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先导和引领的作用,天津市近年来城市面貌的巨变,首先得益于“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思路,城市规划是城市环境美化的源头。
一、何为城市规划
“规划”是一个被普遍使用的术语,规划行为是一种无处不在的人类活动。规划不仅涉及城市建设领域,同时与各个行业的发展相关。一般来讲,规划是一种有意识的系统分析与决策过程,规划者通过增进对问题各方面的理解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并通过一系列决策保证既定目标在未来能够得到实现。
城市规划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土地、空间资源利用和建设活动实施综合安排、调控与管理的计划。
(一)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上位规划的规定,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发展条件基础上,制定的城市发展战略和提出的规划引导措施。
1.研究城市发展目标
通过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从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方向等方面,研究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确定城市规划期内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确定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的大小;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在空间地域上主要发展的方位和趋势。
2.确定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
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求,研究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的空间布局,包括立体空间的发展形态以及地下竖向空间的开发利用。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塑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空间环境。
3.合理安排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
确定城市各项用地的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绿地率、停车位,合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城市规划的实质是对土地利用的安排,如果缺乏城市规划的统筹安排,城市用地必然无序发展,从而造成城市整体发展的混乱。因此,合理利用土地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4.科学部署城市各项工程建设项目
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同时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
(二)城市规划的特性
1.综合性
综合性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特点。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体,它由多个子系统组成,主要包括经济产业、科研服务、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等子系统。各个系统都有它们自身发展的规律,在用地、空间组织以及建设活动方面,都有它们的要求与规律。城市规划的任务首先是尽可能地满足各系统在发展中对用地、空间组织和建设上的合理要求,促进各个系统的健康发展;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协调各系统间在发展中,在用地、空间组织和建设活动中的关系,促进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政策性和法制性
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战略部署,又是组织合理生产、生活环境的手段,涉及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众多部门。城市规划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必须以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依据。因此,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及政策,在工作中严格执行。
3.长期性和动态性
城市规划既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发展的要求,又要解决当前的建设问题。城市不断发展,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不断变化。因此,作为指导城市建设的规划需不断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及时做出调整和补充。长期性、动态性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特征。但是,城市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和严肃性。
