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是许多鸟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的栖息地,尤其是许多珍稀濒危鸟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湿地鸟类是指示湿地质量的重要标志,它们的种类、多少能够充分反映出这块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是反映湿地质量最直接的证据。
我国湿地的鸟类种类繁多,按居留型,湿地水鸟可分为夏候鸟、冬候鸟、留鸟和旅鸟4类,其中大部分是候鸟和旅鸟。
此外,在我国湿地中,还有许多是属于跨国迁徙的鸟类,有的是世界某些鸟类唯一的越冬地或迁徙的必经之地。
如,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占世界总数的95%以上,还有遗鸥及云石斑鸭等。可见中国湿地野生动物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我国湿地水鸟的分布是与各地的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特点相适应的。
北方处于寒温带和温带,种类以夏候鸟和旅鸟占优势;南方处于亚热带和热带,种类以冬候鸟和留鸟占优势。很多水鸟都是在北方繁殖,到南方越冬。
我国湿地水鸟资源丰富,但由于栖息地破坏现象日益严重,少数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乱捕滥猎水鸟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给水鸟保护带来了很大破坏。尽管这些年来我国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有所提高,但就全国总的情况看仍然是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因此保护水鸟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任重而道远。
(1)吉祥之鸟——朱鹮
朱鹮又叫朱鹭或者红鹤,属于鹳形目鹮科,是世界上一种极为珍稀的鸟,素有“东方宝石”之称,被世界鸟类协会列为“国际保护鸟”。
朱鹮是一种中型涉禽,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它体态秀美典雅,行动端庄大方,十分美丽动人。与其他鸟类不同,它的头部只有脸颊是裸露的,呈朱红色,虹膜为橙红色,黑色的嘴细长而向下弯曲,后枕部还长着由几十根粗长的羽毛组成的柳叶形羽冠,披散在脖颈之上;腿不算太长,胫的下部裸露,颜色也是朱红色;一身羽毛洁白如雪,两个翅膀的下侧和圆形尾羽的一部分却闪耀着朱红色的光辉,显得淡雅而美丽。由于朱鹮的性格温顺,我国民间都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之鸟”。
朱鹮属于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进行小范围游荡,它一般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
4~5月份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淡青色,具褐色细斑,由双亲孵化及育雏,雏鸟约在30天后破壳,经哺育约40天后离巢。它寿命最长的纪录是37年。
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朱鹮曾有较广泛的分布。后来,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朱鹮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已经彻底消失。
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此后对朱鹮的保护和科学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着成果,特别是饲养繁殖方面,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取得成功,1992年以来,雏鸟已能顺利成活,截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目前,朱鹮已近2000只。
(2)湿地之神——丹顶鹤
丹顶鹤属于鹤形目鹤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它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地区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
丹顶鹤具备鹤类的特征,即三长-嘴长、颈长、腿长。
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
丹顶鹤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在湿地环境中属于食物链的上层,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种类。
它全长约14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仅雄鹤的眼睑发红,而雌鹤则淡而不显;喉、颊和颈的大部分为暗褐色;翅的内侧次级和三级飞羽均为黑色,长而弯曲盖在白色尾羽之上,故常被误认是黑色的尾羽;尾羽白色,虹膜褐色,嘴绿灰色,尖端略近黄色;腿和脚灰黑色;幼鸟大致为棕黄色,以后变为白色,但头、颈及背呈黄褐色,一年后体形及羽毛和成年鹤相似,仅在背肩部的羽毛仍有少数黄褐色斑。
丹顶鹤的寿命长达50~60年,有“长寿鸟”之称。
丹顶鹤繁殖地在我国的东北三江平原的松嫩平原、俄罗斯的远东和日本等地;它在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由于这种鸟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地方志书中一直有详细的记载,为研究它的古代分布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由于人类活动对湿地的破坏和围垦,不仅侵占了丹顶鹤原有的栖息地,还使原本连通的水系阻断;再加上近些年栖息地气候干旱化趋势明显,水域面积缩小严重;人为偷猎活动越加猖獗,丹顶鹤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此外如烧荒等开垦方法,对丹顶鹤的巢材和掩蔽处毁坏严重,致使它的生存空间分布更为狭窄。
目前,丹顶鹤数量稀少,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中记载的濒危物种,被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列入附录备案,估计我国总数约为250~300只。
6.天灾人祸-我国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20世纪中后期,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大量的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
(1)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湿地被广泛地开发与利用,自然湿地数量明显减少,而且自然湿地减少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
目前,湿地开垦、改变自然湿地用途和城市开发占用自然湿地成为中国自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湖区、东北沼泽湿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起到1997年,长江河口湿地已被围垦的滩涂达7.85万公顷,相当于辖区陆域面积的12.39%。全国围垦湖泊面积达130万公顷以上,因围垦而消失的天然湖泊近1000个,黑龙江三江平原近80%的天然沼泽湿地丧失。
(2)生物资源大量丧失或退化
由于湿地开发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导致湿地植物和动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湿地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削弱,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使愈来愈多的生物物种特别是珍稀生物因失去生存空间而濒危甚至灭绝,弱化了生物多样性。
此外,湿地生物资源面临过度利用的威胁,在我国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湖区、东北沼泽湿地等地区,滥捕现象十分严重,天然经济鱼类资源受到很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平衡,威胁着其他水生物种的安全。近30年数据显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植被存在向沼泽化草甸和草甸方向发展的趋势。
