岸边停靠,落水的人很多都游上了岸,活了下来。

元军陷入绝地,形势极度危急。

战船损失严重,要想全军撤退已经不可能了。这个时候,就要看领导的应变处置能力了。

可惜,元军的高层领导在这个时候没有一个靠得住的。一个个都吓破了胆,哭着闹着要回家。

上面提到过的那个张僖,他向范文虎建议道:

现在我军已陷入绝地。但新附军部队没有淹死的至少在半数以上,而且都是青壮战士,体力不好的,游不上岸都淹死了,应该还有能力进行战斗。

总之已经没有退路了,不如破釜沉舟,决死一战,利用将士绝境求生的强烈愿望,激发他们的勇气,强行登陆,抢敌人的粮食保证补给,再图进取,说不定可以杀出一条生路来。

张僖的建议,在当时的形势下,似乎是唯一可行的积极应对措施。

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将士人人效死,说不定还真能击败日军。

可是,他没仔细想过,范文虎将军大人是什么样的一个领导,他可是以善于逃跑而享有盛誉的。

将士的生死跟我有屁关系,只要我不死就行了。

他断然拒绝了张僖的建议。

范文虎坚持立即跑路,因为各部都还有部分质量较好的战船没有被打沉。

范文虎为了说服要决死一战的将领,还说:“撤退的责任由我来担,跟你们没有关系(还师之罪,我辈当之,公不与也)。”

张僖无奈,只得与范文虎一起收拢残部,率领未沉的战船撤退。

撤退时,张僖看见平户岛上有被救起的四千将士无船可乘,去请示范文虎,范文虎命令不管他们。

但张僖不忍心,于是将船上的战马丢弃在岛上,腾出位置,把四千将士搭上了船,顺利回到了国内。其余元军高级将领也纷纷乘坐残存的战船,顺利转进回国。

平户岛上的四千元军算是运气好的了,他们遇到了张僖。

更多的元军,估计在五六万人左右,被抛弃在了大大小小的岛屿以及海岸边上。

元军在飓风中的损失,也许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严重。

据高丽方面的史料记载:东路军中高丽士卒和水手共二万七千余人,回国者约一万九千余人,损失约七千余人,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里的损失还要包括先前战死的数字。以此类推,东路军的损失比例也该与此相差不大,最多稍高于这个比例。

其主要将领忻都、洪茶丘和金方庆无一丧生,也应该是个并未损失殆尽的佐证。

江南军的确损失较大。但根据张僖的判断,还剩下五万人左右。

这五万人就算被范文虎抛弃了一部分,估计还是应该有三四万人是成功撤退回国了的。

这么算来,估计最后应该至少是有五六万左右的元军属于成功撤退的。

而剩下的这五六万人,粮草断绝,领导又跑路了,兵无斗志,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残余的元军已经绝望,但也不愿束手就擒,各自为战。

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加之粮食断绝,元军的抵抗在日军优势兵力的进攻下很快被粉碎。

留下来的元军多数战死,约两三万人被俘。

日本武士扫荡残余元军这两三万人被带到八角岛,进行身份鉴定。

身份不同,结果就不同。

元军中的蒙古人、汉人和高丽人全部被拉出去杀掉,只有新附军中的南人以及有技术专长的工匠得到了宽大,全部被充从奴隶,为日本的经济建设做贡献去了。

春秋笔法写总结范文虎等元军高层领导胜利转进回了元大都。

回来了,自然要向领导汇报事情办得怎样,取得了哪些成果。

范文虎这帮子人,这次攻打日本这事儿,算是办砸了,丢了这么多的部队,领导听了肯定是要追究责任的。

怎么办呢?