4.实践性
城市规划的实践性在于规划要充分反映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和要求,按规划方案进行建设是实现规划的唯一途径。规划的实践不仅要在时空层面上安排各项建设,而且要积极协调各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矛盾。城市建设实践是检验规划是否符合客观要求的唯一标准。
(三)城市规划的价值观和理想目标
1.永续发展--基本价值观
近20年来,永续发展正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永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持续性原则基础,城市的发展同样要坚持这一原则。
2.和谐发展--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
永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类的生存,是人类生存的底线,和谐发展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存方式,不仅满足于基本的生存和发展,还可以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得到尽可能的满足。追求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建立永续、和谐的城市生活环境。
二、城市规划的任务
关于城市规划的任务,各国由于社会及经济体制不同故有所差异,但其内容大致相似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条目指出“城市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城市形体--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设施及其他的各种要求,而且,最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城市规划的实现要靠政府的运筹,并需运用调查、分析和设计等专门技术。”
(一)城市规划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城市规划是国家对城市发展的调控手段,通过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调控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实现永续、和谐的城市发展目标。
城市经济的特征是第二、三产业的聚集,合理的聚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城市规划正是安排包括经济产业等在内的各项空间用地结构,形成相对合理的城市整体空间结构。
城市规划研究社会问题,主要是在规划编制中,确定城市的社会发展目标,将社会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联系,涉及城市发展中的人口、就业、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以及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城市规划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城市社会发展与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对城市各项设施提出规划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布局原则。从微观层面上通过城市设计、详细规划控制社会服务设施的开发强度、绿地率及空间环境控制等。
(二)城市规划引导土地合理化利用
珍惜用地、合理用地、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中保护耕地是主要目的之一,合理用地是核心,是城市规划中土地空间利用科学性的本质体现。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工程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的研究及评价,确定适宜的城市建设用地。此外,应该在综合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对城市用地分等定级,统筹安排各类城市用地,以达到“优地优用”、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目的。
(三)城市规划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居住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居住包含家居、休憩、健身等活动,需有相应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道路、绿地及必要的基础设施。科学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安全、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是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比如,住区规划要选址在合理地段,满足城市功能布局、就业岗位的总体要求。同时应便于到达、避免灾害、与公共服务设施临近等,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四)城市规划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方案