(3)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湿地环境污染是中国湿地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主要存在于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湖区以及东部人口密集区的库塘湿地。
污染湿地的因素包括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油气开发等引起的漏油、溢油事故,以及农药、化肥引起的面源污染等,而且环境污染对湿地的威胁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迅速加剧。
由于大江、大河上游的森林砍伐影响了流域生态平衡,使来水量减少,河流泥沙含量增大,造成河床、湖底等的淤积,并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衰退,洪涝灾害加剧。
水库是重要的人工湿地,目前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也令人担忧。
(4)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为在防洪治涝工程,在湿地周围挖沟排水,湿地上游建设水利工程,截流水源,以及注重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而不关注生态环境用水。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严重威胁湿地的存在,并有不断加重的趋势。
(5)湿地保护投入不够
湿地类型保护区的经费和设备的严重不足也制约了湿地的保护管理工作。
(6)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不完善
湿地保护与管理牵涉面广,涉及部门多,不同地区和部门在湿地开发利用方面存在各行其是、各取所需的现象,矛盾非常突出。
采油、旅游、捕鱼、造纸、采盐、开荒、养殖、狩猎等都在向湿地要产品、要效益,而出现问题难以协调和解决,严重影响了对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总之,我国湿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湿地的盲目开垦、环境污染及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等,这些威胁造成了湿地面积的减少和湿地功能的下降。
7.任重道远-我国湿地的保护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湿地保护区。1992年1月3日,中国政府加入《湿地公约》。1996年8月,湿地国际中国项目办事处在北京成立,这是在我国设立的第一个专门从事湿地保护的国际环境保护组织。
2000年6月,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编制完成,并颁布实施。2001年12月,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其中湿地保护和恢复示范、湿地监测等内容纳入其中,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2003年6月,黑龙江省颁布了《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并于同年8月付诸实施,这是中国第一个地方湿地保护法规,对全国湿地保护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2004年6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表明湿地保护已纳入国家议事日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6年2月,中国湿地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截至2008年,我国共建成湿地自然保护区550余处,保护了18万平方千米的天然湿地,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47%,36块湿地列为国际重要湿地,173块湿地列为中国重要湿地;建立国家湿地公园18处,面积2700平方千米;建立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6处。至此,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海洋功能特别保护区、湿地多用途管制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
我国还加入了多个与湿地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已加入的国际公约有:《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等。中国政府还与许多国际机构和组织在湿地野生动物保护、湿地调查、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合作。
我国的湿地保护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第二节榜上有名——我国湿地名录
1.“名人殿堂”——我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自从加入《国际湿地公约》以后,我国陆续有许多湿地资源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其中,首批我国有7处湿地被正式列入,为我国重视和保护湿地资源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1)我国首批被列入的7处国际重要湿地
①扎龙自然保护区
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约30千米,面积约21万公顷。区内湿地主要有湖泊、沼泽、湿草甸三种类型,芦苇沼泽面积最大。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67科468种、鱼类9科46种、鸟类48科260多种,其中鹤类是本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尤其以丹顶鹤、白枕鹤为主。
②向海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西部的通榆县境内,面积约10.54万公顷,区内有3条河流、22个湖泊以及数以百计的泡沼和大面积的沼泽。保护区内现已发现鸟类253种,兽类30多种,两栖爬行动物8种,鱼类30多种,野生植物600余种。本区内有6种鹤,其中3种在此繁殖;东方白鹳在区内营巢繁殖。该保护区以鹤类、白鹳和蒙古黄榆等为主要保护对象。
③东寨港自然保护区
位于海南省琼山县,面积54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红树林为主的北热带边缘河口港湾和海岸滩涂生态系统及越冬鸟类栖息地。东寨港有红树林植物26种,半红树林和红树林伴生植物40种,占中国红树林植物种类的90%;该地栖息的鸟类有159种,其中列为中澳保护候鸟协定的鸟类有35种(名录共有81种),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协定的有75种。
东寨港是许多国际性迁徙水禽的重要停歇地和连接不同生物区界鸟类的重要环节。
④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
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西部,海拔3200米,面积约5.36万公顷。
青海湖及环湖地区的鸟类有162种,其中以水禽为主,主要的大型水鸟4种鱼鸥约9000多只,鸬鹚近5000只,斑头雁1.21万余只,棕头鸥2.13万多只。此外,迁徙途经此区停歇的水禽有近20种,数量达7万多只。该区是黑颈鹤的栖息、繁殖区,春季约有20多只在此栖居,少数参加繁殖。冬季有大天鹅在此越冬,数量最多时达1540多只。此外,该区还有大量鹬类和一些猛禽的繁殖种群。
⑤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岳阳市,总面积约1.9万公顷。本区有维管束植物159科1186种、鱼类23科114种、鸟类41科158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32种。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是候鸟重要的越冬地,每年约有100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