这个自然难不倒官场老油条、逃跑将军范文虎同志。

范文虎驾轻就熟地以写小说的春秋笔法完成了关于攻打日本情况的工作汇报。

汇报中,避重就轻,嫁祸栽赃,将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这个工作汇报是这样写的:

“至日本,欲攻太宰府,暴风破舟,犹欲议战。万户历德彪、招讨王国佐、水手总管陆文政等,不听节制逃去。本省载余军至合浦,散还乡里。”

瞧瞧,这报告写得多有水平。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暴风。我的战斗意志很坚定,虽然暴风将我蹂躏,但我还是打算继续战斗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只是万户历德彪、招讨王国佐、水手总管陆文政这些中高层干部可耻地当了逃兵,动摇了军心,让我无法继续战斗下去。只好非常不情愿地克服万难把剩下的部队带回来了,并且把这些缺乏战斗精神的部队全部解散了。

还能有人从那边回来,已经是我指挥有方了。

当然,这事情光是范文虎这么说还不行,要与祁都等人建立攻守同盟,大家都这么说,忽必烈就会信了。

范文虎和祁都等人联手忽悠忽必烈,既不汇报祁都不按作战计划,擅自做主攻打日本的事情,又隐瞒了范文虎消极怠工,在平户岛疗养了将近一个月的过失。

忽必烈一听汇报,原来是飓风的原因,损失也不是很重。看来,大家也是很辛苦的,算了,每人领点奖金好好休息休息吧。

忽必烈大度地对他认为有功的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鼓励他们不要灰心,我们一定还要打过去。

可是,这种君臣相知的美好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

然而在一年之后,于阊、莫青和吴万五这三个俘虏找到机会,逃回了大元并把真实情况向朝廷进行了汇报。具体汇报的情况在前文中提到过,说的就是范文虎他们丢下了十多万部队跑路的事情。

忽必烈大怒,老子这么英明神武,你们竟然都敢欺骗。于是,下令将伐日元军的大小将领都给予了行政免职的处罚。不过,并没有像有些资料说的那样,将范文虎斩首示众。

范文虎同志这个老不死的家伙,一直到至元二十年(1283年)都还依然健在。

忽必烈大汗还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立功自赎”,在扬州训练部队,只是不知道他训练出来的士兵是不是都同他一样善于转进。

忽必烈大汗在日本吃了大亏,自然咽不下这口恶气。

此后,他多次准备第三次攻打日本,都因为跟安南作战失败以及国内财政危机等原因而最终未能实现。等他死后,征讨日本的事情就再也无人提起了。

这场战争,因为是发生在日本的弘安年,在日本这边,被称为“弘安之役”。

又一次取得了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日本武士再次流下了激动地泪水。

八百万诸神和佛祖没有抛弃我们,他们赐予我们神风,让敌国降伏,我们真的是神佑之国啊。

这种观念深刻地影响了日本人的思想,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美军进攻日本本土的时候,日本人还寄希望于神风取胜,把自杀飞机称为“神风敢死队”。

胜利了,日本举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当中。日本朝野上下、天皇、将军、公卿大臣、御家人以及各级武士包括百姓,无不欣喜若狂,热烈庆祝,各地都举行了大规模的拜神活动,感谢神佛对日本的庇佑。

镰仓幕府在组织庆祝的同时,也没有放松警惕。

他们担心,元朝会发动第三次进攻。

为此,幕府一方面下令要求九州武士不要掉以轻心,要加强戒备;另一方面,下达“异国讨伐令”,准备组织远征军去教训高丽这个元朝的帮凶和狗腿子。

弘安四年(公元1281年)八月的时候,镰仓幕府命令以筑前、丰后、丰前三国武士为基础,组成高丽远征军,以少贰藤原经资和大友贞亲为指挥,准备出征,但因为反对的人太多,加之幕府财政困难,没有实现。

不过,大部队派不出去,可以派小部队去。幕府又组织了组织了特种作战分队,进行跨海作战,骚扰高丽沿海。

山城、大和两国武士中的凶悍者约五十六人,同筑前、丰后、丰前的武士混编,组成了若干特种作战小队,负责对高丽南部沿海进行骚扰劫掠。

这种战术,似乎可以算作是日后危害我国沿海的倭寇之思想源头。

高丽国王被骚扰没法,只得给忽必烈打报告,请求他派维和部队进驻高丽。忽必烈也确实派了一些军队去高丽协助对付日本特种兵。

不过这种骚扰估计也没持续太长时间,因为不久镰仓幕府就陷入了巨大的财政危机,自然也就不怎么顾得上骚扰高丽沿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