城市水、电、气、热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应当供多少、如何解决水源、采用什么方式供应、占地多少等都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需要研究的问题。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就是研究确定城市交通、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设施规模、术标准,制定相应的建设政策和措施,协调各专业规划之间的关系,为新旧设施提供合理的用地和环境空间。
(五)城市规划构建便捷的交通服务体系
便捷的交通体系可以提高居民出行效率,能够实现城市中各种人员和货物的自由移动。只有当城市交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人们才能参与多样化的活动,为城市带来活力。
城市交通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城市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前者主要是城市内部的交通,包括城市道路、停车场、公共交通系统等;城市对外交通主要是城市与外部联系的交通,如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加强城市内外交通的联系,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是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
(六)城市规划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城市规划涉及城市生态环境的内容,主要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规划、环境保护和污染综合整治规划。这些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城市有关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提出规划目标、对策和措施。其目的在于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永续发展。
(七)城市规划营建城市防灾减灾系统
城市是财富和人力的聚集地,对于自然灾害,城市应采取措施,立足于防。城市防灾工作的重点是防止城市灾害的发生,以及降低城市所在区域发生的灾害对城市造成的影响。城市防灾系统主要由城市消防、防洪(潮、汛)、抗震、防空袭系统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的任务是确定城市各项防灾标准,合理确定各项防灾设施的等级、规模;科学布局各项防灾设施,制定防灾设施统筹建设、综合利用、防护管理等的对策与措施。
三、城市空间构成元素
(一)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的环境质量与城市土地利用紧密相关,土地利用又受自然基地特征的影响。
1.自然形体要素
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形体常常是城市特色所在。其中河岸、湖泊、山丘等都是城市形态的构成要素。城市规划把城市所处的自然基地特征精心组织,就可以形成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如广西桂林“山、水、城一体”的城市空间,天津海河形成的文化景观空间。
不同自然气候的差异也对城市格局和土地利用产生很大的影响。如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就可以开敞、通透,组织夏季主导风向的空间廊道,增加一些开放空间;干热地区的城市建筑(如非洲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大量热风沙和强烈日照需要采取比较密实的建筑形态布局。
2.土地的综合利用
城市是人力和物力聚集的场所,现代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的土地使用效率,要对土地进行综合的开发和使用。时间和空间是土地综合使用的基本变量,尽量避免土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浪费。比如我们可以重新改造利用旧建筑,把大广场改成尺度宜人的游憩场地,综合利用地上、地下、地面空间等。
(二)城市空间格局
城市空间格局是城市物质空间的集中体现,清晰的空间格局能让人易于感知城市空间的逻辑关系,并帮助人们识别城市方位、把握城市特征。
1.空间格局的典型模式
归纳总结城市发展的模式大概有以下四种:一是中心集结型。这种模式在城市发展中最早出现,一般把市民活动的公共场所(如市政厅、教堂、广场等)置于中心,通过体量或尺度上的处理使其成为城市的视觉与心理中心。今天很多城市属于这种布局模式,如成都、大连等城市。二是条带延伸型。这种格局一般沿主要道路或河流走向,串接布置建筑、绿化、道路等要素,形成一系列景观空间变化。城市的主要功能、景观、公共活动沿交通线展开,这类模式在规模不大的小城市中较为常见。三是格网型。《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体现了轴线与格网的理性结合。如老北京城、西安空间格局都利用了格网的等级关系体现向心与庄重。四是自由生长型。这种格局往往结合地形地貌,强调道路的柔和顺畅以及建筑的自由布局,一般将道路及人行路线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形成较为丰富的城市景观。
2.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
1960年著名的城市设计学者凯
文o林奇基于居民对城市特色环境认知规律的研究,概括出城市空间格局的五个特色要素:路径、节点、边界、标志和区域6。
路径:城市路网系统是城市环境构成的主要骨架,是城市活力之所在。城市道路应有特色:如以车行为主的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应保证线型顺畅,景观与建筑要大气;而以生活性为主的支路或步行街,就应构建宜人的尺度,空间需要丰富多变。
边界:一般由河流、公路或铁路构成。对于城市外来人员,可以通过观察了解他即将进入或经过的城市;对于当地居民,可以在此游憩。所以城市的边界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应注重其环境设计。
节点:节点指城市路网的交汇点,或大量人流聚集的场所,如广场、车站、码头等,这些节点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所以需要注意构成节点的建筑风格、材质色彩、形体组合。比如被誉为城市“客厅”的意大利圣马可广场,通过钟塔、教堂、图书馆等建筑的组合,形成著名的城市特色景区。
标志:标志指城市中明显突出,用于识别方向和区位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如高层建筑、重要桥梁、电视塔等,这些标志为人们提供方向感,易于成为城市的特色景观,如巴黎的凯旋门,上海电视塔、天津海河多架极具特色的桥梁。
区域:指具有一定社会经济或自然要素意义的地区,主要包括城市公共中心、经济开发区、历史保护片区等。城市公共中心一般是城市的行政中心或商业中心,现在还有商务中心(CBD)、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这些区域可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社交、购物、办事的场所,这些区域需要在城市规划层面解决好交通、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加强中心区域的整体性、综合性、可识别性。比如北京的故宫片区、上海的陆家嘴片区、天津的五大道片区等,都有很强的整体感和可识别性。
(三)城市道路交通
游客旅行国外初次访问某个城市时,首先得到的恐怕就是城市的交通图。地图导航详细注明了道路的名称。正如简o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所述:“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街道是旅客评价一个城市的标志。
1.城市路网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是城市地区地价和空间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因。为充分发挥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用地的合理发展,现代的城市中心由原来的以工业、居住为主,逐渐演变为商业、金融、办公和信息服务为主的商务功能。但是职能的聚集也带来城市环境交通的拥挤与堵塞,导致中心环境恶化。
同时城市交通方式也直接影响城市的规模,马车时代的城镇发展一般较小,而目前的汽车时代,促使城市可以向外大幅度扩展。城市由原来的十几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平方公里。
2.城市道路的景观特性
城市道路的空间景观,除了比例与尺度、韵律与变化、对比与协调等视觉美学上的要求外,还具有空间领域性、空间渗透性、空间连续性等特性。
空间领域性:城市道路作为个体生活像城市空间领域延伸的主要环节,具有一种外向导引性。比如北京的四合院片区就形成“房、院、巷、道路、城市”对应的“私有空间、半私有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层次梯度。
空间连续性:城市道路的空间连续性是人们感知城市整体意象的基础,可识别的道路应该具有连续性。道路的连续性,可以通过道路的绿化、建筑布局、建筑色彩及道路交通环境设施等的连续性设计来实现。
3.城市道路的景观组织手法
城市规划中对道路组织的一般要求包括,道路本身应是积极的环境视觉要素,如对多余的视觉要素和景观的处理、道路所要求的开发高度、林荫道及要强化的道路中的自然景观;道路应使驾驶员方便识别空间方位和环境特征,如城市整体的道路设计中的景观体系和标志物的视觉参考、沿道路提供强化环境特征的景观。
(四)城市开放空间
1.开放空间的定义和职能
对于开放空间的界定,国内外学者对此解释不尽相同。查宾指出:“开放空间是城市发展中最有价值的待开发空间,它一方面可以为未来城市的再成长做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为城市居民提供户外游憩场所。”凯文o林奇这样描述:“只要是任何人可以在其间自由活动的空间就是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可分两类:一类是属于城市外缘的自然土地;另一类则属于城市内的户外区域,这些空间由大部分城市居民选择来从事个人或团体的活动。”综上所述,开放空间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大众性: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非少数人享用;开放性:不能用围墙或其他方式封闭起来;
可达性:对于人们是可以方便进入到达的。
城市开放空间主要具备以下职能:一是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的品质;二是维护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体现环境的永续发展;三是完善文化、教育、游憩职能,有机组织城市外部空间,合理引导市民行为活动。
2.开放空间的特征
凯文o林奇在《开放空间的开放性》一文中曾指出,开放空间正因为它开阔的视景才强烈对比出城市最具特色的区域,它提供了巨大尺度上的连续性,从而将城市环境品质与组织做了很清晰的视觉解释。连续性是外部空间体系的基本特征,它更多地意味着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一体化联系,即自然河道、公园绿地、广场空间、水域等都可以形成连续系统。在城市尺度上,河道和主干道也可以成为主要的起连接功能的开放空间。
3.开放空间的设施和小品
环境设施是城市外部空间中供人们使用、为人们服务的一些设施。完善的环境设施会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给人们提供休息交往的方便,避免不良气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著名景园建筑师劳伦斯o哈普林曾这样描述到,“在城市中,建筑群之间布满了城市生活所需的各种环境陈设,有了这些设施,城市空间才能方便使用。空间就像是包容事件发生的容器;城市则如一座舞台、一座调节活动功能的器具。如一些活动指标、临时性的棚架、指示牌以及供人休息的设施等,并且还包括了这些设计使用的舒适程度和艺术性。换句话说,它提供了这个小天地所需的一切,这都是我们经常使用和看到的小尺度构件”。
4.开放空间的选址与设计
在设计实践中,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往往比较注重公众的可达性、环境品质和开发的协调性,重视综合的环境效益。开放空间在城市范围内的区位选择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场地的自然特性和场地的交通条件。
场地的自然特性既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状况,也包括周边的环境影响和树、石等自然要素,具体选址时应遵循“是否适合于开发建设”的原则,比如悬崖峭壁地段就不利于开发。
场地的交通条件主要体现在场地相对于周边干道的接近度及其之间的联系路径(即可达性)上。相比较而言,临近交通干道有便捷联系的开放空间,其辐射面往往能吸引更大范围内的使用者,产生综合效益,带动整个城市公共活动。
总体来说,开放空间及其体系是人们从外部认知、体验城市空间,也是呈现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的主要领域。现在,开放空间的设计需要城市规划与建筑、土木、景观等专业紧密结合,同时还需要政策、需要合作。正如塔克尔所言:“开放空间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量而在于如何设计,并处理得与开发相联系。”
(五)建筑形态
1.建筑形态与城市空间
建筑作为城市空间构成中最为主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其体量、尺度、比例、空间、功能、造型、材料等均会对城市空间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建筑形态至少具有以下特征:
(1)建筑形态与气候、日照、风向、地形地貌、开放空间具有密切联系;(2)建筑形态具有表达特定环境和历史文化特点的美学含义;(3)建筑形态与环境一样,具有文化的延续性和空间关系的相对稳定性;(4)建筑形态与人们的行为活动紧密相关。
建筑只有组成一个有机的群体时才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弗雷德里克o吉伯德曾指出“我们必须强调,城市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新的设计,设计者不仅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
2.建筑形态的设计原则
建筑形态设计总的设计原则大概有以下几点:
(1)建筑设计及其相关环境的形成,不但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其能否对所在地段产生积极的环境影响。
(2)注重建筑物形成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基地的内外空间、交通流线、人流活动和城市景观等,均应与特定的地段环境文脉相协调。
(3)建筑设计还应关注与周边的环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的环境特色。
(六)城市色彩
1.城市色彩设计的意义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形象要素,在城市建设和环境改善中有突出的作用。城市色彩反映城市历史与文化。从北京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到皖南民居的粉墙黛瓦,可以看出城市色彩包含大量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建筑是向未来传承城市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
城市色彩可以辅助城市空间的形成。建筑界面作为城市空间的限定因素,可以通过形体的配合和公共空间周边的色彩协调,来建构城市空间的个性,延续城市的文脉和场所感,并承载传统文化、社会经济、风俗习惯等,从而达到改善城市色彩、空间尺度和环境质量的目的。
2.城市色彩设计的原则
(1)城市色彩要体现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美。城市色彩需从整体上把握,由于建筑群、道路、桥梁、花卉等都有自身的色彩,通过人工装饰色彩与自然色彩之间的关系处理,可以将各类色彩和谐地组合起来。一般城市色彩首先选择主色调,然后在不同功能区搭配辅助色调,使城市色彩在统一和变化之间取得平衡。
(2)城市色彩设计要传承文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为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也造就了各地城市不同的色彩特征。红墙黄瓦的故宫建筑群,加上青瓦灰墙的四合院民居,构成了北方皇城的气势,苏州的粉墙黛瓦、石板路石桥与绿树、水色构成了江南水乡的城市特色。
(3)城市色彩设计要考虑气候条件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般来说,相对寒冷的北方地区,采用暖色系如红砖清水墙,有助于营造温暖的环境氛围,在相对炎热的南方地区宜采用浅色调,如白色、浅灰等。
(4)城市色彩设计要考虑建筑的功能性质。不同功能的建筑场所,具有不同的空间氛围,对色彩也有不同的要求。居住建筑以恬淡、柔和、安全的色调为主,高层住宅以稳重、和谐、明朗的色调为主;金融商业办公建筑,主色调应选用稳重、大气的中性或偏冷、灰色为主的复合色;行政办公建筑主色调可采用低彩度的灰色或明度比较高的冷色。
3.城市色彩的控制引导
城市色彩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建筑色彩,指城市色彩中众多建筑物的群体色彩;其二是场所色彩,是与建筑色彩相互补充的环境色,包括铺地、街道设施、绿化等的色彩。
在城市色彩的设计中,首先按照城市设计的原则将城市进行特色分区,然后确定不同地区的目标定位,再利用相应的色彩控制引导方法进行设计。
四、城市典型空间类型
(一)城市道路空间
1.道路的功能
道路是城市基本的线性开放空间,道路的主要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到达目的地的通道与途径;其二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散步、生活的场所。道路根据级别不同所承担的功能也有所侧重。大部分城市按照道路承担的交通流量不同将道路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等级越高,承担的交通职能越显著,如城市快速路、主干道上,车行流量大,步行及休闲空间少;等级越低,车行流量越小,供人们步行休憩的空间越多。
2.道路空间的相关要素
(1)比例。人们对于道路空间的感受很大程度上通过道路宽度与沿街建筑的比例获得。对于大部分道路而言,上述比例为1至2的比值时,道路空间存在着一种均衡、匀称关系。对于交通量较大、路幅较宽的道路,如快速路、主干道等,可以运用行道树或灌木对道路断面进行细分,弱化道路的空旷感。
(2)道路线型。城市道路线型基本上分为直线型和曲线型两种。直线型道路空间视线通畅,交通流量和速度相对较大较稳定基础设施管线铺设便捷,大多数城市道路尤其是交通职能比较重要的道路多采用直线型。从景观上来说,直线型道路可以通过两侧对称的空间布局,营造庆典、纪念、迎宾等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线型空间。比如,巴黎香榭丽舍田园大道是一条经典的直线型道路,它以圆点广场(Rond-pointdesChampsElysees)为界分成两部分:东段是条约700米长的林荫大道,以自然风光为主,道路是平坦的英式草坪,绿树成行,鸟语花香,是闹市中一块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处。西段是长约1200米的高级商业区,雍容华贵也是全球世界名牌最密集的地方。世界一流的服装店、香水店、靠近凯旋门一段商店最多。如果天气晴好,望到尽头便是到闻名遐迩的凯旋门。每年的国庆,都是在这条大道上庆祝。
曲线道路可以通过方向转变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比如中世纪的欧洲小镇、云南的丽江古城,在曲线的道路中行进可以令人持续兴奋。曲线道路多用于两种情况:其一是交通功能弱的城市支路、步行街等;其二是地形的需要,如山地、滨水地区等。
(3)沿街建筑
沿街建筑是构成道路空间的垂直界面,对行人的空间体验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沿街建筑的功能宜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相同的功能不仅有利于建筑底部外立面的整齐,同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围。
其次,沿街建筑的屋顶轮廓线也是构成道路空间景观的重要因素。高度一致的塔楼檐口可以给车行人流以规整的空间感受,所以,对于同一条道路,除标志性、特殊性建筑以外,其余建筑宜形成一个基本的高度标准。
此外,沿街建筑的外墙面宜相对规整。凹凸不一的外墙面不利于形成道路的整体感。沿街建筑色彩与材料对道路的形象也有较大的影响。如天津五大道地区沿街建筑多以砖红色为主,形成统一协调的道路空间。
(4)铺装、植被与道路设施
路面铺装对于道路空间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车行道路空间一般多采用灰色沥青与混凝土。人行道路铺装可以有一定颜色和材质的变化。
树木和绿地是城市道路空间有机的组成部分,提供视觉连续性,通过地域性植物色彩、形态与季节的变化形成独特的街道景观。通常道路植被与道路性质保持一致,一般道路交通等级越高,栽植的高度与规整程度也越高,如银杏、悬铃木等;生活性道路宜种植体积偏小的小乔木和灌木,如垂柳、夹竹桃等。
此外,道路相关设施,如护栏、路墩、指示牌、座凳、垃圾箱、候车亭等,必须通过研究确定适当的数量,需要注意各种设施色彩、外形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增强道路的景观艺术效果。
(二)城市中心区
1.中心区的特征
城市中心区从显性结构看,处于城市中心位置。中心区拥有向四方辐散的秩序。从隐性结构看,它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和生活的中枢。城市中心区人口集中,信息密集,科技含量高,建筑密度高,功能交复重叠,交通流线穿梭,地价昂贵。城市中心区的功能结构包括公共建筑及其组合关系(如性质、空间、界面、时代性、地域性、个性),交通组织(如车行、人流的组织),景观环境(如环境与空间的关系、标志性的识别、风貌特色的定位、欣赏价值与艺术性)和人的参与(如文化性、生活性、参与性、场所精神)。中心区承担着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职能,所以,在物质和经济形态上多数是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中心区往往处于城市道路系统的中心位置,土地使用方式紧凑,是城市居民商业、文化、娱乐的聚集点。
2.中心区形态与功能
传统的中心区空间多为单核形式,一个城市有一个中心,随着城市规模增大和功能的复杂化,中心区呈现出功能复合化与逐步分级的发展趋势。在较大的城市中出现行政、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单一职能为主的多个中心。根据规模不同还出现了市中心、区中心、居住区中心等。
在空间形态上,城市中心既有向心围合性,又有对外开放性。在空间上,表现为块状和带状布局,块状是各功能布局道路围合的街区组织,带状是各功能沿道路线性发展。
中心区的功能强调功能多元化,有利于丰富市民生活。同时注重空间的紧凑度,即将功能相近的商业、服务业集中在一起,既方便商业服务业本身的运营,也有助于人们活动的连续性。
3.中心区的交通系统
(1)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系统
中心区交通流量大,用地极为紧张,所以近年来除了地面交通的紧凑处理之外,还发展地下交通和空中轨道,形成地下铁路、地面交通、空中轨道的立体交通体系。我国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中心区均形成较为快捷的立体交通体系。
(2)公交优先策略
如果对大城市中心区内的小汽车发展不予限制,就很难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为了解决交通压力,建立一个迅速、便捷、舒适的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3)注重步行环境的建设
城市中心区拥有大量的人流,人们的活动多数以步行为主。在建筑之间的连接处可以架设一些空中步道,增强步行的安全感和便捷性,尽量减少车流的冲突。此外,在步行区域内还应设置绿化、水体、休息座椅等,营造出舒适宜人的中心区环境。
(三)城市广场空间
1.城市广场的特征
广场空间的形态与分布随其功能、级别以及城市规模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城市广场按使用功能可分为政治性(如天安门广场)、生活性、专项功能性(如交通广场)等几种类型。通常广场的级别越高,在城市中的数量越少,级别越低数量越多。一般分为城市级广场、片区级广场、社区级广场。一般市民步行至邻近广场距离不宜超过1000米。
2.城市广场的选址与布局
一般广场的选址有以下特点:
(1)城市重要、特殊的建筑区域附近,如政府大楼前的市民广场、体育场馆前的休闲疏散广场、商业区附近的休闲集散广场等。
(2)某些空间序列的节点位置,如城市轴线上的道路广场、步行街的节点广场。
(3)城市交通枢纽前的广场,如火车站、汽车站前广场等。
(4)社区广场,这类广场交通可达性好,临近有一定规模的居住区。
3.广场的空间围合与层次
广场通过周边的垂直界面影响广场的围合感,有单面、两面、三面、四面等多种围合形式。其中,四面和三面的围合封闭感较好,也是常见的围合形式,三面围合的广场较为宜人,两面围合的广场领域感较弱,空间有一定的流动性。单面围合的广场封闭性差,容易使使用者产生不安定感。
广场围合的垂直界面类型主要包括建筑、树木、柱廊等,其中建筑是空间限定的主要因素。建筑界面包括界面材料、界面的附加物、界面的功能等。界面材料包括质感、颜色、图案等,界面的附加物包括阳光、阴影、爬藤、树木等,界面的功能,如商店、餐厅、娱乐等服务业功能的界面活力远高于住宅、仓库等。
4.广场的环境设计
广场空间的环境设计可以从绿化、铺装、水体与设施等四方面。
(1)绿化。绿化是城市广场中的软质景观,起着造景、防灾等作用。广场绿化中需要讲究绿化栽植的艺术性。根据景观立意与空间布局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形成层次分明的绿化景观效果。同时注重绿化栽植的科学性,充分考虑广场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后期维护,尽量选择管理方便的乡土植物品种。
(2)铺装。在广场铺装选材上,要具备一定的强度、透水性及方便更换性,同时表面不易打滑。在图案处理上,铺装通常具有整体性,边界清晰,形成富有变化但不杂乱的视觉效果。
(3)水体。在气候条件稍温暖的城市,水体是重要的户外环境的重要塑造因素。通过水体的流动、喷发、跌落会给人带来亲切感。目前,很多广场上出现了旱式喷泉,让人在广场上可以与水嬉戏,喷泉关闭时,人还可以在广场上休息玩耍。
(4)设施。广场设施主要指花坛、座凳、灯具、垃圾桶、指示牌、雕塑、廊架等附属设施。它们为市民提供可识别的休憩空间,同时也可以点缀烘托环境气氛的人文价值,体现广场空间的生活性、趣味性、观赏性。
(四)城市绿地空间
1.城市绿地的功能
城市绿地应便于市民到达并进入,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作为主要形态,可满足市民观赏、休闲的需要,通常称为公园或游园。工业革命以前,多数城市规模相对较小,各种天然的农田、林地、沼泽地等开放空间保持良好,环境污染问题不突出。工业社会的到来使得城市规模与数量急剧扩大,环境问题突出,大面积的城市绿地被侵占与破坏,公园建设成为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
2.绿地设计的原则
绿地设计的主要原则包括:便利舒适、景观丰富、生态效益等原则。
(1)便利舒适原则。绿地设计首先通过调研了解绿地空间使用者的情况,包括年龄构成、生活习惯、户外活动规律,从而确定其休息、散步、游戏等主要的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把绿地空间划分为尺度、形状、私密程度不同的适宜的空间,以满足人们使用的便利与舒适要求。
(2)景观丰富原则。绿地空间的景观要素主要包括地形、植物、休闲建筑三种。地形是指地势的起伏变化,不同类型的地形适宜不同的活动类型。平地适宜站立、聚会等休憩活动,瘠地呈线状分布,具有导向性,是布置道路的理想地形。植物是绿地空间的最主要的景观要素。植物品种丰富、外形多样。大小上有乔木、灌木、地被、草坪之分。相同的植物在不同季节和生长期,其色彩、叶子疏密都不相同。结合实践演替及多种植物的聚集搭配效果,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休闲建筑,如亭、廊、榭、桥、塔、台等,可以为各种休闲活动提供风雨庇护,营造出别致的空间感受。通过搭配与调整以上景观要素,同时结合地方历史人文资料,可以形成系列的空间景点。
(3)生态效益原则。绿地空间对城市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贡献。一般情况下,城市原有自然的绿化与地貌生态性最好,充分利用现状地貌与植被应优先考虑。城市绿地的植物宜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质的乡土植物。为保证城市的综合生态效益与绿化效果,速生植物与慢生植物搭配种植。同时从城市生态的角度,城市绿地空间不宜盲目使用过多的草坪,而建议采用复式的植被结构。
3.绿地空间的发展趋势
(1)公共开放化趋势。国外大部分的绿地空间都采用公共开放形式,我国有些城市公园也陆续开放,但还是存在一部分收费形式的绿地公园。价格门槛的设置降低了绿地空间的开放程度。
(2)室内化、立体化趋势。现代城市用地相对紧张,土地已被大量的交通设施和高密度的建筑物挤占,所以近年来城市绿地呈现出室内化、立体化的发展趋势。室内绿地主要指中庭等建筑内部空间及建筑底部架空形成的室内空间,这些空间虽然为建筑私有空间,但是延伸到了城市的开放空间。目前许多国外城市进行了立体绿化空间的尝试,如日本、德国等,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也对屋顶进行了大面积绿化。
(五)城市居住区空间
1.城市居住区的功能与发展
居住是城市主要功能之一,居住区是城市中以居住需求为主导目标的城市功能区。居民的居住生活包含着居住、休憩、教育养育、交往、健身、甚至工作等活动,也需要有生活服务等设施的支持。居住区空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从用地组成上可分为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几部分。
我国城市的居住区建设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表现有不同的形态特征,有古代都城的里坊式、传统的大街-里弄结构式、借鉴西方的邻里概念、引介前苏联居住街坊式布局、小区-组团结构形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化、立体化、均好化的发展趋向。
2.居住区的空间要素
城市居住区的空间主要表现为物质空间,又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要素。自然要素指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植物等;人工要素包括由建筑物、构筑物等组成的各种空间。物质空间由于人的生活活动使其又具有了精神要素特征。下面从物质空间的角度说明城市居住区空间的要素。
(1)住宅建筑群体空间布局。住宅群体的平面布局形式有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等。行列式是住宅建筑成行成列地排布,彼此间可能会有所错位和进退,形成错接、斜接或是弧接关系,是一种较常用的布局形式;周边式是住宅建筑沿着每一地块的周边布置,在沿街形成连续闭合界面的同时,也在内部围成向心性的活动空间;混合式是以上两种形式的结合形式;自由式布局是结合地形、在照顾日照、通风等要求的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地布置。辽宁铁岭柴河新区某小区规划图采用了行列式为主体的布局形式。住宅群体空间组合上可以通过空间对比、形成韵律与节奏、运用比例与尺度、搭配色彩,以及绿化、道路、建筑小品的运用,形成丰富的居住空间,满足不同的生活功能需要。
(2)交通组织。城市居住区的交通组织包括人、车通行组织的动态交通与各种车辆停放的静态交通组织,尽可能地避免人、车之间的矛盾。
居住区的道路按功能和等级可分为居住区级路、小区级路、组团级路和宅间入户路等。不同的道路具有不同的特征:居住区级路和小区路以车行为主,线型顺畅,充满动感特征;组团级路和宅间入户路以人行为主导,强调生活气息与宜人尺度,空间多变,构成丰富。
出入口即有交通集散和管理的功能,衔接城市道路与居住区道路,同时还是居住区空间景观和形象表达的重要节点。居住区出入口应有一定的开敞空间用于居住区内外交通的缓冲空间,出入口大门及所属构筑物形态应与居住区整体空间形态保持一致,并便于居住区的日常管理。
停车空间应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近年来由于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机动车的停放成为困扰众多居住区的问题。除利用传统的地面停车外,应充分利用建筑和绿地等的地下空间作为机动车的停放空间,并处理好机动车的进出线路及机动车与人行的转换。
(3)绿地景观。居住区绿地是居民日常集中活动、游憩交往的节点空间,是居住区最具魅力的空间,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互动和区域的环境品质。应具有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和功能性的景观环境。
居住区绿地应遵循因地制宜、整体为先、风格协调等原则,充分利用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因势利导、顺应天然,创造独具特色的环境空间。合理搭配硬质景观(建筑、道路、广场铺地等)与软质景观(树木、花卉、水体等),体现空间主题与气质。强化水平与垂直绿化,精心布局小品设计。
居住区绿地的各组成部分应具整体性,各功能空间是通过各种路径(步行道、自行车道和林荫道等)相连的有机体,互补互助,相辅相成。可以在整体立意下分别打造景观和休闲区段。比如说中心广场的健身群舞、滨水区的戏水垂钓、绿荫树阵下的静思阅读、花架长廊下的棋牌大战等等。
(4)建筑形态。住宅建筑是居住区空间的主体,容易形成简单重复的单调风格。住宅建筑应通过多元化和特色化形成自己的空间特征。
户型空间和外观形象的多元化,即可满足不同居民的使用需求,又可结合我国多元地域文化形成居住区独特的风格。通过某一特定空间形式的重复,也可形成和强化居住区的空间个性。比如一组围合成院落形式的住宅在居住区平面布局上多次重复,构成居住区整体的空间特色。